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

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

少府派来负责这采矿事宜的人,乃是朱祁镇所封的待诏官陆祥。

陆家乃是师匠世家,祖上陆贤为太祖皇帝构建南京宫室,现在南京宫室都是出自陆贤之手。

于是陆家在为宫廷服务的工匠体系之中,是有特殊地位的。

而陆祥本来是石匠出身。

说实话,他对采矿并没有什么研究。

但是他威望高,徒子徒孙多。

故而当刘定之建立少府之后,就将他请过来,负责采矿技术上面的一些问题。

刚刚开始的时候,陆老爷子不过是主持而已,他能压服下面的工匠,但是陆老爷子能成为当世第一流的工匠,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先后参与了福建,浙江银矿,夹金沟金矿的开采,不敢说技术多高超,但是寻常工匠的套路他都会。

并且积累经验,或许不是第一流采矿技术专家,但是作为一个主持金银矿开采方面的专家。

因此也被朱祁镇封为待诏官。每年多拿一分俸禄,并且还有向陛下上奏的权力。

不要小看这里权力。

有这个权力,陆家在京城之中,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别的没有,最少将陆家逼急了,陆家可以告状的。

只是此刻的陆祥心中也是忐忑不已的。

他家里数代为宫中服务,看似不起眼,但是消息还是相当灵通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不知道,但是已经快到了佐渡岛上,事情的原本都告诉了陆祥。

他是是做过探矿的事情,如果探矿真是那么容易,就没有那么多人一辈子都找不到一处矿苗了。

很多矿产都是无意中发现,或者说古人早就发现,流传下来的,后世人根据古人遗址,在周围探查出来的新矿,都是属于一个矿区,或者矿脉的。

随随便便指一出地方,说这里有金矿,实在是太荒谬了。

但是是皇帝所命,陆祥也不敢多说什么,他只能用一百二十分的精力来探查矿脉了。

故而等到了佐渡岛,其他人都先行上岛了。但是陆祥却下令,让船只绕岛一圈,就是为了探矿。

中国古代探矿理论可可谓源远流长,最早的是管子六条,之后,更有发展,但是难免沦落入神秘学的范畴。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带着神秘学色彩的理论,就没有一点作用了。

只是当然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神秘学下面的科学原理而已。

就好比这一次,陆祥在望气。

据说,不同的矿山远远看去,是有不同的色彩的。

金银铜三种矿各有不同的宝气。不过观气最好的时间段,不是别的时间段,就是秋后,唯有在秋后,植被稀疏,能将山的本色显露出来。根据山上不同颜色的石头来大致分辨有没有矿石。

这才能看得仔细。

所以而今时节不对。春夏之交,一片郁郁葱葱的,又能看出来什么。

不过,陆祥也不是没有收获的。

除却望气之外,还要寻龙。

所谓寻龙,就是根据山势走向,还有水脉走向,乃至于山体结构来判断有没有矿石。

不过,这样的工作量就大了。

不是远远一看,就能看出究竟来的。

不过,佐渡岛并不大,只有两座平行的山脉,都是西南东北走向。两座山脉中间,有一道狭长的山间平原,两侧山峰上游有溪流,这一片平原也是可以耕种的。

港口也在两山之间,岛上的百姓不过数千人。壮丁不过几百而已。

这些人有很多是流放过来日本贵人的后代。与足利家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足利义政根本不在意。

这数千人也就成为的大明的子民了。

至于如何如日本方面交接,陆祥根本不用操心。

他来了之后,一心一意的探明矿山。

他首先发现的是金沙。

其实佐渡岛上有金矿,这本就不是一个太大的秘密。

就好像是毒药一般,忽略计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而今佐渡岛上的金矿,是从河流小溪之中淘换出来的金沙。分量很少。

