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风尘仆仆

万分感谢腾宽同学的!

罗信又拿起了放在旁边的那支毛笔,抬头望着宋泰,眼中流露出一丝犹豫道:

“宋兄,真的有些贵重了,这笔也是不凡啊!”

“哦?如何不凡?”

宋泰的脸上现出了笑容,他为了结交罗信,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搜罗这些东西也费了他不少的时间和金钱。原先还怕罗信不识货,枉费了他一片心意,如今见到罗信竟然识货,心中在高兴之余也惊讶不已,这罗信小小的年纪,竟然懂得辨识古董。

实际上罗信就是个半瓶水,对于鉴定古董在前世的时候倒是研究过一段时间,这是研究历史人的通病,研究历史的人多多少少对于古董都有些一些了解。所以罗信也能够多多少少地看出一些门道。

更何况……

宋泰不可能送给他仿品,于是见到宋泰相问,便笑道:“宋兄这是在考校我。”

“说说!”宋泰的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道:“有很多人都喜欢收藏笔砚,你说说如何分辨一支好笔?”

罗信略微寻思了一下,将自己的心得整理了一遍,然后才缓声说道:

“收藏的古笔着重要看笔管,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壁,缀以隋珠,文以裴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矣。而后代更是将制笔发扬光大,实际上这种笔管已经不仅仅是书画的工具,已经达到了鉴赏的条件,成为了艺术品。工匠甚至还能够利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上,描绘、镌刻巧妙的山水人物,描出山石海水的气势,足以表现了独特的装饰趣味。

当然只有这些也不能够确定古笔的价值,还需要对古笔的历史要做系统的了解,把握各时代制笔名家的特点,分清是民间制作,还是宫廷的御用品,或是宫廷的御制品,是宫内定型民间作为贡品的,还是宫廷造办处自制的。其次,再看笔毫损坏情况。而后再着眼于笔管的装饰,是否有制笔名家的镌刻,是否有名人的赠语及题跋。

这是古笔的重要坚定方面,当然还需要补足古笔的笔头,因为古笔流传到如今,笔头已经毁坏,便需要请当代的制笔名家重制笔头,笔头毛色光润,浑圆壮实,葫芦式锋尖锥状,美观挺拔,精工巧制,尖、齐、圆、健四德完备,这才是一支上佳的毛笔。”

“说的好!”宋泰抚掌而笑道:“那你看看这支笔如何?”

罗信轻轻地将那支笔从书箱里拿了出来,细细端量。笔管镶金扣,髹黑漆为地,用彩漆描绘山、海。大海波涛汹涌,山石耸立,其间,浪击山石,惊涛四起,寥寥数笔,勾画出一派海阔天高的意境,彩漆描绘精细,色彩明丽和谐,画面构图主次分明,布局严谨。罗信不由脱口而出:

“好笔!”

宋泰的脸上便现出骄傲之色道:“再看看笔头。”

罗信便开始检查笔头,笔头讲究尖,齐,园,键四德。

所谓尖就是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古时文人常以“秃笔”称自己的笔,但笔不尖则成秃笔,做书神采顿失。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所谓齐就是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

所谓园就是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

所谓键就是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

罗信不舍地将笔放下,那墨纸就不用看了,都是上等货色。只是这笔砚就已经让罗信欢喜不已,只是觉得宋泰这礼物有些贵重了,脸上便现出了犹豫之色。

看到罗信脸上现出犹豫之色,宋泰便笑道:“再看看里面。”

罗信便发现这个书箱是一层层的,可以拉开。拉开了一层,便见到里面又是一个小空间,宋泰在旁边道:

“这一层可以放一些糕点之类吃的东西,还有第三层。”

罗信便又打开了第三层,便看到里面放着一个小铜壶,一个装着茶叶的盒子,一个茶杯,还空闲着一些地方,一旁的宋泰道:

“这空的地方可以放些米。再看看最后一层。”

罗信有打开第四层,便看到一大一小两个炉子,一个是可以做饭的小炉子,一个是手炉,还有一个小铜锅。

罗信心中便不由暗赞,这简直就是一个科考的顶级装备。一层层关上,最后关上书箱的盖子,望向了宋泰。但是,还没有等罗信开口,宋泰便率先开口道:

“罗贤弟,这个礼物是老哥预祝你科考一帆风顺,马到成功,你可不能够推辞。”

宋泰如此开口,罗信反而不能够拒绝了,读书人都喜欢讨个好口彩。神色略微犹豫了一下便拱手道:

“如此就多谢宋兄了!”

