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

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

杨溥叹息一声,说道:“金公公,你我也算故人了,我就不和你说虚的了,王振这么多年横行大内,做了不知道多少事情,满朝文武无不发指。但是那又如何这么多年王振伤了一根汗毛吗?朝中弹劾王振的奏折,如山似海,但是能进乾清宫吗?都被拦在司礼监之中。宫中的事情,老夫实在不能插手。”

杨溥对王振的印象并不是太差的。

毕竟下面的人将一切都堆在王振身上,但是实际上杨溥看得分明,有很多事情,都是王振代皇帝去做的。

毕竟各地镇守太监权威日重,无非是代替皇帝监控九边重镇。各地方的镇守太监也老老实实的。

这些杨溥都能接受。

反正没有了王振还有李振,毕竟宫中太监在永乐年间就深入到朝廷生态之中,换一个太监就更好吗?

杨溥对王振最不忍受的有两点,到与王振个人品行无关。

第一就是王振利用在司礼监的权力,深入朝政之中。这里说的朝政并非是为人托一个官,收人钱财安排一个人的小事。

而是真正的国家大事。

杨溥也知道,王振的意见未必全是王振的意见,有些是皇帝的意见。

但是凡事都要防微杜渐,皇帝日日召见大臣,有什么话不能安排朝臣去做,为什么要安排王振,今日有一王振,明日有几王振?

难不成以后议事,要内阁学士与宫中太监会商?

一想到这里,杨溥就觉得荒谬之极。

这是他不能忍受的。

第二,就是王振与皇帝之间的亲厚。

王振从小照顾皇帝,与皇帝的关系非同寻常。而王振这个人又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明面上倒是很干净,但是私下里做的一些龌龊事情。杨溥一一看在眼里。

如果是其他太监,杨溥也懒得理会。

毕竟文官眼中对太监都有根深蒂固的鄙视。认为太监没有一个好东西,包括金英。

但是皇帝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就让杨溥深感忧虑了。

所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杨溥作为大臣,自然要为朝廷负责。

王振的所做所为,打上小人的标志,决计没有问题。

杨溥自然想为朝廷除掉这个小人。

不过杨溥做事,从来是没有把握不出手。真到他出手的时候,一招之下,生死立辨。他看似拒绝金英,其实是给金英留了话头了。

金英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如果不是宫中?杨公是不是就可以出手了?”

杨溥说道:“金公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金英咬着牙,说道:“杨公放心,这一件事情,很快就不局限在宫中了。”

杨溥大惊状,说道:“金公公慎重,而今事情还能控制,一旦陛下回来,朝野大哗,金公公何以在陛下面前自处?”

这就是文官与太监不同了,文官在皇帝面前可以讲道理,而太监是没有资格讲道理的。

这一件事情,如果闹大了。再加上王振与皇帝之间亲密关系。金英定然知道皇帝回来会很恼火。

金英长叹一声,几乎老了几十岁,说道:“杨公,我也说实话,我什么也不做,就死定了,做些什么,有可能死,有可能留一命去孝陵卫种田。”

“我何不搏一搏,最少我也不能让王振好过。”

金英的眼睛之中闪过一丝狠辣。

不要看金英而今在杨溥面前,又是下跪又是哀求的,要知道当初金英能得司礼监之职,也是在血雨腥风之中杀出来的。

只是无奈的很,太监争斗最大作弊器乃是圣眷,即便金英能斗得过王振又如何?上面有人拉偏架。

这也是金英一直避免与王振争斗的原因。

不过而今,王振将他逼到了墙角之中,兔子急了还要咬人。更不要说金英了。

金英来去匆匆,除却杨溥之外,根本没有人知道他来过一趟。

结果第二天,曹吉祥就有重大发现。

曹吉祥将这个重大的发现送到了王振手中,马顺在一边看了,立即皱眉说道:“荒谬,怎么可能是他?”

