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

第九十九章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

朱祁镇看着眼前几乎将他埋了的奏折。

第一时间判断出来,他批不完。

但是这些奏折,他又不能不看。因为大部分都是弹劾杨士奇的,杨士奇今天已经告病了,内阁由杨溥领导。朱祁镇总不能将这些奏折转给杨溥去批阅吧。

抱歉,杨溥也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且不说,他有没有权力做决断,单单是为了避嫌。他是决计不会沾手的。

朱祁镇也不看,他只是让人分类,将所有奏折列出条陈来,将每一个下面弹劾数量,再加上罪名做一个汇总。

很多人弹劾都是重复的。

于是乎在朱祁镇手中,就有这样一个表,似乎六部内阁,除却胡濙之外,都背着弹章,或许是因为胡濙资格老,再加上常年除却一些大礼仪的主持之外,就不做什么事情,也不与人争执,自然不会妨碍谁。

如果真按照上面的人看,朱祁镇重用的大臣们,都是一些十恶不赦之辈。

朱祁镇自然知道,这是杨士奇的手笔,杨士奇知道自己的罪名是洗不干净的,干脆将水搅浑了。

王振这个时候小心翼翼过来,说道:“陛下,该上早朝了。”

朱祁镇一挥手,说道:“免了。”

此刻的朱祁镇有一种失控的感觉,不是感觉,而是已经失控了。

朱祁镇为什么即便是杨士奇在很多事情上违逆他的意思,他依旧不拿下杨士奇,就是因为稳定杨士奇,就是稳定朝堂。

一直以来,是他说服了杨士奇,用杨士奇去压下面的朝臣。

但是而今杨士奇权威受损,压制不住朝堂,朱祁镇也对朝堂失去了控制,或者说,朱祁镇从来没有控制得了朝堂。

唯一让朱祁镇庆幸的是,五军都督府,勋贵们,一个个老老实实的闭门谢客,不参与进去。

朱祁镇想来什么,说道:“马顺到了没有?”

王振说道:“就在外面。”

朱祁镇说道:“召他进来。”

马顺小心翼翼的进来,说道:“拜见陛下。”

朱祁镇说道:“查清楚了没有?”

马顺说道:“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朱祁镇昨天就好好训斥了一顿马顺,并令马顺去调查,这杨溥到底在背后做了什么。

但是朱祁镇一行以来,不允许被大臣发现,在面对大臣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这个年代,朱祁镇这个两个要求,简直是自相矛盾。

朱祁镇其实也有预料,说道:“算了,不要查了,那几位公侯那边,有人登门吗?”

朱祁镇所言的公侯自然是军方实权人物,英国公,成国公,还有新晋的军中巨头保定侯孟瑛。

马顺说道:“云贵总督王骥拜会了保定侯。不知道说了什么。”

朱祁镇闭上眼睛想了想,说道:“你亲自去传话给王骥,让他马上立即出京,不得逗留。”

马顺说道:“是。”

朱祁镇心中暗道:“杨士奇保不住了。”

杨士奇纵子行凶,知法犯法,之前朱祁镇可以假装不知道,但是而今经过刘球弹劾,几乎是天下皆知。

这本身就很败坏朝廷的威信了,如果朝廷还不做惩处。如果取信于天下。

这仅仅是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却是杨士奇失去了对朝堂掌控能力。

朱祁镇之所以如此依赖杨士奇,并非朱祁镇对杨士奇感情多深,而是杨士奇足够镇压朝廷上上下下,能理顺上下,不因为朝廷之中的种种作为,影响朱祁镇做正事。

而今的情况看来,已经是群情汹汹了。

即便朱祁镇花费大力气,将杨士奇保下来。

杨士奇还是大明的定海神针吗?

如果杨士奇不能稳定朝堂,反而成为朝廷的不安定因素,朱祁镇要之何用?

