第32章 发上等愿,享下等福

既然施得是未来女婿,他不帮施得谁?更何况他动用的是私交,又不是权力。

“听说你很欣赏李嘉诚?”落座后,夏花上了茶,李长风端起茶,轻轻尝了一口,就又放下了,问起了施得问题,“你知不知道,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小施,你来说说,这一番话,应该怎么理解?”

这个问题的难度不小,施得对李长风国学知识深厚的说法早有耳闻,也清楚想要赢得李长风的认可,得首先过他的考试关。据说余帅还通过了李长风的初试,如果他被李长风第一个问题问倒,就太对不起夏游精心安排的一出好戏了。

夏游心中微微一惊,他也知道李长风必定会考一考施得,却没想到李长风的第一个问题难度就这么高,虽然他对施得有信心,却还是不免为施得担心,如果施得第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好,他特意安排的一次会面,也许会是一个无疾而终的结果。

不但夏游为施得担心,郑雯婷也是一皱眉头,心想李长风一把年纪了,怎么就知道为难年轻人?年轻人毕竟还年轻,要多给年轻人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一上来就出天大的难题打击年轻人的信心。

只有夏花十分坦然地看了施得一眼,完全不为施得担心,因为她知道,她的施得必定会所向披靡无人可敌。

不过也别说,也正是因为夏花对施得无比信任,她看向施得时的目光,明亮而光彩,让施得看在眼中,也获得了莫大的鼓励。

鼓励是最大的慰藉,也是使一个人将潜力发挥到最大的动力。施得虽然微有紧张,但见夏花对他信心十足,他就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了,微一思忖,说道:“这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择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纵观上、中、下,横览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所以无论在多么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都能够处变而不惊,遇险而不乱,既能创造一番事业,又能守住一番事业。”

李长风听了,微微点了点头,又说:“再详细地说说……”

夏游无奈地想,李长风哪里是考一考施得,分明是难一难施得。

施得也意识到了李长风对他的“格外照顾”,迎难而上:“就我的个人理解是,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陶渊明有一首诗这样说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而且,往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和智慧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所以人生在世,应该发上等愿并且择高处立。”

“嗯,有点意思了。”李长风微微点头而笑,对施得的回答还算满意,“结中等缘和就平处坐,又怎么解释呢?

见李长风总算稍微认可了施得几分,夏游紧绷的一颗心才算落到了实处。

“结中等缘和就平处坐,说的是要脚踏实地积极稳妥,不为有功之功,固功莫大,不居功自傲。不为有名之名,固名莫厚,不贪图名利。人生就是起伏的波浪,高潮之后,很可能就是低谷。所以,常常事以急败,思因缓得。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分的准备,就是成功的一半。”施得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侃侃而谈,“通俗地理解就是,志向可以高远,但真正付诸行动的时候,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李长风脸色平静,不动声色地又问:“享下等福和向宽处行,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享下等福和向宽处行,就是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同时,还要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做事时留有余地。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正如诸葛亮所说的道理一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施得越说越有状态,“总的来说,无论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还是‘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其中最关键的思想内涵,都是平衡。在矛盾中平衡,在前进中平衡。不仅包含着个人心理的平衡,而且还包含着内外的平衡、上下的平衡、左右的平衡、前后的平衡。平衡才能协调、平衡才能和谐、平衡才能发展、平衡才能进步。暗合儒家中庸之道,其实不只是儒学推崇中庸之道,佛家也推崇中道,是为中道了义。”

“哦,小施也研究过儒学和佛学?”李长风终于微微动容。

“谈不上研究,只能说很是推崇儒学和佛学思想。”施得倒不是为了卖弄学问,而是知道一个道理,有时不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露出来,别人不会看高你一眼,和酒香也怕巷子深是一样的道理,人生在世,有低调沉稳的从容,也要有敢于冲锋的豪情,“紫薇斗数的命理有言:吉神太露起争夺之风,有势用尽,有福享尽,乃未懂收藏之道。易经有言:事不做尽,势不用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凡事在不尽处,意味最长。”

“佛学又该如何解读?”李长风被施得的话吸引了。

“我读过的佛经有限,怕是理解有偏差,我姑且一说,李老姑且一听。”施得先是谦虚几句,淡然一笑,“发上等愿:心存济世,此乃大贵之内命相。结中等缘:太过热心不妥,太过则热病丛生,太冷则枯木寒岩。享下等福:佛家讲究积福惜福,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意思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做人要积阴德,所谓善与人言不是真善。根据万法唯心造的道理,其心地当平,心平则世界国土皆平。真正的高人,就应该如空气和雨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