Www✿тTk Λn✿¢O

日本本身就是一个金银矿丰盛的国家,这样的地方在日本各地也是有不少的。

故而,日本并不重视此地。

陆祥看过金沙之后,沿着河流逆流入山,一边看山势水势,另外却是找矿苗。

所谓矿苗,是指暴露外部的矿脉,当然了,很多时候也很少太清楚的矿苗,这就要找一些特殊植物。

不过,陆祥徒劳无功。

虽然佐渡金矿后世享有大名,但是真要探测出来,却也是要费工夫的。并不可能一下子都能找到。

陆祥先行探查北山,然后又转向南山。

在北山并没有收获,却在南山有了收获。他发现裸露在外面的矿石,却不是金矿,而是银矿。

只是虽然不是金矿,也让陆祥心中颤抖不已了。

因为他一时间居然估算不出这银矿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根本就是一座银山。

陆祥心中对皇帝更是充满了不可言说崇敬感,在他看来,这件事就是神迹。正因为知道开矿的难处,陆祥才更明白,这样的事情有多难。

不要说锦衣卫的情报,天下之间这样真真假假的消息太多了。

皇帝如何能从这么多繁杂的消息之后,找出这个准确的消息。

这不就是上天保佑吗?

至于为什么说是金矿,找到的却是银矿,这一点陆祥就下意思的忽略了,毕竟对于朝廷来说,金银其实都一样的。

陆祥自然不敢耽搁,立即将这个消息传了回来。

一路上得到消息的人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很多人都以为是皇帝一场胡闹,一次任性而已,万万没有想到,居然真有收获。

一时间朱祁镇在很多知情人的眼里,也是金光加身了。

朱祁镇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了。

北方的麦子已经准备收割了。

今年是一个好年景。

当然了。

并不是说,天下间风调雨顺,什么灾情都没有,河北依旧是春旱,但是这么多年来,三湖五河工程已经被河北百姓熟悉了,甚至当初朝廷治水的时候,没有留心注意到的边边角角,也被后来历代地方官员,修补出来了。

从正统七年之后,河北的兴旺一日盛过一日。

对抗春旱的经验也是非常多的。

故而,之前春旱乃是河北百姓拗不过的一道坎,但是而今的春旱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不觉得的旱了。

所以旱情中央河北没有什么问题,其他各地旱情虽然严重,但也算不了什么。

最严重的就是济南府。

朱祁镇自然派人免税赈灾一个套路下来,也是要花钱的。

但是这里花得钱,比起之前动辄百万灾民的情况,不知道好了多少。在朱祁镇看来,这根本就是老天爷保佑了。

不过,对山东的情况,朱祁镇也有些留心。

无他,这几年山东可是多灾多难,水旱不断。更有黄河穿过大半个山东半岛。给山东百姓带来很大的灾难。

朱祁镇心中暗道:“山东水利也该整顿一下了。”

但是该怎么整顿,一时间朱祁镇也没有方案,也只能先放放,且打败了瓦刺再说。

而今朱祁镇只是期望,今年夏秋之间没有洪水,整一年下来,朱祁镇大概能拽在手中一千万两。

再加上其他方面凑凑,一两千万两,这一次打瓦刺修建草原各城池的经费,大概就够了。

大明的财政情况就会一个非常明显的好转。

似乎是福也有双至。

这边他刚刚面对这样的好局面,几年来少有的好年景,又让大明财政松了一口气,他又接到了从日本传来的好消息。

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势第八章 千秋万寿宴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一百四十一章 锦衣卫的手段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辅的奏对第六章 扩大的兵部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九十五章 开海七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报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十六章 海漕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东阳的手段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四十七章 铁壁镇南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四十八章 广西战事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验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银第六十一章 新内阁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辅之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四章 可怜的王振第一百二十七章 托古改制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六十四章 凤凰卫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机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为之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来源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三十七章 善后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第十八章 瓦刺内乱的可能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来源第一章 圣诞将至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大皇帝贺寿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五十三章 于谦归来第四十三章 万方有过,罪在朕躬第二十二章 大明边军现状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艰第二十章 应对安南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六十章 徐有贞的目的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二章 财政危机的延续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办事之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杀一是为罪第一百零四章 铁甲铿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一百一十五章 议麓川六第六章 新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