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水部设想

第二十七章 水部设想

虽然朱祁镇一直说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太皇太后在笑过之后,还是为朱祁镇找来太医。

这一点小病,大明太医还是有一点用的。涂上一些东西之后,朱祁镇顿时觉得清凉许多,最少不是瘙痒难耐了。

朱祁镇回到乾清宫之后,将挤压的奏折一一看过,随后问道:“有没有云南的消息?”

王振说道:“陛下,锦衣卫飞鸽传书,说沐昂已经从景东出兵,进攻麓川,胜负如何尚没有分晓。”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今后云南的事情,你要多费心,一有消息立即报朕。”

王振说道:“是。”

朱祁镇虽然信任张辅,也信任孟瑛,但是兵危战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朱祁镇还是一直牵挂。

朱祁镇说道:“张安似乎是一员大将,居然这么快就将松潘平定下来,将松潘卫迁出的事情,朕准了,不过你派锦衣卫去松潘多了解一些情况,看看这一场战事,有没有猫腻。还有张安让他押运粮草入滇,在保定侯帐下听用吧。”

朱祁镇对此有所怀疑,却是因为松潘战事结束的太快了。

这才几个月,就安定下来了。

还有就是兵部想将松潘卫四个千户所全部迁出松潘地区,这分明是对松潘土司一次大退让。

所以朱祁镇才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

是真的是绝对维持松潘卫太耗粮草,还是与松潘土司达成了妥协,以松潘卫外迁为条件,结束这一场战事。

当然了,朱祁镇也知道,即便这里面有猫腻,朱祁镇而今也不准备追究了。就当做不知道。派锦衣卫去查,却是为了将来翻旧账用的。

而今北方大灾,南方用兵,天下钱粮用度崩得太紧了。朱祁镇自然不想再动兵了。所以不管用什么办法,是退让也好,是绥靖也好,总之先让松潘消停下来。

朱祁镇捏着鼻子都认了。

不过等将来大明国力恢复了,如果松潘土司老老实实待在山中,不惹麻烦也就罢了,否则朱祁镇新账老账一起算。

王振立即说道:“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朱祁镇说道:“另外派人去请杨士奇,杨溥,曹鼐,工部尚书黎澄全部在文华殿等着,朕等一会过去。”

“是。”王振说道。

等一个时辰后,朱祁镇才来到了文华殿之中。

杨士奇等人纷纷行礼。朱祁镇说道:“免礼。”双方坐定之后,朱祁镇说道:“朕这一次出巡,心中感慨良多,这才知道治水之难,不仅仅在于治水之前,也在治水之后,工部每年拔给直隶治水款项不过万两而已。这万两又多半用在运河之上,黎大人你说对不对?”

黎澄听了,大吃一惊,二话不说,跪倒在地面上,说道:“臣知罪。”

因为黎澄与其他人不同,他是安南人,身后没有根底,没有靠山,故而平时为人,再小心翼翼不过了。

所以听朱祁镇这样,简直吓得肝胆具裂,立即请罪。

朱祁镇手一摆说道:“起来吧,。何须如此,事情到了今天,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黎澄这才小心翼翼的站起来,小心翼翼的落座。

杨士奇说道:“陛下的意思,今后增加直隶各府治水款项?”

朱祁镇说道:“不仅仅是这样,朝廷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在各地修建了这么多水利,难道就撒手不管吗?”

