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

第一百九十八章顾兴祖逃

数十万骑兵,分成三股,就好像是动物迁徙一般,滚滚向南。

双方战死看上去,并不激烈。每人死战不对,没有势在必得。

但是双方纠缠之下,明军留下一具具尸体。

面对瓦刺几乎全时段,不停息的骚扰,很多明军的基层军官都沉不住气了,宁可带着本部人马去冲杀一阵,将这些翻身的苍蝇给灭了。

只是但凡离开本阵出战的,立即被滚滚烟尘给淹没的,即便距离本阵不过几里而已,厮杀之声清晰可闻,但是明军也不能出去救援。

因为一旦被拖住。就是一场恶战。

成国公朱勇而今唯一的想法,就是将剩下的骑兵带入关内。

只是如此一来,明军的士气也开始低落起来,即便是身边的人忽然落马,他们也不甘心,一心一意向南边逃走。

士气低落,更是被阿刺知院发现机会,他不甘心这样零敲碎打,而是带队向将明军冲中间切断,就好像是切香肠一般,将明军分割成一部部然后吃掉。

只是武进侯带着本部人马与阿刺知院打了一仗,杀伤相当。阿刺知院才知道,明军看上去好像是丧家之犬,但是骨子里还是停硬的,不好下口。

这才放手,按着也先的计划来。

这样的情况下,另外一个问题,却更加突出了。

那就是马力。

先前说过,明军的战马储备,根本不可能与瓦刺相比。所以瓦刺在骚扰明军,在明军两侧反复横跳。

如果单单说马匹奔跑的路程,瓦刺骑兵在明军之上,但是瓦刺骑兵可以换马,但是明军骑兵的坐骑并不多。

所以,马力已经有些不支了。

一旦马力不支,就会出现大量的战马死亡,到时候骑兵变成步卒,四条腿变成两条腿,倒是怎么逃入边墙之内?

成国公一想道,就感觉浑身发冷,虽然是在夏天,但就好像是到了数九寒天一般。

但是他更不能让大军停下来休息。

因为一旦停下来,想要再次南下,就是非常困难了。

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死地了。

成国公目光落在地图上猫儿庄这三个字上。

猫儿庄是他的唯一的生机了。

这里有粮食,有简单的防御措施,大明很多骑兵下了马都能当步卒用,甚至比步卒来出色,猫儿庄虽然简陋了一点,但是守住决计是没有问题的。

而猫儿庄到边墙不到百里,只要大军出关,接应本部撤退就毫无问题了。

只是成国公心中一丝隐忧,一直徘徊不定。那就是,似乎瓦刺的意图,很奇怪。

他觉得如果他是也先,定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大军留下来,而瓦刺似乎没有这个意图。事有反常必为妖。

只是这个妖在什么地方?

成国公觉得只要不在猫儿庄就行了,一想到守猫儿庄的是顾兴祖,成国公只觉得眉头一直在跳,不知道是吉是凶?

就在成国公觉得猫儿庄就在眼前的时候,伯颜帖木儿也觉得猫儿庄就在眼前。

正如张辅所言,伯颜帖木儿在陕西延安等地的军报之中,有一种飘忽不定的趋势,就是因为那不过是几千的虚兵而已。

河套之地,在宣德年间尚不知道边事为何物?也就是正统年间,瓦刺才从原东胜卫的地段渡过黄河,进入河套之地。

所以纵然朱祁镇对延安等地的兵马有过加强,但是真算起战斗力来,延安,榆林这一带兵马,估计是九边之中最弱的。

所以,他们被伯颜帖木儿一个小花招给糊弄了,也情有可原。

也先南下之后,一直与两边都有联系,接到命令之后,他们立即就按照计划伏击明军骑兵。

不过,阿刺知院的目的是成国公本部,而伯颜帖木儿的目标就是猫儿庄。

是实话,虽然猫儿庄留守的人马并不多,但是真死守的话,瓦刺想要打下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瓦刺不擅长攻城。

