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决战前奏

第二十八章决战前奏

这种千斤的大炮,曹义也不是没有见过。

北京城头,已经边关城头之上,这样大炮从来不少。

技术或许有进步,但是并没有大跨越性的进步。

这些大炮是少府这么多年精心打造,在刘定之的督促之下,是用了心,也有一些变化,比如确立了炮表,是朱祁镇下令钦天监配合打造出来的,改造了炮车。即便如此,一门炮也需要四匹驮马,如果路况不好,要六匹驮马。

这也是为什么,神机营五千多人,只有几百门炮的原因,大炮驮马,弹药车,炮手的辎重,等等平均一门炮需要十个人伺候。

再加上一些护卫后勤人员,这样的编组已经是极限了。

曹义也没有想到,火炮的集中使用,会有这样的威力,恐怕即便是什么城池,也挡不住火炮的轰击,更不要说朝鲜人在江心洲上面的,仅仅算的上是木制营寨。

而李瑈,也吓了一跳。

李瑈脸色微变,看情况就知道,已经不可能守了。立即下令撤退。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火炮刚刚停下来,就有无数士卒乘船小船而来,一两百步的河道,并不算远。

一会儿功夫,就登岸了。

而且朝鲜军队,此刻正一面慌乱。

他们还没有从被轰击的余韵之中清醒过来。

一方面固然是火力猛烈,另外一方面,却是这是很多朝鲜士卒万万想不到的事情,从精神层面无法接受。

如此明军一冲上来,双方短兵相接。

朝鲜人又接到撤退命令,纷纷后退。随即转变成了溃退,被明军追杀,来不及上船,纷纷跳进了鸭绿江之中。

明军首战得胜。

一场总计参与兵力不过数千人战斗,却进一步打击了朝鲜士卒的士气。

李瑈不敢反击,只能派人谨守鸭绿江东岸,长壁深垒,以待长久。

曹义连夜铺设浮桥,就是那种无数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的浮桥,并想办法将火炮运上了江心洲之上。

大军以江心洲为出发点,直扑北岸。

只是李瑈也不是白痴,见识过火炮的威力之后,就将阵地向后撤退了一两百步,正好让开了火炮射程。

当炮火一停,就派大量的火铳上在江岸上列阵,轰击江面上正在渡江的士卒。

这里水面狭窄,通行大船不易,双方的水师都有默契的在下游交战,不到上游来。所以明军用来渡江的船只,大多是小船。

这些小船并不坚固,如果用大炮轰击,一炮之下,就会散架,但问题是朝鲜没有那么多大炮,他们更多是火铳。

于是乎双方开始对射。

不过片刻,明军火炮再次响起来,朝鲜各部纷纷退去,明军这才在鸭绿江北岸站稳了脚跟。

只是他们的进展,也进限于处了。

李瑈等待多时,将麾下马队一下子投入进去了。

双方在江岸之上,浴血厮杀。

整个朝鲜不过一两万骑兵而已,这些骑兵在明军骑兵面前从来是软脚虾。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骑兵毕竟是骑兵。是朝鲜军中的精锐,在明军立足未稳的情况之下,冲过来,未必不能将明军先头部队,一古脑赶下鸭绿江。

只是他们太小看明军。明军派过鸭绿江的是一个营,站在这里的仅仅是半个营,二千多人。但这两千多人面对朝鲜骑兵的冲击,岿然不动,双方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不得不说,朱祁镇的意志彻底贯彻在京营之中,京营不管是兵员素质,武器装备,军官水平,乃至将领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每年六百万两银子,户部,兵部,锦衣卫,东厂都盯着,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实处,不会在搞出贪污军饷这样的事情。

而且军队训练也是相当之艰辛,大部分时间都在军中反复操练。虽然比不上现代军队的训练强度,但是在当时却也是少用了。

最少朝鲜军队的训练强度是远远比不上了。

所以面对朝鲜骑兵的冲击,两千明军士卒居然牢牢的顶住了。

曹义只能听见对面岸上,喊杀声震天,立即下决定,派出士卒增援。但是增援效率是相当之慢,估计一天下来,能够派上去一两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明军的战斗力大大高于李瑈的估计,李瑈见状,心中暗道:“决计不能让明军在东岸站稳脚跟,否则这仗没有办法打了。”

