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决然

第一百三十九章石彪的决然

石彪听石亨如此喊,手中动作不可察觉的一顿,但是随即深深的刺入金先生的胸前。

对于杀人,石彪是内行,自然是一刀见血,即便是隔着厚厚的衣服,也准确的避开胸骨,直入心肺之处。

拔刀出来,也不见鲜血喷溅,却是被棉衣给吸收了。慢慢从的伤口之中洇透出来。

石亨此刻才上前,金先生已经重重到底了。两眼之中虽然也有神光,但是随着身下大片鲜血漫了出来。

石亨如何不知道,这人没有救了。

他带着几分暴怒,说道:“你做的什么事情。”

石彪反手将手中染血的切肉刀倒转过来,将刀柄递向石亨,说道:“叔父,如果觉得我做的不对,可以用这一柄刀杀了我。”

石亨对外人,谈不上友善,但是对自己人,却是向来不错的。对这个自己视为衣钵传人的侄子,又怎么能下得了手啊?、

石亨暴喝道:“难道你做的对吗?金先生跟随我多年,为我处理庶务,没有功劳,也是苦劳的,无端端杀了。难不成还有理了?”

石彪说道:“既然叔父不想回北京,侄儿也不可能回北京了,这龙城就是我的死地,叔父对侄儿恩重如山。侄儿自然不能与叔父动手。只能杀此人表明心迹。”

“叔父,如果想为此人报仇,就杀了我吧。”

石亨听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却在这里时候,有人听见里面的动静,推门而入,却听石亨暴喝一声,说道:“出去。”

这些亲兵虽然看见金先生躺在地面之上,身下大片是血,似乎已经死了,但是也不敢违逆石亨的意思。

立即退了出去。

石亨重新坐在酒桌旁,拎起一坛子烈酒,一饮而下,随即抄起几片羊肉,大口大口的吃了下去。

等吃完了。低沉的说道:“罢了,多少年没有回京了,我回去便是了。”

石亨终究不是一个枭雄。他其实很重视石家的,他也忘不了当初他牵涉到走私案之中,是石彪将家里的家底拿出来,也就一千两银子,来京师走门路要救的。

如果不是石彪当初通过人脉找到皇上哪里,他也没有那么容易脱身,从海西重新开始。

更不可能之后的平步青云。

当然了,石亨从头到尾心中就没有想过,如果他再这样下去,等待他的是身首异处,也不只是心大,还是别的。

很多人都是这样,有些话说了多少遍了,也唯有事到临头,才知道,哦,真的是这样?

石彪听了石亨的话,终于松了一口气。说道:“请叔父放心,虽然陛下对你有所不满的,但是你毕竟是陛下亲手提拔的爱将。而今西征在即,陛下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西征?”石亨忽然问道:“什么西征?”

石彪就将自己的一些猜测说了出来。

石家在各将门之中,其实也是一个大山头的,所以虽然石彪走得急,但也是听到一些风声的。

但也仅仅是风声。

石彪半是宽慰,半是宽自己之心,说道:“西域瓦刺异动在京师已经传了好些日子了。”

石亨听了,顿时眉头一挑,带着几分眉飞色舞的说道:“我说,却是陛下想用我了,你不早说,否则我早就答应下来了。”

石亨似乎因为洞察了朱祁镇的用心,而兴奋不已,更让他兴奋不已的是,如果这是真的,他又能主持一场大战了。

对石亨来说,打仗是瘾的。

几十万人大战,对别人来说,或许是极其悲惨命运的高潮,但是对于石亨来说,却是人世之间莫大的享受,什么都无法替代的。

而且石亨而今的一切荣华富贵,一切荣誉名望,都是从战争之中来的。故而石亨对战事有骨子里的喜欢。

只要能让他打仗,很多委屈并不是不能受。

石亨忽然起身,说道:“你且在这里住上一夜,明日就出发,在此之前,我要先给你做一件事情。”

石彪说道:“是何事?”

