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定大局

崇祯对朱慈烺十分关注,从小就悉心教导,虽然然只有十岁,识文断字已没有问题。

朱慈烺接过来看了一眼,抬头看向李忠道:“公公,征西伯这是要去西北剿匪了吗?那京城怎么办?”

朱慈烺还在惊魂未定中,依旧惧怕不已,他不希望周正离京。

李忠有些心疼朱慈烺,温声安抚道:“殿下不用担心,奏本您也看到了,是卢象升复任西北五省总理,征西伯不离京。”

朱慈烺这才轻轻松口气,紧绷的小脸缓和,道:“那就好。”

说完,看又看向这道奏本,片刻,觉得没有问题了,就伸手拿过玉玺。

李忠在一旁看着,没有说什么。

他也不觉得这道奏本有什么问题,一来,卢象升是复职,他在崇祯年间就是西北五省总理;二来,这次收复京城,击退闯贼,封赏有功将领也是理所当然,何况还需要他们继续去剿匪。

朱慈烺用力的盖上,而后又有些犹豫的道:“公公,我还没有登基,现在用玉玺是不是不太好?”

李忠一怔,想了想,道:“是有人会嚼舌根,那,奴婢就先给征西伯,命他先藏着,等殿下登基之后,找合适的时间,再公布出去。”

朱慈烺笑了,道:“就这么办。”

朱慈烺说完,又看向屋外,抿了抿嘴,惙惙欲泣,道:“公公,我想父皇与母后了。”

李忠表情一窒,看向窗外,乾清宫方向,轻声道:“奴婢也想万岁爷了。”

……

周延儒哪里能想到周正还有这样一个后手,在拒绝周正之后,心里盘算着怎么削周正的权,面上则笑嘻嘻的说其他的事情。

周正懒得与他东拉西扯,告辞离开了。

周正刚走没多久,张四知出现在客厅里,看着黑漆漆的外面,忧虑道:“元辅,征西伯的胃口不小啊。”

周延儒顿时冷哼一声,道:“他犯了大忌!当年于谦立下的功劳不比他小,落得是什么下场?他如此肆无忌惮,必然是粉身碎骨的结局!”

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瓦剌俘虏,于谦力主留京抵抗,拒绝了那些南迁人的建议,而后更拥立代宗继位,完全的抵抗住了瓦剌,并将他们赶了出去,最后还迎回了英宗。

可以说,当时的明朝处境,不比之前周正遇到的好多少,于谦立下的功勋是非同小可!

但随着代宗驾崩,英宗复辟,于谦遭到了反攻倒算,不止自身被斩决,还差点满门抄斩!

结局可谓凄惨!

张四知瞥着周延儒,低声道:“大人,还得徐徐图之,周征云现在如日中天,海内相望,切不可轻举妄动。”

周延儒自然也知道,不剪除周正的羽翼,怎么能下手?

他默默思忖一阵,道:“李邦华得尽快回京,左良玉,刘良佐的军队要带回京,拱卫京畿。”

张四知应着,也清楚周延儒的目的。

京城的兵权都在周正手里,李邦华回来,要分周正的兵权,辖制可能存在的不可预测的危险!

周正出了周延儒府邸,转身回周府。

京城还在戒严,到处是巡逻的士兵,见到周正连忙停下行礼。

周正一路微笑点头,回到府邸。

周府现在灯火通明,似乎都在等着周正回来。

周家现在是只有一群下人在,由于周正的保护,损失倒是不大,下人们还在忙着整理被毁坏的院落。

福伯一见到周正回来,大喜过望,道:“二少爷,吃了没有?我这就让他们去做……”

周正只是不放心才回来的,笑着道:“刚在元辅那喝了酒,府里没事吧?”

福伯看着周正,欣喜莫名,道:“没事没事。二少爷,朝廷那边安稳吗?闯贼是不是跑了?老爷什么时候回来?二少爷,你有什么封赏啊……”

周正苦笑,道:“福伯,这才第一天,哪里定的下来,我就是回来看看,过一阵子再说。”

福伯连连点头,道:“二少爷,你的房间收拾好了,小少爷他们回来吗?”

