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仁政

这两个月以来,朱祁镇日日听讲。又听太皇太后讲解朝政。

对大明朝廷,而今的仁宣之治,也有很多理解。

毕竟李时勉给朱祁镇讲论语,自然不会仅仅局限于论语之中。文臣将经筵如此看重,就是秉政道在君上,将儒家的观念灌输给皇帝。

让皇帝秉承儒家的道,来治理天下。

而太皇太后受仁宗皇帝熏陶,她所做所为都是秉承仁宗皇帝思想。与李时勉等人的政治观念高度重合。

太皇太后的政治理念,就是罢一切不急之务。

为什么如此。

因为在这个时代,凡是兴一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代价就要百姓来承担。这也是仁宗皇帝与太宗皇帝之间矛盾。

政见的矛盾。

太宗皇帝征漠北,想得是为后世绝此世仇。

但是仁宗皇帝却看见了,征调的数十万民夫,从南方转运粮草的百姓。

修建北京城,太宗皇帝有很多政治上的原因,但是在仁宗皇帝看来,却尽是民脂民膏。不知道多少百姓,为这北京城而死。

即便是后世很多建筑工程,也不敢保证一点伤亡都没有。

就不要说这个时代了。

所以罢一切不急之务,与民休息。北虏过不了长城,安南也不敢北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对百姓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

就好像是那一首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样朴素的政治观念。

对朱祁镇来说,也是十分之美好的。

但是朱祁镇更知道,这种美好其实是维持不下去的。

一个王朝三百年的宿命轮回,就证明了这种美好的虚幻。

当然了,这是后世之事。

而今大明建立没有多少年,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四年,永乐二十三年,洪熙一年,宣德十年。

共计六十九年。

即便是加上朱元璋称吴王那几年,也不过是七十多年。

七十多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走到了他的寿命尽头,但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这才是最富有生机的时间段。

虽然因为永乐年间,屡兴大事,国库空虚。

如果朱祁镇按照太皇太后的办法。与民休息,心中仁心,任用贤德大臣,如于谦等人。在中国历史上,写出一张正统盛世,家家户户有存粮,村子里黄发垂髫。妇孺笑颜。

未必不能。

但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只是他想要什么?他自己也不大清楚。

这一条路,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放在眼前了。朱祁镇只要去做,就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但是另外一条路,尽头看似光明。其中要有多少曲折,多少波折。

隋炀帝想要做的事情,未必不是好事。

存好心做坏事的例子太多了。

更不要说,做事的代价。

不管他想做什么事情,什么工程,什么改革,其中必然会有人命。

因为大明朝的赋税,本身就带血的。

历史上那一个朝廷都是如此。

一时间,朱祁镇迷茫了。

“陛下。”王振在门外轻轻敲门说道。

“进来。”朱祁镇说道。

王振进来说道:“皇爷,您不是让我推荐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吗?已经到了。”

朱祁镇也是没有办法。

他认识多少人?即便是很多人他仅仅是在各种文书之中看见过,很多事情是写不进文书的。他只能让王振想办法了。

朱祁镇起身,坐在一边的交椅上。说道:“让他进来。”

王振说道:“是。”

片刻,王振就带着一个人过来了。

这个人一身锦衣卫的飞鱼袍。气质干脆利落,朱祁镇一眼就看出,他是一个武人,相貌堂堂,就是有风霜之色,看样子粗犷了些。

“臣锦衣卫千户马顺,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人说道。

朱祁镇说道:“起来说话。”

马顺起身,拱手而立。

朱祁镇说道:“你一直是锦衣卫吗?”

马顺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一家子都是吃锦衣卫这口饭的,微臣在永乐年间袭职,跟随太宗皇帝北征,微臣数次作为商人在草原上行走,为大军前驱,这才任了千户。”

朱祁镇点点头,他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你就是新任指挥使,上任之后,有数件事情要做好。”

“第一件事情,派人去河南,看看河南灾情如何,有没有地方官员侵吞赈灾粮款,或者有没有人心怀不轨,意图闹事。”

“如果一切太平,就不必露面了。如果有事情,向于谦禀报,并隶属于谦指挥,等回京之后,再交旨。”

朱祁镇说到这里,对王振说道:“王大伴,给他一封中旨。作为凭证。”

王振说道:“是。”

马顺立即说道:“谢陛下。”

朱祁镇又对王振说道:“将吕整的案卷给他。”说道:“第二件事情,就是将吕整案给朕清楚,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吕整是谁的人。你觉得朕该知道的事情,都查清楚。”

马顺说道:“微臣遵旨。”

朱祁镇说道:“第三件事情,就是派人去瓦刺。将瓦刺一切情报都报过来,记住这是一个长期任务,派遣瓦刺的人,要做好在瓦刺待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的准备。”

“我不管你怎么做,总之今后,瓦刺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月之内,朕要清楚内情。

“前两件事情,是急务,快些办,瓦刺的事情慢慢来。”

“王大伴推荐你,朕就信任你,但是你能不能担得起朕的信任,就要看你的表现了。如果做得好了,这锦衣卫指挥使是你的,将来封一个爵位,未必不能,如果做不好。你也知道的。”

马顺满脸通红,说道:“微臣明白,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

朱祁镇说道:“王大伴送马指挥使出去吧。”

王振说道:“奴婢遵旨。”

随即王振将马顺带了出去。

马顺出了乾清宫,立即对王振说道:“王公公提携之恩,卑职没齿难忘,今后一切事务都听王公公安排。”

王振的表现与在朱祁镇面前截然不同,王振微微昂首,眼睛向下看马顺,声音微微高一点,却没有太监的味道,盖因王振是成年之后被阉割的。说道:“哪里是为杂家办事,乃是为皇上办事。你办的好,杂家脸上也有光,你要是办不好,杂家第一个办了你。须知杂家可养废人,锦衣卫也是不养废人的。”

“是,是,是。”马顺说道:“王公公之恩,属下无以为报。”随即从袖子里面掏出几块金条说道:“这小小意思,请王公公笑纳。”

他虽然这样想,但是决计不敢这样说道:“请王公公放心,你侄子,就是我兄弟,我马某人决计将王公公的侄子,当成亲兄弟照顾了。有我一口饭吃,就少不了王兄弟的。”

王振其实心痒难耐,做了十几年的硬板凳,而今发达了,岂能不想收刮一番,只是太皇太后与皇帝都不是好糊弄的人,只好强忍着多换些花样来。他对马顺笑道:“那就多谢了。”

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赈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二百二十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九十九章 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二十六章 陈文的杀手锏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九十一章 开海三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烟尘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岳的机会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二十五章 会试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五章 太后二第六十三章 辽南府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四章 太后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九十三章 开海五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为之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二十八章 决战前奏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师初战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七十九章 大明财政第七十七章 日食将至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五十五章 送别第三十一章 交趾与西洋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诏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一十章 阮炽的谅山撤退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实力第二十一章 卫河入海段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九十一章 整顿卫所的分寸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三十九章 杨溥的政治理念第四章 朱祁镇的算计第六十三章 无人能破的张辅纪录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六章 李瑈的应对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七十八章 两件大事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