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瓦刺与西域

第五章瓦刺与西域

虽然对王振有些抱歉,但是朱祁镇不能不明白,虽然而今他依靠其他势力站稳脚跟了,在军方有太皇太后留下的刘永诚,有自己提拔起来的孟瑛,有在西北的蒋贵,在大同的杨洪,在辽东的曹义,等等。

在文官方面,内阁之中的曹鼐,王直,六部之中的周忱,地方上的于谦。乃至正统元年进士,也有一批进入朝廷,虽然都在中下位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批人上位,朱祁镇的地位就更加不可动摇了。

所以在正统四年之前,朱祁镇所依赖的唯一支柱王振,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王振所代表的宦官实力以及厂卫,依旧是朱祁镇根本支柱之一。

朱祁镇要借助文官敲打一下王振,让他别太飘,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废掉王振。

所以,面对徐晞的问题,只是打了一个哈哈,随即回避过去了。

朱祁镇接下来又详细了问了一些,关于九边特别是甘肃镇的情况。最后才起步送走了徐晞。

送走了徐晞之后,朱祁镇手中揣着一杯热茶,靠在交椅之中,看着满天雪景,愣愣的出神。

徐晞兵部尚书的任命,很快就下来,这一点朱祁镇与杨溥已经有共识了,否则兵部尚书的位置,也不可能空悬半年。

这也代表了朱祁镇在某些事情的态度微妙的转变。

王骥离开兵部尚书任之后,柴车一直没有发挥出兵部尚书的能力,是一个维持性的人物。反而让五军都督府在很多事情上主导了大明军事。但是徐晞是一个能容得了五军都督府嚣张的人吗?

朱祁镇心中其实是有数的。

这其实他心中一直担心,大明卫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凡是都有一个后手,这是朱祁镇预备面对最坏结果的后手之一,他还有其他安排,只是他希望这些安排,永远是用不上的。

不过,这是长久的安排。

朱祁镇之所以如此详细的通盘了解一下,九边防务,各处隐患,却也是因为对瓦刺对哈密进攻这一件事情的考虑。

瓦刺也先在正统七年正式西进。

一方面固然是想侵吞关西七卫,也是也先重新凝聚瓦刺各部行为之一。

之前说过,草原上的传统的,脱欢打下的疆域,却不是也先能够全部继承。而今虽然也先在脱脱不花的大帐立在漠北,但是瓦刺一族的根基却在西域。

也先的西进,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为,也是一个政治行为,用一场胜利凝聚人心,让瓦刺各部知道,他也先,决计不必父亲脱欢差。

说起,瓦刺在西域的经营,不得不说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术赤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帐汗国。

窝阔台一系拖雷一系的恩怨情仇就不必说了,最后是忽必烈夺得了帝位,彻底击败了窝阔台一系。

而察合台汗国的范围就是而今的新疆,中亚,乃至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

远的就不要说,就说帖木儿,他就是出身察合台汗国。或者准备的来说,是西察合台汗国,所有人都知道,帖木儿在永乐初年东征,中道而死。最后没有成型。

却不知道,这也是帖木儿对东察合台汗国的一次征服。

只是帖木儿一死,东察合台汗国复起,也瓦刺就在这个时候,杀了东察合台汗,并占据西域一部分。

脱欢在世的时候,与东察合台汗国,赶到了乌兹别克。整个西域都在瓦刺的统治之下了。

当然了,草原的统治并不是中原,极度依赖个人的威信。脱欢虽然做到这一点,留守在西域的部众,会不会听也先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这就也先西进的原因之一。

至于关西七卫,与察合台汗国也是有关系了,这种关系甚至蔓延到元朝的时候。

元朝的时候,察合台汗国与大都的关系,并不是太好的。之间也发生过战争,元朝分化察合台后王一系,就将他们安置在西北的。

而大明代元之后,继承了大明因俗而治的原则,将嘉峪关以西的蒙古贵族,建立了七个卫所,其中就以哈密为尊。

当然了,关西七卫看上去是一个整体。但是内部也互相征伐,大明也有意维系他们彼此的对立,常常派使臣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

