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回师

第七十九章回师

朱祁镇既然下定了决心,就召见胡濙与张辅询问此事。

张辅与胡濙都有难色,胡濙说道:“陛下,军中大阅之事,朝廷早就有定制,如果陛下想要大阅保定侯所部,臣自然会安排,只是一般都是在城外,城中是没有场地的。”

朱祁镇说道:“郊外大阅?”朱祁镇心中暗暗摇头,这有什么用处,他大阅保定侯征南军,绝不是仅仅想看看保定侯所部。

主要是造势。

在郊外阅兵,有多少人看见?又如何耀武扬威。

不过,胡濙所说的也对,首先场地受限,当时北京城的主干道与后世的街道宽度,还是有些距离的。其次,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北京的主干道,后世阅兵用的长安街,这个时候,其实是封闭的。

没错,紫禁城前面这一段路是封闭的。两边都是死胡同。外人根本不可能通过。

想复制后世阅兵,朱祁镇首先先要大兴土木,将长安街打通才行。

朱祁镇想了想,觉得未必一定要照搬,说道:“既然如此,朕就在宣武门城楼之上,校阅保定侯所部。”

张辅说道:“陛下准备怎么校阅?”

朱祁镇说道:“按军中惯例就行了。”

张辅说道:“太祖,太宗,与先帝都是校阅军中,只是这大多是巡视诸军,准备出征而已,陛下校阅凯旋而归的大军,却没有先例。”

朱祁镇说道:“胡先生自备礼仪便是了,”朱祁镇的话微微一顿,说道:“朕出行,自然要宫中随行,朕派王振过去,胡先生好好指点一下。”

胡濙说道:“老臣明白。”

朱祁镇心中却是暗暗欢喜。

总体来说明初很多制度,其实还不是非常完善的,太祖一套成法,太宗一套打法,仁宗宣宗一套自己的做法。

下面大臣并没有几个高举祖制如何的,似乎也是一个谬论,凡是越靠前的,大家都不觉得改改有什么问题,但是越往后,这些人距离当初年代越远,越觉得某些东西,神圣而不可易的。

朱祁镇决定在胡濙制定的大阅礼仪之中,加一点私货。

至于怎么加,却是看王振怎么发挥了。

朱祁镇怎么制定大阅礼,不去说他。

到了正统五年冬季,保定侯孟瑛正式开始撤军。

保定侯孟瑛带来的十几万大军,并没有全部带走,至少有五六万士卒,分给云南各卫了,毕竟麓川之战,云南本地人马伤亡惨重,想要恢复元气,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而且朱祁镇觉得云南汉人数量,是确保云南是不是大明一部分的关键所在,故而沐昂一说兵力匮乏,朱祁镇就决定留下来一部分士卒。

