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报仇

第二百四十八章报仇

所有人都惊呆了。

吴瑾也是冲过去之后,这才发现,自己居然硬生生冲开一条路来。

不过这并不重要,眼前的“也先”才重要。

只见此人身形有些矮胖,一身西域盔甲,上面还有金银纹路装饰,此刻他惊魂未定,拔出弯刀与吴瑾对阵。

吴瑾大笑一声,长枪一击,就将此人手中的弯刀给挑飞了,随即手臂一抓,就抓住了此人的腰带,一只手提溜在马背上。转头就向回冲。

瓦刺各部见状无不大惊,立即停了箭矢。

不管射中此人。

只是吴瑾虽然掳了此人回来,但是为了掩护吴瑾,却有近千士卒倒在路上,有为他挡箭的,有我他抵挡两侧敌人的。

吴瑾神勇无敌背后,却是吴瑾的亲兵几乎全部折进去了。

此刻吴瑾想走,却不是太容易了。

万余瓦刺骑兵四面八方将将吴瑾这一点残兵败将给围住了,还派人来喊话,说道:“只要放下人,就放你们走。”

吴瑾听了,哈哈大笑,伸手拔出一柄匕首,干脆利落的将此人人头割下来,挂在马脖子下面,随即松开手,就好像是扔垃圾一般,将无头尸体扔在地面之上。

一时间所有瓦刺人都安静了。

虽然哱罗不是也先,但也是也先的亲弟弟,是脱欢第三子。位高权重。在明军的军法之中,凡是失陷主将者皆战,如果能夺回尸首,可以免罪,但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下场近乎生不如死。

这就是为什么吴瑾这么冒死,身边的人士卒都不敢不从,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吴瑾的人格魅力,但另一方面,就是残酷的军法。

瓦刺这方面只会比明军更严格。

所以瓦刺各部面临的问题,也很简单了,杀了吴瑾,或许可以免死,或者说那么是被处死,家人可以不被牵连,如果杀不了吴瑾,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

故而瓦刺也不说什么了,围住吴瑾就是一顿好杀。

双方的战斗都打的残酷之极。

瓦刺各部很明显的开始拼命了。

就在这个时候,孟元终于到了。明军大队骑兵的到来,反围住了瓦刺骑兵。

虽然在战斗之中士气很重要,但是士气并不能代替一切其他战争因素,纵然瓦刺各部存了搏命之心。

但是在明军绝对数量优势上,依旧不敌,损兵折将之后,只有数千骑逃走了。

吴瑾险死还生,甲胄都残破了,上面有大大小小的缺口,都是刀伤箭伤。但是他依然似笑非笑,好像是一个傻子一样,抱着一颗人头,说道:“这是也先的人头。”

此言一出,各部骑兵大惊,纷纷上来看,只是他们都不认识也先,也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也先。

古代就是这样的人,很多人即便是如雷贯耳,对很多人来说,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

只是而今吴瑾所部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孟元立即让吴瑾带着人头去向孟瑛报喜。

吴瑾觉得自己杀了也先,一时间身心空荡荡的,对外面的刺激,也显示出反应迟钝,似乎只想睡觉。

有一种意兴阑珊的感觉。

虽然是报喜,但是他似乎也没有多高兴。

等他回到孟瑛所在小山头上,这里已经一座大营了。

防御森严,从山头到山脚小,不大小山,密密麻麻住满了人。还有不少伤员。

孟瑛听说斩了也先的头颅,也是大喜过望。

无他,也先如果死了,草原上的均势就会立即打破,再加上黄金家族与绰罗斯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

