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解缙

第七十九章解缙

朱祁镇微微吃惊,他不知道太皇太后为什么这么说。

太皇太后转过头来,微微一笑,说道:“我这一辈子,见过不知道多少人,但是细细数来,才学惊艳之辈,也只有解缙了。”

“太祖晚年好杀,不知道多少人,在太祖面前都不敢多说一句话,而解缙在太祖面前侃侃而谈,简直是直批龙鳞,但是太祖却放过了解缙,说要留给儿孙辈用。”

“永乐初年,天下初定,太宗尤重军功,时常担心仁宗柔弱,不能承担大任,有易储之心。夜深人静的时候,仁宗与我抱头痛哭,唯恐将来为汉王所杀。”

“但是就是解缙好圣孙三个字,扭转局势。”

“这三个字,将汉王的所有努力抵消了。”

“从那以后,我就感觉到不同了,太宗虽然屡有责难,但是却没有易储之心,谁让仁宗不肖太宗?”

“解缙可谓一言定策。”

“但是解缙的下场怎么样?”

朱祁镇说道:“冻毙于雪中。”

解缙之死,可是有名的段子,即便是朱祁镇在后世都听过,在这个时代,更是如雷灌耳,毕竟相距不过三十多年,当时很多人都还活着。

太皇太后说道:“你说,解缙为什么会死?”

朱祁镇说道:“是纪纲报复。”

太皇太后摇摇头,说道:“非也,太宗皇帝先后下狱很多人,即便是杨士奇也在诏狱中待过,如果锦衣卫一点章法都没有了,他们就留不到现在。”

“纪纲报复或许是真,但是奉上命也是真。”

“你知道太宗为什么要杀纪纲吗?”

朱祁镇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孙儿想不明白。”

太皇太后说道:“因为解缙参与了不该参与的东西。解缙对我家是大功臣,于太宗却未必了。”

“如果解缙为我家做了这么些事情,而被封赏的话,那么群臣置太宗于何地?”

“太子终究是太子。”

“太宗皇帝要用解缙的命,让一些明白,大明朝是谁的天下。顺便解了汉王的怨恨,毕竟汉王也是太宗爱子。”

太皇太后语重心长的对朱祁镇说道:“孙儿,你天生聪慧,与史上的神童相比,也不差多少。但是越聪明的人,就越自负。非大智大勇,难成大奸大恶,天下最愚蠢的事,都是最聪明人做出来的。”

“所以,你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即便是皇帝,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你要知道。”

“你现在知道自己什么不知道就很好。”

“我希望你牢牢记住今日的话,须知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的。”

朱祁镇听了,背后也被冷汗打湿了。

很多被盖棺定论的大奸臣,大昏君,从一开始,就想做奸臣与昏君吗?

不,任何人从一开始做事,都是想做好事。

只是为何却将事情硬生生的做坏了,杨广可以说是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一件事情,足够朱祁镇品味一辈子。

朱祁镇后退一步,说道:“孙儿定然牢记娘娘的教诲。”

太皇太后说道:“于谦,给你说了吗?从春闱之后,每月你可以出宫一次,不过定然要带够了人手,去找你想知道的答案吧。”

朱祁镇说道:“孙儿谢过娘娘。”

太皇太后说道:“ 你我之间谢什么谢。对了既然说起了解缙,你就给内阁传个话吧,给解缙平反吧。”

“终究是为我家出了死力的。”

为解缙平反,就等于说太宗皇帝错了。

故而永乐年间是万万不行的,而今细细数来,太宗已经去了十年了,中间更是换了三个皇帝,让不少臣子,都混成了三朝元老了。

这个时候为解缙平分,时间上也够了。否则总不能太宗这边刚刚下葬,那么就为解缙平反了,让人看了岂不是说仁宗宣宗吃相太难看了一点。

朱祁镇说道:“孙儿这就去。”

解缙有一侄子,在仁宗皇帝时当过中书舍人,一直在京师奔走,求为解缙平反。

太皇太后这一声令下,解家人怎么高兴不去提。

当朱祁镇走了之后。

太皇太后随即将金英叫了过来。

金英到了慈宁宫,立即跪在地面上,说道:“老奴见过太皇太后。”

