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

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

石亨骑在马上,翻身射箭,箭无虚发,甚至朱祁镇看石亨,根本没有向后看一眼,都是盲射,即便是这样,这角度刁钻之极,根本躲不开。

而且石亨的箭矢力道极大,即便没有了箭头,但也像被木棍当头一棒。甚至有两名侍卫,中了石亨一箭,当即落马。

前后不过一会功夫,石亨就已经获胜了。甚至还没有石亨在哪里啃生肘子的时间长。

朱祁镇心中顿时生了爱才之心。

朱祁镇虽然真正上场,或许不行,但是他毕竟是弓马从小练习,该有的眼力还是有的,这些侍卫放在外面,当一个百户是搓搓有余的。

别的不说,他们在追石亨的时候,在后面放箭的时候,马速是一点都没有降低,而且准头都很准。

一般人根本是躲不开的。

这也是石亨一见这阵势,就要先突围的原因。

总体来说,并非乾清宫侍卫太弱,而是石亨太强。

有时候,不相信不行。人与人之间就是不一样。单凭石亨冲阵无双的能力,不管他其他问题,朱祁镇也都不在意了。

朱祁镇说道:“好。”

石亨连忙下马,说道:“罪臣一些小伎俩,让陛下见笑了。”

朱祁镇说道:“来人,从取一万银元。”

或许民间,还是银两与银元混用,银元想要代替银两成为通行货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时间的。

但是在朱祁镇这里,已经全部换成了银元了。

一万银元,足足让下面搬开一大箱子,里面都是用红纸包好,一卷一卷放着的银元,而且是四个人抬着。否则根本抬不动。

朱祁镇说道:“这一万元是赏你的,自古以来功名但在马上取,以卿的本领,岂能不得富贵?休要为一些小利所惑,再犯下错事来,朕也救不了你。”

石亨何曾见过这么多钱,说实话石亨的家产大概有一两万两,但是多是不动产,是田产宅院。

这也是为什么石彪上京,仅仅拿了一千两白银了。

这是石家所有的现银了。

石亨立即说道:“罪臣谢陛下隆恩。”

朱祁镇说道:“区区钱财,不过是爱你之才,但是国法还是国法,朕允你阵前立功,但却要以白身自效。你可明白。”

石亨说道:“罪臣明白。”

朱祁镇说道:“今后,你要好自为之,不要辜负了你侄儿的一片孝心,朕希望用一日,你再次能站在朕面前。”

石亨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来的。”

不是任何一个将领都能站在朱祁镇面前,最少也是指挥使一级别的。朱祁镇言下之意,就是让石亨凭借战功再次成为国家重将,才有站在朱祁镇面前的一天。

朱祁镇心中已经有石亨流放的地方,那就是海西都司。

因为朱祁镇判断之中,最有可能发生战事的地方,就是海西都司。

朱祁镇回去处理事务不提。

石亨出去之后,虽然还是在刑部大牢之中,却已经换了待遇,身上穿上了一身干净的囚服,也能洗一个热水澡,吃些热乎的饭菜了。

不过两日,兵部得了旨意,将石亨发配到了海西。

石亨倒也不担心,他本就是辽东出身,这一次回辽东,简直是轻车熟路。

有两个人衙役押送石亨,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石大爷是厉害人物,被陛下赐金的主,根本不敢得罪,反而小心才伺候。