但是守将却犯了两个巨大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他中了伯颜帖木儿的诱敌之计。

伯颜帖木儿派了数百人沿着很多车辆,从西边来猫儿庄,到了猫儿庄附近,立即逃走,造成一个假象。

就是这一支鞑子,并不知道猫儿庄已经易手的假象。

顾兴祖见状,就带着几千骑兵将这些财物带回猫儿庄。、

这些财物是真的,金银珠宝,只是顾兴祖一出城,再想回去,却是想都别想了。

随即伯颜贴木儿本部人马立即出现,打得伯颜帖木儿仅仅胜了百余骑逃回猫儿庄。

其实交战的地方,距离猫儿庄并不远,最少在猫儿庄城墙之上,是能看见的,只是顾兴祖是一个老纨绔。

老镇远侯在永乐初年就死了,老镇远侯顾成一声功业在西南。特别是贵州。建文年间被调来攻打太宗皇帝。

结果兵败投降了太宗皇帝。

建文皇帝杀了老镇远侯两个儿子。

至于是镇远侯先投降,还是建文帝先杀镇远侯全家,就见仁见智了。只剩下一个孙子,就是顾兴祖。

顾兴祖还没有十岁,老镇远侯就去了。顾兴祖没有人交道,凭借侯爷的身份在军中也能混一个职位。

至于打仗,顾兴祖貌似会了。

反正老镇远侯留下不少家将,都是能打的。用好他们一些小战事,就足以平定。

⊕ttκΛ n⊕¢O

毕竟双方实力相差太大的时候,就是放头猪在主将位置上,也能打赢。毕竟猪是不会乱指挥的。

只是而今几十年过去了,顾兴祖也不是当年的少年,已经年过半百了,年岁长了,自己觉得自己的能力也长了,也混到大明军方高层了。

他追随成国公一路过来,没有打过什么硬仗,但是收获不少,更是没有将瓦刺看在眼里,所以伯颜帖木儿简单的近乎破绽百出的计划,他已经跳了进去。

如果单单是这样也就罢了。

毕竟猫儿庄并不大,人少一点,并非没有办法镇守了。

伯颜帖木儿也在进攻猫儿庄的时候,吃了不小的亏,在没有什么攻城器械的时候,伯颜的办法,只能是蚁附攻城。

而明军精锐士卒,即便是骑兵也知道怎么守城的,根本不用顾兴祖怎么指挥,就各就各位了,瓦刺士卒攻上来的时候,就是一顿箭雨,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石头,纷纷砸了下去。

让瓦刺留下一大批尸体。

只是伯颜贴木儿知道,他在也先整个计划之中占据了多大的距离,甚至一天之内,也先派了好几个人来问伯颜贴木儿,只有一句话,那就是猫儿庄打下来没有。

伯颜帖木儿以本部人马作为督战队,下令但是后退着战,不管瓦刺士卒在猫儿庄打的多惨,都不许回退。

死光了派下一批人上。

这种残酷近乎冷酷的办法,也让猫儿庄中守城变得艰难起来。

毕竟,瓦刺的弓箭也是能杀人的。

而且顾兴祖折了数千精锐骑兵,让城中人力有些匮乏,不得不将伤员也派上城墙。

就在双方厮杀正烈,明军连伤员都寸步不退,一具具尸体落在城墙脚下,硬生生的将地面垫高了半米有余。

继续打下去,就不用堆土攻城了,只要堆尸攻城就行了。

而在这个时候,第一线的将士还能坚持下去,但是顾兴祖却支撑不住了。

他这一辈子生下来就是荣华富贵,口中说的是兵书战策,但是何曾见过,真正的尸山血海,真正立尸之地。

所以,他怕了。

他带着百余骑亲卫家丁,从伯颜帖木儿预留的缺口之中逃走了。

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三章 都掌蛮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策进退第一百零五章 理财圣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五章 预修大典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敛财手段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辅的奏对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十二章 征朝鲜之议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第五章 京卫改革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第一百三十三章 传国玉玺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三十八章 杨溥请辞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第八章 断事官第八十八章 高阳伯李文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四十章 舆情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产体系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七十四章 缓与急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卫第六章 李贤的作为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十六章 海漕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一百三十五章 凯旋之后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八十二章 钱夫人之心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四章 太后第四章 可怜的王振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九十八章 关原之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第一百三十三章 卢沟河第六十四章 杨士奇与于谦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零四章 行猎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礼生死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