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取得信任

求订阅!

*

受到了罗信的鼓励,裕王更加自信了起来。凝声道:“边关的战事就不说了,东南的倭寇虽然闹的凶,但是大明真正的祸患却是北方草原。如今北方草原已经被不器评定,可以说大明最大的外部祸患已经消失,但是内部祸患却令人心忧。”

罗信不言语,只是鼓励地望着裕王。裕王可真是憋了很久,此时遇到了肯倾听的人,那话便如同海水涨潮一般,哗啦啦的倒了出来。

“大明的内部祸乱有两个,一个是严嵩……”

说到这里,裕王望向罗信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因为严嵩并不支持裕王,反而更加倾向支持景王。所以裕王对严嵩非常憎恨。而严嵩正是罗信搬倒的。

“但是这个内部祸乱也让不器你给清除了,所以不器你对大明功德无量。”

罗信轻轻摇了摇头道:“说说内部的第二个祸患。”

“这内部的第二个祸患就是朝中无钱,我听说朝堂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全了。这种局势如果持续下去,大明堪忧。”

罗信点点头,对于裕王能够看到这几点,他并不意外。这些事情都是事实,普通人都能够看到,裕王会看不到?

“大兄可有解决之策?”

裕王神色便是一黯,摇了摇头道:“我每日过得谨小慎微,也只能够看到这几点。如果让我想出解决办法,首先得让我对朝野有着更多的了解,但是……”

裕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望着罗信道:“不器,你可以有办法?”

罗信思索了一下道:“大兄,如果想要找到解决大明财政的方法,我们就必须先找到引起财政问题的原因。”

“不错!”裕王欣然点头道:“请不器指教。”

“土地!”罗信的口中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

“土地?”裕王愕然地望向了罗信。

“不错!”罗信点头道:“如今土地的八成都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大兄您知道,有着功名的读书人是不需要交税的。如此一来,大明的税收只能够从仅有的两成土地上获得。也就是说大明是在用两成的土地来养活整个大明的人,如此一来,朝堂怎么会有钱?”

“怎么会这样?”裕王愕然相问。

“一方面是制度使然!”罗信轻声道:“大明的读书人只要考中举人,朝堂不仅会发俸禄,还会对其免税,自然就会有很多人带着田契投奔举人,从而躲避朝堂征税。另一方面,便是贵族对百姓的巧取豪夺。”

“这……如何解决?”裕王的眼中现出了迷茫。

罗信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道:“祖宗制定下来的制度你敢违背吗?比如废除身有功名的士林贵族可以免税的制度?所有的人,你拥有多少土地,就要上交多少税?”

裕王脸色变得苍白,他可以想象一旦自己做出这样的举动,便会成为天下所有文人之敌。这样的决定根本就执行不下去。突然,他的眼睛一亮道:

“我们可以增收商税!”

“陛下曾经提议过,不过没有实行下去。”罗信淡淡地说道“大兄,您知道原因吗?”

裕王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我曾经听说过,朝中大臣认为,一旦提高了商税,便会让商人认为他们的地位提高了,如此会伤害大明的根本。”

“大兄信吗?”

裕王神色犹豫了一下道:“商人逐利,如果他们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必定会争权夺利,如此说他们会动摇大明根本也不为过。”

“这是你自己想的,还是?”

裕王的脸色一红道:“是徐阁老和高阁老曾经和我说过的。”

“他们那是放屁!”罗信气愤地说道。

“不器你……”裕王脸色一变,他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这些一代名流的教导下,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如此粗俗之言,不由脸上现出惊讶之色。但是,罗信似乎骂了一句还嫌不过瘾,继续骂道:

“臭不可闻!”

看到裕王吃惊的神色,罗信却将神色一肃道:“大兄,实际上这天下商人的背后几乎都有着朝堂官员背后的影子,大明多收一分商税,那些官员就少获一分利,这才是百官抵制手商税的真正原因。”

“这……”裕王的脸胀红了起来都:“这岂不是和农税一样,钱都被那些世家门阀赚去了,却苦了朝堂?”

“不错!而且还毫无办法!”

“父皇英明如此……”

“那也不能够与所有的世家门阀为敌,从古至今,这天下就一直是皇权和世家门阀相争。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天下数百年便一更替,从未有万世江山。但是……你看看那些世家门阀,不管是谁做天下,都不妨碍他们做官,所以没有听说过千年天下,却听说过千年世家。”

“他们都该死!”裕王纷纷地说道。

罗信轻轻摇头道:“杀不得!”

