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骑墙

随着福临的登基,京师与沈阳,都有了一位小皇帝,遥遥相对。

明朝的守势逐渐变为攻势,而建虏则转为守势,此消彼长之下,双方也都在默默舔伤口,等待着恢复。

到了九月份,各地的官员相继回京,也包括杨嗣昌。

杨嗣昌的回京,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很多人都想看看,周正这位曾经的对手,会有什么动作。

周延儒坐镇首辅,随着理顺了各种事务,越发的长袖善舞,逐渐驾驭朝政,仿佛是一个真正的首辅,将周正都笼罩在内。

周正则依旧专注于他的改革,目光几乎都在南直隶。

南直隶是大明的重中之重,若是这个地方能够改革妥善,其他地方不止是借鉴,甚至于横推过去,根本不是问题。

周正没有那么多精力在整个大明摊开,甚至是于做不到。

钱谦益越发的克谨,安分的做着他的事情,极少抛头露面,郭伟伟那种整日跑动,乱说话的性格已经改了,颇有些‘沉稳’。

李邦华这个中立的阁臣,主官是军务后勤,钱粮供给,军备的研发,更替,士兵的征募,训练,还有一些监管等诸多权力。

实则大部分权力,集中在后勤上。

而回京的杨嗣昌,周延儒还没有给他分配负责事务,好似,有意晾着他。

周正这会儿与张贺仪等人正在参观城外的军器局。

军器局,不止有明朝的火器专家,如宋应星,毕懋康等人,也有一些西夷人,是从澳门等地招来的。

周正摸着几门样式大炮,赶着冰冷,厚重,心里生了不少底气。

张贺仪跟在周正身旁,笑着道:“大人,这新型的破虏炮,有效的炮击范围在五里内,火药也做了改进,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威力巨大!”

周正摸着火炮,轻轻点头,道:“嗯,要继续努力,未来战争,这东西,会是决胜的关键。不管是陆上还是海上。”

张贺仪迎着,道:“大人,去看看鸟铳。”

周正点头,一大群人跟在后面,各个表情不一。

宋应星等人则欣喜,周正这个征西伯能亲自来,是对他们的极大鼓舞。

来到一排的黑色长枪处,张贺仪介绍道:“这些鸟铳,结合了大明以及西夷的优点,射程远,威力大,唯一缺点就是不好换弹,并且还容易炸膛。”

周正听着暗自点头,这不是制造技术问题,而是工艺技术达不到。

周正摸摸试试一阵,继续向前走。

张贺仪见周正不多说,继续向前走,慢慢介绍,显然他也是用了心思的。

“这是甲胄,军器局在研制一些轻便又坚硬的甲胄,将来给士兵装备……”

“这些兵器,各种各样,锋利坚韧,远超以往……”

“大人,这些是手榴弹,极其好用,威力不小……”

“这个是军器局研发的水师战舰模型,配备火炮五十门,士兵二百人……”

周正一路走着,听着张贺仪的介绍,暗自点头。

到了最后,周正看着宋应星等人,道:“给你们再拨五十万,继续努力。另外,我考虑调整军器局的级别,军器局归入兵部,由侍郎主管,郎中主责,各级官职,一律提升。”

宋应星等人神色大喜,连忙抬手道:“下官等谢征西伯提拔。”

周正摆了摆手,道:“好好干,朝廷不亏待有功之人。”

宋应星自然大喜过望,再次相拜。

周正不止给钱,还升官,这样的好事情,他们哪里能不高兴。

周正与军器局一干人吃过午饭,这才回京。

在路上,周正,张贺仪就听到了京内的种种事情。

张贺仪琢磨着,神色古怪道:“大人,元辅这是想看您的态度,还是有意分化您与杨阁老,想要搞制衡?”

周正也有些失笑的摇头,周延儒都要看他脸色行事,要用杨嗣昌来平衡他?