王振却说道:“那可不一定,知人知面不知心。”

马顺说道:“公公,李大人乃是陛下的老师,又以直谏名声大噪,为陛下办理海关事务,谁都知道,等户部周尚书入阁之后,他就是新一任户部尚书。这样的大臣,怎么可能与瓦刺通传消息。”

李时勉是奸细?

马顺用脚趾头想,就知道决计不可能。

为名?天下谁不知道李时勉忠谏之名?而且私通瓦刺,有什么名声可言。为利?李时勉掌管海关,每年有几百万两银子,他稍稍动动手脚,得到的都比瓦刺国库要多。为权?李时勉乃是陛下的老师,马上就能担任户部尚书了,说不得临老的时候,能进内阁。在瓦刺又能得到什么?瓦刺那边权力核心层都是绰罗斯家族的核心,哪里有文臣的位置?

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振淡淡一笑,说道:“既然有线索,总要查查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王振与李时勉之间的仇恨太深,即便是现在王振一想起李时勉这三个字,就觉得屁股上隐隐做疼。

特别是而今王振位高权重,每一想到,李时勉命人将他扒了裤子,将没有那二两肉的下面暴露在外面。打板子。

虽然当时文华殿也没有多少人,但是王振每一想起,就似乎感到有无数的目光落在下面,他连自杀的心思都有了。

这种仇恨,不会因为时间过去而变淡,甚至王振而今越得意,当初的事情他就恨的越深。

他也知道朱祁镇对李时勉的爱护。所以将这恨意深深埋入心中。而今朱祁镇不在,他忽然生出报复的心思。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至于其中风险,王振也不顾了,反正这么多年来,王振早就习惯了被文官弹劾,有陛下护着自然没有事情。

至于皇帝不护着他。

王振还真没有想过,王振对朱祁镇的确是真心实意的。朱祁镇对王振一行也不错。安排子嗣前程,对一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下面的弹劾,就当做没有看见一样,他不觉得会因为李时勉有什么变化。

马顺心中暗道:“这哪里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马顺已经嗅到了风暴的味道,立即说道:“公公,这宫中查奸细之事,正在进行之中,下官分不开身来,这李时勉案子-------”

王振说道:“吉祥,你走一趟吧。”

曹吉祥说道:“明白了,干爹。”

曹吉祥离开房间之后,脸色之中露出一丝焦虑之意。他很明白李时勉不好碰,是一块硬骨头,更重要的是,李时勉有圣眷。

圣眷对太监来说,是第一要务。

而今他查办了李时勉,皇帝回来之后,或许不会动王振,未必不会将他扔出去当替罪羊。但是他要是不做的话,他就不用等皇帝回来,王振就能将他处置了。

曹吉祥办也是,不办也是。满怀忧虑,但是并没有让他行动多迟缓。

曹吉祥直接带着锦衣卫到了户部衙门之中。大队锦衣卫接管了户部。对这里锦衣卫也算是轻车熟路,毕竟户部内部就是锦衣卫坐探。

周忱见这阵仗,也出来说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曹吉祥恭恭敬敬的向周忱行礼,说道:“周尚书,奉上喻查瓦刺细作。所有不得阻挡。还请周大人行个方便。”

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内情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百战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十七章 王恕的犹豫第一百五十章 重启遵化铁厂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四十章 雨夜夺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十四章 李满住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庄之战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九十章 贝琳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五十六章 朝鲜两班第一百五十二章 与勋贵的联盟第九十章 贝琳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阅武学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贵圈子的烂事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一百一十二章 议麓川三第八十一章 钱家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四章 朱祁镇的京营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一十九章 杀人是为罪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粮第一章 瑞雪兆丰年第九十五章 任礼出镇甘肃第四十六章 重构东北战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三十四章 辽东烽烟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九十八章 风波定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陈芳洲第一百零一章 围城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九十二章 畜牧业革命第六十二章 于谦入京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宗周孤身归北第七十七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二第一百零五章 行猎二第三十一章 试探安南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序章 我, 朱祁镇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七章 圣诞安排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