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风长吹天山雪

第一百五十六章东风长吹天山雪

伯颜帖木儿这一番心思。只能深藏在他心中。

不过,他这一番动员,却刺痛了很多瓦刺将士的心。

很多人都觉得游牧民族就不眷恋家乡,其实不然,虽然游牧民族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游荡,但是什么时候去那个草场,大体上是确定的。

他们虽然每每离开自己的牧地,但是都知道下一次重逢在那一个季节。但是而今却再回不去了。

很多如伯颜帖木儿年纪相仿的将士,都纷纷留了下来。

于是乎伯颜帖木儿收揽数千瓦刺士卒,又强征了西域本地部落的壮丁,总计两万于人大炮十几门,决心死守亦力把里。

而就在这个时候。

方瑾此刻也打开了哈密的大门。

哈密王本来想拖延两日,只是听说大队明军出现在天山以北,二话不说,肉缚出降。

方瑾也不客气。直接宣布哈密王与瓦刺勾结,鼠尾两端,槛车送入京师,留数千人汉人驻守哈密,大军继续前进。

对哈密的处置,从一开始就确定的。

无他,一旦大明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哈密这个交通要道,怎么可能让别人占据。

哈密王完全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而已。

之后大军进程顺利。

从自然环境角度整体上来,天山以北是好过天山以南的。

天山以南除却天山雪水一连串河流所形成的绿洲之外,就是沙漠了。大名鼎鼎的塔里木干沙漠,并非没有城市,甚至还有一些农业城市,但是他们都分布在塔里木干沙漠周边。

相比于天山以北大片的草场来说,天山南北在阿次帖木儿心中,孰轻孰重也就一目了然了。

瓦刺的重心不在此处。

所以明军所过之处,都纷纷投降。

一时间方瑾所做的事情,似乎是封官许愿安堵百姓的居多。少规模厮杀还有,但是大体之上,每有那一个城市敢顽抗天兵的。

只是如此一来,方瑾就越发忧虑了。

方瑾与石亨的性格完全不同,这样的情况石亨根本不会多想,只会穷追猛打。但是方瑾却心中提防瓦刺有诈。

担心,瓦刺是不是集中兵力藏在某处,等待明军露出破绽来了。

于是动作相当小心谨慎。

只是做完之一切之后,却听见石亨下令,大军攻亦力把里,进程并不顺利,甚至让石亨恼怒到下令屠城。破城之后,许屠城三日。

方瑾大吃一惊,立即将天山南边的事务分给了下面几位副将,他带着三万骑兵穿过天山,直奔伊犁河谷而去。

等方瑾到了亦力把里城下的时候,围攻了一个月左右的亦力把里,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亦力把里之所有如此的难以攻克,并不是因为亦力把里是什么坚城,也不是明军攻城的手艺潮了,更不是伯颜帖木儿是什么厉害的守城名将。

亦力把里是一座老城,还是大元时期修建的。对于火炮的防御并不强,而伯颜帖木儿是研究过攻防之道。

但是如说伯颜帖木儿是此道名将,那也是说笑了。

真正让石亨久攻不下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石亨军队之中组成。

都知道大军攻城火器为先,但是石亨军中只有手铳,火铳这样的轻型火器,至于攻城用大炮,是一门都没有的。

不仅仅石亨没有,连方瑾军中也没有多少。

原因无他。

其实明朝在很多地方都继承蒙古的制度。特别是在军事上面骑兵上面。

这一次骑兵行军的后勤辎重,是大明征发了百余万马匹供给的,看似前面只有二十多万骑兵,但是在后面跟随的马群,与牲口群,却远远不止这个数目。

正因为这么多可以移动的粮草,明军大军在进攻西域的时候,才能如此快捷,如此迅速。从草原上径直过去。

想想这个画面,如果携带了大量的火炮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本来就没有道路的草原之上,根本承受不住,数百斤,数千斤炮车重压,只能走上几里,铁车轮就要陷进土地之中,纵然你用多少匹马拉都不行。

在没有足够火器的情况之下,围攻有火器护卫的城池,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石亨自然不会用本部人马,而是驱赶俘虏的部众攻城,将当初瓦刺攻大明城池的手段,原原本本的还给了瓦刺。