杨士奇说道:“陛下,天下河道千万之多,如果陛下每一个河道都要设人管理,则所需人员,何止千万之多,朝廷决计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开支。再者太祖皇帝以乡约教授百姓,本就是令百姓自治。所以天下各水道都是乡绅掌管,与水旱之灾,则聚众而议,从众而决,不花朝廷一钱,而天下自化。”

朱祁镇听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了。

因为这就是太祖皇帝得意之作,影响了中国六百多年的乡村模型。就是以理学为本的乡约,被太祖皇帝以政治手段推行到了天下。

很多事情朝廷不怎么管,都是由士绅代为管理的。

而杨士奇杨家在江西也是名门大族,这是他们的利益所在。他自然要阻止朱祁镇的想法,同样杨士奇也不安全是私心。

杨士奇所言,也非常在理。

因为将每一条河流都纳入朝廷的管辖,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

朝廷的管理能力,是有极限的。杨士奇担任大明首辅十几年,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不管后世如何决断太祖皇帝当初的模式不对,禁锢了思想,但是在没有人提供另外一套治国方略,特别是对农村治理方略之前。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

朝廷行政能力,不能锁定到每一个人。能到县就差不多。需要有一个阶层在朝廷与百姓之间。而士绅是无奈的选择。

朱祁镇对此是非常了解的。

因为太祖皇帝唯恐后世子孙不了解他的意思,皇明祖训之中就有其中内容。当然了,他写的未必是这个。朱祁镇是自己揣摩出来的。

而今朱祁镇也无意挑战这乡村自治模式,说道:“首辅的意思,朕是知道的,一些小河,朝廷自然不需要管,但是如果而今卢沟河,滹沱河,滏阳河,漳河,卫河,北运河。这些河流,跨府连县,而且彼此相互影响,想要治理好,却不是一府一县之力能够做到的,而民赖农以生,农赖水以活。水利不兴,百业难安。”

“朝廷岂能袖手旁观,而水利如此大事,在工部只有都水司负责,实在太轻了。”

杨士奇心中一跳,暗道:“皇帝又有新想法了。”说实在的,应付新想法层出不穷的小皇帝,杨士奇有一点疲于应付的感觉。

杨士奇看似什么也没有做,但是朱祁镇搞出这么大的动作,百官都没有什么反应,就是杨士奇最大的功劳了。

能镇得住场子。

杨士奇只要在皇帝面前点头了,百官内部有异议,杨士奇能替皇帝给镇压了,决计不会让下面的事情,干扰到国家大事。

否则真以为下面的官员,特别是朝廷翰林院中的人,真是小绵羊啊。朱祁镇做什么下面人都听从。

杨士奇就好像捧哏一般,说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祁镇说道;“朕的意思是,既然治水如此重要,朝廷就要重视起来,朕想设水部,统管天下河道治理,灌溉用水。并在地方上设同知,或者在县里设治河大使。以求上下通达,治理水利。”

在朱祁镇的心中,这水部,就是后世的水利部。

杨士奇一听,立即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六部决计不可轻动。”随即杨士奇苦口婆心 将六部重要性一一说明。

这六部从北周开始,到而今传承千年,早已深入骨髓了。

而且六部各部都是出自周官,甚至都有很多特殊意义了,比如六这个数字。另设一部是万万不行的。

而且工部职能很完善,工部都水司在古代就有水部之称,而今都水司郎中,别称还是水部郎中。根本不用新设。

朱祁镇在开口之前,就知道这一个想法是通不过的。

改革官职在古代可是大事。

朱祁镇说道;“既然首辅觉得不行,那该当如何,总之,而今朝廷对治水根本没有没有统筹,仅仅停留在什么地方决堤了,什么地方受灾,再去修哪里,这根本不行,所以一定要让天下人知道,修缮天下水利,乃是本朝国策。”

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二十七章 水部设想第六章 扩大的兵部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装临朝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八十一章 黄河水患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为之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见冼景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第四十五章 登闻鼓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十章 王直入阁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马第四十章 思任发之死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七十七章 日食将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五十三章 处置曹吉祥第一百五十一章 驰道与运河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八十章 经筵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驰道可解忧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场大梦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一百零七章 迂回计划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敛财手段第一百三十三章 卢沟河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九十章 近乎破产的草原经济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百战死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六十一章 新内阁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谋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三十七章 善后第三十九章 整顿九边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决然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亩状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三十九章 钦州黄氏之战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五十一章 晒盐法的进展第二十四章 愿吾民无饥寒,愿此河永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