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

第一百五十四章也先

从开平故城向北,就是一往无际了黄沙了。

这漫漫的黄沙将草原分为漠南漠北。

这一片沙漠,就是戈壁沙漠,亚洲第二大沙漠,世界第五大沙漠,包括后世内蒙古一部分,还有蒙古南部一大部分。

就是这方圆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将蒙古分为漠南漠北。

而永乐年间的防线,直接将大明的边界线逼近到了戈壁沙漠的南缘。

这个戈壁沙漠,也是北京沙尘暴的来源。但是总体来说,是戈壁裸岩居多,沙漠是比较少的。

这就是不知道多少文人口中大漠。也是不知道多少中原汉族将领的噩梦。

越过数百里沙漠之后,就是漠北了。

而漠北正是瓦刺的天下。

元朝的岭北行省,乃是北元的根基所在,而今却是瓦刺的基本盘了,甚至历史上在也先死后,瓦刺霸权崩溃之后,还维持着漠北的统治几十年。知道黄金家族达延汗再次雄起,击败了瓦刺,才夺回漠北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达延汗乃是黄金家族的中兴之主。

瓦刺漠北大帐中。

脱脱不花正坐,身边乃是脱脱不花的弟弟,多尔济。大帐之中除却这个弟弟之外,脱脱不花再也没有贴心的人了。

其余的人,都是瓦刺贵族。

四十多岁的也先,就坐在脱脱不花下手。但是在姿态上泰然自若,好像他才是这一座大帐的主人。

其余瓦刺将领,如也先的心腹将领,阿刺知院等人,都老老实实的坐着。

当然了,他们的老实与明朝是完全不一样了。

大明不管文武,在皇帝面前的坐姿,是完全标准的,不敢有一点逾越之处,但是蒙古人的政治传统就差多了。

这些蒙古贵族手下各个有兵马,盘膝坐的有,一只手支撑地面的有,什么样的坐姿都用。他们每一个人前面都有一个小几子,上面都是烤肉,而是烤嫩羊肉,味道极好,一个个看似用解手刀准备吃。但是耳朵都放在也先与脱脱不花的对话之上。

脱脱不花问道:“太师,此番明人派杨洪北上。太师就这样让他们回去吗?”

也先微微摸着他的蒙古小胡子,说道:“大汗的意思是,今日就与大明开战?”

脱脱不花说道:“太师哪里的话,只是这与太师平素大志不符合?”

也先哈哈大笑,说道:“大汗,你有所不知,本王自然有南下拥大汗入大都,拿下南朝的花花江山,只是事有轻重缓急。”

“南朝永乐皇帝去后,十几年间连易三帝,而今不过是一个小娃娃当政而已,只是永乐皇帝儿媳,却不是一个吃素的,南朝的名将还有张辅在。”

“大汗也是从南朝出来的,南朝兵马实力如何,大汗也是心中有数的。南朝兵马实力尚在,但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只需等那些老将都死了,南朝就是一颗软柿子了。”

“而且南朝带甲百万之国,我大元四十四万户,确是实力单薄了一些,必须先拿下西域,横跨辽东,到时候察合台,兀良哈为左右两翼,我大军从大同入关,直掏大都。那才是动手的时刻。”

“再次之前,就要让着他。让他们越是轻视我大元越好,最后能让南朝大军出塞,决胜于漠北,才是最好的。”

“所以,这杨洪此来,我们非但不能动,还要派人送些礼物,表示我等对朝廷的崇敬之情。”

脱脱不花呵呵一笑,说道:“太师英明。”

脱脱不花心中却满不是滋味。

坐在他这个位置上,每日看也先,都有一种锋芒在背的感觉。但是他即便是有了不少部众,但是与也先相比,相差太远了。他的生命从来一直是在也先的威胁之下。

他还必须要向也先,表示恭敬,心中苦闷可想而知了。

脱脱不花这样一说,大帐之中其他蒙古贵族纷纷说道:“太师英明。”

也先脸色不变,慢条斯理的吃着肉,手中的解手刀慢慢用力,微微咳嗽一下。大帐之中立即变得鸦雀无声了。

也先说道:“杨洪的事情,是一件小事的,但是眼前有一件大事,今年我与兀良哈联姻已成,东北已经没有威胁了,而哈密等部,本是我旧姻亲,而今却不愿意臣服于我。可恶之极,我意已决,明年出兵,征讨哈密。你们各自回去之后,点起兵马,从征。”

“是。”大帐之中蒙古贵族齐声说道。

随即也先才好像是想起什么一般,对脱脱不花说道:“大汗以为如何?”

