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

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

侯大苟知道从他说答应这一刻起,他就只能成为大明的一条狗,甚至是一条恶犬,霸占大藤峡中最大的粮食产地,并封锁各地瑶民出山的道路。

但是那又如何?

毕竟大明与瑶民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其实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瑶民首领闹事,未必不是想得个好待遇,只是桂西土司岑家黄家都不想再多出一个竞争对手。

种种情形之下,最后走到了这一步。

此刻虽然他满怀憋屈,但也不得不低头,但是他还是做最后的努力,为瑶民争取一点点的优势。

侯大苟的目光越过于冕与张懋两个人。说道:“这位是大明的太子殿下?”

朱见濬一直没有说话。

毕竟身份在哪里放着的。

虽然朱祁镇不在乎身份,从刚刚登基的时候,文官大佬即便是奏事,也必须跪奏,到而今的朱祁镇见人,几乎都要赐座的。

但是要知道,能让朱祁镇见到的人,大多都是官身,但是而今侯大苟是什么样的人,不过是一阶下囚而已。

朱见濬肯露面就给他面子了。

朱见濬点点头说道:“是。”

侯大苟说道:“自古以来苗女多情,臣愿意献女人以侍奉殿下左右。”

朱见濬还没有说话,身边的两人齐声说道不可。

无他,苗女在汉人的名声从来是很乱的,多情固然是有的,但是更多是刚烈,善于用蛊。甚至还有情蛊的恐怖传说。

朱见濬乃是太子,实实在在的万金之身,如何能让一个苗女在身边,万一这个苗女生出了什么心思,威胁了朱见濬的安全,那该怎么办是好?

于家与张家两家可是百死莫赎了。

朱见濬心中微微一动,而今朱见濬还没有结婚,但并非说朱见濬就没有经过了人事,恰恰相反,他过手的女子已经不少了。

毕竟对一国太子来说,什么样的女子都是予取予求的。

苗女的名声自然也听过,只是一时欢愉与自己的性命来说,朱见濬自然是有所决断的。

侯大苟说道:“所谓蛊虫,不过是无稽之谈。如果殿下不肯,臣愿意令瑶民壮士侍奉左右,为殿下护卫。”

张懋冷笑一声,说道:“你也想的太好吧,能在殿下身边护卫的,全部是乾清宫侍卫,每人都是有官身的。非功臣勋贵子弟,或武学的佼佼者,是不可能入选的,而你们所谓的壮士,都是什么人?别的不说,识字吗?看得懂文书吗?”

侯大苟有如当头一击。

大明普通百姓的识字率都不是太高的,更不要瑶民了。侯大苟自己识字,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至于下面的所谓壮士,杀人手段是有的,但是根本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朱见濬也看出了侯大苟的意思。

侯大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想尽一切办法,想将瑶民与大明皇室拉上关系,以确保他们今后的安全。

其实这一点担心,朱见濬很能理解。

不管瑶民自己说自己多惨,但瑶民下山,劫掠百姓,当地汉民损失之大,并不在瑶民之下。

可以说而今大藤峡瑶民即便是被招抚了,但民间的歧视并不会少。

但是在朱见濬的角度,他也不能给瑶民太多的好处,因为给的好处已经够多了。

要知道大明按照三十税一征收商税的,大多都是钞关,这些钞关数量并不是太多,多是长江一线,与运河一线,而且多是直接隶属于户部或者工部管辖。

朱见濬默许他们在黔江之上设关,已经是打了一擦边球了。还能怎么样?其实真要说起了,这对被瑶民杀死的汉民就公平吗?

