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惊闻

万分感谢腾宽同学的!

整个酒楼内都是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陶兴彦的身上。在坐的考生都是北方人,没有人比他们更关心边关局势了。而且这一场兵事差点儿耽误了他们的科考。

陶兴彦闻听罗信的问话,原本兴奋的神色黯然了下来道:“大同还没有什么兵祸发生,但是宣抚那边却爆发了很多次小股战事。”

“已经发生了?”众考生心中都是一跳,云知秋更是脱口相问。

“嗯!”陶兴彦凝重点头道:“阿拉坦汗那边不时地有小股骑兵在宣府之外的乡村劫掠,实际上北方战事已经拉开了序幕。”

“那……胜负如何?”张洵急声问道。

陶兴彦的脸上便现出了一丝兴奋道:“诸位都知道北方只有马将军可与阿拉坦汗一战,被蒙古人成为马疯子。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疯,他的手下也都跟着疯。所以马将军并没有坚守在城内,而是出去和那些蒙古兵狠狠地干了几场硬仗。”

“快说胜负如何?”众考生几乎是齐声问道。

“互有胜负。”

“唉……”众考生不仅俱都长叹了一声:“不是大胜啊!”

陶兴彦便苦笑道:“这已经不易了,试问整个北方那个将领敢率军和蒙古骑兵野战?而且还互有胜负?那些将领那个不是不望风而逃?全然不顾我大明的子民?”

众考生默然,一时之间悲怆地气氛在酒楼内蔓延。

“砰……”一个考生一拍桌子道:“我大明百万雄兵固守边关,却被蒙古十几万人屡屡欺辱,百万大军望风而逃,甚至风还没来就逃。养这些兵何用?”

陶兴彦便露出了冷笑道:“别说百万雄兵,就是千万雄兵也没有用,也挡不住蒙古人的铁蹄。”

众考生脸色俱是一变,那云知秋更是急声道:“陶兄慎言。”

众考生也都愤怒地瞪着陶兴彦,他把蒙古人称为铁蹄,又说大明就是有千万雄兵也挡不住蒙古大军,这不是说大明理当亡国吗?

陶兴彦却是昂着脖子道:“没有什么可慎言的,有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整个边关的将领都如同马将军一般,别说百万雄师,就是砍去一半,只有五十万雄师,也能够将阿拉坦汗灭掉。

但是……”

陶兴彦顿了一下,将目光扫过众考生道:“但是,我大明边关有几个敢于和阿拉坦汗硬拼的名将?

只有一个马将军!

所以我说就算有千万雄兵也没有用,只要有着那些贪生怕死的将领,千万雄兵就会变成千万熊兵,狗熊的熊!”

酒楼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陶兴彦的话令所有的书生无言以对。因为他的话正说出了所有考生心中所想。

“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抵挡蒙古人吗?”云知秋长叹了一声。

“我看不到希望!”陶兴彦冷冷地说道。

此时罗信却是微微皱着眉头,按照历史记载,这次阿拉坦汗对大明用兵与往次不同,往次大多数时候都是将大军分开成无数股,在大明边境四处劫掠,让大明四处烽火连连。但是历史记载中这次不同。

这次阿拉坦汗却是一反常态,集中兵力攻击大同。也正是马芳经过无数次推敲从斥候那里得到的消息,认定阿拉坦汗会集中兵力攻打大同,他才力排众议率军秘密前往大同突袭阿拉坦汗,拉开了阿拉坦汗一连串战败的序幕。

但是……

如今从陶兴彦那里得到的消息却是不同,大同那里未见一个蒙古骑兵,倒是在马芳镇守的宣府不时地出现蒙古骑兵。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

让阿拉坦汗改变了进攻的方向,选择与马芳硬战?

不对!

为什么阿拉坦汗只在宣府派出骑兵,而没有向大同,甚至晋阳派出小股骑兵劫掠?要知道大同距离宣府也就二百多公里,而晋阳距离大同也是二百多公里。没有道理只针对宣府,而放过大同和晋阳。

这是声东击西!

罗信的心就是一跳,阿拉坦汗真是想要让马芳产生错觉,让马芳认定阿拉坦汗这次用兵的主要战场就是宣府,让马芳不敢轻易率兵离开宣府,把马芳拖在了宣府,而他率领大军直攻大同,与历史上完全相同。

“陶兄,大同没有见到一个蒙古骑兵?”罗信忍不住再次问道。

“没有!”

