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

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

大明到底不是现代。

锦衣卫与东厂办案手段有些粗糙,他们对证据什么,也不是太考证的,特别是东厂,东厂办案,从来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而喜宁所言看似没有纰漏,但是最大的纰漏,就是一个人睡觉了。

这是一个死无对证的事情。

范弘也知道喜宁当初是金英的人,是金英带进东厂的,因为金英恶了圣上,去给宣宗皇帝守陵了。

吴亮又是一个能力不足的,故而东厂人事并没有大调整,还维持了金英留下来的原样。

喜宁听了范弘这样说,上前几步说道:“公公,冤枉------”话还没有说完,喜宁就从怀中拔出一柄匕首向王裕冲了过来,似乎想一下将王裕的脖子给抹了

但是王裕是什么人?

他可是从敌后杀出来的,敢深入大漠之中,这分身手就是相当之了得。喜宁与之前相比相差太大了。

王裕一只手抓住了喜宁的手腕,反手用力,只听清脆的一声,喜宁的手腕被王裕给生生拧骨折了。

王裕一脚踹倒喜宁,锦衣卫自然一轰而上,将喜宁五花大绑按在地面之上。

这里的变故,也让吴亮目瞪口呆。说道:“这--------”他瞬间想到了什么,整个人瘫软在座位之上,一股尿骚-味扑鼻而来。

却是被吓尿了。

吴亮是想到了这一件事情的后果。

吴亮对东厂事务不熟悉,他只是总览大概而已,具体事情都由下面的人来做,喜宁是吴亮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说是东厂的三把手。

这样重要的位置上,居然坐着一个瓦刺奸细,吴亮敢说自己没有罪吗?

他不敢。

皇帝震怒的下场如何,吴亮可以是见过的,曹吉祥等人在皇帝的盛怒之下,审都不用审,直接套进麻袋之中,乱棍打死,扔到了乱葬岗之中。

吴亮一想起他们的下场,就忍不住了。

范弘也是吓了一跳。

范弘死死的盯着喜宁,一时间将喜宁碎尸万段的想法都有了。他想的也不是喜宁的小命,而是整个宦官集团对皇帝的影响力。

范弘几乎从牙缝之中喷出几个字来,说道:“来人,上家伙,就在这里问,我倒要看看,他是何登狼心狗肺之徒。”

范弘已经是怒极,最后一句话,几乎扯破音。这对一直以来讲究风度,保持儒雅的范弘来说,是难得的失态。

第二日,朱祁镇再见到喜宁的时候。

几乎认不出眼前这一团血糊糊的东西,还是一个人了。所谓叛徒比敌人更可恶,喜宁就是这样的。

不过锦衣卫了,就是东厂向瓦刺派人,也不是百分之百能活着回来的。其中有多少是被瓦刺识破了,又有多少是被喜宁出卖的,已经说不清楚了。

锦衣卫恨他,东厂的人更恨的,如果不是要保住喜宁一条小命,此刻喜宁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朱祁镇看着喜宁,又翻看了喜宁的案卷。

却发现喜宁最早一次出卖大明情报,是宣德年间的事情了。

喜宁刚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他是给瓦刺传递消息的。

那个时候的喜宁还是一个出宫采买之权的小太监。很多大臣勋贵,在宫中都有眼线,这一点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所以喜宁对于将宫中的秘密卖出一点钱来,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大家都再做。

后来知道是瓦刺了,也没有什么感觉。

因为瓦刺虽然坐大,但是对于喜宁这些小人物来说,也不算什么?而且喜宁本来就是蒙古人。

他是太宗年间入宫的。太宗年间惯例,就是将俘虏的孩童阉割之后,送到京师听用。

瓦刺甚至帮助喜宁找到了流落在草原上的亲人。

喜宁一边感激,一边对大明有不少愤恨。所以就持续不断的为瓦刺传递消息,在进入东厂之后,更是如此。

不过,喜宁更多是将锦衣卫的情报泄露出去,至于东厂的情报却很少了。

甚至很难说,喜宁这样做,是不是为了自己往上爬,锦衣卫吃瘪,东厂就表现的出色了。喜宁自然有了前层。

在王振案之后,喜宁担心之极。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东窗事发的一天,幸好金英以为是针对自己的。

