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家人来京

今日有事,两章合一章。

*

“那材料可足够?”

“材料足够。”康大和肯定地答道。

罗信略微思索了一下道:“康大人,下官想出一种办法,应该能够提高制作弓箭和弩车的效率,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够按时完成陛下交待的任务。”

康大和的眼睛中跳跃着兴奋的火焰道:“不器你快说,如果能行,本官定当记得你今日的恩情。”

罗信谦逊地说道:“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是这样想的,刚才听大人所说,如今工匠制作一张弓,要从制作弓弦到制作弓身,一直到牛角,沾合,组合等都是由一个人完成,在下官看来,既耗时又耗力。下官有一策,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军器司内的工匠分成五组,每一组只负责一个步骤。一组专门负责制作弓弦,一组专门负责制作弓身等等,也就是将五个步骤分成五组来干,如此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每个人只做一种工作,只会越来越熟练,如此效率便会大大的提高。”

康大和眼睛一亮,作为工部尚书,虽然不是很懂制作军器的,但是却也经常视察军器司,看到过制作军器的过程。就拿制作弓来说吧,比如制作粘合剂,在这个过程中,工匠只能够蹲在一旁看着火候,根本不敢离开,稍不注意,就会毁了一锅粘合剂。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多时辰,如此便是浪费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这只是其中的一项,其它项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但是流水线就不同了,每一组都有属于专门的任务,整个步骤都流动开来,根本就不会有浪费时间的存在,这效率可就不是提升一倍两倍那么简单了。

康大和在那里默默地计算着,眼睛是越来越亮。他可以肯定,就算效率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快,但是却绝对比现在快多了。

而且罗信这只是那弓箭做例子,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弩车上,不知道弓箭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但是他却觉得弩车的任务绝对能够完成。

想到这里,康大和竟然朝着罗信一竖大拇指道:

“不器真乃神人也!”

罗信的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之色,不过在他的心中也是一惊,原本以为这个时代的人不会理解流水线的好处,想要康大和接受自己的方法,恐怕自己还需要费一番口舌。却没有想到康大和只是琢磨了片刻就接受了自己的建议,让罗信对康大和的智慧也深为佩服。不由心中感叹道:

“古人也都不简单啊,他们只是没有想要,一旦提个头,便会全面理解。能够坐在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上,果然是智慧之人。”

如此,两个人便开始详细商议制作弓箭和弩车的流水线方案,后来康大和又叫来了十几个大工匠一起研究。这些大工匠都是专业人士,听到罗信解说了一番,眼睛便都亮了起来,积极地参与了进来。

待形成了章程之后,康大和和罗信便将所有的工匠召集在一起,然后将制作弓箭和弩车的人分成了数个部分,开始了流水线制作。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康大和看了看天色便让那些工匠先去熟悉流水线的工作方式,而他和罗信则是住在了军器司。

康大和焦躁的心情略微缓解,也有了一地儿心情,便张罗了酒菜,和罗信两个喝了起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迅速的升温。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便匆匆地赶往了作坊,开始督促工匠。一连五天的时间,两个人都吃住在军器监,但是两个人却没有丝毫疲惫之感,反而精神抖擞,这是因为弓箭和弩车的制作效率体现了出来。

在第一天,工匠们还不是很适应流水线,但是即使是这样,一天下来也制作出来两千张弓,九十驾弩车,这绝对超过了之前的工作效率。

等到了第二天,工匠们开始熟悉流水线,效果就很快地体现了出来。

在第二天竟然制作出来两千一百张弓,一百零五驾弩车。

到了第三天,工匠们更加地熟练,而且信心也变得更足,一整天的时间内,竟然整整地制作出来两千三百张弓,一百二十驾弩车。

到了第四天和第五天,制作出来的弓箭和弩车更多,康大和和罗信计算了一下,不仅仅是十天之内能够完成嘉靖帝交待的任务,还能够超额完成任务,这让康大和每天都笑呵呵的,再也没有了一丝的焦躁。

第五天晚上,完全放下心来的康大和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和罗信对饮。康大和端起了酒杯认真地说道:

“不器,你真是帮了老夫的大忙,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尽管和老夫说,老夫定不推辞。”

罗信心中就是一喜,这是他步入朝堂之后结盟的第一个人,当即也端起了酒杯微笑着说道:

“大人客气了,你我都在工部当差,帮你也就是帮我。”

“缪也!”康大和摆手道:“你来工部只是制作火器,所以你确实是帮了老夫的大忙。你是谦虚,但是老夫记在心里。来,什么也不说了,请。”

“请!”