“为什么?”裕王双目通红地望着罗信。

“把他们都给杀了,谁来治理国家?那大明岂不是乱套了?”

“那就被他们如此绑架?”

裕王直直地盯着罗信,罗信也不言语,渐渐地他的脸上现出了失望之色,随后就是沮丧。他懦弱的性子又渐渐地占据了高峰。想象到一旦他举起了屠刀,得罪了天下世家门阀,他还能够坐上帝位吗?就算他能够坐上帝位,就能够坐稳吗?同时心中也对罗信生出了失望,罗信也只能够看出问题,而不能够解决问题,束手无策,这和他有什么区别?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带着最后一丝希望道:“不器,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难道大明就要和历史上那些朝代一样,不可逆传地要走向衰败?”

“也不是这样!”罗信轻声道。

裕王精神就是一振:“还请不器赐教。”

“商税和土地之事都只能够徐徐图之,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有弊无利。”

“如何徐徐图之?”

“不管是商税,还是土地之事,这都是表象,根子在世家门阀,只有砍掉了世家门阀的根基,去掉了世家门阀存在的土壤,让世家门阀不复存在,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水到渠成。”

“这……”裕王像是看傻瓜一样地看着罗信,那目光中的意思十分清晰,这怎么可能?

罗信淡淡地一笑道:“还是那句话,想要去掉世家门阀的土壤,我们就要知道世家门阀为什么会存在?”

“为什么?”

“你说呢?”

裕王皱起了眉头,深深地思索了起来。半响道:“因为皇家需要依仗世家门阀治理天下,这天下的有学问的人几乎都掌握在世家门阀的手中。”

罗信赞赏地点头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这还用问吗?”裕王眉毛一挑道:“这天下的书籍几乎都掌握在世家门阀的手中,平民百姓想要读书哪里有那么容易,不说能不能读得起书,就是他们能够读书,但是他们拥有的书籍太少,所以掌握的知识也少,如此一来,想要和那些世家子弟相争,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最终考中进士的人九成就是世家门阀。”

“不错,大兄智慧!”

罗信朝着裕王竖起了大拇指,这还是裕王第一次被人称赞智慧,当即脸色激动得潮红,急忙摆手道:

“不器,你就不要笑话了。在你面前说我智慧,这不是让我无地自容吗?再说我只是能够看出问题,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还请不器教我如何解决问题。”

“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广建学习,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裕王不解地望向了罗信。

“就是免费招收学生,只要有人愿意来学习,就一切都免费。朝堂大量地印刷各种书籍,免费提供给学生,而且建立的每个学堂都要建立一个图书馆,图书馆内的藏书由朝堂免费提供,学堂的学生可以免费借阅。”

“这……要多少钱?而且……如此大量地培养读书人,这岂不是读书人越来越多,如此他们得到了功名,国家又要免税,到最后,国家恐怕连两成土地的税都收不到了。”

罗信淡淡地一笑道:“大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怕世家门阀集体辞职吗?就算世家门阀集体辞职,我们也有大量的读书人补充上来,朝堂不会乱,大明不会乱。说句不好听的话,到了那个时候,谁敢冒头,陛下就敢杀。杀了他们,还能够没收不少的土地。到了那个时候,皇家已经不需要完全依仗世家门阀,世家门阀也就失去了必须存在的土壤。

到那个时候,陛下可以下达一个旨意,不再给有功名之人免税的待遇。但是却提高为官的俸禄。这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的问题。”

裕王的脸色有些苍白道:“如果世家门阀居心不良……”

“不要怕他们。”罗信笃定地说道:“大明一直以文治天下,文人在大明的地位太高,而武人在大明的地位又太低。所以,武人几乎没有世家门阀之人,如此武将中也就没有多少有免税田地的,他们自然不会反对这个政策,反而会心中高兴。就算有几个世家门阀的人,也可以在未来的数年内,渐渐地剥夺他们的军权,培养一批根子清白的人。如此军权掌握在手,世家门阀只是一些文人,手中没有兵,谁敢反,谁就只有死。”

裕王思索了一下,继续摇头道:“行不通。不器,你这一切都要寄托在朝堂有钱的基础上。如今朝堂没有钱,根本就办不了你说的那种义务教育。”

“先不说这个!”罗信微笑道:“大兄先说如果朝堂有钱的话,此计可行否?”

裕王认真地思索了一下,点头道:“可行!特别是如今没有了北方的忧患,就算因此有了一些乱子,只要大明有钱,百姓安居乐业,世家门阀就不会掀起多大的风浪。但是……”

“钱从何来,是吧?”

