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年,徐有贞的日本任务

第九十四章徐有贞的日本任务

如朝鲜攻对马岛,对马宗家臣服朝鲜,足利家都无动于衷。

并非日本打不过朝鲜,而是日本内部纠缠之下,不可能为一个小岛打朝鲜。

日本虽然是一个岛国,从历史传统来看,水师却是他们的弱项。

日本的水师即便是在万历朝鲜之役中,也打不过朝鲜水师,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了。

朱祁镇揣摩着徐有贞这一句话,也慢慢理解了,说道:“具体的怎么做?”

徐有贞心思急速转动,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能临时想对策,他心思不知道转了多少回合,说道:“以臣之见,首先要派使者再次去日本,册封日本国王。”

朱祁镇也明白。

日本与明朝之间的外交关系,却是很复杂的。

这种复杂的关系,却是从足利义满开始。

足利义满是室町幕府之中最有权势的幕府将军。

但是他也面临很多问题,在各种问题之下,做出了向大明称臣,并被太祖皇帝封为日本国王。

足利义满对日本国王这个名号,是相当之满意,对外交往,比如同朝鲜的来往,都是用这个名号。

也显示出足利义满的野心,再加上足利义满可以从对明贸易之中,得到很大的好处。

但是并不是日本所有人都满意的。

比如说日本的公卿集团。

一来是面对足利义满政治野心的企图,二来就是日本以来的自尊心。

他们认为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不称臣的,是以独立自主对等的外交原则,在隋朝的时候,还有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

日本天皇更是一直存在。

所以,不管中国人怎么看,日本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中国的藩国。

而历代幕府将军之中,也唯有足利义满向大明称臣。

自然积蓄了很多的反对力量。

对付一个政治强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时间。

足利义满自然不能长生不朽,等他去世之后。

日本与大明之间的贸易就有可反复,甚至永乐年间,还搞出拒绝大明使臣的剧本。其中内情变化,朱祁镇与徐有贞是局外人,并不是太清楚的。

但是数日本与大明最后一次外交时节来往,就是宣德年间的旧事了。

而今算起来,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这二十多年的时间之内,中日在官方层面并没有什么来往。特别是在大明开海之后。

无他,日本在宣德年间的来朝,本意就是为了勘合。甚至国书上,也是特别含糊了日本国王的称号。

而大明在开海之后,勘合贸易虽然还有效,毕竟大明开海的时候,都是允许大明商人出海,而不是允许外国商人来朝。

所以外国要来中国贸易,要么拿勘合来,要么找一个中国人作为名义上的主家,干脆与中国人合伙做生意。

总得来说,勘合贸易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日本与大明之间,呈现出政冷经热的局面。日本作为中国商品海外市场之下,在开海之后,中日民间往来更是频繁。

只是如此一来,日本足利家族更没有与大明有什么官方交往的必要,甚至日本在有意回避与大明交往。

似乎,一方面不想承认当年足利义满低的头。

另外一方面大明也是一个大国强国,也不好得罪。与其与大明交往频繁,惹来各种麻烦,还不如大家都好像看不见一样。

不耽误发财就行了。

而且这十几年足利家族内乱频繁,新上位的足利义政也没有得到大明的册封,大明以册封日本国王的名义出使日本,也算是一招好棋。

是一招投石问路。也要明白日本内情之后,才好下手。

朱祁镇点点头,对日本的确要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但是朱祁镇而今的目的并不是日本,而是日本的金银。

这里面就大有说头了。

朱祁镇说道:“朝廷而今用度艰难,而今瓦刺败北,朕欲除恶务尽,追亡逐北,但是囊中羞涩,故而朕不得不贪恋财物,上下求索之。”

朱祁镇语气之中,带着几分自嘲。

朱祁镇不能说不爱钱,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大部分工作,就是搞钱搞钱搞钱。

有钱有些事情,也是做不了的,但是没钱的话,是什么事情都不能做的。

徐有贞说道:“陛下一心为国,乃是国家之大幸。”

这一句话虽然是奉承,但是却未必不对。

朱祁镇一直压制宫廷开销,已经压制到二百万两以下了。

年入二千五百石粮食,一千五百万两上下,宫廷开支在二百万两之内,更不要说,还有少府等收入,不列入国家预算之中。

真的算起来,朝廷在宫廷方面的开支,已经压缩到了不足十分之一。

国内外大型工程一律停了下来,甚至朱祁镇自己的山陵,朱祁镇也没有要修的意思。

朱祁镇说道:“朕的锦衣卫得到一则消息,却是在日本一岛屿之中,有一金山。”

徐有贞顿时明白朱祁镇为什么这么关心日本了,但是他即便决定不该质疑朱祁镇,但是也忍不住说道:“陛下,这消息可是真的?”

朱祁镇也明白,将这个消息托于锦衣卫之中,还是有些难以取信于人。

他说道:“朕也不知道,只是姑且信之。”

徐有贞说道:“为了这个消息与日本动刀兵的话。太-----”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了。

他想来皇帝平日也不见昏庸之状,而且却怎么偏听偏信起来了。他很想用一个比较委婉的词,来描述他的心思,但是一时间居然找不到用什么词,来代替“荒唐”两字。

朱祁镇不用徐有贞说完,也明白徐有贞的心思。

朱祁镇说道:“朕也知道。不过此岛不在日本大岛之上,而是在日本西边一小岛,名曰佐渡。在偏远之地,即便在日本也不受重视。与海西,朝鲜遥遥相对。朕就是想让你专司此事,出使朝鲜之事,你与李实也打过交道,就交给他了。”

“想办法让日本让此岛于朝廷,不行,就动兵不迟,让王英负责此事。”

“他也归你节制。”

“如此此事是假的,朕自然要杀人,锦衣卫也要清理一下了,但是如果事情是真的,朕要你确保这佐渡岛一定要在朝廷的手中。”

朱祁镇之所以选择佐渡,而不管石见,就是因为佐渡是一个岛,而石见却在日本本岛之上。

除非大举入侵,朝廷将石见掌控在手中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是佐渡就不一样了。

海外离岛,只要封锁好消息。

数年之内,大概没有问题的,即便日本听到了什么风声,也决计不敢轻易与大明翻脸,等大败瓦刺之后,九边重兵解放出来,军制改革完成之后,即便日本不找大明的麻烦,大明也要找日本的麻烦。

毕竟朱祁镇承诺了弟弟当日本王的。君无戏言,总是要完成的。

徐有贞对这一件事情,即便是现在也是将信将疑的,但是皇帝已经将话说到这一份上了,他自然是不可能推托的。

于是答应道:“臣遵旨。”

心中甚至盘算,如何行事。

听闻只是海外一岛。徐有贞觉得从日本手中讨要过这个岛并不难,毕竟古代疆域理念与现在不同。

所以日本人未必在乎这一个岛。

但是问题是如果所谓的佐渡岛上,并没有金子,这一场闹剧该如何收场,才是徐有贞关心的事情。

毕竟圣明无过陛下,总是要给陛下圆了此事才行。

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线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十五章 预修大典第七十四章 春耕准备第一百零八章 银铺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国公决断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一百三十章 死谏第五章 瓦刺与西域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三十四章 黎思诚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零七章 会猎朝鲜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零五章 理财圣手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一百零一章 围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九十五章 开海七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退步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报速报第九十八章 李满住的决断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城飞将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五十七章 朝鲜大清洗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三章 西南风波起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七十章 诸子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务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会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百战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卫武学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议麓川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九十四章 征麓川余波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锐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试探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变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六章 新天子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