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朝鲜大清洗

第五十七章朝鲜大清洗

正统二十年,正旦。

朝鲜的大雪,比北京要大的多。

景福宫虽然被大火烧掉了,但是朝鲜王宫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

从十月底就传出来,朝鲜王朱祁钰要大会朝鲜贤良,重定两班名录。

如此一来,朝鲜但凡有身份的人都到了。

一时间,似乎大家都忘记了,这里的主人,由李氏变成了朱氏。

一番礼乐之后,朱祁钰出现在大殿之上,朝鲜上下山呼千岁,行礼如仪。

只是朱祁钰有一点不习惯。

第一个不习惯,是这种受群臣朝拜的人,一般都是朱祁镇而不是他,第二个不习惯,却是不习惯朝鲜的宫殿。

朝鲜的宫殿有显著的唐代风格,倒不是说与北京城差,但是在很多细节处理上,还是让朱祁钰很不习惯。

比如朝鲜大臣大多是跪坐,地面上是光滑的木质地板,而不是苏州金砖。

朱祁钰眼睛扫过全场。朝鲜两班贵族权势最大的十四家。被称为宰相之宗的、 庆州金氏,安定任氏,庆源李氏,等十四家,全部有人到场。他们每一家都可以左右数县的政治格局,如果他们十四家齐心合力,协助李瑈,朝鲜绝非那么容易打下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世宗大王留下的老臣。

可以说,整个朝鲜的精英都在这里了。

他们或许注意到了,也或许没有注意到,在这里除却朱祁钰身前的侍卫之外,就没有一个大明官方的人出现。

朱祁钰也是饮过三杯酒。就起身离开了。他走在大殿的木制长廊之上,心中轻轻一叹,暗道:“应该开始了。”

就在朱祁钰刚刚退场,忽然密集的脚步之声,惊动了大殿之中的朝鲜诸臣。却见一个大踏步走了进来,就来到朱祁钰座位之前,忽然转身,面向下面的人,深深的鞠躬,说道:“诸位前辈,金承琉向诸位前辈问好了。”

“金三郎,你怎么如此无礼,这是你能来的地方吗?”一个金氏老者厉声责问道。

金承琉的父亲,金宗瑞能成为托孤重臣,自然也不是出身寒家,故而这个老者说起来,还是金承琉的长辈。

金承琉忽然起身,说道:“刚刚是以金家后辈,想诸位前辈行礼,是叙私谊,而今却要说公事了。”金承琉厉声说道:“大明锦衣卫朝鲜千户金承琉奉上喻,查李瑈同党。还请各位前辈不要自误。”

一时间,气氛要比外面的皑皑白雪还要冷。

这些朝鲜两班贵族,也不是傻子。

到了这个时候,如何不知道,这就是一场鸿门宴。

一个人忽然说道:“金千户,伪王之事,参与进去的人都已经被处置过了,而今又是何意?”

金承琉回过头一看,微微一笑,说道:“原来是申公。”

此人名为申叔舟,乃是世宗大王重要的大臣,在原本的历史上,投靠了李瑈,参与了废立大事。

但是在这个历史上,他坐怀观望,似乎发现李瑈固然难以成事,故而设法外出避难,在明军到来的时候,他又是在汉城攻破之后,第一个来投奔大明的朝鲜大臣。

现在是徐有贞的左右手。

很得重用,在参加大宴之前,还在徐有贞身边办事。

自以为在明人眼中,他很有地位。故而出面对抗金承琉。

金承琉微微一笑,说道:“我记得,当日先父腹部中刀,欲求各位家兵勤王,步行千余步,步步有血,然后诸位都闭门不纳,难道不是李贼的帮凶?”