除却这些军队之外,还有军中最精锐的一万五千人,总共三个卫的人马,由方瑛带领归属襄王管辖。

当然了大军也不是一下子撤离的,本来是准备让孟瑛坐镇云南,等大军都撤离了,才最后一拨离开。

但是朱祁镇的突然命令,保定侯孟瑛只能带着本部三万左右,这是确定要归属于京营的军队,先行离开。

王骥以督师的名义坐镇云贵,缓慢撤军,大概在正统六年中旬,才能陆陆续续撤完军队。

只是朱祁镇催保定侯催的急。

要求保定侯一定要在正统六年腊月二十之前到达北京。

保定侯孟瑛不知道朱祁镇想做什么。但是君命难为,自然是快马加鞭的往回赶。

因为时间紧,他们就没有带多少辎重,而今通过川南的五尺道直接今日长江,换乘大船,顺流而下。又换成运河槽船,花了一个多月到了山东。

运河到了山东就慢多了。

毕竟运河在山东这一段,是可以被称为闸河的。一艘船挨着一艘船,要排着队过闸门,一次通行能力也非常有限的。

明代很多人都是等着过闸,等着等着,闸还没有过,但是年已经过去了。

保定侯孟瑛自然不会等,而是弃船上岸,长途跋涉,就当是行军,一路在各府县就食。

这可不是晚明,各府县不敢不供应朝大军粮食的。

直接保定侯出了山东地界,来到了直隶地界,立即感受到大有不同,甚至空气之中都有一种火热的感觉。

进入河间府之后。

此刻已经过了山东了,本来是可以在继续乘船北上,但是一时间没有合适的船,再加上孟瑛掐指一算,就要进入腊月了。

他不敢停留了。

沿着运河北上,三万士卒逶迤数里,却让他见识了不一样的情况。

保定侯孟瑛看到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全家出动,都在修河。

女人准备食水,男人们很多都光着膀子,抡起来就是干。有的是在清淤,有的是在加固河道,有的是在修建闸门。

小孩子都河堤上玩耍。

似乎河间大大小小村落,而今人都空了,所有的人都在河堤之上。

保定侯孟瑛虽然一直在云南征战,在朝廷上的耳目还是有的,别的不说,他侄子就在御前当值,权力大小不说,各种消息却是一等一的灵通。

他自然知道,当今大力整顿河北水利。

其实他在云南第一个感觉说道:“陛下,年纪还是小了一点。如此大动干戈未必是一件好事。”

但是保定侯此刻见此情形,心中怀疑自己想错了。

忽然有人来报,前方大队人员集结,好事要闹事。挡住了去路。

保定侯孟瑛听了,皱眉说道:“派一个人去问问,怎么回事,大军在此,什么事情,自己下去说,不要误了大军行程。”

保定侯不想干涉地方事务。但是地方事务反而找上门来了。

保定侯不派人训斥还好,这一派人训斥,反而让这些人找上门来。

一个文官打扮的人向保定侯行礼,说道:“下官乃工部主事,负责这一段运河,有奸民盗运河水,导致运河水位下滑,影响朝廷大事,下官来的时候没有带人,求保定侯借一支人马。”

保定侯孟瑛骑在马上,身后是大队士卒,而眼前却大片大片的百姓,男女老少都有,黑压压围了一圈,想来这就是这个工部主事所言之奸民了。

“冤枉啊侯爷。”一老头出来跪倒在地面上,说道:“这都是县里说话的。要我们整顿沿河水利,这工程是也上面分下来的,与我们无关啊。”

“侯爷,今年冬天又没有下雨了,我们都指望卫河里面的水,浇一水地,明年还能有个收成,求侯爷开恩。”

“求侯爷开恩。”一时间无数百姓说道。

这个工部主事说道:“侯爷,南北漕运多重要,侯爷也是知道,不是下官铁石心肠,而是运河的水,委实是动不得的。”

保定侯孟瑛看着心烦,一挥手说道:“本侯不管你们是什么想法,立即散开,不要挡了大军去路,否则,本侯就用军法治尔等,速去。”

其中是非曲折,孟瑛未必看不清楚,但是他不想管。

因为不管管好管坏都是他的问题,他又何必沾手。

“侯爷说的对,你们统统下去。”忽然一个锦袍年轻人出来,身边跟着几个护卫,一看都是行伍出身,这个年轻人见了孟瑛,立即行礼说道:“小子陈豫见过孟叔。”

孟瑛定睛一看,心中顿时想起来了,说道:“原来是平江伯啊,来的正好,这些事情,我不耐烦,你代为处置了。”

陈豫说道:“请孟叔放心,小侄这就去处置,等一会儿,再来与孟叔叙旧。”陈豫话一说完,就下去处置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谁的西域?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一十七章 皇后监国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九十四年,徐有贞的日本任务第十五章 李实的办法第十八章 河北营田第二十八章 天理报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八十章 经筵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铁都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二百五十章 京观第一百零五章 朝鲜延边之战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一百二十一章 杨洪到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第九十六章 残破京都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五十三章 于谦归来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八章 断事官第二十五章 会试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一百三十一章 监国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庄之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七十三章 试行天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门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临朝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七十七章 有惊无险第七十一章 朱见治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变化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二四十三章 石疯子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九十五章 西军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十六章 海漕第十七章 西北驰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余波第八十一章 黄河水患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粮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二百三十七章 伤亡惨重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