瓦刺的火器数量不足。

阿次帖木儿一直没有停下来模仿大明的脚步。

在火器方面也是如此。

在亦力把里这里的火器,一部分是从大明军队之中缴获的,一部分是他们仿制的,一部分是西域流传过来的。

如果不是阿次帖木儿转移了战略重心,将这里的火器带走了不少,成为他攻城拔寨的利器。

这里的火器数量上还有更多。

但是瓦刺虽然羡慕明军一开战,就能将火器不要钱的砸下去,但是事实上,火器不仅仅要钱,价格还不低。

就拿一根火铳来说,少府定价在七两银子上。至于大炮动则几百两,上千两。

数百门大炮一起出动,不说火炮的价值,单单是消耗的火药弹丸加起来,怎也要个上万两银子吧。

这根本不是瓦刺负担得起的。

一个月还没有到头,瓦刺手中的火器即便再节省着用,也用完了。

而且亦力把里城中,也是人心涣散,再也守不住了。

于是乎,就在方瑾到这里的时候。

伯颜帖木儿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冲锋。他带着最后三千瓦刺老卒,打开亦力把里城门冲了出来。直冲明军本阵。

只是明军这么多骑兵在,如何能让伯颜帖木儿在万军之中斩上将首级。

真要让他做到的,以失陷主将的罪名,不知道多少将士都要被行军法了。

于是乎在石亨阵前,大队明军骑兵包围住。双方反复厮杀。血肉横飞之时,甚至石亨都有一些手痒。

此刻下面人报道:“威远侯到了。”

方瑾袭承了父亲的威远伯,在后来的战事之中,又被封侯。而今正是威远侯。也算是朝廷军方几个重臣之一了,虽然还不必上石亨,但也不差多少了。

方瑾来了之后,先向石亨行礼,说道:“末将见过国公。”

石亨说道:“免了,我已经不是国公了。”

方瑾说道:“国公说笑了,陛下对国公的器重,那是天下皆知,这一战之后,国公可愁不复爵?”

这也是石亨虽然被免了国公的爵位,上上下下对石亨的称呼都没有变过。

石亨哈哈一笑,说道:“说得也是。”居然坦然受之。

方瑾这才将话题转入正题说道:“听闻国公要屠城?”

石亨说道:“不错,此地百姓冥顽不灵,对抗王师,不加以处置,如何震慑西域有心之人。”

方瑾说道:“国公,如此做的话,我们回去之后,却不好交代。”

而今在朱祁镇的主持之下,军纪越查越严,杀俘屠城之事,已经被朱祁镇好几次明令禁止了。

但是上面口号是口号,但是下面具体情况,是具体情况。

就好像是谅山之战一般,双方都打红了眼,彼此之间仇深似海,如果将领强行压制士卒的恨意,反而不好办。

说不定一场兵变就在即了。

军队是最大暴力机构,不仅仅是对敌人的,也是对自己的。

所以小规模杀俘,屠杀,只要杀得不是大明百姓,手脚干净,没有苦主,即便是军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毕竟大多少人出兵打仗都是为了建功立业,为了发财。如果一点外快都不让下面粘,这兵就没有办法带了。

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第四十章 舆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杨士奇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六十一章 新内阁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一百七十四章 满壁荒唐纸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十二章 徐有贞眼中的机会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零五章 理财圣手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四章 可怜的王振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三十二章 跨过鸭绿江第一百章 杨溥奏对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七十一章 朱见治第一百一十章 阮炽的谅山撤退第二十一章 卫河入海段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窥边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战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将军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击之第四十八章 关山飞渡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风秋雨愁杀人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二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八章 张辅眼中的云南战局第七十章 诸子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杨溥之死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五十八章 财政紧急策略第三十一章 试探安南第七十七章 日食将至第九十三章 开海五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一百二十章 脱欢之死背后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二十八章 天理报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谋主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十九章 不准赎刑第七十四章 新理学的种子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八十七章 对刘定之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九十五章 西军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五十四章 水利学堂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战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吴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九十九章 定风波二第三十六章 老将不老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九十一章 整顿卫所的分寸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二十四章 愿吾民无饥寒,愿此河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