脱脱不花还能说什么啊?只能说道:“甚好,甚好。”

也先反手将手中的解手刀钉在羊肉上面,连同羊肉与木盘,都钉在下面几案之上。说道:“大汗既然决定好,那就跟着本王一起见识一下战阵吧。”

脱脱不花自然也不敢拒绝。

也先大笑几声,带着身边的人离开了。

脱脱不花这才脸色微变,看四下无人,将自己的弟弟多尔济叫过来说道:“告诉明人,也先的目标是关西七卫。”

“是。”多尔济说道。

脱脱不花想了想又叫住多尔济说道:“算了,不用给明人说了。”

多尔济有些奇怪,说道:“阿哥,为什么?”

脱脱不花说道:“明人不吃一些苦头,是不会知道也先的厉害,不知道也先的厉害,就不会下血本支持我们兄弟。”

“关西七卫之战。”

“我希望明人败得够惨,越惨越好。”

草原上的一场战争正在酝酿。但是这一件却与杨洪没有关系。

杨洪在开平修整两日,然后向东南方向而去。这个方向是向去大宁卫的。越往东南方向,地势就越不平坦。

这一带乃是大漠的南缘。山势虽然不高。但也足够阻挡了风沙的,否则这里也就是沙漠的一部分了。

杨洪在半路之上,遇见了瓦刺的使者,贡献了三十头羊。

当然了三十头羊并不重要,总要的是,瓦刺的态度。

杨洪虽然并没有放松警惕,但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他随即又要面临新的敌人了,因为大宁与开平不一样。

开平的放弃,乃是宣德年间,距今不过十几年,而大宁的放弃,却要追溯到靖难之役了。有人说兀良哈三卫从太宗靖难,以大宁酬功。

这是无稽之谈。

盖因朝廷虽然之后并每重建大宁卫的意思,但是从来不许蒙古人在大宁卫这一带放牧的。但是到了而今,却变成了事实。

如果说开平一带,已经成为瓦刺的放牧地。那么大宁一带就成为了兀良哈的放牧地。

而且与瓦刺不一样,瓦刺拥有莫北,回旋余地相当之大,漠南这一片暂时让开,就让开了。

但是兀良哈虽然也有其他回旋的余地,但是大宁卫这一带的马场,却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放弃的。

所以,杨洪发现,他距离大宁卫越近,遇见蒙古人也就越多。

当然了,并不是所谓蒙古牧人。

首先蒙古人乃是全民皆病的,遇见蒙古牧人,与蒙古士卒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甚至单单凭借衣服,你是看不出蒙古牧民与蒙古士卒之间的区别。

都是一样脏兮兮的,黑乎乎的,油腻腻的,带着一股骚-味。这似乎是常年不洗澡的缘故,故而汉民都称之为骚鞑子。

他们是有组织,有建制的出现在大军的周围,虽然不敢与大军接触,但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在军事上,其实可以视为遭遇了。

一时间大军上下都将目光聚集在杨洪身上。

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谏第九章 内阁增补第五章 京卫改革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六十七章 勋贵之心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二十七章 水部设想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八十八章 高阳伯李文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报速报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九十八章 风波定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给他们死亡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第八十章 西宁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镇的试探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四十九章 贡品第一百章 平瑶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二四十三章 石疯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医院令楼元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亩状况第十四章 主导权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贤思路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二十四章 海运现状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实力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十四章 新任内阁班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七十三章 黎思诚征占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图的法会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六十章 明浪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三十四章 黎思诚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四十九章 科学之种第六十章 徐有贞的目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二十八章 天理报第十七章 西北驰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