两个人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随后相视而笑。

“不器,你我已经在这里呆了五天了,没有必要再呆下去了,明日我们就回京城。”

“全凭大人安排。”

第六日。

罗信和康大和准备离开军器司,姜松恭送二人到大门外。罗信看了一眼姜松,然后转头对康大和道:

“康大人,姜大人这些日子可是帮了我很多,待此事事了,还请大人为姜大人记一功。”

姜松的身子就是一振,望向罗信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康大和看了一眼姜松点点头道:

“姜大人,我和罗大人返回京城,这里就交给你了,只要不出差错,待此事事了,必定将你的职位提一级。”

“谢康大人,谢罗大人。”姜松激动地说道:“下官一定竭尽全力。”

返回了京城,罗信直接回家洗了一个澡,便匆匆地赶往翰林院,直接来到了资料库。一进入到资料库,便见到周玉,徐时行和张洵三个人并没有在那些重修《元史》,而是在坐在那里,满面忧虑,罗信心中不由一惊道:

“怎么了?可是重修《元史》出了问题?”

三个人见到罗信,脸上都浮现出喜色,纷纷站起来道:“不器,你回来了。”

罗信摆摆手道:“你们怎么了?怎么没有重修《元史》?”

三个人对视了一眼,随后又整齐地叹息了一声,最后由周玉开口道:

“没心思。”

“发生了什么事情?”

四个人落座之后,周玉给罗信倒了一杯茶,忧虑地说道:

“如今北方的局势很不好!”

罗信神色就是一惊道:“马大人应该已经到达了大同吧?”

“应该是到了!”徐时行点头道:“只是在马大人离开京城的第二天,便有战报送回来,草原人昼夜攻城,边军损失严重,军器也不够了,有数次攻上城头,虽然最终被打了回去,但是从战报上看,弥漫着绝望的情绪。不知道马大人到了之后,会不会重振军心。现在朝堂都在等着马大人送回来的战报。”

“这还只是一方面!”张洵接口道:“北方战事发生之后,东南的倭寇也开始大举进攻,东南地区一片糜烂,而且还有着无数流寇也有做大之势,如果朝廷不能够迅速地击退北方草药蒙古大军,恐怕大明要乱了。”

罗信的眉头便紧紧地皱了起来,半响长叹了一声道:“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自有内阁处理,你们还是把精力放在重修《元史》上吧。”

听罗信说起《元史》,张洵朝着罗信拱手为礼道:“多谢不器向陛下推荐,让子玉有了这个机会。”

罗信摆摆手,神色凝重。大家也知道罗信的心思不在这里,不由都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周玉突然扬眉说道:

“不器,陛下为什么不派你去北方?”

张洵和徐时行也是眼睛一亮,霍然望向了罗信。北方曾经取得的大胜,都是由罗信取得。所以他们都有些不解,为什么嘉靖帝不派罗信前往大同。罗信摇了摇头道:

“陛下应该有他的打算吧。”

“不器,听说你去工部担任军器监了?”

“嗯,只是暂时的,主要是为大同边军制作一些火器。”

听到火器,周玉三个人眼睛都放出光芒。

“不器,有了火器,应该能够守住大同吧?”

“不知道!”罗信摇了摇头道:“但是肯定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可是如今不是守住大同的问题,正如你们所说的那样,如果不能够迅速地击败黄台吉,整个大明恐怕就乱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罗信叹息了一声问道:“《元史》重修到什么程度了?”

周玉三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苦笑道:“这几日根本就没怎么动,不器,真是没有心思啊!”

四个人又沉默了下来,大概有半刻钟的时间,门外响起了脚步声,紧接着响起了敲门声,靠近门口坐着的罗信便站了起来,来到门口处将房门打开,便看到外面站着一个书吏,见到罗信便道:

“罗大人,你果然在这里。外面有你的随从求见。”

罗信闻听就是一愣,如今在他身边的就只有两个随从,一个是鲁仲连,一个是梁大柱。梁大柱去了阳林县,鲁仲连留在了府中。这究竟是府中有事,还是梁大柱回来了?

如果是梁大柱回来了,那岂不是说自己的父母和老师进京了?当即向着那个书吏道谢之后,便匆匆地向着翰林院的大门走去。

来到了大门口,便见到梁大柱站在门外。罗氏才脸色就是一喜,几步就走到了梁大柱的身前。梁大柱急忙朝着罗信躬身施礼道:

“侯爷,老爷和老夫人等都已经进京了,侯爷的老师也带着家眷进京了。老爷和老夫人等都住进了罗府,侯爷的老师住进了陆府。”

罗信点点头道:“走,我们回去。”

“侯爷请!”

