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景东之战

第三十八章 景东之战

因为思任发发现,明军还没有怎么做,他麾下的土司就已经乱了。

无他,大明兵威之盛,绝非麓川可比的。

即便他大败沐昂,追杀三百里。诛杀明军好几个将领,但是在这些土司心中依旧是明强麓川弱。

但是这些土司的支持,对麓川来,却是非常重要的。

毕竟对大明来说,这些土司有没有都没有区别,但是对麓川来说,想要战胜大明,就必须拉拢所有可以拉拢的力量。

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才能改变这些土司的认识。当他们觉得大明虽然强,但是麓川也不弱于大明。

这才能得到他们真心相助。

所以,这一战,他不能躲不能退。

因为一躲一退,他身边这些土司都会立即倒戈。

所以,这一战是信心之战。

思任发立即下令留下一部人马看管景东城中的明军。其余麓川人马全部出营列阵,就要在无量山南边与明军决战。

就这样在,明军清一色的红旗,每一个士卒身上都穿着鸳鸯战袄,万余骑兵都落马以待。每一个人士卒都坐马下的草地之上,将竹筒拿出来,轻轻喝上一口,含在嘴里,不喝下去,仅仅是润喉。

然后将手中的肉条,塞进嘴里。

死劲的咀嚼着。

这些肉干死硬死硬的,简直是磕牙,根本没有一丝味道,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一战定然是一场苦战。

下一场吃饭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吃下顿饭的机会了。

所以要尽力多吃一点,但是又不能吃撑,因为吃得太饱,等一会打起来,会影响发挥。

所以他们只能好像是吃零食一般,在大战之前,等一会儿吃一点,等一会儿吃一点。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孟瑛挑选出来的三万精锐人马,都是精锐老卒,在九边与蒙古人厮杀过。

有一股好整以暇的味道。

如果让新兵来,他们决计不知道其中分寸。

孟瑛手搭凉棚,看着麓川军出营列阵。顿时轻轻一笑,说道:“看来,麓川人还真是下看我孟某人。”

“在我面前敢出营列阵。”

孟瑛翻身上马,猛地拔刀在手,高高的举在头顶。

几乎是刷的一声,所有骑兵都上了马,石璟高举孟瑛的将旗,就在孟瑛身后,石璟带过来的乾清宫侍卫,还有孟俊身后的孟家子弟都簇拥在孟瑛身边。

孟瑛长刀缓缓的劈下。

石璟顿时高高举起旗帜,在空中转了一个圈,向正南方向一指。无数骑兵大喝道:“虎,虎,虎。”

随即孟瑛一马当先,冲了下来。

当然了孟瑛的亲兵都冲到了孟瑛的身前。

万余骑兵分成数路,冲了下来。

正在出营的麓川军,顿时有些混乱。

但是思任发也算是老将了,他下令之前,自然是有过考量的,故而大队象兵冲了出来。

就好像一座座碉堡一般,列在大军之前,每一座战象上面都有四五个人,或用长矛,或有弓箭,依托这一条大象城墙抵挡明军的进攻。

在沐英用火铳大破象兵之后。

麓川人都知道象兵用来进攻是不大可靠的。但是思任发此刻不过是想用象兵抵挡一会儿而已。

想来这些骑兵是没有火炮的。

而且这些大象也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一般火铳是不可能惊动他们的。

在思任发,这决计无懈可击。

但是这也太小看孟瑛了。

孟瑛也是在安南镇守过的,自然知道什么是象兵。

故而孟瑛一声令下,大队骑兵突前,弓箭如雨一般射了过去。

要知道,明军骑兵之中有大量蒙古人存在。比如这一次被孟瑛当做左右手的毛锐,他就是蒙古人。

所以明军在骑射上的功夫,并不比蒙古人差。

孟家子弟更是如此。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如孟元一般,能够一箭双柳。但是骑射功夫决计不俗。

故而与这些象兵对射,不过一轮箭的功夫,就将大部分象兵给射翻在地了。

没有了这些象兵的保护之后,明军骑兵再次逼近象兵,有一个好像榔头的东西,对准了大象,顿时一片轰鸣之声传来。

这并不是别的,就是边军常用的三眼火铳。

三眼火铳一连三发,都打在大象身上。

但是这些大象果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听见这爆炸之声,虽然有些暴躁。但是并没有混乱,也没有倒冲回去。