石亨说道:“将事情交代给朱仪,另外将你的手尾收拾干净。”

石亨似乎觉得自己一回去,就回登坛拜将,统率大军。固然要在一些事情上做的漂亮一些。所以将这里的事情交接给朱仪,也算是一种让步。

当然了,这更多是仪式而已。

石亨并不觉得,朱仪能控制他麾下的大军。

至于给石彪做的事情收尾,就是指金先生之事。

倒不是给金先生办后事,而今将与金先生牵扯过密的朝鲜人,一并诛杀殆尽。

所谓疏不间亲,就是这个道理。

石亨而今还在惋惜金先生之死,毕竟金先生固然一肚子鬼蜮伎俩,但是到死都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在石亨眼中 还是自己的得力幕僚。

只是石彪毕竟是自己侄子。石亨怎么可能不护着石彪,为金先生报仇雪恨,如果金先生在的话,还能演一个刘备摔孩子。

而今人都死了。

即便摔孩子,摔给谁看的。

而且金先生在的时候,也有过拉帮结派的行为,尤其好拉一些朝鲜人。

这些朝鲜人以金先生为核心抱团。这些人过从甚密。

而今金先生一死,石家就是金家的大仇人了,石亨又怎么能等什么让外人伤到自己的侄子,即便是有可能也不行。

所以如果不杀人就不杀。要杀就杀干净。

此刻才是石亨的真面目,只是在处理政治勾心斗角来说,对石亨来太过纠结。还不如拿起刀子,砍人容易。

石亨似乎真的为西征主帅准备立即回京师一趟,在此之前,一夜未眠,将大大小小的事情给办好了。

石亨即便是再轻车简从,但也有十几个人之多。

个个都是高手。

只是他们一路向南,但是依旧没有逃出大雪覆盖,似乎大雪追着他们,一路覆盖了整个草原。

进入喜峰口之后,雪色才算是变淡了。

却是燕山山脉以南的地区,就没有漠南地区的雪那么多了。

如果说在草原上的情形,让石亨比较习惯的话。

但是进入关内之后,眼前的一切都让石亨感受到极度陌生,特别是路过遵化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这里是遵化。

要知道,石亨并不是没有来遵化,好几次都路过过遵化。但是而今遵化与他的印象之中,一点也不一样。

首先遵化城的城墙外面有大量的建筑物。

总体上来,这种建筑物溢出城池外面。但事情并不少见。毕竟京师,南京,扬州,苏州等地方都是这样的。

不过这一般都是大城市,或者省会什么的。

但是遵化是一个什么地步。

乃是边境一座城池,一度还是卫所所在之地,即便是而今,遵化境内还有卫所驻扎。

何曾繁华成这个样子了。

而且遵化境内有一处比遵化更加繁华的城池,那就是铁城。

本来是铁厂,外面有城墙,就被人称作铁厂城,或者铁城。

在铁城外面,这种情况比遵化那里更加严重。一来是少府的扩建,二来也有很大大小小的作坊或者商贩,都以铁城为中心,建立作坊还有商铺。

原因无他,整个北方的铁业遭到了遵化铁厂的降维打击,以至于很多地方都是直接运遵化的铁来做进一步加工,更有甚至直接买遵化铁厂产出的铁器。

最直接的一点是,在户部铁课收入,整个北方都直线下降,朱祁镇已经准备将北方各省免除铁课了。

不过,户部也有别的心思,就是想争夺遵化铁厂的控制权。

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风波第八十七章 钱氏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颜帖木儿的决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师第三十章 朱祁镇的决断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现状第十六章 李瑈的应对第九十四年,徐有贞的日本任务第六十八章 征日本之问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动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二十七章 水部设想第五十五章 奴儿干都司第一十三章 请修大明会典以安社稷疏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卢沟河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杨荣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图的法会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况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贵圈子的烂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十三章 三杨解体第一百一十章 阮炽的谅山撤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七十章 年关第八十八章 钱婉儿的一天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八章 断事官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尝试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八十三章 日本两幕府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七十三章 黎思诚征占城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八十章 经筵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四十三章 正统历第八十九章 陆永的抗争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余波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临朝第一百一十五章 罗伦之心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六十三章 驰禁令第三十章 御前带械第一百一十一章 铮铮铁骑鸣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一百一十一章 铮铮铁骑鸣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四十八章 广西战事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四章 可怜的王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八十八章 卫所改革试点第一百三十二章 庆都公主所求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八十四章 陈怀第十九章 不准赎刑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河危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宗周孤身归北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