周正一时间还想不了那么多,道:“今晚在府里休息,你让大家都安心吧,闯贼回不来了。”

福伯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想问,见周正脸色疲惫,收住话头,去安排人准备。

这一晚,注定是不平凡的,从辽东的建虏黄台吉,到还在江南的李邦华,再到不断逃向陕西的李自成,每个人都不平静,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事情。

忙不过来。

京城看上去很平静,却又十分的不太平,牛鬼蛇神出没,为了各种目的,整个京城蝇营狗苟,无人能安宁。

在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牢房里,现在关着几百人,从宗室王爷,勋贵公卿,文武大臣,内监等等,几乎包括了大明朝廷的所有阶层,自然,还有李自成的人。

这些人缩在一起,感受着冬天未去的寒意,浑身冰冷,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别无他途!

当然,也不是没人挣扎,比如阮大铖他就投降了李自成,还做了礼部侍郎。

现在就一门心思想要靠上周正或者周延儒,以求活命。

除了他,贪生怕死的人也不在少数,都在拼命的想办法,贿赂看守,想要与外面通信。

周正在京城的势力其实非常有限,无非是收复京城,击败闯贼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很多人第一时间的选择,其实还是首辅周延儒,加上周延儒等人一直在刻意拉拢朝臣,布置朝局,京城暗地里是风起云涌,暗潮波澜。

到了第二天中午,京城才算慢慢的恢复平静,将李自成的人清除的差不多,顺天府开始贴安明告示,各衙门陆续开门。

太子朱慈烺在周延儒,周正的拥护下,落座在金銮殿上,接受群臣朝拜,正式定下大统名义,定下登基以及为先帝下葬的时间。

这样才算安定了京城,稳住了纷乱的局势。

太子朱慈烺‘登基’的消息,被以各种形式传遍大明,安抚各省,告诉所有人:大明社稷人在,国祚无失。

朱慈烺才十岁,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周延儒临时安排,就如同一个傀儡一样,被支使来支使去。

一直到了傍晚,各项事情才算收尾,稳住了大局。

第六百三十九章 交换第六百七十章 不缺席第五百零一章 搬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第四百一十章 山雨欲来第一百四十章 荒谬之言第一百四十章 荒谬之言第两百四十五章 名动海内第四十七章 解决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圣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辅再换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危险的时刻第五百七十五章 内阁党争第五百三十七章 角斗第一百八十二章 无心插柳第四百三十五章 京中乱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黄台吉要岁币第六百零五章 翻供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与行动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热化第两百九十二章 一锅端第三十章 周记第六百六十二章 科举之咎第两百七十六章 朝廷空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五十一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二十五章 托孤重臣第六百九十九章 巡视第六百六十七章 狗咬狗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战起第六百一十四章 君臣和睦第六十五章 初见班底第一百五十三章 范文臣焦急(第三更,跪求订阅!)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两百四十八章 搞事情啊第七百三十一章 怎么办第一百八十章 去见天启第三百三十八章 钦定逆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周正回击第九十九章 东林人的德性第四十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零八章 急剧直下第两百四十五章 名动海内第六百九十四章 晋国公第两百八十七章 不知死活第两百五十章 还笑得出来第一百五十八章 动了盐商的奶酪第六十二章 我宰了你第六十一章 李实打上门第三百九十八章 防守反击第两百九十六章 漫天给价的手笔第六十二章 我宰了你第十八章 怼御史(求收藏~)第六百一十八章 攻略第六十五章 初见班底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这是要决战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叛逆到处有第三百六十五章 手腕第七百三十七章 震动第一百一十章 上达天听第一百零五章 连章抟击第六十八章 诏狱临时外出,第二更放明天。第七百一十五章 压迫第三百九十三章 备战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影第一百八十六章 阉党盛极第四百二十五章 炮打莱州府第六百五十四章 谈妥第一百六十七章 五彪拦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居心叵测的奏本第两百五十一章 猪一样队友第四百三十五章 京中乱局第六百五十五章 浮荡第五百七十二章 没有城府的小皇帝第九章 一顿暴揍第七百章 你会做首辅吗?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第六百七十七章 分化与集中第两百八十章 服软第七十九章 周清荔要复出(求收藏~)第两百八十一章 杀机四伏第四百九十五章 平辽不平第一百一十四章 要了结了第七百一十章 边患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銮殿行刺第五百五十一章 沸沸扬扬第七百零四章 了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作死就得死第八十八章 绝不退让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文诏下狱第五百章 二进宫的首辅第三百一十一章 看你来不来第两百零九章 只要不死就死磕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子、女人第三百零八章 遇险第两百八十九章 天听之言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开大合第两百四十七章 田尔耕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