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亩状况

第八十一章江南田亩状况

似乎寇深并没有给朱见濬一点优待,他带着张懋,在衙门找一个房间,就开始了工作。

工作内容也是相当简单,但是业务量繁多。

那就是将下面一乡一县的编好的黄册,整理在一起,汇编起来,还要检查一下他们有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错漏。

如果会的话,打回去让下面的重做。

朱见濬很快就明白寇深这样做的第一重深意了。

朱见濬的位置看似不重要,却能从整体上观察整个江南地区土地情况的全貌。

首先,江南虽然富庶,但是真正大户人家并非没有,但是都很少,即便有什么大户人家,只要拉出来,就是本朝开国以来,在朝廷上最少做过六部尚书的显赫人物。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

因为很多即便是出过六部尚书家族,也未必成为当地大户。

往前数几十年,也就是太祖年间对打压大户,近乎不遗余力,各种各样的大案之中,还从江南迁移人口,所迁移的都是大户。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当地田产超过三千亩的大地主都不复存在。

当时百姓之中,也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

似乎,这就符合了太祖皇帝审美,太祖皇帝将治国当成种庄稼,那些杂草,自然要下手除去,但是对于那些长得太好,冒出头的庄稼,也不是太喜欢的。

太祖皇帝喜欢整整齐齐的麦陇。对于整个大明,也想建设成一个大农村。

只是太祖皇帝在的时候,这些政策还能执行下去,但是太祖皇帝不在了,毕竟农业时代并不是后世财富积累非常快。

很多时候,几千亩的家产,也是好几辈人才能积攒出来的。

再加上太祖皇帝虽然不在了,但是他政治思想还在,大明朝廷很多时候还是执行着太祖皇帝的法度。

这就造成了,除非你家有人当官,还是不小的官,才能有资格兼并土地。

否则很多人几十年经营之下,也不过将家产扩充在几十亩或者几百亩土地,至于更高就不大可能了。

整个江南所有权的结构,大抵就是这样的。

大片自耕农,再加上一些中小地主,和极个别士绅地主。

总体上来说,朱祁镇很多政策也让土地集中兼并的趋势有所放缓,那就是迁移百姓,往东北,夷州等地。

看上去,江南土地结构还算得上基本健康,但是真正与洪武年间相比,却差了不知道多少。

因为洪武年间,几乎都是自耕农。而今大地主都是政治有关联的,而中小地主的却在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中小地主发展过程之中,有一个不在大明律之中的制度,只是在民间约定成俗的制度,也映入朱见濬的眼帘。

那就是永佃制度。

这一个制度,更是让土地情况更加难以确定,增加了朱见濬不知道多少工作量。

什么是永佃制度,那就是将土地的所有权与土地的使用权分离,地主不再从土地征收分成的租税,而是让佃户每年付固定的田租。

这样一来,地主就免于经营性风险。

毕竟种地遇见年景不好,赔本也是很正常的。如此一来,这个制度将风险转嫁给佃户了。

当然了,佃户并非没有得到好处。

佃户得到的好处就是稳定。

什么稳定?那就是地主不可以夺佃。

也就是说,地主不干预土地经营的任何事物。甚至不能夺回佃户租种的权力。

这就形成了一田二主的模式。

在北方因为田产的问题,这样的模式还没有出现,但是这是在江南,可以说是整个大明农业最发达,精耕细作最为兴旺的地方。

才会将这个制度普遍开来。

这个制度并非始于今日,其实在唐宋之间就已经有了。但是也是在明中叶,才扩散开来,到了晚明,全天下几乎都是这样的模式了。

一直到民国时期。

任何经济行为的扩散就是有利益驱使的。

没有好处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做。

之所以这样在后世被批判的剥削模式,能够扩散全国,却是因为这种生产模式,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

因为明中叶南方,几十年的太平人口滋生,形成了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地少人多。

地少人多的情况之下。想要高产,自然不能选择扩大耕种面积,只能选择另外一个模式那就是精耕细作。

但是精耕细作要花费的精力人力物力,是寻常耕种的好几倍。佃户自然不愿意再与地主分成地租。

而很多地主或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发家,在改换门庭之后,就会不直接主持土地耕种了。

所以如果是分成的田租,对他们这些不经营土地的地主反而是麻烦,特别是很多书香门第来说。

说是耕读人家,但是有几个真的是耕了?