几十门火炮集火轰击,几乎是以此制敌,无坚不摧了。李瑈本想层层防御,但是一看明军火炮的表现,就知道,只要将明军放过鸭绿江天险,之后就是无可奈何的局面。

虽然在后面还有什么大同江,等江河,但是李瑈很明白,他的根基浅薄,一旦前线出现惨烈的败仗,政治上的巨变,就会致命。他不会知道他那一位张良能不能当得住。

他亲自上阵,带着本部人马,围杀这些过江的明军。

明军死守岸百余步的宽度,援军虽然不多,但是源源不断上阵,一天之下过江万余人,双方厮杀竟日,终于在日落时分,朝鲜人才不得不退兵。

只是在天黑之后,明军也退兵,放弃这一处滩头。

这个决断很明智。

因为在半夜时分,朝鲜从上游乘坐火船,撞在浮桥之上。

从西岸到江中洲的浮桥被点燃,一夜之后,化为灰烬。熊熊大火,燃烧了半夜。这一条浮桥被烧断之后,明军能渡江人员锐减。

如果还让明军停留在滩头,那么明日就会面临一场大屠杀。

至于为什么不在当日就撤退。

原因很简单,临阵撤军,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撑到天黑。

不过这一战,双方伤亡都不少,从伤亡比上来说,朝鲜军队将近明军的两倍,这不仅仅是战斗能力,还有各种后勤宝藏,还有武器装备的原因。

这一战之后,双方都在暂时添伤口,曹义又寻了另外一个突破口,尝试过江。毕竟这一带鸭绿江蜿蜒流淌,可以选择为突破口的地方,并非只有一个。

只是在李瑈的防守之下,都宣告失败。

但是李瑈虽然是防守一方,伤亡还在明军之上,如果不是因为鸭绿江险阻,让明军过江的人数,都很少,每一次过江,都要面对一场以少敌多的大战。正在平原上展开大战,朝鲜人早就被京营给打崩了。

双方加起来二十多万兵马,沿着鸭绿江百余里河道铺展开来,明军开始一次又一次试探过河,因为强烈的火力支持,李瑈不得不将沿江防线撤退后一两百步左右。

大部分战事都是在万人以下,在鸭绿江东,持续一天,到二天不止,简直是此起彼伏。

曹义一方面是在用朝鲜兵来练兵。

在曹义看来,京营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见过血的太多,战场上过走一遭,胜过训练一年多。真正见过血之后,知道什么是战场,战斗力才真正发挥出来。

二来,曹义是真的想突破。

固然他安排了两侧迂回的总战略,但是说曹义有一场畅快淋漓的灭国之战,倒也不是,只是真正大战,本来就是这样的,特别是一方占据地利一心要守,打过几十天,几个月都很正常。

即便是鄱阳湖大战,双方都有决战之心,前后也打了一个多月。

所以,曹义虽然留了后手,但是在对付李瑈上,可是没有半分保存实力的想法,一次一次突破恶战,估计这样打上一个多月,当曹义将李瑈的情况搞明白了。那就是决战的时候了。

只是不知道曹义不知道,李瑈能不能等到他决战那一天了。

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贤思路第三十一章 交趾与西洋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杨荣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驰道可解忧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贵圈子的烂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九十一章 整顿卫所的分寸第二四十三章 石疯子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产体系第九十八章 风波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置州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五十一章 晒盐法的进展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四章 朱祁镇的算计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宁化黄氏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阁变化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三章 会昌伯孙家第八十四章 云贵总督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钱袋子第三十八章 五世说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七十章 年关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八十八章 冼驸马?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六十七章 银币铜钱两级体系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十五章 礼乐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药苦口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给他们死亡第六章 新天子第十六章 经筵第一百三十八章 盐业帝国的景愿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十五章 礼乐第十八章 瓦刺内乱的可能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五十三章 处置曹吉祥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战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十一章 孙氏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第四章 可怜的王振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六十三章 辽南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二百零九章 双方退兵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十六章 李瑈的应对第十一章 朝鲜靖难第一百一十五章 议麓川六第二十三章 广东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