金承琉眼睛通红,一丝凶光看向所有人,说道:“你们一个都少不了。”

金承琉这一番话,的确是没有问题的。

两班贵族其中并非一个整体,其中也是派系争斗不断,故而面对李瑈突然发难,很多人都选择了闭门谢客,什么都不参与进去。对于家族本身来说,这些举措未必是不对的。

当时朝鲜王不过十岁上下,谁愿意将身家性命压在区区十岁小儿身上,要知道朝鲜皇室之争,从来残酷无比。牵连进去的,死都不是死一个,而是要牵连家族的。

朝鲜太祖太宗时期,就有两次王子之乱,就将这种残酷性,表露无疑。

但是从金承琉眼中,每一个人都杀害父亲的帮凶。

故而这一件差事,他明知道自己是一把刀,还欣然愿意当这一把刀。

“这里还论不到你这个孽子说话。”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话。

金承琉目光随即狠狠的盯过去。

朝鲜太祖偏爱幼子,想要废长立幼,结果被朝鲜太宗跳反,朝鲜太宗上位之后,对这于庶子深恶痛绝。

于是定下了奇葩的规矩。

严苛的限制了庶子权力,不仅仅父亲的官位,家产都只能有嫡子继承,庶子连当官的资格都没有。

庶子与嫡子之间,简直是天壤之别。

嫡子简直可以将庶子视为奴婢了。

而金承琉就是金宗瑞的庶子,这也是金承琉能够在当日活下来的原因,因为他是庶子,即便是他有心报仇,他的身份与地位,也不可能在朝鲜社会之中有什么出头之日。

金承琉一挥手,身后立即有一根箭矢飞了出来,将刚刚说话的人,钉死在地面之上。

所有朝鲜人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侧边角的布幔统统落下来,却发现一队队衣甲整齐的锦衣卫。

金承琉淡淡的说道:“诸位稍安勿躁,朝廷不会错杀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随即无数锦衣卫猛地冒了出来,将近乎一半的朝鲜大臣给带了下去。

一时间,本来高朋满座的大殿之中,顿时少了一半有余。

徐有贞在开始之前,就有过交代。

他不是交代谁要保,而是给金承琉交代数量,那就是六百家。

朝鲜两班贵族,被朝鲜太祖太宗世宗三代皇帝折腾了个遍,将高丽旧有的两班贵族改成忠于李氏朝鲜的两班贵族。

在数量上,也将很多两班贵族踢出来,将两班贵族限制在两千家上下,大大增加了中央集权。

而在大明攻破汉城之后,追随李瑈,不敢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总共有一百多家,被一扫而空。

而今再将势力最大的五六百家给清理了。

朝鲜两班贵族的主体就不存在了。

至于剩下的虽然还有一千多家,但是要明白这些贵族权力,并非平均分配的。下面这些两般贵族大多都是地方上的贵族,权力根本不大,依附于这些大家族。

而今这些大家族都不存在了。

他们要靠自己的能力造反,却是不行的。

清理了这么多上层人士,就有足够的空间给这些地方上小贵族进行提拔。

毕竟对于享有各种特权,一出生身上就有几品官的大贵族来说,大明对他们的拉拢,最大的筹码也不过是保持原来的样子。

但是对这些沉沦于各地两班贵族,大明杀了这些上层之后,能给他们的却有很多很多。

朝鲜两班贵族面对这样的局面,所有的幻想都被打破了。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再几个月前,他们将朝鲜南三道以和平的方式交给大明的时候,就等于放下武器了。虽然他们不放下武器,也不可能抵挡大明的大军。

再也没有抵抗大明的任何实力,不过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已。

而且这样的场面,也不是仅仅出现在汉城,而是整个朝鲜一切动手,重点处理区域,就是汉城以南的地方。

这些地方并没有见过大明天兵,没有经历战火,此刻要补上这一课。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策进退第八十一章 钱家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战猫儿庄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九十四章 开海六第四十章 雨夜夺城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一百三十一章 监国第八十二章 西宁读书人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医学院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团的到来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一章 圣诞将至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三十六章 京营出京第八十八章 冼驸马?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第十五章 礼乐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四章 朱祁镇的算计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八十章 西宁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二十一章 卫河入海段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一百七十八章 决战于大同城下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七十章 父子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七十七章 日食将至第四十二章 举步维艰第四十章 舆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机的窘境第五十三章 处置曹吉祥第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调整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四十八章 关山飞渡第九十七章 开海九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二十三章 从直隶开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六章 李贤的作为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贵圈子的烂事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九十二章 坚持不懈埋子第四章 朱祁镇的算计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应手第九十章 少府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一百二十七章 托古改制第五十六章 朝鲜两班第一百章 定风波三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五十六章 灾情汇总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四十三章 海西经营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七十四章 新理学的种子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二十四章 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