这有利于维护大明对他们的统治。

当然了,另外一个维系他们对大明统治的办法,就是贡道。

丝绸之路虽然运输量大减,但是还存在的,也是哈密卫很大的财政来源,这也是哈密卫离不开大明的原因。

其实哈密卫一直与脱欢勾勾搭搭的,甚至彼此有联姻。

这一次瓦刺对哈密卫的进攻,也是政治仗与军事仗一起打的。

军事仗怎么打,就不用说了,分化关西七卫,达到个个击破的办法。至于政治仗,就是也先向哈密王求亲,向哈密王求娶哈密王之妹。

哈密王已经将这一件事情报上来了。

这也是朱祁镇一直犹豫的。

从哈密王的表现,哈密王其实不想投奔瓦刺,毕竟瓦刺没有大明那么富,大明在丝绸之路上,稍稍放一些水,就足够哈密吃饱了。

但是瓦刺却不一样了。

与大明相比,瓦刺就是一个穷光蛋。

瓦刺这么看重哈密,要和哈密王联姻,真的是为了爱情,根本不是,瓦刺就是想在丝路上分一杯羹。

且不说,哈密投靠瓦刺之后,还能不能享受丝路上的利益,即便是能享受,这利益也要分相当一大部分给瓦刺。

哈密怎么都是吃亏了。

朱祁镇此刻也明白了,不管是军事上,政治上,乃是民政上,大军出陕西,入甘肃与瓦刺在哈密打上一仗,都是风险很大的。

但是如果大明对哈密的坐视不理,在外交上却致命的。

因为大明继承了元朝因俗而治的原则,在青海,在奴儿干,等等地方,有太多地方,都有名为卫所,实际上是当地头目自治的小势力。

哈密还是大明哈密卫。

放弃哈密,坐观成败。朱祁镇用脚趾头想,就知道今后边墙之外,这些大大小小部落会怎么选择。

朱祁镇越发明白,也先这个一手棋的老辣。别不说,而今瓦刺使团就在京师之中,一边在外进攻大明的忠实藩属,一边大举朝贡,在京中活动,似乎要化解大明对瓦刺的敌意。

但是偏偏有人上当。

居然有人上奏说,因为让哈密与瓦刺联姻,成姻亲之好。西北就无事了。

朱祁镇当时就气炸了。

不过,还好杨溥是明白人。不用朱祁镇出手,杨溥就将这个官员给处置了,一脚踢到云贵去了。

反正王骥在云贵已经开始改土归流,并为土司设流官副手。正好让这位去。

但是朱祁镇不得不承认这背后的思潮。

朱祁镇对这个左右为难的选择,深思了不知道多久,忽然觉得手中茶冷了,而漫天大雪也淡去了,虽然还是眼前还是一片雪白之色,但是朱祁镇对今冬下雪,旱情缓解的欢喜。却也淡了不少,说道:“走吧。回宫。”

朱祁镇上了轿子,被宦官抬着,用手支头。晃晃悠悠的回宫,心中还一直推敲着,心中暗道:“该怎么办是好?”

“什么才是两全之策?”

朱祁镇两全之策还没有想到,徐晞就已经来到了内阁之中,就在杨溥的阁房之中。看着刚刚停下的大雪。与杨溥谈着朱祁镇刚刚的表现。

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一百二十章 屠万是为雄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汉当几胡?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一百七十章 东厂内第八十章 经筵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后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四十章 雨夜夺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八十二章 殿试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一章 襄王金册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六十三章 无人能破的张辅纪录第一百零五章 理财圣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东北战略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旧接替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数字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九十七章 开海九第六十四章 凤凰卫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第七十四章 缓与急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临朝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十一章 孙氏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四十九章 科学之种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颜帖木儿的决心第一百零八章 银铺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三十七章 杨溥难题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四十章 舆情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三十四章 仓禀足而识礼仪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实力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阁变化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七十四章 三喜冲厄第九十八章 风波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