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应对陆庭芳

陆庭芳沉默了片刻道:“那你呢?黛儿呢?”

实际上,陆庭芳还隐藏着一句话,他陆庭芳呢?

实际上,如果罗信出事,陆庭芳只是很小的可能被牵连。但是陆如黛却必定被论罪。

罗信摇了摇头道:“黛儿和羽儿不能够离开我的身旁,那样会被朝堂怀疑。不过,我也有安排,有着很大的几率逃出京城。”

“是依仗你父亲吗?”

罗信沉默不语。陆庭芳也沉默了下来,半响道:“如果陛下要针对你,看来你是不会束手就擒了?”

罗信的心中就升起一丝怒火,我凭什么束手就擒?心中又升起了一股无奈,这程朱理学真是荼毒了这些读书人。完全无法沟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

“岳父,我凭什么束手就擒?就因为他是皇帝?”

陆庭芳皱了一下眉头道:“这是君臣之道。”

“屁的君臣之道。”罗信不禁爆了粗口道:“如果天下人都遵从君臣之道,秦朝就不会灭亡。哪来的朝代更替?”

陆庭芳的脸色变得苍白,嘴唇有些哆嗦道:“你你你……你想着推翻大明,取而代之?”

“我没那么想!”罗信郁闷地摇头道:“如果我那么想,我就不会东征西讨,为大明平定江山。不过,大明是天下百姓的,不是他老朱一家的。所以我效忠的并不是老朱家,而是天下百姓。如果不是为了百姓免于兵乱,推翻老朱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你你……”陆庭芳伸出手指着罗信道:“你……这是大逆不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陆庭芳一下子变得苍老,放下了颤抖的手。半响,神色间充满了忧虑道:

“不器,你一人的力量,如何与整个国家为敌?你既然想到了功高盖主,又何必当初?韬光隐晦,和光同尘,不好吗?”

罗信也叹息了一声道:“岳父,当初阿拉坦汗兵临大同,二十万大军,攻破大同只在弹指之间,一旦大同被破,蒙古便会长驱直入,北方百姓便会生灵涂炭。我说过,我为的不是老朱家,而是为了大明百姓。这个时候,您让我韬光隐晦,和光同尘?

我做不到!

所以,我带着两千人便踹了阿拉坦汗的二十万大营,然后带着两千人深入草原,杀了阿拉坦汗。

我知道这是功高盖主,但是却不得不做,而且我也不后悔,因为我挽救了大明无数百姓的性命。”

“之后,黄台吉兵临北京城下。岳父,那个时候我如果不站出来,京城就会被攻破,黄台吉就会纵马南下。百姓就会再一次经历当初蒙元屠杀的情景。我不能不站出来,即便是这样会令陛下忌惮。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认为,国是国,君是君。国是百姓的,君是老朱家的。

我站出来,击败了黄台吉,杀入草原,是为了给大明百姓一个安定的日子。我不能够因为害怕陛下忌惮,便韬光隐晦,和光同尘。

实际上,我虽然不想和光同尘,但是也想韬光隐晦。只是大明的问题太多,北方的问题解决了,南方的倭寇却是越演越烈。我便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不过我也不后悔,能够剿灭倭寇,还给南方一个朗朗乾坤,即便是有危险,我也不惧。哪怕是这个危险来自陛下。

但是……

我不能够视这种危险而不顾,不是我对不起陛下,而是陛下对不起我。我立下如此大功,不说不给我相配奖赏,反而对我起了杀心。所以我不得不防。正如孟子所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说到这里,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我也不想走到那一步,让天下百姓受苦。所以才做了很多安排。”

“你做什么安排?就是让你的爷爷等家人,隐姓埋名躲起来,过着担心受怕的日子?”

罗信昂然道:“我罗家人不会担心受怕,也不会去过那样的日子。”

陆庭芳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难道你想造反?”

罗信沉默了片刻道:“岳父,我说过,那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我不会那样做。”

陆庭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迫使自己平静下来。当他看到罗信的爷爷不再上林村,后来一打听,除了罗信一家如今还在京城之外,余下的人都不见踪影。他就有一种不妙的感觉。经过了细细的推敲,感觉便是越来越不好。再想到罗信如今在大明南北军中的影响力,他的心就更加害怕。他竟然发现,不知不觉间,罗信在整个大明军方,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不!

恐怕不是影响力那么简单,虽然他是文官,但是对于武将也有着一定的了解。武将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如果诞生了一个常胜将军,很容易会被军中崇拜。那个常胜将军也很容易掌控军中。

现在不是开国时代,那个时候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后来的朱棣,都是身先士卒,牢牢地将军队掌握在手中。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文官地位远没有如今这么高,朱元璋和朱棣说杀就杀,杀了无数的文官。那个时候的武将地位并不比文官弱。

所以,那个时候的武官对朱元璋和朱棣都非常忠心,或者说是崇拜,没有那个人能够掌控大明军队,只要朱元璋,或者朱棣一声令下,军队便牢牢地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但是……

如今不同了。

如今的武官地位那就呵呵了,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地位。一个三品武官,在五品文官面前都要低声下气。甚至有些武官对某些文官称之为门下走狗。文官的地位已经直上青云,而武官活得真是不如狗。

特别的嘉靖帝几十年不上朝,只是玩平衡,而且玩得还不是文武平衡,而是玩的内阁文官之间的平衡。皇帝对武将的掌控已经达到了非常弱的地步。

*

*

第1489章 热闹的朝堂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何心隐进景王府第1586章 驳斥第1393章 暴露第六章 斯文败类第四十九章 为啥?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现锦衣卫第六百二十二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第八百零四章 胡宁的恳求第一百六十四章 黛儿的提醒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草原时光第五百七十章 嘉靖的忌惮第1516章 试点成功第一百四十一章 计议第六百八十二章 知府上门第一百六十章 齐家第一千零十章 徐阶的恐惧第1559章 趁机调动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返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目的第三百六十七章 霍去病果然不好当啊!第五百零二章 放榜日第三百零八章 直逼第六百一十四章 陆元效忠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徐阶的怀疑第1369章 牢笼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识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刘守有的善意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活第七十二章 决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府试案首第六百零四章 计划第七百一十章 平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坚挺第1380章 夜袭第九百三十九章第1455章 流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有孕第1468章 决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陈洪第八百二十一章 无奈的张居正第1362章 酒第1329章 郑若曾第四百零一章 落寞第六百七十八章 陛下第八百零九章 上朝第四十六章 狠辣第十一章 画金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包围徐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结伴第七百五十六章 驴头岭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罗信的承诺第一百五十章 陆庭江被抓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礼物第八百二十九章 落魄的詹事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恍然大悟第五百零五章 庆贺第1530章 宝钞第二百九十九章 跟踪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器好手段第七百二十五章 离开大明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求联第1392章 时运的办法第八百零八章 回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秘客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徐时行第1347章 地图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裕王生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节外生枝第八百七十七章 娘娘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回辽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圣意第1464章 嘉靖昏迷第四百零九章 阴云压顶第六百六十七章 宴席第二百零四章 战后第四百五十二章 加一把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周知县的忧虑第1313章 拜访第1412章 对策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裕王请客第二百七十章 罗青调动第1358章 投降第1357章 谣言第二百四十四章 县试第四场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杀第七百九十章 刺罗第八百七十二章 相谈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到杭州第1468章 决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三元第六百二十二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第四百一十一章 两个方案第1554章 迟迟不到的消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陆庭芳的智慧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弹劾第1297章 徐高之争第六百七十七章 人才第八百八十八章 徐阶告状第六百三十一章 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