不过,朱祁镇心中还在犹豫。

朱祁镇很清楚眼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不是杨士奇纵子行凶。

杨士奇的儿子,纵然再厉害不过杀几家人而已,但是今日如果大旱再起,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所以,杨士奇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是朝廷必须尽快的恢复到正常情况,以即将来临的天灾。

这才是头等大事。

朱祁镇怀疑杨溥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这这个时候发难。

“这简直就是逼宫。”朱祁镇心中暗道。

要将这一件事情快速平定下来,最好的办法,罢免杨士奇,让别人代替杨士奇的位置,但是有资历,有能力,可以代替杨士奇坐镇内阁的人是谁?

朱祁镇只有一个选择。

朱祁镇想来想去,说道:“摆驾,去慈宁宫。”

太皇太后即便不干政,但是在这样的大事之上,朱祁镇也必须问一问太皇太后的意见。

朱祁镇到了慈宁宫,却见太皇太后正在与钱婉儿说些什么。

朱祁镇看上去,她们两人相处还是很融洽的。

太皇太后见朱祁镇来了,就将钱婉儿打发走了。钱婉儿也很有分寸,向朱祁镇行了一礼,眉目之间,好像是一汪春水,轻轻一瞥,低头就走了。

朱祁镇有些惭愧。

不得不承认,十五岁的少年,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身体冲动。他即便很节制了。也让他们两人感情走向升温。

太皇太后不知道看见他们两人小情愫,也许看见,当做没有看见,等钱婉儿走了之后,轻轻一叹,说道:“我也没有想到,他们两个人居然走到这一步,还是杨荣死的太早了。”

前朝的事情,闹得这么大。太皇太后又不是聋子瞎子,又你怎么不知道啊。

朱祁镇轻轻一叹,说道:“如果杨荣在,他们两人断不会如此。”

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三人彼此合作之余,也是互相牵制的。谁也轻易不会动手,但是杨荣一去,必有争执。

再加上朱祁镇很多地方表现出了对杨士奇的不满意。

今日的局面,可以说是必然。

朱祁镇想明白这一点,其实有些后悔。

只是这后悔之意,一闪而过,因为后悔从来没有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太皇太后说道:“我儿准备怎么处置?”

朱祁镇说道:“孙儿茫然无措,还请娘娘指点迷津。”

太皇太后说道:“你也就是不爱说实话,如果你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昨天就过来了,你现在来,分明心中有了主意,却担心我不答应。”

朱祁镇顿时觉得太皇太后的目光,能洞彻他的五腑六脏一般,说道:“娘娘英明。”

太皇太后说道:“少拍马屁,说吧,你准备怎么办?”

朱祁镇说道:“具体怎么办,朕还没有想好,只是而今春旱加剧,很可能爆发蝗灾,如此紧要关头,朕万万不能容忍朝局混乱下去的。”

“只能快刀斩乱麻。”

太皇太后口中喃喃的道:“快刀斩乱麻?谁是快刀,谁是乱麻?”说话之间,看了朱祁镇一眼,这个答案太皇太后不用朱祁镇说,她自己也能猜出来几分,说道:“你想怎么做,有一件事情,你要答应我。”

朱祁镇说道:“娘娘请讲。”

太皇太后说道:“将相不辱,杨士奇为我加效力数十年,功劳累累,乃是功勋老臣,我不管你怎么做,万万不可让杨士奇没有好结果。”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不是为了杨士奇求情,而是如果杨士奇没有好结果,天下谁愿意为我家所用?这一点,你要细细思量。”

朱祁镇心中顿时好像落下一块大石头,有太皇太后这一句话,朱祁镇就有底气了。说道:“杨先生本无大错。”

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残局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畔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六十七章 银币铜钱两级体系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没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颜帖木儿的决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五十二章 于谦的去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医学院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三十七章 善后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五十四章 吴士涟的绝望与希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一百八十章 登坛拜将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二十九章 武学开学第一百章 平瑶策第二十章 应对安南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章 平瑶策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一百零九章 甘肃在行动第九章 大明对奴儿干的经营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异类朱祁镇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阁人选的纷争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十五章 预修大典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零五章 理财圣手第三章 都掌蛮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乡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一百五十一章 驰道与运河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陈芳洲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四章 朱祁镇的算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五十三章 福建乱局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儿的蓝图第一百三十五章 凯旋之后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一百二十章 屠万是为雄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章 脱欢之死背后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