“你有办法?”

“有!”罗信点头道:“如今大明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启市舶司!”

“你是说海上贸易?”

“是!”罗信点头道:“市舶司曾经建立过,但是却以为各种愿意,最终关闭了。但是如今只有海上贸易才能够挽救大明。别看倭寇嚣张,大明真要认真起来,扫清倭寇不是问题。而倭国,还有西洋弗朗基等藩国仰慕我们大明,特别是对我们大明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充满了仰慕。只要我们肯卖,他们就一定会高价收购,我们完全可以凭借着市舶司使朝堂财政彻底解决。

解决了钱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建立学习,义务教育。”

裕王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两个人是越说越来劲儿,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黄昏时分。

“咕噜噜……”

两个人的肚子几乎同时叫了起来,裕王看着罗信便有些不好意思道:

“不器,留下来陪我吃饭。”

罗信没有推辞便点头答应了下来,他原本就是来和裕王结交的,裕王留他吃饭,他自然不会推辞。

但是……

等到饭菜端上来的时候,罗信不由有些后悔留在这里了。堂堂一个王爷的晚饭只有两个菜,一个青菜,一个豆腐。这让已经习惯腐朽生活的罗信,真是……不够吃啊……

裕王吃得很少,脸上还带着羞赧道:“不器,我的日子过得清苦,你将就吃一些……”

罗信只觉得口中有些苦涩,他想到了裕王的生活清苦,但是却没有想到清苦到了如此模样。吃了一个两分饱,在裕王的相送下,离开了裕王府。

一直等到他回到了家里,还在为裕王难过。这嘉靖帝对裕王的打压也够狠。实际上他的心中也明白,如果裕王没有野心的话,他的生活不至于如此的清苦,他应该将自己的俸禄几乎都拿出去拉拢朝中大臣了,所以自己的生活十分拮据。来到了书房内,将手中的一个玉佩放在了桌子上,这是裕王送给他的礼物,看着这块上等羊脂玉的玉佩,罗信的心中泛起了苦涩,这是裕王从自己的身上解下来的,他看到了裕王身上只有这么一个挂件了,可见这个玉佩对他来说十分珍贵,恐怕也是他最后一个值钱的东西了。

*

求!求!

*

*

第四百零七章 捉摸不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出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割韭菜第五百九十四章 血色黄昏第三百二十一章 欢喜第六百九十三章 请罪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何心隐离去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徐阶的判断第九百二十二章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第1486章 大白菜第三百六十章 草原第一战第七百一十一章 静气第1431章 热闹大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裕王之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宋泰豪赌第九百四十四章 商议外放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引荐刘守有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精髓第八十三章 兄弟情第六百二十三章 裕王师第三百一十六章 嘉靖大悦第二百四十五章 张榜第一百一十二章 脱胎换骨第二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1557章 罗信的反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徐阶感觉到危机第五十六章 哪来多嘴驴第一百七十三章 惊呆了第1549章 全渠道攻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达成共识第八十三章 兄弟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问我为什么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遇刺出差归来第七百零三章 东南各部第1402章 进击第四百二十五章 准备第五百九十六章 袭营第五百二十五章 神秘客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安排第1555章 鸟尽弓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嘉靖大悦第1406章 解甲归田第十章 露陷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大势已定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沙朗第二百九十五章 领袖第三百零六章 崩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袭第三百二十二章 心隐来访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皇宫门外第八百三十三章 哈哈哈……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酒醉的袁炜第七百三十九章 二少奶奶来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挤第七十四章 为官之道第1482章 新朝开始第1312章 收服第1582章 胡宗宪第二百三十五章 原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安心裕王第七十三章 夜谈第三百二十四章 寻找黄石翁第一百七十六章 亢奋第六百一十九章 齐聚贾家楼第三十八章 烂泥扶不上墙第八百八十九章 辞官归故里啊第1412章 对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锦衣卫第三百九十九章 上怒第1360章 投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借刀杀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暗算第五百零五章 庆贺第二百四十二章 开诚布公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暗流第1446章 虎已老第1544章 临危受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见马芳第四百二十七章 盛大文会第五百八十三章 决战第九百九十九章 东南乱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宁献策第九百二十七章 罗信的建议第七百零一章 有谁了解罗信?第九十九章 意外的人第1569章 改革第八百六十二章 裕王的心思第十八章 只是二十八个字吗?第七百二十六章 返回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警告第八百一十一章 朝堂第六百五十四章 摸底第七百零五章 胜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安心裕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逼迫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五百七十四章 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惊梦第七百三十六章 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