只能说是在为长远计。忍一时之痛,但如果倾斜太厉害,大明太子的名声,就在广西东部几个府县给坏了。

朱见濬即便不担心自己的名声,也要担心一下大明皇室的名声吧。

他沉吟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写一篇文章,就刻在黔江绝壁之上吧,也好让过望百姓官员皆知孤意。”

朱见濬说是自己写,其实这一件事情是于冕的。

于冕洋洋洒洒写了千余字,将大藤峡瑶乱前后经过,用极其简略的语言写了出来,最后引申出,天下一家,百姓各安其职,两不相犯,否则朝廷法度不容等等。

总之要说汉瑶一家。

至于能不能汉瑶一家,最近几十年是不行了,要看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有太子墨宝在,侯大苟也算是一个护身符了。

只要太子不坏事,大藤峡的瑶民就不会被特殊针对,当然了,也是要瑶民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不要折腾才行了。

朱见濬在大藤峡收尾的时候,朱祁镇也接到了朱见濬先斩后奏的奏疏。

正如张懋所料,朱祁镇果然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朱祁镇对下属放权也是不少的,很多事情只要能达成目的,先斩后奏算什么?

反正是胜利者不受指责,你如果先斩后奏,将事情办成了,自然是皆大欢喜,朱祁镇就当这事情没有发生过。

但是如果你先斩后奏,将什么办砸了,却是另外的事情。

就要考虑是不是要两罪并罚了。

所以,朱祁镇关注点不在朱见濬有没有先斩后奏,而是他将这一件事情有没有做好。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将这奏折递给怀恩,说道:“你去韩家,问一问韩雍。”

韩雍此刻已经将母亲的丧事办过了,开始了守孝。

朱祁镇虽然想召见韩雍,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是太合适的。故而只能派太监登门问策。

当然了,这算是一种尊重。

怀恩快去快回,当天下午就回来了。

朱祁镇一边批奏疏一边问道:“韩雍怎么说?”

却是今年秋天,其他地方的收成还不错,就是以长沙为中心的几个府县,却是受了旱情,内阁已经拟定了赈灾方案。

朱祁镇看了一遍,也没有挑出什么毛病,说起了,这赈灾方案,朱祁镇从来是没有看出毛病的,唯一的毛病是要给钱。索性而今不打仗了,今天虽然有早旱,但是大体上来说,算是平年。不管是内库,还是太仓银库,太仓粮库,以及各地府库都积攒了一些用度。

朱祁镇也不在乎赈灾的花销,就顺手给批了

怀恩说道:“韩大人说,太子的处置是极为妥当的,特别是黔江关卡之设,更是妙计。纵然他在哪里也不会做出比这个更好的处置了,但是-----”

朱祁镇一听但是,就知道之前所说的是废话。所谓妙计不过是让朝廷少出一笔钱而已,毕竟瑶民在山中不能生存,必须有所补贴,但是这个补贴朝廷又给没有名目。

大明连北虏都不愿意直接给钱安抚,会给区区一瑶民。

“大藤峡朝廷自然不能直辖,山高林密,非瑶人不得入,但也不当让瑶人数量太多,多迁民下山,填充地方人口,正是吴国伐山越之故计。愿陛下慎思之。”

朱祁镇点点头,顺手从一边抽出一张纸,捏着毛笔写了一封书信,将韩雍的意见加在其中,又狠狠训斥了太子一顿,让他反思自己在大藤峡处置的对策如何。并写信汇报。

此刻的他,就好像是批阅孩子家庭作业的家长。

第一百五十二章 给他们死亡第十九章 修德养望马性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观新世界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六章 此祸已种萧墙间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十二章 军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夺会昌伯爵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现状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组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锐第一百一十 章 议麓川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十三章 刘定之入阁第四十章 思任发之死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三十九章 钦州黄氏之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议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五十章 官茶与商茶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六十三章 驰禁令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七十九章 歃血为盟第五十章 官茶与商茶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九十章 少府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零五章 朝鲜延边之战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议麓川四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七十四章 三喜冲厄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赈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尝试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谋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一百零五章 行猎二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二十三章 直隶省内部问题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灾非人祸第六章 新天子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置州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四十章 思任发之死第五十五章 奴儿干都司第三十九章 整顿九边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单的利弊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四十六章 重构东北战略第九十六章 开海八第二十章 真相第十二章 征朝鲜之议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八十七章 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