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李珍道被发现

“大人,我们怎么般?”张将军望着远处的寨门道。

“让斥候观察一下。明天再说。部队注意隐藏,不要给山贼发现。”

京城。

皇宫。

刘守友站在嘉靖帝的面前,嘉靖帝正在看着由锦衣卫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函,越看脸色越难看,终于将信函往御书案上一摔,喝道:

“把徐阶和高拱叫来。”

内阁。

高拱和徐阶相对而坐,两个人的神色都很阴沉,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放着一份奏章,那是胡宗宪送上来的奏章,送到了内阁。

“高大人,这份奏章压下来吧。”徐阶轻声道。

高拱点点头,徐阶的脸色就是一松,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徐阶沉声道:

“进来。”

一个书吏走了进来,看了一眼高拱,徐阶凝声道:“说。”

“刘守友大人进攻了。”

高拱和徐阶两个人神色便是一变,然后两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苦笑。

“看来压不住了,锦衣卫已经将消息送到了陛下的跟前。”

“踏踏踏……”

外面又传来了脚步声,一个身影走了进来。徐阶和高拱连忙站了起来,向着黄锦拱手道:

“黄公公。”

“两位大人,陛下召见。”

徐阶和高拱对视了一眼,徐阶伸手拿起了桌子上的胡宗宪的奏章,跟着黄锦走了出去。

御书房。

嘉靖帝看着徐阶和高拱走了进来,目光落在徐阶手中的奏章上,清冷地说道:

“你拿的是什么?”

“回陛下,是胡宗宪的奏章。”

“哦?”嘉靖帝的眼中现出一丝嘲讽:“说的是什么?”

“是……”徐阶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李珍道到了广西,却畏惧山贼,要求胡宗宪派人去山里将罗信叫回来接旨。后来又心生畏惧,在大营逗留三天,最终才在五十名兵丁的保护下,进入到山林。”

“啪!”嘉靖帝愤怒地一拍御书案道:“这就是你们派去的人?难道他不知道,没有圣旨,罗信不可能回来吗?一个出兵在外将领,如果什么人去说一声,罗信就带着军队回来,那还是将领吗?

他还能够被誉为军神吗?

一个在朝堂上弹劾起同僚,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真正遇到了危险,便裹足不前,这就是你们选中的人?

竟然在大营畏惧了三天,你们知道这三天在老林中会发生多少事儿吗?你们知道李珍道畏惧不前的时候,胡宗宪说了什么吗?他的奏章里面没有写?”

“写了!”徐阶低着头道。

“念!”嘉靖帝喝道。

徐阶打开了奏章,找到了那句话,念道:“李大人怎么会怕山贼呢?你们不是会教化吗?不管多凶恶的山贼,李大人完全可以凭着一张嘴,把他们说得跪下。也许你到了罗大人那里,朝着山贼说一通,所有的山贼就投降了,这可是李大人建功立业,展示教化的机会啊!”

“这就是你们口中教化的底气和胆量?

朕在想,是不是那个李珍道教化的本事不够,应该派你们两个功力深厚的人去江西教化山贼。”

徐阶和高拱知道嘉靖帝这是在说气话,不可能派他们两个内阁去江西老林,但是神色也不由一变。

这个李珍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京城表现的勇猛无比,到了江西就露出了熊样。

这件事情并不小,原本徐阶和高拱也就是在官场上占据了上风,因为这已经不是罗信剿匪的事情了,已经变成了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之争,变成了教化和杀戮之争。所以,正在在这种所谓的大义之下,徐阶和高拱都联手了,才在朝廷上占据了上风。

但是,在思想更为活跃的士林中,教化的思想却并没有完全占据上风,双方争论不修,是一个平手僵持的状态。

可是在民间就不同了,几乎一面倒地支持罗信。满大街的茶楼酒肆,都在支持罗信,那些说书人更是天天换着段子讲述那些反贼,山民的凶残,贪婪。

如果这个时候,李珍道的事情在京城传播出去,文官集团会迎来海潮般的嘲笑。而这种嘲笑会让文官集团士气低迷,对于他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当初怎么就选了李珍道呢?”