金英反手与杨溥掀翻了王振。

这才保住他一条小命。

从此之后,他痛定思痛。决定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岂是你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

上船容易下船难。

正因为如此,张宗周才必须亲自来一趟,因为很多人都联系不上喜宁,喜宁是有意在回避这件事情。

张宗周威逼利诱之下,喜宁才不得不出来见张宗周一面。

喜宁在东厂,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一些门道,他做了好些准备,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还是被锦衣卫抓住了尾巴。

才有今天的事情。

朱祁镇看着眼前这一团血糊糊的肉体,说道:“喜宁,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喜宁来之前喝了参汤,这个时候才有几分力气,说道:“只求一死。”

朱祁镇冷笑一声说道:“好,朕不答应你。”他对王裕说道:“带回诏狱之中,每日刑罚不断,有什么新花样,就往他身上招呼,记住,朕要活的。不许死了。”

朱祁镇目光再次凝聚在喜宁身上,说道:“我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喜宁似乎一下子没有了力气,从嘴中说出两个字来说,道:“狠毒。”

朱祁镇说道:“狠毒,王裕报一下,从正统元年开始,锦衣卫死在草原上的人数。”

王裕说道:“三百七十五人,还有一百六十二人失去了联络。”

朱祁镇很清楚,失去联络的人,几乎可以算进死人之中了。说道:“五百人,五百条人命,你只有一条人命,如何能偿还得了,最少折磨你五百天,你才有死的资格。”

说到这里,朱祁镇不想再见喜宁一挥手,自然有人将喜宁带走,喜宁一身血污,将地上的金砖都弄脏了。

立即有两个小太监将地面上的血污给清理干净。

朱祁镇对王裕说道:“我看过,喜宁已经将这一次朝廷决策内容传递出去了,锦衣卫立即追回,即便这个人在瓦刺使团之中,也要将他找出来。”

“臣遵旨。”王裕说道。他微微有些犹豫说道:“陛下,如果放瓦刺使团出关,这消息难免有泄露之忧。”

朱祁镇也明白这一点。

即便抓了人又怎么样?

消息已经传递出去了,而瓦刺使团三千人,又不能全杀了。

两个交战不斩来使,更不要说,朝贡贸易是大明统治外藩很重要的一个手段,甚至有些时候,与朝廷有矛盾的,这上面的关系也没有断绝。

瓦刺就是这样的。

今日斩杀或者扣押瓦刺三千人,这样做,只会让人耻笑,失内外之心。

朱祁镇说道:“这一件事情你不要管了,你只需查这个张宗周便是了。”

朱祁镇心中暗道:“先扣上两月,等入冬了,再放他们离开,也算是现成的借口。”

王裕说道:“是。”

王裕行礼过后,就下去追查张宗周了。

朱祁镇负手而立,说道:“范弘。”

一直好像隐形人一般的范弘立即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老奴在。”

朱祁镇说道:“就依你的意思,东厂就交给杜宁,不过再出这样的事情,就不要来见朕了,那个吴亮还知道羞耻,他的身后事,你就招呼一下,不要太凄凉了。”

范弘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是。”

至于吴亮倒是自杀,还是被-自杀,朱祁镇没有问。

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二十九章 宁化巡检韩铁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卢沟河水情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战第四十五章 登闻鼓第一百零五章 银荒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三十五章 广西内部的分歧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五十六章 朝鲜两班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三十章 御前带械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颜帖木儿的决心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十四章 新任内阁班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会昌伯爵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现状第八十二章 凯旋阅兵第二十三章 从直隶开始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二第六章 李贤的作为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七十四章 春耕准备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二百零九章 双方退兵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一百零一章 定风波四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四十八章 广西战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二十章 三世说与大同世界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八章 断事官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观新世界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二十五章 会试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八十章 西宁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东胜卫之战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五十一章 顿兵城下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亲亲之道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第二百二十章 军事改革的开始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盐产业链第六十七章 魏国公入处州城第八章 千秋万寿宴第一百二十章 屠万是为雄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杨洪到第三十章 风云暗藏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三章 都掌蛮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