“滋养万物而不争……小施呀,你的境界真的让人敬佩呀。”李长风对施得高看了一眼,再看施得时的眼神,就多了几分热烈和意味深长的内容,“刚才的回答,很好,我很赞同。你刚才的回答,既有博览群书的功底,又有借题发挥的举一反三,也符合中庸之道的精髓。不过,我还想和探讨一些比较简单直接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时间陪我再聊一聊?”

施得不但有兴趣和时间,而且还有足够的动力,他微微一笑:“能陪李老聊天,是我的荣幸,不但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还可以接受李老的熏陶。”

“呵呵,小施呀,在我面前不用说一些客套话,我只看重一个人的真本事,不听他的花言巧语。”李长风直来直往,“听其言观其行,行动才是一个人人品的最真实体现。”

李长风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最不爱听的就是漂亮话,他对各种奉承各种马屁早就免疫了,所以他认可一个人,只认可他的真本事和具体行动。

施得见李长风是一个务实的人,也就不再客气,呵呵一笑:“请李老赐教。”

“古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种不孝,都是哪三种?”李长风表情淡然如风,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如果说之前的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拓展题,那么现在的考试就是答案唯一的问答题,还好,施得微一思忖,就说出了答案:“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二、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具体解释就是,不娶妻生子,没有后代,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二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三种不孝。”

“人有三急是哪三急?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对施得刚才的回答,李长风不置可否,却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夏花想了一想,发现自己还真不知道人有哪三急,就不由多看了施得一眼,万一施得答不上来怎么办?

施得却从容不迫地笑了笑:“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佛家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上的七情说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六欲,佛家的六欲是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

夏花很少佩服别人,现在她终于对施得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第54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第36章 联手对敌第93章 清者自清第70章 亿万富翁施得第89章 大势已动第95章 小意外第20章 格局第40章 女人是家中最好的风水第4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45章 救人第93章 想不通,看不懂第78章 星辰大海第14章 刻意不如偶遇第37章 破相之厄第20章 你有我有全都有第9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35章 爱情不分先来后到第71章 身在方外,未必心在方外第47章 血光之灾第106章 事情更复杂了第24章 略施小计第31章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第51章 避实就虚第135章 未雨绸缪第33章 不争而善胜第94章 关键点和契机第10章 信念和欲望第95章 人情就是资源第39章 原则第35章 邪门第11章 无限可能的未来第5章 适应第5章 在劫难逃第57章 有福之人得贵人相助第17章 时来运转第42章 事有必至 理有固然第55章 主观能动性第56章 总有意外不期而来第10章 信念和欲望第120章 大事可期第64章 一个强大的联盟第29章 关卡第87章 逼婚第96章 人生总有独木桥第71章 长远的一步伏笔第47章 慈母多败儿第8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第85章 第一步还不错第54章 努力做一个好人第81章 琢磨人和琢磨事第5章 一箭穿心第59章 做事要适宜适时第5章 心动第43章 都不必当真第36章 联手对敌第67章 真假莫辩第52章 人之常情第43章 隐形掌门人第5章 适应第28章 人有美丑,命有好坏第102章 不争而善胜 周一...第42章 事有必至 理有固然第73章 用心长远第52章 人生总是在一得一失之间重复第66章 实则虚之第73章 恰到好处的节点第64章 险情第29章 关卡第77章 专治各种不服第83章 反运法第24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43章 隐形掌门人第98章 局势逐渐明朗第83章 反运法第28章 人有美丑,命有好坏第61章 施得的决定第34章 劫难突现第77章 道具第100章 结局和序幕第64章 一个强大的联盟第63章 大赌赌命第11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20章 你有我有全都有第33章 不争而善胜第134章 重中之重第88章 人生都有极限第58章 谁是谁的局第26章 智商是硬伤第8章 秘密法宝第40章 女人是家中最好的风水第59章 红尘最练心第37章 三生万物第118章 境界的对应第108章 送行途中有重逢第46章 环环相扣第81章 同人不同命第52章 人之常情第99章 命中贵人第21章 温情脉脉不是人生全部第42章 有言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