如今罗信已经进入翰林院,作为文人在京城通常是不骑马的,梁大柱已经给准备的轿子,罗信便坐进了轿内,梁大柱翻身上马,向着罗府匆匆而去。

一进入到府中,便看到府中的下人正在忙碌着,四处堆放着各种各样的行李。所有罗家仆从见到了罗信,一个个都神色恭敬中带着惊喜望向了他。

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的罗信已经不是一个闲散侯爷,而是真正的入朝为官了,虽然只是六品官,但是可不要忘记了,这只是罗信初入朝堂,起步就是六品官,这已经是很高的起步了。今科状元,行走翰林院,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罗家是什么家底?

不过是一个农户,但是却因为罗信从贫瘠的阳林县来到了大明的中心,成为显贵。别说罗信的家人,就是这些仆从也因为罗信而身家增长了不少。

“拜见侯爷!”

“呼啦啦”一片仆从跪了下去,罗信却只是匆匆点头,便向着堂屋走去。

堂屋的大门是开着的,不时地有丫鬟进进出出,还未走进大门,罗信便看到了堂屋内坐着的罗平夫妇,还有大嫂。

见到罗信走了进来,一时之间众人都呆住在那里。此时罗信穿着一身六品绿色官府,年轻的脸上竟然已经有了一丝威严。

看着站在面前的罗信,罗平夫妇的脸上慢慢地爬上了骄傲。

这就是自己的儿子!

“信儿!”

终于,罗氏激动地站了起来,向着罗信走了过来。

“娘!”

罗信也紧走了两步,站在了罗氏的身前。罗氏伸出手握住了罗信的双臂,眼泪便流了下来。一个劲儿地说道:

“好!好!好!”

罗信此时也来到了罗信的跟前,满脸尽是骄傲,想要说什么,却激动得什么也说不出来。大嫂也双手捧着凸起的肚子,喜滋滋地站在了罗信的身旁。

罗信望着激动的父母,也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自从过了正月十五离开家之后,如今已经八月初,已经有半年多没有见到家人,半响,罗信才说出了一句十分没有水平的话。

*

万分感谢boyhoods99同学的!

*

*

第二百零二章 相求第二百零四章 战后第八十九章 论武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利益第五百七十八章 攻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开价第七百七十三章 碰撞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出海第八百六十八章 玉山再来第1488章 朝政(2)第五百零七章 裕王第五十六章 哪来多嘴驴第八百五十章 罗信的反击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相聚第三百八十六章兵临长白山第三百六十七章 霍去病果然不好当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慌乱第1315章 兵乱第1501章 不在其位第三百七十四章 联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皇宫门外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欲离京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汇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遭遇战第1545章 苏州第三百七十章 夜袭第一百九十四章 琴箫相合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戏谑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见罗胜第二十六章 财源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相聚第一百三十二章 酒令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挑衅第七百章 冲营第七百九十八章 闲置第八百七十三章 李时珍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嘉靖的谋略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进攻第九百三十四章 造谣第1302章 担心第三百八十九章收徒第二百三十四章 顿悟第1560章 出手第四百一十九章 宋泰豪赌第七百四十三章 变本加厉第1317章 演戏第1438章 驱散第八百七十四章 说服李时珍第1341章 没有时间第二百九十一章 比枪第四百一十章 老师的支持第七百九十三章 再见张道源第1280章 公审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王翠翘正式露面第1386章 逼近第七百零一章 有谁了解罗信?第二百三十二章 月下魅影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过年第九百九十九章 东南乱第二十四章 再进陆府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翠翘请战第六百七十二章 杀第六百一十八章 徐阶讲学第三百三十一章 学府生活第三十四章 啊哈哈哈……第一百九十九章 叫嚣的罗智第一百零六章 消息传回京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往晋阳府第1528章 打第八百四十七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与马芳论兵第九百八十二章 劝服第三百六十六章 四方反应第1582章 胡宗宪第四百二十七章 晋阳九杰第八百二十三章 嘉靖帝后悔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围点打援第四百零八章 闻讯第五百八十章 定京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通报第四百五十三章 阳林百篇第八百三十四章 愿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现锦衣卫第1445章 审理第1339章 伤亡惨重第三百零三章 来了第七十六章 金兰第一千二百三十八 章 新的合作第六百二十五章 见裕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领袖第九百二十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一百一十二章 脱胎换骨第五百八十九章 杀疯狂第六百五十五章 突变第六百二十六章 开导裕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归家出差归来第1384章 强攻第四百九十章 捅天的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钟金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