第二寨。

一棵茂密的大树上,三个人隐藏在那里,透过斑驳树叶之间的空隙,他们的目光望向了第二寨的废墟。

此时在第二寨的废墟前,站着五十几个人。

正是进入到老林中的李珍道和保护他的五十个兵丁。

“公子,那个人是谁?”一个女子的声音轻轻响起。

张道源皱着眉头低声道:“看样子是朝廷的官员,只是这个时候他进山做什么?”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珍道突然破口大骂了起来。

“罗信,你这个屠夫,枉读圣贤书……”

张道源无声地笑了。从李珍道的骂声中,他已经得知了一切。

“公子,狗皇帝让这个人来宣旨,让罗信退兵?”那个男子不可置信地低声道。

“不错,狗皇帝真是昏庸,不过却是帮了我们一把。”张道源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那……我们怎么办?”

张道源思索了一下道:“以这个文官的体力,不知道走了多少天,才走到第二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走到第九寨,找到罗信。而且,如今我们还不知道罗信是否在第九寨。”

“罗信不再第九寨?”

“不知道,最起码我没有见到他。”

“那他……”

张道源的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第九寨的前寨门和后寨门都没有见到罗信,峡谷那边我们没有去看。不过我估计他也不在。”

“那他在哪儿?”

“我估计他带兵去了第十寨到十八寨中的某一寨,很可能是去了十八寨。”

*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接旨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袭第三十六章 骄傲的爹爹第二百二十九章 破题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高拱的反击第四百六十三章 你来错地方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对面是一颗大白菜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夜谈第三百二十七章 钦差到第八百五十九章 碾压第三百七十六章 爱新觉罗第六百三十二章 运筹第1359章 威吓第二百三十四章 顿悟第一百三十九章 惊梦第1460章 舆论第六百七十八章 陛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这条路不好走第八百八十章 算账第八百八十九章 辞官归故里啊第1314章 降服第七十九章 藏拙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零三章 送别第一百六十三章 卖身第1482章 新朝开始第1495章 罢朝第四百二十三章 拒绝第八百一十四章 知己第六百三十一章 推波助澜第一千一百章 嘉靖帝的犹豫第七百七十七章 荣耀第五百一十三章 欲闹裕王府第1318章 围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伏击第八百三十章 宴客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宁献策第七百零八章 谋议第九十五章 规则第1354章 心服第1585章 午门对峙第四百三十一章 只有靠自己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路折腾第五百八十三章 决战第四百六十八章 紧张第三十章 泛沧浪第1415章 进宫第二十四章 再进陆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历史的岔道第四十八章 购衣第五百四十五章 参观大宅门第1315章 兵乱第二百七十一章 惊闻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加入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激动的景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刺杀第1305章 弹劾如雪片第三百八十一章 罗青回归第三百二十八章 陈洪第七百二十五章 离开大明第1592章 隆庆昏迷第三百五十四章 上下俱动第1516章 试点成功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转投第一百一十一章 罗青的自信第九百六十九章 风云动第1566章 舆论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浑水第1429章 大明官员的艰辛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招揽第二百九十五章 领袖第1423章 云涌第1296章 说服俞大猷第一百零九章 那是我弟弟第1293章 推演第二百七十九章 突袭第1353章 火烧第一寨第九百五十六章 印证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会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遇三娘子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路下降第五百七十二章 调戏第六百一十章 炒菜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打第1481章 登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归家第1562章 银币第四百六十二章 海阔天空第五百八十二章 两路人马第七百五十七章 引虎下山第一千零二十章 促成第1481章 登基第七百八十一章 打劫第1469章 应对第1388章 老巢第六百一十三章 来人第三百五十章 不安份的罗信第六百六十四章 说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祥瑞第五百六十五章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