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

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

朱祁镇在乾清宫忙到了天色黝黑,灯火通明。

他忽然看见一封奏疏,却是山东胶州王邑上奏,却是请开胶东运河,以济海运。

朱祁镇心中暗道:“难道我的心思,谁都知道了。”

因为胶州王邑不过是一个知县而已,在朱祁镇将奏折分类之前,这样的奏折,是能到朱祁镇手中的。

但也仅仅是理论而已。

毕竟,朱祁镇有时候处理不来,自然要内阁与司礼监协助。

而朱祁镇明确规定之后,只有重,急之事,才能直接送乾清宫,但是这开运河之事,怎么看不能说是急,如果说是重。

朱祁镇一时间也没有想起,这山东半岛之上,哪里有什么运河。

他觉得更多是,王振揣摩他的心思,因为这一件事情,关系到水利,又关系到了海运,都是朱祁镇心心念念的事情。想来是调整了优先级。

朱祁镇顺手批阅道:“着将胶东运河因果上奏,再议。”

朱祁镇批阅了这最后的奏折。

正准备洗漱睡觉,却听见身边的小太监提醒道:“陛下,皇后那边?”

朱祁镇心中顿时一愣,他一忙起来,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妻子。如果别的时候,或许无所谓,毕竟帝后之间,本来就不是寻常夫妻。

既是夫妻,也是君臣。

他对皇后也没有什么恶感,只是在他这个位置上,薄情寡义才是多江山社稷负责,真出一个情种,反而对大明天下是大大的坏事。

他虽然身体方才十几岁,但心理年纪早就三十有余,对那些情情爱爱早就看淡了。

所思所想不过是,不可冷落中宫,否则流言四起,让有些人生了不该有的心思,反而让后宫上下失序,一团糟糕。

他当年看宫斗文的时候,也是津津有味,但是如果将自己代入皇帝的角色,就一百万个受不了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什么,按礼法来,表现出皇后的亲密,巩固皇后的位置,对他是最省心的办法。

当然了,朱祁镇也不讨厌钱婉儿。自然要给他脸面。

朱祁镇说道:“走吧。”

有人提着灯笼引路。朱祁镇不多时,就到了坤宁宫之中。却见钱婉儿早就盛装打扮,在坤宁宫之前等候了。

春天里的天气,还有一些冷。

朱祁镇看着她,不知道是脸上是灯光渲染,还是冻红了,都让朱祁镇心中生出一丝怜惜之心。

朱祁镇说道:“进去吧,天不早了。在这里吹什么风啊。”

钱婉儿一手将一件披风给朱祁镇加上,说道:“这不是等到了吗?”

朱祁镇说道:“今后就不必等了,想见我,就来乾清宫便是了,我让下面人在乾清宫之中留一个暖阁。”

其实明代皇帝不是一直自称朕的。太祖太宗的圣旨之中,有不知道多少都自称俺。却是朱祁镇虽然从小登基,心中一直有一种危机感,所以他在任何场合都强调自己的皇帝身份。

这一点小小的心机,他自己恐怕都没有察觉。

而今太皇太后真还政了,他也大婚了,伐麓川建功,让他威望大涨,海内不再以幼主视之。

如此一来,朱祁镇心中一直绷紧的神经,这才算是松弛下来了。

所以他在后宫的时候,自觉不自觉的多用我,少用朕了。

钱婉儿迎着朱祁镇进了内室,就屏退左右,亲自为朱祁镇更衣。却是她早就打听清楚朱祁镇的习惯了,知道朱祁镇睡觉的时候,不喜欢身边有人。自然将身边的侍女,全部敢出去了。让他们在外面伺候。

钱婉儿说道:“陛下,乾清宫乃朝廷重地,臣妾乃是后妃,是不能去的。”

朱祁镇张开双臂,让钱婉儿为他解开臂下结,说道:“你是后,不是妃。是国家副君,有些事情你还是要懂的。”

钱婉儿大吃一惊,跪倒在地,说道:“祖宗成法,后宫不得干政,臣妾万万不敢。”

朱祁镇见状,伸手将她拉起来,说道:“起来,我又没有让你干政,只是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但却不能什么都不懂。万一,一旦有一个万一。这天下恐怕还要你撑着。”

钱婉儿更是惊恐说道:“陛下,何出此言?”