石亨是从陆路去海西的。

一路从北京到沈阳,并没有出什么问题,但是从沈阳向往东北而行,就危险了。

从这里到海西,一路上虽然还有驿站,但是群山之中,已经是法外之地了,不说什么豺狼虎豹,单单说在这里生活的女真人,就不是好相与的。

遇见落单的行人,准叫你消失的无影无踪。

石亨也就跟着押送粮草的大队人马走,

这一队人马,不过五百人,压运的粮草也不多,不过一千石上下,大多都是手推车,走在山道之上。正是送往海西的。

石亨到了这里,就已经自由了。

他骑着一头白马,置办了一身盔甲,弓箭长枪大刀都是一流的。虽然他而今还是一个白身,甚至是囚犯,但是这运粮队上上下下,都不敢以囚犯视之。

好像石亨反而是他们的主官一般。

石亨一路上开路在前,还杀了不少野兽,最大的收获,就是石亨射死了一头大虫。石亨只留下的虎皮,剩下请所有人吃了一顿虎肉。

顿时当地人都知道石亨不好惹,这一路也顺遂许多了。

等石亨到了海西的时候,顿时大吃一惊。

他已经知道,朝廷在海西筑城了,但也万万没有想到,海西的城池修建的如此之快。

在充足的粮食之下,数万人一起动工。这海西城已经初建轮廓了,远远的看过去护城河,城池,瓮城,与内地府县,相差不大。

只有进城之后,才知道,其实海西城距离完工还远多了。

海西城是首先修建的西面城墙,然后是北面城墙,最后是南面城墙。至于东面城墙,而今还没有开工。

同样没有开工的,却是城中的建筑,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衙门,挂着海西都司招牌。石亨就找上门去了。

立即有一个召见了他,这个人见了石亨,说道:“你就是石亨,乾清宫的老兄弟们说过你,弓马骑射乃是天下一绝,却不知道是真是假。”

石亨说道:“将军可以一试。”

这个年轻的将军笑道:“不用了。不过,你真有能力,我有一个差事派给你,直接让你挂百户衔。”

石亨说道:“却不知道将军是?”

左右立即说道:“此乃石驸马。”

这个年轻的将军就是石璟。

石亨立即行礼,说道:“驸马可以说说是什么事情?”

石璟说道:“不是别的事情,不过下面女真部落之间的纷争,争田争地争水争女人,什么都争,之前朝廷不怎么管,而今朝廷建立起海西都司,这里的事情就要管起来,我派去巡视各部,调解纷争。”

石亨一听,顿时皱眉,说道:“驸马,并不是下官不从命,但是这种事情,属下不擅长。”

石璟说道:“不,你很擅长。”

石亨很明白为什么自己很擅长了。

因为女真部落看似服从朝廷,其实是服从朝廷的钱粮而已,对朝廷态度最好的就是毛怜卫,毛怜卫指挥使李忠,他本是女真人,名字很长,是朝贡的时候,朱祁镇赐名,而李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是迁居北京城。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几乎将整个毛怜卫的户口人丁卖给了海西都司,直想在京营之中任职,从此一家有北京户口。

但是他对大明如此拳拳之心,朝廷反而更不让他走了。

他而今是海西都司佥事,帮助亦失哈掌管海西民政。

当然有毛怜卫指挥使李忠这样狂热的明粉,也有一些心怀鬼胎,与瓦刺,兀良哈那边勾勾搭搭的人。不过这些人都是隐藏不敢露面。只是隐患而已。

但是更多的就是那些。既不是瓦刺暗探,也不是大明的死忠的女真人,他们按照自己的习惯生活,管你大明与瓦刺是什么东西。

而这些人的管理,很成问题。

之前朝廷是因俗而治,基本上不管事,他们自己仇杀械斗,朝廷都不多看一眼,但是而今亦失哈很明白朱祁镇雄心,海西开辟,其实为朝廷经营东北开启另外一条渠道,事关重大,很多事情不得不管了。对女真的管理,不能那么粗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变化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庄之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残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七十章 诸子第十五章 礼乐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地一百五十四章 传檄可定藏地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十六章 经筵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一百七十四章 满壁荒唐纸第一百一十八章 杀一是为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四十九章 科学之种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网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十九章 破朝鲜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六十九章 水师主导权第一百七十四章 满壁荒唐纸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八十二章 凯旋阅兵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动第一百一十五章 议麓川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九十六章 别江南第十八章 瓦刺内乱的可能第一百零五章 理财圣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后的演出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置州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九十二章 朱祁镇的惧意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广西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八十一章 马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鲜女真第八十八章 冼驸马?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十五章 预修大典第六十七章 魏国公入处州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九十章 开海二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第十二章 征朝鲜之议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大皇帝贺寿第三十一章 交趾与西洋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七章 定国公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