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黄锦的担忧

求订阅!

*

罗信失神地喃喃自语道:“这让我如何向大伯交代……”

胡宗宪轻轻叹了一口气,如何低声吩咐返航。罗信就呆呆地站在船头,一言不发。

一连三天,罗信在胡宗宪的陪同下,四处寻找罗胜的船只,但是却依旧没有找到任何踪迹。当第三天晚上回到了水军营寨,才获知朝堂的钦差已经到达了苏州总督府。

胡宗宪向罗信辞行,罗信也悲伤地放弃了寻找罗胜。他的大哥罗青也在一旁悲伤着一张脸。罗青也要被封赏,所以和胡宗宪一起前往苏州,而罗信则是和胡宗宪告辞后,落寞地回到了杭州。

罗信回到了杭州市舶司,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内不出来,而市舶司的人都知道罗信的堂兄出事了,原本想要找罗信抱怨知府衙门的官员也都消停了下来,只是他们已经沮丧了,也不去知府衙门催要物资了,整个市舶司内笼罩着一层沮丧的气氛,颓废的气氛。不时地又某个官员叹息一声,他们都看不到希望,感觉到市舶司再有几天,说不定就关闭了。

两天后。

鲁大庆来到了罗信的书房内,然后便见到罗信从书房内走了出来,将门口的一个老太监迎了进来。分宾主落座之后,罗信便含笑道:

“没有想到前来宣读圣旨的钦差是黄公公。”

黄锦眼中露出了关切之色道:“听说你的堂兄出事了?”

“嗯!”罗信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叹息了一声道:“恐怕凶多吉少了。”

“还请节哀!”

罗信苦笑了一下,稳定了一下情绪道:“黄公公可是带来了陛下的旨意?”

黄锦摇摇头道:“陛下倒是没有什么旨意,只是让我问问你,市舶司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还请黄公公回禀陛下,一切都很顺利。”

“顺利?”黄锦古怪地望着罗信道:“我可是听说码头都停了快十天了。”

“只是小事,很快就会解决。”罗信淡淡地说道。

“小事?”黄锦呵呵笑道:“陛下交给你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市舶司开衙一共才多少时间?你建立码头就停工了将近十天,你觉得耽误了陛下的事情,会是小事情?”

“不会耽误,还请黄公公回禀陛下,不器一定不负陛下厚望。”

“不器啊!”

黄锦唤了一声,脸上现出痛惜之色,他这次被嘉靖帝派来,说是犒劳三军,倒不如说是来考察罗信。只是犒赏三军,随便派一个人来就是了,对于嘉靖帝来说,胡宗宪这个时候才剿灭了一些倭寇,已经有些迟了,已经有些令嘉靖帝不高兴了。如果胡宗宪在拖延一段时间,嘉靖帝说不定就把胡宗宪给抓进京城天牢了。

这一场胜利虽然不小,斩杀倭寇不少,但是通过胡宗宪的奏章,嘉靖帝也能够看出来,胡宗宪消灭的这些倭寇,真倭很少,实际上几乎都是假倭,也就是海盗。

海盗也没有问题,在嘉靖帝看来,海盗要比真倭还可恨,真倭是外国浪人,而海盗就是造反的大明人。所以他们该杀,杀了也是大功一件。

但是,遗憾的是这些被杀的海盗都是一些无名之辈,都是小股海盗,乌合之众集合了起来,真正的大海盗,像王直,像徐海,胡宗宪一直没有伤到他们分毫,这才是嘉靖帝不悦的地方。

好嘛!

嘉靖帝每年耗费数百万军饷,只是让你杀一些乌合之众?这样的乌合之众杀得再多又有什么用?若不是这次杀得确实多,嘉靖帝连封赏就不会给。

所以,这次嘉靖帝派他最信任的黄锦前来东南,根本就不是为了封赏,或者是说顺道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打着封赏的名号,实际上是来考察罗信的。

嘉靖帝如今穷啊!他把宝都压在了罗信的身上,虽然没有给罗信建立市舶司的钱,但是却给了罗信一个正五品的官,这在大明的历史上绝对是一个破格提拔,一个刚刚进入官场一年多的小辈,就登上了五品官的位置,而且还是正五品,这已经是大明官场的中层力量了。

特别是嘉靖帝还给了罗信一道圣旨,可以斩杀三品一下的官员,在东南这个小地方,有着这道圣旨,恐怕除了胡宗宪之外,罗信都可以杀了。

嘉靖帝下了这样大的注,自然是十分关心市舶司的状况,他希望自己在要紧牙关挺一年,在年底罗信能够给他送上一份大礼。这才是嘉靖帝派黄锦来东南的真实意图。

而黄锦也乐于前来东南,倒不是他贪恋东南的繁华,而是他看重罗信。作为嘉靖帝身边的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罗信成长的过程。在他看来,罗信的成长就是一个奇迹。