朱祁镇叹息一声,他虽然有后世的记忆,但是对宣宗皇帝的记忆也是深刻之极。自然对宣宗皇帝从生病到过世不超过十天时间,感到记忆尤深,可谓刻骨铭心。

更加知道,古代人生命的脆弱。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练习弓马骑射的原因所在,并非要在战场上杀敌,而是要保持好健康的身体。不希冀长命百岁,只求能天年而终。

只是太皇太后的心思,朱祁镇也能猜出一二。他自己也有这个想法,对皇太后,朱祁镇也放弃了。

至于为什么朱祁镇这么相信钱婉儿,这才见了两面,就说这么深的话。

并不是朱祁镇相信钱婉儿对他用情多深,而是朱祁镇相信,没有人能比朱祁镇给钱婉儿更大的利益。

钱婉儿身为一国之母,今后子孙世世代代为大明天子。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大的好处吗?就是钱婉儿强如武则天,也必须对世界妥协。

谁都可能出卖朱祁镇,钱婉儿却是不会的。

朱祁镇见吓到了钱婉儿,心中暗道:“这话今后再说不迟。”他又拉了一把,说道:“总之,你是皇后,去乾清宫也没什么,记住今后就留宿乾清宫。”

钱婉儿这才起身,虽然她心中微微吃惊,但是一想到陛下愿意为她如此,她心中就是一阵甜蜜。

钱婉儿说道:“臣妾谢过陛下了。”

钱婉儿这才起身为朱祁镇换了衣服,夫妻两人在床上躺下来。朱祁镇闻着一股幽香,一时间又找不到这香味从什么地方来的。朱祁镇一边找,一边问道:“你在宫中如何?”

朱祁镇是随口一问,钱婉儿却是心中一跳,今天上午太皇太后对她的严厉,还心有余悸。有心说出来,却想道:“这事情如何能让陛下烦心,却是我做差了,明日去问安的时候,尽力让太皇太后欢喜就行了。”

随即她微微一笑,说道:“皇太后与太皇太后对臣妾很好。”钱婉儿从被子下面,找到一个东西,说道:“陛下是在找这个吗?”

朱祁镇一看,却是一个金球上面层层缕空雕刻出龙凤图案,似乎一层套着一层,轻轻一动,里面就有什么东西转动,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里面居然有香气冒出来。

是烧着什么香料。

朱祁镇伸手接过,不由啧啧称奇,说道:“这居然是一个香炉,朕还没有见过。长见识了。”

朱祁镇一时间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似乎是利用重心,让里面的香炉永远摆正,不管怎么晃,怎么转,这香炉都不倒,连香灰都倒不出来。甚至能放在被子里面。也不会有失火之豫。

按理说皇帝所用,当精致之极。只是朱祁镇不管是为了真修德,还是作秀。反正他在乾清宫都是简朴为要。

当然了,要说多简朴也不见得,最少简朴到普通百姓的待遇,他就承受不了。但是总得来说,这种太过精巧的东西,在乾清宫之中却是没有的。

钱婉儿说道:“陛下可是觉得这香气太过浓郁了,臣妾放在外面便是了。”

朱祁镇一摆手,说道:“等等,让我再看看。”一时间朱祁镇就好像看见了,好玩的玩具,摆弄几下,想看透其中机关,最好拆开。

只是大内工匠的手艺,如果能让朱祁镇徒手拆开,他们都不用活了。

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礼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一百一十三章 议麓川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五章 天马来兮从西极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第五十五章 水利学堂的功课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学新三甲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六十三章 驰禁令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五十五章 水利学堂的功课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五章 天马来兮从西极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旧接替第五十七章 朝鲜大清洗第四十章 思任发之死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战第六章 新天子第七十章 诸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九十四章 开海六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决然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八十二章 殿试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儿的蓝图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粮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四章 可怜的王振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五十五章 送别第二百五十章 京观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九十八章 来自江西的暗箭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七章 议政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第四章 朱祁镇的算计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卫第七十章 诸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七十八章 两件大事第五十九章 松潘旧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十一章 朝鲜靖难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十四章 李满住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五十六章 襄国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