想来,一场内乱很快就会掀起。

到时候很有可能恢复到太宗年间的局势,即面对混乱的草原局面,可以用支持弱者攻击强者的办法,维持草原平衡。

所以,也先如果死了,他非正常死亡的后果是战略级别的。

重要到让孟瑛都控制不住面部表情。

只是他高兴的太早了。

虽然孟瑛也没有见过也先,但是有人见过的,毕竟也先也常常出席重大的场合,见过他的人不在少数。

最少孟瑛身边的锦衣卫就是见过的。

很快就确定了这个人头并非是也先的,但看装饰也是一位瓦刺的台吉。算算年纪,应该是脱欢的儿子,或者侄子。

至于是谁,还要查。

不管怎么说,都是大功一件。

孟瑛也就将吴瑾不遵将令这一件事情,按下不表了。

只是吴瑾听说,此人不是也先,虽然精神振作了许多,却也回不到之前的状态了,大悲大喜是太消耗心力了。

他此刻只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

吴瑾将自己的体力心力都透支的时候,也先也尝到了切肤之痛。

就在这个时候,也先知道了他的三弟,父亲脱欢六个儿子之中的第三个,身首异处。

也先大发雷霆,将护卫哱罗的军官,全部处死,一口气处死了一百多人。

他之所以如此,固然有因为哱罗之死的原因,他作为脱欢长子,向来才能出众,一直压制着两个弟弟,至于老四,老五,老六,都太小了。在脱欢死的时候,都还没有成年。

正因为两个弟弟无法挑战哥哥的地位,所以兄弟之间的感情才算不错,也先也将两个弟弟当做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外用来压制脱脱不花,内用来制衡老将。是他政治版图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刻死了,也先岂能不伤心。

但是,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对瓦刺权威的动摇。

瓦刺是以什么统治草原的,是高贵的血脉?不,是金钱的魔力?不,就是靠百战百胜的权威。

草原上上下下都臣服在瓦刺的兵锋之下。

这一场大败,已经让瓦刺颜面扫地了,也先还想办法挽回局面,比如明日反攻明朝,不求大胜,只求小胜,还体面下台。

毕竟,也先当机立断,其实也是断尾求生,将近十万附庸部落当成弃子给了明军,而他保全了瓦刺本部实力。

只要瓦刺本部的实力没有受损,各部就不敢轻举妄动。

在此之前,也先还想用外交或者政治策略,将引这一场败仗引起的波动给按下去,但是哱罗的死,打破了这一切。

也先的亲弟弟都死了,谁还相信瓦刺本部实力没有受损吗?

这比任何言语都给力。

所以草原之上,一场乱事即将掀起。

毕竟大家都想知道,瓦刺这个头狼,到底行不行了,下面有不知道多少部落想取而代之了。

更不要说,一直心怀莫测的脱脱不花。

而今他也知道这一支突如其来的骑兵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自然也能猜出来脱脱不花在背后的谋算,甚至他怀疑,脱脱不花为明军引路,否则辽东骑兵怎么会这么样恰到好处的出现?

如果脱脱不花在,他估计要喊冤。

但是这是政治,不需要证据,只需要自由心证就行了。

这种种因素,让也先明白,而今他的敌人,并非明军了,而是草原各部。他要先行回去,与伯颜帖木儿汇合,将之前各部的物资抢占为己有,然后将这些部落的草场划到瓦刺手中。

毕竟他南下之战中,虽然谨慎使用本部主力,但是也损失不少,他估计最少折了三万瓦刺本部士卒。

至于附从部落,很抱歉在也先这里,他们没有资格在统计数据之中。

他必须立即扩充,将这些缺额补充上前,才能继续坐拥漠北。以应对将来的局面。

哱罗的死,就好像是一个临界点,让瓦刺的统治无可挽回的进入风雨飘摇之中。

不过,也先对这样的局势已经习惯了。

这对也先来说,并非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只是今后三四年恐怕就难以大举南下了。

第十四章 礼简而刑繁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五十五章 送别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临朝第十九章 不准赎刑第十一章 孙氏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战第八十章 寇深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驰道可解忧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三十八章 景东之战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医学院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法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初应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宫侍卫换血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十七章 西北驰道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会昌伯爵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内情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三十八章 景东之战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七十一章 男儿自是重危行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图的法会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击之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训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四十一章 天下风潮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万骑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一百三十九章 杨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残局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五十三章 中学教材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二十六章 朝鲜之战的帷幕第八十四章 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