在初进科场时,就遇到了权倾朝野的严嵩打压,同时又遭遇另一个巨头徐阶的暗算,但是却硬生生地被他突破了出来,将严嵩搬到,这是罗信的智慧。一个人有学问不可怕,可怕的是将学问转化成智慧。

进入官场之后,罗信大破黄太吉二十万大军,立下绝世伟业,同时也被嘉靖帝忌惮。黄锦心中十分清楚,嘉靖帝对罗信几次生出的杀心。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黄锦都认为罗信无路可走,因为他太了解嘉靖帝了,嘉靖帝一旦决定的事情,便很难改变,所差着不过时间早晚罢了。

但是……

就在在这种黄锦认为是死局的局势下,罗信又显露出他另外一种才能:

理财!

这不禁让嘉靖帝怦然心动,不得不放下心中的杀念,给罗信加官进爵,派到了东南,让罗信破网而出,海阔天空。

几次绝境之下,罗信都能够悠然脱身,这不能不让黄锦重视。他对自己的局势非常清楚,更是清楚嘉靖帝活不了多久,他甚至经常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嘉靖帝一觉睡下,便再也醒不过来。

他是嘉靖帝的绝对心腹,这一生为了嘉靖帝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一旦嘉靖帝死去,新登基的皇帝肯定不会用他,他想要善终都不容易,说不得就是不得好死。

他的心里急啊!

他必须给自己找一条后路,为自己找一条生路。而罗信就是他看好的人选,他看重罗信不是因为罗信的学问,也不是因为罗信的军神地位,而是看重罗信的智慧。他现在都有些怀疑,嘉靖帝最终不会是罗信的对手,罗信一定能够好好活着,就是嘉靖帝死了,他罗信也会活得好好的。

这个念头连黄锦自己都觉得心惊,要知道他一直追随嘉靖帝,嘉靖帝从一个少年藩王之子突然继位大统,和士大夫相争,最后获得了胜利,开始了大明独裁的生涯,在黄锦的心中,嘉靖帝一直就是神,却没有想到如今他的心里竟然生出了嘉靖帝不是罗信对手的念头,这如何不让他自己心惊?

但是……

这个念头有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难以磨灭。

就是带着这种念头,他来到了东南,带着嘉靖帝考察罗信的任务来到了东南,实际上带着自己想要交好罗信的私心来到了东南。

这一到东南,却发现码头已经停了将近十天了,这不由令黄锦焦急了起来。他不能替罗信隐瞒此事,也不敢隐瞒,也隐瞒不了。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件事情就会被锦衣卫送到了嘉靖帝的案头。

这可如何是好?

他是来结交罗信的,是来帮罗信的,他可不想等到他回到了京城,嘉靖帝对罗信的处罚就下来,让罗信误会是他向嘉靖帝汇报的。所以,他便真心实意地唤了一声罗信道:

“不器,实话对你说吧,我这次前来东南犒赏三军只是顺道,真正的目的是奉陛下之命前来考察你。如今你建一个码头都停工了,你这让我如何向陛下汇报?”

罗信的眼睛一亮道:“对了,黄公公,我大哥被封了几品?”

“你大哥被提升为正四品中郎将。我说不器啊,你就不要关心你大哥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大哥的品级再提升又有什么用?就算做到了一品,那也是武官。大明是文官的天下,一品武官被御史弹劾,最终被杀的人在大明历史上比比皆是。你们罗家的兴旺完全寄托在你一个人的身上,你兴,罗家兴,你亡,罗家亡。所以,罗青升官,他自己,或者你的家人很高兴,你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你现在要考虑你自己。不器啊,如今你又到了危险的关头了,如果你这一关过不去,陛下他……陛下他……”

“陛下会如何?”罗信淡淡地问道。

黄锦的神色见现出了犹豫和挣扎,最终惜命占据了上风,将牙一咬道:

“不器,接下来的话咱家可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你也应该知道你功高盖主,令陛下忌惮。”

罗信依旧神色淡淡地点头,看到罗信淡然的神色,黄锦便以为罗信不相信,焦急地说道:

“不器,你别不相信,陛下已经有几次对你生出了杀心。”

罗信的双眸微眯,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不器!”黄锦见到罗信的神色没有什么变化,继续说道:

“如果不是你这次不花费一分铜钱修缮了万寿宫,而起还赚了数十万两银子,显露出你理财的能力,恐怕你性命不久。理财是你最后一个活命的本钱。如果你这次经营市舶司失败,陛下就有了理由治罪于你,恐怕你……就会被陛下借此斩杀。不器,你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吗?你怎么还有心情去关心你大哥的升迁?一旦你死了,你大哥算个屁。”

黄锦急得连脏话都说出来了,但是罗信却笑了,他能够感觉到此时的黄锦对他是真心实意,这让他非常欣喜。如今在宫外,他有了镖局,可以收集天下消息,这一点上,已经不次于锦衣卫和东厂,假以时日,甚至要超越锦衣卫和东厂,而起唐壮已经按照罗信的意思开始将一些人安插进入到大明官员和世家豪门的府中,罗信的消息渠道越来越广泛,得到的消息越来越全面,再也不是睁眼瞎一般。

但是……

对于最重要的皇宫,罗信却是一筹莫展,没有丝毫的消息渠道,如今黄锦送到了面前,罗信怎么可能不兴奋?

