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

第六十三章金蝉脱壳

只是杨恭不提杨荣,杨荣的面子就不存在了吗?

杨信心中暗道:“杨荣大学士在的时候,深受陛下信重,甚至而今陛下在批阅奏折的时候,也长叹杨荣尚在就好了。”

“这建宁府丢了也就丢了。”

“倒是杨大学士一家罹难,恐怕陛下也不会放过我吧。”

想想就知道,杨荣为朝廷操劳了一生,朝廷却在杨荣死后,连他的家小都不能保全。

这简直是啪啪打朝廷的脸。

而当时距离建宁府最近,却没有救援建宁府杨信,恐怕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杨信一想到这里,其他因素就不想了。这一战非打不可了。

故而杨信第二日一早,就渡过了东溪,向建宁城方面进军。

而叶留宗自然不会让杨信得手。双方在建宁城门南侧,好一阵厮杀。

杨信将他从京师带来的五百马队,当做杀手锏,在外围游曳,凡是贼军聚集就好一阵冲杀,杨信更是身先士卒,冲杀在前。

叶留宗眼睁睁主阵之中,眼睁睁的看着他以万人大军,却奈何不了杨信两千多人,特别是那五百马队。

即便是勇悍如叶希八也不敢用步阵与杨信接战。

这一方面来说,是叶留宗所部训练有很多不足,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杨信所部的强悍。

杨信所部骑兵,几乎达到了虎贲骑的标准,也就是以百人将为小卒。

其实百人将未必真比小卒厉害多少,毕竟人是有生理极限,在战阵之中,一个人能杀多少人。

而是这些人都可以充当下级军官。

他们对上面下达命令领悟非常快,甚至不用上面下令,他们都能自发的根据战场形势,调整自己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杨信领兵冲杀,难免有如臂使指,心领神会之感。他甚至不用下令,该冲到那边的人已经冲上去了。

这种默契的配合,才是这一支骑兵最大的战斗力。

即便是放到草原之上,与同数量的瓦刺铁骑对放,谁胜谁负,还不好说的,而今欺负之前,没有见过骑兵的叶留宗,还不手到擒来的事情。

不过,叶留宗也不是吃素的。

立即发现了杨信最大的缺点,就是人数太少了。

只要五百骑,甚至说杨信麾下如果有一千骑,叶留宗什么事情都不想了,立即撤退。

但是五百骑,叶留宗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

他放过了杨信,将攻击重点放在两千步卒之上。

几仗打下来,叶留宗部下已经锻炼出一批悍卒,战斗力决计在福建卫所兵之上。双方一接战,福建卫所士卒就步步后退。

杨信没有办法,只能来救,冲击叶留宗的步阵。

但是叶留宗的步卒见了骑兵,就严守本阵,但是其他各部就冲上去明军步卒接战。

双方就这样打打停停的。几乎打了一个上午,杨信所部才来到了建宁府南门。顿时建宁府南门大开。城头之上,还有无数人员呐喊。

叶留宗见状,自然不敢再追了。

也就停了下来。

叶留宗远远的看着走在最后面的马队,心中暗叹一声:“边军铁骑果然难缠。”

他一直以为这马队是从边军之中抽调出来了。

叶留宗一想到,他如果想成事,就要面对朝廷数十万边军,心中就是一紧。

而今杨信也看城外的叶留宗所部,心中暗道:“这贼人成了气候。”

今天这一战,杨信看似威风凛凛,但是实际上,杨信早已不知道多少次汗流浃背了。一层层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让衣服上都凝结为盐霜。

