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

第六十九章松花江水师

黄萧养此刻作为新任松花江水师统领,带着从海运水师那边转来的五六千兄弟,乘坐刚刚修建好的船只,带着一万五千步卒,还有大量的火器与粮食。沿着忽儿海河进入了松阴城。

过了这里,总算是来到了松花江之中。、

黄萧养有几分赶鸭子上架。

他并不知道在历史上,他还有一个顺天王的名号,乃是南海之上大名鼎鼎的大海盗,最多的时候,坐拥四五万之众。

只是他即便知道了,估计也不大喜欢过历史的日子。

而今他乃堂堂松花江水师统领,将来未必没有更加一部,将他老黄家变成将门世家。

只是此刻,他高兴之余,心中也很是烦恼。

无他,太急了。

他本来是押运朝鲜百姓,从朝鲜来海西,却被临时征召,从海运总兵官麾下,调到了海西总兵麾下。

匆匆忙忙的带着几千士卒,接受了匆忙赶工的船只,这些船只上面很多地方连桐油都还没有干。

更有太多的地方,额让黄萧养这个老跑船,一千个一万个看不过眼。

他这几日没有做别的事情,就是带着自己的老部下,都做一件事情,将船只的错漏的地方,一点点的修补过来。

天下第一流的造船工匠,还是在南方沿海,东北的船匠的技术,在黄萧养眼中本就不是太好,但是有飞一般的赶工,自然有很多让黄萧养难以容忍的地方。

只能自己带人叮叮当当的修缮船只了。

不要以为水手都不懂造船的。

其实在古代很多水手不敢所多精通,但也都是有一两手的,毕竟遇见风暴了什么的,都要自己动手修缮。

总之,整个松花江水师,大概有大船十余艘,其余船只小船七十多艘,当然了,他们的船只大小根本不能与海船相比。

甚至黄萧养的船队后面,还拖着很多木排,敢不就是大木头拼凑在一起。、托运一些物资。这就是来不及造船的原因。

在黄萧养看来,这是一个临时拼凑出来的班底,如果他作为敌人,他有不知道多少办法,将这支船队沉入松花江之中。

但是他唯一指定庆幸的是,瓦刺是没有船队的。没有水师的。

这所以黄萧养这才装着胆子,张开风范,逆流而上。只是还不到肇州城,就遇见了战事。

却是数百小船,顺流而下,作为火船冲击松花江水师。

吓了黄萧养一跳。

只是在水战技能上,瓦刺太差劲了。

所以看上去一场轰轰烈烈的火攻,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结果,但是耽搁了黄萧养几日水程而已。

这也是因为黑龙江流域虽然水运不兴,但是并非人们所想,一点船只都没有。

别的不说,如果一艘船都没有,这些人渡河该怎么渡?

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人烟稀薄,所以大船不多,但是几个人的小舢板,却有太多了,反正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一个木匠,就能做。

这种情况下,已经是张宗周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就在也先在台州与明军大战一场,各自收兵。相持不下,却不敢再战了。

杨洪事先修建的台州大营,就很有先见之明。

瓦刺不敢进攻,只是四方放探马,似乎要将杨洪困死在这里。杨洪却丝毫不惧。当日一战,双方各自有了伸量。

知道对方的底气。

更不要说,这一次出征,杨洪也带了大量的粮草。

这些粮草不是别的,就是兀良哈的羊群。

这是草原各部骑兵惯用手法,杨洪常年守边,对这情况再熟悉不过了,自然是用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

即便是牛羊吃晚了,杨洪突围,他也不觉得瓦刺能够拦得住。

双方小战不断,但是下一次大战还在酝酿之中。而此刻肇州城下,张宗周就不能坚持了。

张宗周虽然是也先第一幕僚,但是他之前从来没有带过兵,无非是因为攻城战,让瓦刺大大小小的将领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也不愿意折损本部人马,这一场大战指挥权,才落在张宗周手中。