“小小心意,罗贤弟不要挂在心上。”宋泰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天色也不早了,贤弟路途遥远,老哥就不留你们兄弟二人了。”

罗信再次道谢,罗青拎着两个褡裢,罗信拎着那个书箱离开了状元书局。兄弟两个直奔晋阳府北风铁匠铺。进入铁匠铺,只是看到了那个铁匠已经打造出来的兵器,罗青的眼睛就发亮,在罗青谈好了盔甲和关刀的要求和价格之后,罗信痛快地扔下了三十两金子,便和罗青离开了晋阳府,一路飞奔向着阳林县而去。

罗信兄弟两个在状元书局和北风铁匠铺耽搁了不少时间,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赶到了阳林县,已经来不及赶回上林村。索性两个人便进入阳林县,直奔县城里面的家。

梁大柱开门见到罗信和罗青,脸上便现出欢喜之色,罗信兄弟两个将马缰交给了梁大柱,罗青拎着褡裢,罗信拎着书箱便进入到堂屋之内。梁大柱的妻子先是给罗信兄弟两个端上茶水。

求订阅!求!求!

第四百九十五章 进京赶考第七十二章 决定第七百三十六章 升官了第1299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五百三十五章 为国储才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去晋阳府第九百六十二章 胆大第六百一十九章 齐聚贾家楼第六百三十四章 宫门前第五百一十八章 殿试第一百一十九章 简明阴谋第六百三十四章 宫门前第1336章 问题第七百七十六章 王直的悔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殿试(2)第1485章 上朝第一百六十一章 怎么赚钱?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锦衣卫前第1332章 计划实施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卷第五百四十八章 廷议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场第四百六十三章 你来错地方了第三十九章 田间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锋第1412章 对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将是军中胆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活第1406章 解甲归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比试第六百一十四章 陆元效忠第1583章 无果第三百五十九章 赵勇的重托第三百八十四章蒙古来犯第1360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机会第三百一十七章 惊闻小三元第七百七十五章 算计落空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君临第一百五十二章 狠第四十一章 捉鬼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征服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行山第1322章 再进南京第1401章 上奏第七百二十八章 产业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再谈判第六百七十八章 陛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茶馆第1424章 刺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集中办公第一百零六章 消息传回京城第六百二十章 正义军第六百二十六章 开导裕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跟踪第1573章 劝谏第八百零五章 胡宁再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破题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秘客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夜谈第1334章 确定第九百三十三章 徐阶投资第一百二十三章 条件第八百零二章 意外来客第九百九十六章 裕王又激动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条件第一千零六十章 徐阶的心理变化第1363章 诈门第三十一章 来访第七百五十三章 逃脱第二百零二章 相求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审问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五万流寇第一百零二章 饺中饺第九百四十五章 见徐阶第七十五章 罗信的考量第1413章 都在等第九百零九章 顺利第1489章 热闹的朝堂第1344章 先礼第七十五章 罗信的考量第一百零八章 当众解题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中间派的躁动第四百七十一章 凌云志第七百九十八章 闲置第八百九十六章 又要办一份儿杂志第一千零十章 徐阶的恐惧第一千零二章 出海第1336章 问题第一百五十六章 罗平的忧虑第一百六十五章 道(求订阅)第1351章 第一寨第二百五十四章 心志第三百九十九章 上怒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浑水第七百一十六章 谈判第八十三章 兄弟情第七百三十四章 惊圣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男孩第四百六十一章 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