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云南局势

第二章云南局势

昆明府外,无数旗帜招展,数万明军摆出依仗,沐昂亲自出城迎接,身后有方瑾,柳英,王官,陶瓒等人,都是云南当地的将领。

而孟瑛身后却没有多少将领。

却是因为孟瑛作为前锋得最快。

甚至大队人马还在贵州驿道之中,艰难的跋涉。

孟瑛并没有将各部将领都带在身边。

他带在身边的只有一些孟家子弟,孟瑛有七子一女,除却几个年少的儿子,前个已经成年的儿子都来,分别叫孟俊,孟杰,孟信。还有以石璟为主的一些前乾清宫侍卫。

沐昂在孟瑛面前可不敢摆架子。

毕竟孟瑛在军中地位远远超过了沐昂。

孟瑛在靖难之战之中,就有不小的名声,如果不是与汉王牵涉在一起,孟家的声势决计不如而今如此暗淡。

沐昂布下接风酒席,一番畅饮不去说。

酒足饭饱之后,沐昂郑重的将平蛮将军印,双手奉给孟瑛。孟瑛双手接过,这也说明了。孟瑛正式成为云南方面,明军最高军事长官。

其实沐昂心中也很不好受。

这平蛮将军印,沐英佩戴过,随即是沐英的长子,也就是他的大哥沐春也执掌过,之前是沐晟持有。

这一颗印,几乎是沐家的象征了。

而今却亲手交给外人。

虽然情非得已,沐昂也没有办法,说道:“将军,而今大军已至,可否立即出并剿灭麓川?为先兄报仇雪恨。”

孟瑛说道:“不急,我初到云南,战情不明,不好轻易出兵,沐将军还是先给我介绍一下云南情况。”

沐昂说道:“是。”他微微一顿说道:“今年夏季,麓川遣使去朝廷,想请和,为朝廷所拒。思任发就知道与朝廷必有一战,于是就广派使者,翻山越岭,纠结各地土司为乱。”

“又大军出怒江,攻孟缅府,攻威远州,各地土司纷纷败退,有大举攻景东府之意。”

“景东知府陶瓒,死守城池,末将带方瑛,方瑾带本部万余,击于景东府城下,大破之,斩首五百级,因为贼人有战象,再加上山高林密,不敢轻易追击。”

“事后有招抚刀氏,使南方土司不归于思家。而今形式已成,可以击也。”

孟瑛听了,心中暗暗摇头,细细看舆图。

他对思任发的心思猜得很明白。

思任发也知道大明的国力强悍,也明白,他的攻坚力量有限,一旦走出大山之中,进入汉人的地盘,根本就是寸步难行。

但是朝廷已经下诏,不会放过他。

思任发自然不肯坐以待毙。不管是为了将来谈判桌上掌管更多的主动权,还是为扩张势力,连接外援。

思任发就将目的放在景东府上。

景东这个地方,对思家来说,也算是一处伤心地。当初思任发决议与大明决战,就是因为景东府的设立。、

云南南边很多府县都是土司府,而景东府却是内地府县。此地的设立,将朝廷的触角深入云南南边,甚至隔断了麓川与越南之间的联系。

景东东南边都是土司。这些土司未必有能力阻挡麓川,而再往东南,就是安南了,当初伐安南的时候,云南兵出,就是从这个方向进军的,甚至在后世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线,就是这一段。

而安南与大明的关系如何?

面子上自然是有来有回,朝贡不断,但是私下却不知道了,反正大明朝廷之中,有张辅这样恨不得灭此朝食大将,安南朝中,难道就没有恨大明入骨的将领。

所以一旦麓川与安南联系上,云南战事很可能扩大化。

这就大大不妙了。

景东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甚至当初沐英以三万大破麓川十几万人马,就是为了保卫景东。

所以思任发。不直接东进。而转道东南,这一手棋下的不错。

但是这也证明了,孟瑛来到云南之前,对云南战事做出的判断,那就是麓川虽然号称十几万之众,但是这些土司兵,在山林之中做战,堪称神出鬼没,的确不好对付,但是他们却要进攻汉人经营好的城池,却是打不下来的。

但是同样,明军要进入深山老林之中,进攻麓川,也同样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其实在孟瑛看来,云南的情况,兵不在多而在精,如沐英一般,只需精兵数万,就足以大破麓川,人多了未必能用得上。

孟瑛看了沐昂一眼,心中暗道:“虎父犬子。”

孟瑛没有多说话,说道:“这陶知府,今日是否在宴上?”

