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返回

求订阅!

*

“是!”方自根的脸上现出喜色道:“正是因为改善了他们的地位和俸禄,让他们对陛下感恩戴德,没日没夜地研究各种……”他想了想,终于想起了罗信口中说过的词道:“科学技术。”

“哈哈哈……”罗信大笑摆手道:“你们先去忙吧,今日我第一天上岛,就杀了三十几个人,他们空出来的位置需要有人去做,你们三个去安排吧,不能够让台湾的建设停滞下来。”

“是!”

罗信摆摆手,向着大门外一边走去,一边道:“你们不用派人跟着我,我自己走走。”

罗信虽然这么说,方自根还是赶紧派了一队护卫远远地跟在了罗信的后面,罗信先是去了罗胜那里,和他们商议了一番出兵的事宜,然后才陪着王翠翘在台湾四处行走。王翠翘看着眼前翻滚的麦浪,热闹祥和的场景,不由赞叹一声道:

“没有想到,老爷您在海外还有如此一处桃园。”

“喜欢吗?”罗信轻声问道。

“喜欢!”王翠翘轻轻点头。

“只要你喜欢,可以随时来这里。”

王翠翘偷偷看了罗信一眼,她的心中震动异常,原本她只是以为罗信在海外养了一支海盗。但是今日一看,这哪里是一支海盗的规模,这简直就是一个小国。罗信这是要做什么?

她不敢问,也不能问。但是却细细观察着一切……

第二日。

上午。

罗信亲自在码头相送罗野,罗胜和王翠翘。

下午。

罗信便在方自根,周贤和崔浩一起来到了工部。工部占地极广,其它五部加起来也没有工部大。

这一下午的时间,罗信都在参观和指点一个个作坊。特别是对于枪炮,蒸汽机,船舶几个作坊,当罗信看到他们已经研究出来一点儿基础的时候,便将自己脑海中的记忆一点儿不剩地说了出来,让那些工匠自己研究去。

这些工匠见到罗信,都十分激动,脸上尽是感恩戴德之色。在大明他们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钱,更是从来没有今日地位。这一切都是罗信给的,这让他们的心中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

到了晚上,罗信才倒出时间,将所有的酿酒和烧制工匠叫到了工部的一个大房间里。这些工匠望着罗信,不知道罗信将他们这些人叫来做什么。

罗信在昨夜已经写出了不少的水果酒的配方和酿制过程,那这些纸张放在桌子上,招呼那些酿酒工匠道:

“你们过来看看。”

“呼啦……”

那些酿酒工匠便围了过来,这里有两个原本就识字,而其余的人在来到台湾这数月的时间,也被方自根等人派人教他们识字,所以也都拿起一张纸看上去,不认识的时候,就问那两个识字的人。

很快,他们就弄明白了,这些纸张上写的都是酿制水果酒的方子,而且还有详细的酿制过程。

“看明白了吗?”罗信凝声问道。

“看明白了!”众人纷纷点头。

“那就去做!”

“是,陛下!”

“去吧!”

“谢陛下!”

酿酒的工匠收拾起那些方子,一脸兴奋地退了下去。罗信这才将目光望向了那些烧窑的工匠。那些烧窑的工匠看到酿酒的工匠得到了新的方子,早就等不及了,立刻上前拜见罗信。罗信取出一些纸张,将那些工匠招呼过来,这次他没有让那些工匠自己看,因为制作玻璃要复杂一些,尤其是后期造型方面,罗信便一点一点给他们讲解,直到这些工匠在理论上都明白之后,罗信这才让他们离开。

罗信知道自己这次是看不到酿制出来的果酒和烧制出来的玻璃,虽然有着自己给的方子和过程,最快也要需要数个月的时间,自己在这里待不了几天,便将果酒和玻璃之事放到了一边,开始了解和梳理台湾的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事情。他只是在台湾呆了七天,便准备启程返回大明。

这七天的时间,让他的理念在台湾贯彻了下去,也让这里的人都认识了他,特别是他斩杀的三十几个文官,让台湾各方,无论是从大明来的人,还是收编的海盗和当地的土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他离开台湾的前一天黄昏时分,军器监的工匠兴奋地前来拜见罗信。一个老工匠双手捧着一个盒子,激动地来到了罗信的面前,双膝跪倒,将那个盒子高高举起道:

“陛下,我们成功了。”

罗信伸手接过那个盒子,打开一看,眼睛就是一亮,在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支短枪。

“燧发枪!”

罗信心中就是一跳,当初这些工匠还在杭州城外的庄园里面的时候,罗信就让他们研究燧发枪,难道这是研究出来了?