不能说张宗周不能指挥大战。

而是谋士出身的将领,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思虑周全,换一个说法就是想的太多。任何将领最重要的是能决断。

战场之上各种信息各方消息汇集,其中有太多太多自相矛盾,还有相互抵触的消息了。

这就要考验一个将领断决的能力。

而张宗周是谋士,他之前一直是给也先出主意,不管他想出什么神机妙策,真正下决断的,还是也先,并不是张宗周。

而此刻,要他下决断。

他有一点犹豫了。

他想撤退。

因为他看得分明,而今瓦刺都陷入各方面的颓势之中了。

攻坚城不下,甚至野战也没有一战解决杨洪所部。

这一场大战,瓦刺大胜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

但是必失败更难的,是接受失败这个事实。

也先局面就是如此。

撤退,很简单。

而今明军与瓦刺在肇州城附近这一两百里的战场之上,瓦刺还是占据战术主动权的。张宗周他想要撤退,明军是阻拦不住的。

但是,一旦撤退,背后很多政治影响,张宗周就要细细考虑了。

首先,这是承认失败。甚至瓦刺这一次撤退,很可能是今后双方主动权的转让。

张宗周虽然被也先重用,而今他头上也有一个大元平章官衔,几乎等于大明的大学士。但是张宗周很明白,自己是外人。

这样大的责任压在他身上,他是无法承担的。

故而,他只能将这里的消息,传给也先,让也先做决断。

但是在也先做决断之前。他首先继续维持肇州城下存在。

肇州城南门。

无数将士在辛苦的工作。他们要将封堵的南门再次打开。

毕竟这一场战事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朱仪已经下令将两个城门都用大石头给封死了。

而此刻援军来了,自然是重新打开。

肇州南门打开之后,大量明军出来,却见千余明军从船上下来。涌入肇州城之中,带队的人乃是亦失哈的义子,施带儿。

亦失哈去世之后,施带儿进入军中,一步步高升,在石亨带领大量海西将领进入京营之后,施带儿就成为海西重要将领。

这一次救援肇州一万五千士卒,都由施带儿带领。

双方会师,自然是喜不自胜。

肇州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数次被瓦刺登上城墙,都被朱仪带队打下去了。士卒伤亡近千,更重要的是,火器消耗太多了。

特别是各类万人敌。

战时的武器消耗,即便是事前再怎么准备,真到打的时候,根本是不够用的,特别是瓦刺四面土山,从高度上就压制了肇州城墙。

面对汹涌而来的瓦刺士卒,朱仪能尽量保持火力密度,因为肇州城中人员经不起消耗。

这样一来区区一个月的战斗,万人敌的数量就减少了一半。

再打上几个月,万人敌决计会供应不上了。

到时候,这局面就不大好维持了。

所以,在施带儿的到来,对朱仪来说,简直是雪中松炭。

他亲自出城迎接。将城中储备的酒肉拿出来,犒赏全军。

下面军队一片欢腾,就不用细说了,朱仪与施带儿寒暄几句,就进入正题,朱仪将情况城中的情况一一告知,随即施带儿所带两的物资,还有外面的形式,全部说了出来。

朱仪慢慢消耗了,他目光炯炯的盯着施带儿随后问道:“施将军,如今的局面施将军想何去何从?”

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杨溥之死第七十四章 缓与急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虫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八十章 寇深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九十五章 大云南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九十六章 别江南第二十章 三世说与大同世界第十四章 李满住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序章 我, 朱祁镇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零八章 不负使命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二十五章 会试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七十一章 驰道第十四章 新任内阁班子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九章 内阁增补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第四十九章 科学之种第二十六章 换讲官之意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一百零三章 韩雍的手段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贤思路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一百五十二章 亲亲之道第七章 定国公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五十二章 负担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兰忽失温之战第七十章 悬危之计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临朝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义政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五十二章 于谦的去向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七十四章 新理学的种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药苦口第六十五章 调整政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计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举天下工场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九十六章 残破京都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策进退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