沐昂说道:“就在宴上。”

孟瑛说道:“好,等一会将人带来见我。”

沐昂说道:“是。”

孟瑛说道:“方氏兄弟,可是方政将军之后?”

沐昂脸色有些不好看,但是还是说道:“是。”

孟瑛见沐昂如此,心中暗道:“云南兵不足为用。”

如果沐昂脸色如常,甚至向孟瑛推荐方家兄弟,这就说明,方家与沐家的梁子算是解开了。但是看沐昂脸上的不自然。

就知道两家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

方政是怎么死的?

与沐晟有直接关系。

而沐晟为什么自杀,与方政之死也是有关系的。

这样的情况,让沐家与方家没有一点心结是不可能的。

但是沐昂在这种情况之下,依旧重用方家兄弟,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除却方家兄弟之外,沐昂找不到人用。

方政必究久镇边疆,与蒙古大军交战,不落下风,方政虽然死了,但是当初从九边调入的大军,却没有全军覆没。

就在方家兄弟手中控制着。

孟瑛说道:“既然是英烈之后,就不能不见,今后就让他们两人在本将军麾下听用吧。”

靖难功臣的圈子说大很大,毕竟太宗起兵少说有几十万大军。但是说小也小,真正混成一方大将的将领,也是可以数出来的。

说起来孟瑛也是见过方政的,当初也打过交道的。

而今故人已经不在,对留下来的子孙,总要是照顾一二了。

沐昂说道:“将军看重他们两人,是他们的福分。只是云南百姓想除此大患,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将军既然已经到了,何不速战速决,以慰朝廷之心,下官听将军在殿前对陛下说过,不过数月之内,解决麓川。想来陛下在京师,已经等得心焦了。”

孟瑛淡淡一笑,说道:“沐将军,你是在教我怎么打仗吗?”

沐昂立即行礼说道:“下官不敢。”

孟瑛说道:“既然不敢,就闭嘴。下去好生准备,大军到齐之后,自然有用你的时候,到时候不要丢了黔宁王的名声就行了。”

“本侯如何行事,你就无须知道了。”

沐昂何曾遇见过如此不讲情面的训斥。

作为沐英的儿子,尚公主,被三代皇帝信任,太皇太后在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特别让他成为五军都督府五都督之一。

其中信任可想而知。

一路走来,都是顺风顺水。

最大的挫折,大概是之前二兄自杀。朝廷之上不管是谁都给他几个面子。

此刻他怒气勃发,却不敢不忍下去。因为沐家虽然扎根云南,但是云南还是朝廷的云南。孟瑛身上有朝廷大义,他无论如果也不能硬顶。

他满脸通红的说道:“是。”

孟瑛说道:“既然如此,你就下去好好休息吧。明日诸将到齐了,再颁布行军方略。”

孟瑛言下之意,没有与你商议的必要。更让沐昂怒气几乎忍不住了,硬邦邦的说道:“既然如此,将军好生休息,末将告辞。”随即不等孟瑛答应,就扬长而去了。

第十章 王直入阁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日本端木瑞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十四章 粮食危机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第一百七十三章 脱脱不花赌赢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运三难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试探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四十七章 铁壁镇南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贡马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营造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十六章 海漕第四十九章 贡品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亩状况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试探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十八章 河北营田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战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线第一百三十八章 盐业帝国的景愿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三十章 御前带械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边的准备第九十二章 坚持不懈埋子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卢沟河水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挣扎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五十八章 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