这个盒子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大一小,大的那一部分放着那把短枪,小的一部分放着一拍纸包的子弹。罗信一把将短枪抓在了手中,拿起一颗子弹从后面装进去,然后抬手瞄准远处桌子上的一个花瓶,勾动扳机。

“砰……”

一声枪响,那桌子上的花瓶应声而碎。

“这么准?”

罗信心中一喜,将枪倒过来,向着枪管里面望去,果然有了膛线。之前大明的火器营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那枪没准,就是因为枪管里面没有膛线。罗信欣喜地放下枪问道:

“制作了多少?”

那个老工匠道:“回陛下,制作了两支,一长一短,这支短的送与陛下防身。”

罗信又将那支短枪拿在了手里,欣喜地点头,突然招手道:“你们过来。”

话落,他也站了起来,来到桌子旁,铺开纸张,拿起毛笔,按照记忆中的左轮手枪的结构,将结构图画了出来,然后逐个零件讲解,最后道:

“也许还有不周到的地方,你们多加研究。”

“陛下!”那个老工匠激动地说道:“您的意思是说,这个左……”

“左轮手枪!”罗信提醒道。

“对!就这个左轮手枪能够连发?”

“当然,它关键的地方就在这几个机关上……”

罗信又详细地讲解了一遍,那些工匠眼中露着兴奋的目光,眼睛死死地盯着罗信画的图纸,已经没有心思和罗信说话了。

“这就是搞技术的啊!”罗信叹息了一声,心中暗道:“以大明如今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绝对占据领先地位,如果不是太过看不起工匠,中国的科技水平会一直领先下去。那就让我给这些工匠应该拥有的地位和身份吧。”

罗信离开了。

站在甲板上望着越来越小的台湾岛,心思回到了大明,回到了杭州。

“应该没有人发现我离开了大明吧?”

在罗信离开大明的四十二天后。于一天夜里,罗信和鲁大庆重新回到了大明的疆土上。罗信和鲁大庆没有立刻回答杭州,而是回到了杭州城外的庄园之内。

回到了庄园,听着手下的汇报,罗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从外表看,杭州的一切都十分平静,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发生任何混乱。但是,这只是表面情况,想要了解真实的情况,还是需要将万大全招过来。派了家丁去找万大全,又派了鲁大庆去镖局,让他们把这四十几天的消息整理一下,送到庄园内来。

万大全来的很快,作为罗信的心腹,罗信的事情他基本上都知道,他自然是知道罗信去了哪里。这四十几天他一直提心吊胆,谁知道罗信会不会碰上海上风暴?谁知道罗信会不会碰上徐海,辛五郎,或者王直?

如今看到罗信安全返回,他一直悬起来的心终于放下。

“拜见大人。”

“大全,坐下。和我说说市舶司的事情。”

“是,大人!”

万大全坐下,详细地将杭州在这四十几天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对罗信讲述了一遍。没有什么大事,倒是胡宗宪来过两封信。罗信接过了胡宗宪的信,拆开信封看了起来,这两封信的内容都是邀请罗信去总督府,研究一下如何针对现在王直和徐海他们发生的状况。事情总不能够这样拖下去。

罗信摇了摇头,将两封信收了起来,他现在已经有了安排,自然不会再去帮助胡宗宪。胡宗宪不出兵,那就有罗野和王翠翘在明面上联合徐海和辛五郎,正面迎击王直。由罗胜暗地里偷袭王直,削弱王直的力量。如果胡宗宪让水师出兵……

罗信不由皱起了眉头,如果胡宗宪出兵,那一定是帮着王直。哪怕是看到了这是一个灭掉王直的机会,胡宗宪也会先和王直联手灭掉徐海和辛五郎。然后再酌情看看是不是有灭掉王直的机会。

“看来还是不能够让胡宗宪出兵啊!”

“先回杭州吧!”

罗信在庄园休息了一夜,然后带着万大全和鲁大庆启程返回杭州。万大全和鲁大庆在后面小声嘀咕着,罗信知道两个人在谈论台湾的事情,便没有理会。

回到了市舶司,闻听到消息的贺年和王梓任立刻就跑到了后面寻找罗信,三个来到二堂上坐下没有一会儿,便见到杭州知府宋大年也赶了过来。几个人寒暄了一番,宋大年等人就问他这一个多月都去了哪里?

罗信就胡编了几句,然后就转变了话题。又聊了一会儿,那宋大年突然一拍大腿道:

“不器,你回来的正是时候。”

“正是时候?”罗信不解地望向了宋大年。

宋大年风骚地扬了扬眉毛道:“后日就是八月中秋啊!”

“中秋啊!”

罗信的神色变得有些怅然,他想起了远在京城的父母和妻子,想起了远在草原的大哥,想起了大伯,堂兄和王翠翘此时已经开始行动了吧?不知道成效如何?