随即明军一批批的三眼火铳轰了上去。

没有象兵驾驭的大象开始混乱起来了,有的大象被惹怒了,反而冲了过来,有的大象害怕了,开始后退。

孟瑛猛地暗道:“时机到了。”

虽然按着这个频率来,三眼火铳再打上几轮,这些大象肯定支撑不住。

但是时间并不在孟瑛这边。

而今麓川大军的阵势,将成未成。如此攻过去,事半功倍,但是再等一会,如果等麓川军队列阵列好了,再攻过去,果然胜利是一定的,但是伤亡就大了。

孟瑛不再迟疑,下令冲了过去了。

军令一下,各部骑兵不敢迟疑。顿时冲了下来,只是大象就是大象,只一头冲过来的大象,长鼻子一甩,顿时掀翻好几名骑兵。

顿时有一名将领冲了过去。他将弓拉满,对这大象飞奔而去,贴着大象的身躯插肩而过,手中弓弦一松,这一根长箭几乎是贴着大象眼睛射了进去。

长箭没入大象的眼睛之中。

这大象长嘶一声,前足跪倒在地面之上,哀鸣一声,就已经断气了。

明军顿时士气的大阵,军中勇士纷纷上前,用各种办法杀死大象。不管大象怎么庞大,畜生就是畜生,没有象兵的保护,想要猎杀大象,决计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其中也有不少明军牺牲。

大象是极其聪明的动物,见身边的伙伴纷纷战死,顿时调转方向,向后方跑了过去。

孟瑛大喜,说道:“好一个郭登,真不负武定侯的名声。”

郭登乃是武定侯郭英之后,也是孟瑛从京营带出来的人。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孟瑛带着骑兵驱赶着战象冲击麓川战阵。

任思发顿时大急,立即下令前线的火器开火,一时间不知道多少火器都开火了,一时间将这些大象驱赶开来。

孟瑛一听这火器之声,就知道是明军的制式火器,心中暗骂:“沐昂该死。”

如果不是沐昂大败,麓川军中哪里有这么多的火器。毕竟这个时代火器都是高科技武器,麓川是万万不会造的。

但是孟瑛更是快马加鞭。没有一丝迟钝的意思。

原因很简单,孟瑛赌麓川军对火器操练不熟,在对付骑兵的时候,要连续不断的火力输出。但是这样的能力也只有京营之中神机营有这个本事。

绝非这些麓川野人,刚刚接触火器就能做到的。

他们最有可能的是,一口气将所有的火器打空,与下一波发射之前,有一个好大的空档。

甚至明军很多军队,都有这个毛病。

孟瑛太清楚不过了。

而孟瑛果然赌对了。

当明军大队骑兵冲破硝烟杀进麓川军中的时候,麓川军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明军骑兵分为数队,想要一口气将麓川军给分成数截。

在数量之上,分明是麓川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麓川军反而有一种被包围的感觉。

麓川被动摇了阵脚。

孟瑛更是大举压上,一时间两军相接一片厮杀之声。

思任发此刻也顾不得其他了,亲自督战,将思家子弟全部派了出去,一定要稳住阵脚。

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五章 天马来兮从西极第九十四章 明军东来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战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颜帖木儿的决心第十八章 铁面讲官第五十三章 于谦归来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五十五章 诸将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八十章 西宁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四十章 雨夜夺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九十二章 朱祁镇的惧意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零八章 银铺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战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决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第二十三章 从直隶开始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十三章 请修大明会典以安社稷疏第六十七章 魏国公入处州城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广西第七十八章 赵新的考验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五章 新内阁第二百四十九章 杀俘弟七十三章 大计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八十四章 云贵总督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马第十四章 遗诏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二十八章 决战前奏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一百二十九章 勋贵断尾第十四章 遗诏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零五章 行猎二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二四十三章 石疯子第九十四章 内外新结构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驰道可解忧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门虎子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四十一章 天下风潮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