金英不敢对太皇太后有一丝的怠慢,可以说诚惶诚恐之极。

越是宫中老人,越是明白太皇太后的厉害之处。

毕竟太宗皇帝不喜欢仁宗,对自己这个儿媳却很欣赏,不是没有原因的。从仁宗朝到宣宗朝,乃至于而今正统年了。

太皇太后对朝政一直是有影响力的。

对宫中更是如此。

宫中从来都是太皇太后的地盘,看皇太后孙氏对太皇太后深入骨髓的恐惧就可以看出来。

太皇太后对朱祁镇是慈眉善目,但是对别人,却是未必了。

太皇太后慢条斯理的说道:“陛下春闱之后,就会出宫。每一次出去,你都要随身伺候,陛下或许不想惊动别人,但是你东厂的人手,却不少了。”

“怎么布置,你看着吧,但是陛下一旦有失,你的人头,你侄子的人头,你金家上下几十口,会怎么样,不火说我没有提醒你。”

金英额头见汗,说道:“老奴知道。定然将这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

其实北京城附近就是一座兵城,最少而今是,好几十万大军驻扎,除非有军方参与,否则皇帝在京师之中行走,是断然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太皇太后对勋贵的控制,她自己觉得过得去。毕竟世袭罔顾的勋贵们,其实是皇帝的基本盘之一。

一直到明亡,明朝的皇帝都是这样想的。

只是越往后,这些勋贵越没用而已。

除非有这种判断,太皇太后又怎么舍得让朱祁镇以身犯险啊。

但是觉得没有什么差错是一回事情。金英被太皇太后吓得不轻,他心中暗道:“不行,春闱之前,一定要将北京城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金英决心,联合顺天府,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将整个北京城鸡鸣狗盗的东西,好好清理一番,否则陛下出去,冲撞了圣驾。他的人头难保。

此刻在京城之中讨生活的人,那些旁门左道之辈,还不知道,一场对于他们来说的无妄之灾,就要降临到他们头上了。

“还有,陛下在外面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情,你都一一报上来。”太皇太后说道。

金英听了,心中暗暗叫苦,暗道:“这才是要命的玩意。”

刚刚太皇太后仅仅是威胁而已,金英对保护好陛下,还是有把握的。但是而今这一件事情,才是真真正正的要命的事情。

这是要让他监视皇帝。

如果他不了解皇帝,或许敢做,但是而今越发明白,那位小爷,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将来如果让他知道这一件事情。

金英不敢保证,自己的项上人头还在不在。

但是小爷不是省油的灯,但是眼前这位,就是好糊弄。

金英敢保证,他只要说出一个“不。”恐怕他金英今个就不要想活着出慈宁宫了。

他们祖孙两人或许有默契,皇帝即便知道,也会当做不知道。但是作为其中亲自着手的人,恐怕就不会那么宽容了。

金英没有选择,只能说道:“奴婢遵太皇太后懿旨。”

太皇太后说道:“你在陛下面前好生做事,想来会给你一条生路了,但是如果做不好了。你可以先打听一下孝陵的菜园子。”

金英一听,面色如土,孝陵的菜园子可是太监的噩梦,去的人有死无生。而且都是活活累死的。他连忙说道:“奴婢遵命。”

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风云变第八十六章 乌斯藏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产体系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一百三十三章 卢沟河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义政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六十七章 勋贵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朝鲜延边之战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八十三章 说客张文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四十四章 凭祥城下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十五章 遗诏二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况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没第一百一十一章 铮铮铁骑鸣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后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岳的机会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零八章 银铺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锐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六十四章 杨士奇与于谦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六十一章 松阴城第七十七章 有惊无险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国公之心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鲜女真第三十七章 逼战第三章 会昌伯孙家第六章 困境第五十八章 丰收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第六十八章 铁路伏笔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四十三章 正统历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学的意义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五十五章 送别第二章 大武学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马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五十六章 朱祁镇之心第七十八章 祖孙尽释前嫌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犹豫第四十七章 铁壁镇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一百二十四章 杨士奇最后谏言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银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七十八章 赵新的考验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旧接替第六章 困境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四十七章 铁壁镇南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十五章 李实的办法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六十章 明浪第二十章 出京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动的安南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