“不器,不器,你怎么了?”

耳边响起了宋大年的声音,罗信从怅然中醒了过来,看到宋大年等人关心的神色,笑笑道:

“有些想家了。”

宋大年恍然,轻叹了一声道:“是啊,每到佳节倍思亲啊!”

罗信摆了摆手笑道:“别被我的情绪影响了心情,宋兄刚才说到八月十五怎么了?”

“花魁啊!”宋大年瞬间神色又变得风骚道:“不器,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我……”

罗信不由尴尬,他年少成名,好处是未来的路会很长,害处是他错过了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风景。

你想啊,他参加科举的一道考试,县试的时候才十二岁。

这也就罢了。

历史上也有许多人十二三岁就参加科考,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成为童生,有很多人都几十岁了还参加县试呢。即使考中了童生,却又未必考中秀才,考中秀才,却又未必考中举人。

所以一个读书人在考中进士之前,都不会像罗信这般才十五岁。

一个十五岁的进士,你让他去逛青楼?

一个十五岁的进士,你让他去捧花魁?

最重要的是,罗信科举的过程太快,从童生一直到进士,连续夺魁,这就更是没有时间接触青楼了。

看着罗信尴尬的模样,宋大年迟疑地问道:“不器,你……不会没有去过青楼吧?”

罗信的脸腾的一声就红了,一个读书人怎么可能在一生中没有去过青楼?

在大明这个时代,一个文人怎么可能没有去过青楼?

“丢人啊!”罗信的心中感觉郁闷,但还是诚实地点点头道:“我没有去过。”

气氛便变得怪异,宋大年怔怔地坐在那里望着罗信。贺年和王梓任也是一脸怔然,慢慢地,三个人脸色便现出了一丝笑容,那笑容便慢慢地扩大,而且似乎还有着阻力在阻挡他们的笑容在脸上扩展。罗信看着三个人使劲儿忍着的模样便气哼哼地说道:

“想笑就笑吧,别憋坏了心脏。”

“哈哈哈……”

三个人众人畅快地大笑了起来,罗信无语地坐在那里,端起茶杯默默地喝着。看到罗信的模样,三个人强自忍住了笑容,宋大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遮掩一下自己的尴尬,然后嘴角还挂着忍不住的笑意道:

“不器,这个……你当初可……”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见马芳第二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1506章 投名状第九百零一章 嘉靖昏厥第五百九十五章 把握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那就裕王吧第二百五十章 问对第六十五章 入城第一千零六十章 徐阶的心理变化第九百四十四章 商议外放第四百七十六章 徐公子且慢第1449章 拖第四百二十三章 拒绝第九百一十七章 砸门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宫中传出来的消息第1485章 上朝第1308章 请调戚继光第七十一章 知己第1441章 召见第二百四十五章 张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观看第九百零七章 会员卡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逼迫第三百三十二章 嫉妒发狂第一百零三章 两县聚第六百四十一章 夜杀第1324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驳斥第四百四十八章 坐看风云起第1516章 试点成功第二百零六章 指点第二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守年夜第四百四十二章 风起第1348章 分工第六百一十七章 等第一百八十三章 迎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嘉靖怒第二百二十二章 这条路不好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夜出第1575章 冯宝心慌出差归来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松一口气第二十四章 再进陆府第1409章 折腾第二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五百八十一章 惨烈第一百六十五章 道(求订阅)第二百二十二章 这条路不好走第二百七十五章 结伴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腊月二十九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祥瑞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想简单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问长生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景王老戏骨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应对陆庭芳第四百六十九章 练习第二百五十四章 心志第六百一十八章 徐阶讲学第九百四十章 偶遇张居正第六百五十三章 激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利益第1547章 单刀赴会第二十二章 字好丑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腊月二十九第1475章 嘉靖帝驾崩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五位老师聚王府第1505章 难题第1510章 张居正来访第一百五十七章 家议第五百九十四章 血色黄昏第1418章 裕王和景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借兵第1375章 思想工作第六百二十八章 接旨第六百九十六章 罗胜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犹豫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裕王请师宴第九百七十八章 人命案第八百三十章 宴客第八百零六章 回京第六百五十二章 戚继光的惊喜第八百六十章 无脸第七百四十七章 谈判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相聚第1561章 下马威第五百九十七章 溃第四百八十八章 罗信出灯谜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轰鸣第六百六十八章 杀意凛然第二百二十二章 这条路不好走第1488章 朝政(2)第1505章 难题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皇宫门外第八百零六章 回京第六百三十章 汹涌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达成共识第四百三十章 乡试来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离开大明第1324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徐阶和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