不管黄锦是什么目的,今天和他说出了这番话,就已经和罗信拴在了一起,以后黄锦就是他在宫中的耳目,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让他和嘉靖帝的争斗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时至今日,罗信一直紧张的心终于放松了一些,含笑望着黄锦轻声道:

“黄公公,我可以问你一句,你为什么会如此对我开诚布公吗?”

黄锦沉默了,他虽然结交罗信,但是却是想要以施恩的方式结交,让罗信感恩,如此在他将来落魄的时候,罗信才能够施以援手。如果完全向罗信摊掉了底牌,效果自然就差了许多。但是,如今黄锦也没有办法。

表面上看罗信的局势很危险,实际上黄锦觉得自己的局势还要比罗信来得危险。沉吟了一会儿,他在思索罗信究竟是否可以依靠,想来想去,他突然觉得不管罗信是否可以依靠,他似乎都只有罗信这一个选择,首先高拱他根本就指望不上,高拱此人十分高傲,整个大明都没有入他眼的人,就连徐阶他都看不上,就更不可能看上他这个太监了,就算他再帮助高拱,将来嘉靖帝死去之后,高拱也会如同扔垃圾一般将他扔到一边。

那徐阶呢?

徐阶就更不可相信了,在黄锦看来,虽然高拱高傲,但却还是君子,态度表现在明面上,看不上你就是看不上你。但是徐阶不同,在黄锦的眼中,徐阶就是一个小人,是一条毒蛇。这样的人,绝对不可信赖。

除了这两个人,黄锦觉得在将来能够大有出息,在大明朝堂上能够举足轻重,能够帮助到他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张居正,另一个就是罗信。

但是,张居正是徐阶的弟子,黄锦便排出了这个可能。如此便只剩下了罗信。想通了这一点,黄锦不由在心中叹息了一声,终于开口道:

“不器,你觉得我老黄如今面临的局势如何?”

*

求!求!

*

*

第149章 理念之争第八百九十三章 欢声笑语第五十六章 哪来多嘴驴第一百四十二章 进城(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刘守有的震惊第一千一百章 嘉靖帝的犹豫第1571章 圣怒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徐阶的怀疑第一百六十六章 黄石翁第1319章 摸城第九百九十六章 裕王又激动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煽动第八百六十七章 见张玉山第二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守年夜第1403章 圣怒第1595章 暂代内阁首辅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精髓第四百一十章 老师的支持第七百二十五章 离开大明第二百四十九章 纯阳宫第1553章 隆庆发怒第二百四十四章 县试第四场第七百四十四章 行动第四十四章 远虑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打第九百四十二章 反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暗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暗算第一千零四章 徐时行上奏第1464章 嘉靖昏迷第四百二十九章 中兴社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卷第六百六十七章 宴席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乐观第七百三十三章 错乱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醉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轰鸣第六百七十章 怀疑第三百九十三章饮龙河第二百七十章 罗青调动第四百九十一章 造反第五百五十五章 马芳归来第二百四十二章 开诚布公第一百零二章 饺中饺第一千零七十章 入牢第一百八十章 准备第1594章 威胁和安排第二百九十九章 跟踪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乐观第八百七十三章 李时珍到第八百一十九章 纷纭第1532章 礼部尚书第1335章 教材第1487章 朝争第一百五十章 陆庭江被抓了第1374章 李珍道服软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析第七百二十二章 读书人的问题第三百章 刘守有的迷茫第一百六十一章 怎么赚钱?第八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1384章 强攻第一百六十五章 道(求订阅)第九十章 周玉来访第八百二十六章 茂生胡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结束第六百九十一章 说服陆鼎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遇刺第1402章 进击第1478章 高拱的恼怒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再临女真第1503章 召集第五十八章 喝彩第一百六十八章 你没病吧第1419章 暗流第六百二十章 正义军第六百九十一章 说服陆鼎第七百九十八章 闲置第二百零九章 让功第1355章 袭击第六百七十二章 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有孕第一百八十五章 慌乱第1565章 夺权第三百四十八章 多管火箭炮的威力第1499章 礼部尚书第七百七十五章 算计落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五万流寇第1422章 风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计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进程第一百三十六章 归家第五百零九章 面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十取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旷野第五百六十一章 万事俱备第1307章 布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消息确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二百章 发蔫的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