陶兴彦此时已经知道罗信是县试和府试双案首,所以并没有因为罗信的年龄小而有半点儿轻视,反而是认真地回答。

罗信的眉头便又皱了起来,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心。距离大同最近的就是宣府和晋阳,也就是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大同进行增援的也只有这两处大明军队。如果阿拉坦汗依旧是按照历史记载那样用兵,为了迷惑宣府和晋阳,势必会派出小股军队不断地骚扰宣府和晋阳,让宣府和晋阳认定阿拉坦汗会主攻他们这里,而不敢轻易派兵增援。

如此看来,晋阳这边很快也就会有蒙古骑兵出现了。

如此罗信也就放心了,在晋阳出现的只会是小股蒙古骑兵,也只会是劫掠没有城防的乡村,却无力攻打县城,阳林县应该是安全的。

但是……

罗信想要的不是仅仅安全,这一场北方战事是大明和蒙古的分水岭。在这之前,阿拉坦汗一直狠虐着大明,想要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要怎么打,就这么打,大明只有挨打逃跑的份儿,阿拉坦汗都曾经兵临北京城下,可见大明被打成了什么样子?对阿拉坦汗恐惧成什么样子?

但是,这次战争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任何人的预料,就是当初果断出兵的马芳也没有想到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在这场战争中,因为马芳的奇兵突至,便拉开了连续击败阿拉坦汗的序幕,实际上蒙古的衰落也就是从这一战开始,最后被女真所灭。

在这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罗信想要的是功绩和扬名,这是大明嘉靖年间难有的几次大胜之一,是扭转了大明和蒙古胜负局势的关键一战。如果在这一战中,罗信能够起到作用,将会获得巨大的好处。

求!求!

第1494章 影响第1487章 朝争第八十二章 家议第1424章 刺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偶遇沙朗第五十一章 村邻的嘲笑第七百零一章 有谁了解罗信?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回辽东第1504章 训话第六百零一章 混乱的朝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结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造反第九百四十四章 商议外放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请水师第四十六章 狠辣第四百一十六章 赌第1567章 监军之争第1327章 调任第1519章 再廷推第六百六十四章 说服第1387章 第十寨第1569章 改革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陆庭芳的怀疑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汇合第七百八十三章 王直的新想法第六百四十一章 夜杀第1468章 决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态度第1580章 香山第1514章 拜访第五百七十六章 秘议第1538章 马芳的犹豫第二百七十八章 归途第一百零六章 算题第一百一十六章 寂静第1382章 烽火连连第六百八十二章 知府上门第九百一十七章 砸门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徐阶再出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月下魅影第八章 还能不能愉快地抓鸟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齐聚贾家楼第八百六十九章 威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锋第四百六十一章 中举第一百五十三章 争第二百零二章 相求第三百零三章 来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翰林掌院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边关告急第三十一章 来访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祥瑞第八百二十六章 茂生胡同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徐时行的决定第四十八章 购衣第十章 露陷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京城风云第二百三十三章 锦衣卫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锋第九百五十二章 畏惧第五十五章 赛诗第二百四十六章 替罪羊第1538章 马芳的犹豫第七百八十一章 打劫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强势第八百八十三章 这个锅高拱不背第1318章 围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俊杰汇京城第1534章 罗信的反击第1557章 罗信的反击第七百五十八章 进一步成功第四百七十六章 徐公子且慢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中间派的躁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回辽东第五百九十八章 功高盖主第1436章 心乱第四百九十九章 开考第1284章 老君观第二百三十五章 原由第1519章 再廷推第一千零四十章 王锡爵来访第八百三十八章 路遇第1470章 迟暮嘉靖第1416章 应对第四十四章 远虑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彻底剿灭第九百六十七章 捞人第七十章 罗青的寂寞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家伙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嘉靖发飙第四百五十章 闻名天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请罪第八百一十六章 赏金丹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拜师(第三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冷血政客第五百五十五章 马芳归来第四百七十四章 林昌的亢奋第1495章 罢朝第九百七十七章 相劝第九十九章 意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