杨信甚至感觉自己跨下的战马,都有一些颤抖了。

他这一匹马乃是皇帝御赐的御马。杨信很喜欢。不管是体力耐力都是佼佼者。

而今却是却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再打下去,恐怕有些战马就要被跑死了。

杨信很清楚,一般的乱民,不管多少人,几万几十万,他带五百人一冲也是会崩溃的,这样的事情在乱民初起的时候,比比皆是。

而今天,叶留宗所部虽然很狼狈,伤亡不少,但是最少没有在铁骑冲击之下崩溃。

这就说明,叶留宗所部,已经不是乱民了,是军队。

虽然而今仅仅有万人,但是想要剿灭却是难多了。

且不说,东南卫所战斗力羸弱。单单说,各地官军守土有责。不能轻易抽调 ,即便是抽调了,四处围追堵截,主动权还是在叶留宗手上。

杨信忽然觉得,这一战恐怕没有容易结束。

杨信入城之后,建宁城算是转危为安了。

杨信将马队解散,将他们各自统领民夫,守护住城墙。

有城墙作为依靠,各种滚石擂木,准备齐全,面对没有攻城经验的叶留宗,是搓搓有余的。

再加上城中官府与士绅团结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杨信清点物资,他估计坚持三五个月,是毫无问题的。

杨信不相信叶留宗会在城下待上几个月。

到时候大兵合围,叶留宗就是插翅难逃了。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杨信所料,叶留宗大军又攻城几次,每每被杨信所挫败,不过杨信也发现,叶留宗似乎担心马队突然出城,故而一直留有余地,看上去攻击很是乏力。

刚刚开始杨信也没有当回事,但这样的攻城战,持续了近半个月,让杨信越发感觉,是在走过场。例行公事。

杨信一想到这里,顿时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一般在脑中闪过,他暗道:“叶留宗还在城下吗?”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就在他大脑之中,不住的盘旋,挥之不去。

杨信思来想后,终于决定召集一百骑,深夜出城。他决定踹营。

杨信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对不同人,要用不大办法。

如同他面对的是他伯父杨洪一般的老将,借他三个胆子,他都不管踹营,他在杨洪身边见过杨洪营中的布置,不管多少人踹营,保管有去无回。

但叶留宗用兵上。有不少的亮点,但是有一点却是怎么擦都擦不掉的,那就是生涩的味道。

叶留宗之前只指挥过几百人斗殴,两军列阵双数量超过万人的大战,叶留宗根本没有见过,一切一切都是他自己摸索出来。

叶留宗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他天赋异禀了。

但问题是,用兵之道,虽然有时候能考天才的灵光一现,但是更多时候却需要扎扎实实的基本功。

比如安营扎寨这事情,杨信从小就学习,怎么安排水源,安排哨卡,士卒驻守,防御措施,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杨信不觉得,叶留宗什么都能明白。

但是他依然谨慎行事,他出来踹营并不是来求一场大胜的,而是要试探一下叶留宗的主力何在?

只是一打起来,杨信发现他的谨慎无处可用。

杨信虽然只有百骑,但是冲进叶留宗大营之中,如入无人之地。

在前营之中,无数士卒到处乱跑,简直是无头苍蝇一般,杨信自然是到处放火,借祝融之力,将这营盘烧毁。

只是他打到这个地步了,后营之中居然丝毫没有动静。

杨信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二话不说带队冲进后营之中,比前营规模还大的后营,是一座空营。

除却点燃的篝火之外,其他帐篷之中,一个人都没有。

而杨信细细算来,前营不过是三千多人而已,就是这些人在一直演戏,杨信想到这里,一时间羞愧难当,抬手重重的给自己一个耳光。咬着牙说道:“好一个叶留宗,好一个金蝉脱壳。”

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锐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四十三章 正统历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零四章 铁甲铿锵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掷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七章 水部设想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四十一章 天下风潮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第五十章 金山银山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八十八章 旧港施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盐业帝国的景愿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一百零七章 杨溥秉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观新世界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六十三章 辽南府第十章 王直入阁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亲?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一百六十八章 灾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九十三章 当今日本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十七章 李时勉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八十八章 高阳伯李文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四十八章 广西战事第二百章 马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会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亲?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五十章 金山银山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变化第九章 大明对奴儿干的经营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一百零四章 行猎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六十七章 魏国公入处州城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九十五章 大明军制第三十七章 杨溥难题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十一章 朝鲜靖难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四章 可怜的王振第八十章 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