所以,这种定额的地租对他们也是方便。

但是对朝廷来说却未必方便了。

一田二主,但是朝廷黄册之上,却只能有一个名字。有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想想就知道这上面要多事了。

除此之外,还有官田的问题。

甚至说官田是最开始用永佃制度的,原因很简单,朝廷文武百官哪里有精力关注土地收成,直接将官田的地租当做一种特殊的税种,加到官田之上,跟着赋税一起上缴衙门就行了。

这也就构成了江南官田重赋的原因。

官田都是好田地,甚至严禁买卖,但是还是有人卖,本来即便是卖,卖的也是永佃权。但是官府很少直接管理官田。

就让官田有了二地主,即他将永佃权卖给农民,从中间又抽了一成。

这也是永佃制度的问题所在。

在明代永佃制度大抵是一田二主,但是到了清代甚至有了一田三主,一田多主。

让地主的生产属性越发淡了,反而金融属性,也就是食利属性也就越发明显了。

这也是本朝为什么要土地改革的原因。

不清理这个阶层。农民的产出就会被一层层的剥削,最后国家收不上来税,农民不堪重负,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就无法改变。

当然,这是永佃制度走到末期的时候。

而今永佃制度正是初生之时,散发着勃勃的生机,特别是大明开国以来,一直鼓励开垦荒地。很多农民都自己开垦荒地,将土地的田底也就是土地所有权给地主,自己保佑田皮,也就是土地的耕种权力。

之所以这样做,却是因为很多原因,比如说成本。

开荒是需要成本的,但是真正干活的百姓偏偏什么资本都没有。比如官面上的事情,毕竟有些时候,是不是荒地,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官面上说的人说。

能不能开垦也是要有人出面的。

这个制度,也极大的刺激了开荒。

最少朱见濬虽然感到麻烦之余,对这一个制度并不是多反感的。

就这样朱见濬每日就做不完的事情,即便有张懋等人分担一些,但依旧很忙,一边忙碌一边将江南的大致情况从文书之中看得七七八八了。

寇深自然也不会真将朱见濬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吏员。

在朱见濬埋头苦干一个多月之后,寇深派人去请朱见濬了。

朱见濬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他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的。

寇深见朱见濬的时候,屏退左右,相互行礼,自然是以对待太子的礼节来招呼朱见濬,两人寒暄了几句,寇深看着书桌上已经被朱见濬整理过的文书,轻轻一笑说道:“太子的算术很好。”

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十三章 三杨解体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贤的决择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风秋雨愁杀人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震动序章 我, 朱祁镇第九十八章 风波定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三十四章 黎思诚第九十章 近乎破产的草原经济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一百零三章 韩雍的手段第十九章 毛里孩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围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一百零一章 杨溥时代的开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三十章 死谏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四十章 思任发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运三难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杨文正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三十六章 老将不老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风云变第一百九十章 猫儿庄之战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初应用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会第三章 都掌蛮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书的人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五十三章 福建乱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兴第一百三十一章 庆都公主驸马三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六十七章 当年千里追异人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章 王直入阁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将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坚持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四十二章 树上开花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一百三十五章 凯旋之后第四十七章 铁壁镇南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枣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九十八章 风波定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二十六章 京城飞报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十六章 海漕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一百二十一章 杨洪到第三十七章 善后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七十四章 春耕准备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五十六章 灾情汇总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二十九章 尘埃落定大藤峡第五十七章 驰道利弊第二章 大明九边考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鲜女真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盐产业链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卫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六十八章 征日本之问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东的灭顶之灾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训子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十六章 经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