刘六辙瞥了眼后面,稍稍挥手,让他们退后一点,这才道:“二少爷,有消息说。李恒秉近来动作不少,似乎,目标是入阁。”

李恒秉这个人,周正一直看不透,猜不透他到底要干什么,因此一直提防,未曾大用。

“入阁?”周正自语,眯着眼,神情思忖。

张贺仪也有些意外,道:“他这个时候跳出来,是要干什么?”

周正手里,老资格,可以入阁的人不少,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外人’吧?

周正忽然笑了,道:“那就看看,这位有什么筹码吧。”

张贺仪顿时明白了,李恒秉自然知道他自身的分量,想要入阁,就一定要说服周正,还有他们这些人,否则不能服众!

刘六辙又低声道:“锦衣卫查到,杨嗣昌在湖广,江西有所布置,要不要做些应对?”

周正摆手,道:“我们能发现的,就不重要。这位,肯定还藏着什么后手,未来有一天,一定会很惊喜的。”

张贺仪皱眉,道:“大人,既然确定这位杨阁老居心叵测,为什么不先发制人?”

周正背着手,慢慢走着,道:“周延儒,代表的是旧官僚以及江南士人,钱谦益是代表东林以及复社,杨嗣昌是江西,山西等地,李邦华则是中立派,这些人,几乎代表了大明所有的权力阶层,在这个时候,我需要他们在。”

张贺仪听着,默默点头。

有这些人在,那变法就不是天下‘民意’,不是一意孤行,若是没有,那就是与天下人作对了。

周正走了一阵子,道:“姚童顺,记,将兵部,工部,礼部的一些事情,分给杨嗣昌管,具体的你来拟定,跟他们透透气,而后再给范文景。”

姚童顺认真记着,而后道:“大人,元辅那边,说钱粮不够,想要大人拨付一些。”

周正现在不缺钱粮,随口道:“给他二十万。”

姚童顺应着,在本子上记下。

一群人走着,张贺仪又道:“大人,甘肃那边,动作比较多,科尔沁那边有意派遣一个台吉,也就是他们大汗之子,并且带来一个格格来,似乎想与我大明联姻。”

周正立即就明白了,科尔沁这是要两边下注了。

周正想了想,道:“这件事,交给元辅来做。”

张贺仪一怔,旋即若有所思的笑着道:“是,回去我就去找元辅,正好,二十万的事情,我与他说。”

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乱之争第六百四十章 各怀心思第七百一十八章 绝境第一百九十八章 开始了第四百零六章 大战第七百二十五章 内外第四百四十章 孙传庭狠角色第两百九十六章 漫天给价的手笔第七十四章 意外第六百六十六章 隐忧第八章 终胜第三十章 周记第两百七十一章 魏忠贤的家产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网打尽第四百五十八章 危难时刻显身手第六百九十七章 算计第八十七章 兔子搏鹰第一百一十四章 要了结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原来是这么回事第四十二章 奏效第两百三十三章 八大皇商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马威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管右屯第两百四十六章 惊动朝野第六十六章 急用钱的阉党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虏来袭第六百八十四章 钱第两百六十二章 帝王大忌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战起第一百八十章 去见天启第四百零八章 大获全胜第九十三章 一槌定音第六百七十二章 风气第三百八十七章 拔师第五百五十一章 沸沸扬扬第三百三十章 左手笔右手刀第四百七十章 诡异多变第五百八十一章 添柴烧火第一百七十章 抓到人了第四百章 烈火之后第三十章 周记第五百一十八章 战旗如烈第两百三十五章 登闻鼓再响第六百七十一章 登门第五十九章 试皇帝的水第五百二十八章 鸡犬升天第四十四章 破局第六百零七章 六科第七百二十一章 无以为继第一百七十章 抓到人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五百五十二章 打人啦第一百一十七章 迫近第五百八十四章 奇形怪状第六百六十章 十害第一百五十二章 周正出招(求订阅)第七百二十二章 黑云压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击第两百三十七章 大明官员的立场第七百零九章 总结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艰难处境第四百四十八章 迟来的判决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烧旅顺第七百零四章 了局第三百九十章 首辅与大太监的表演第六百八十四章 钱第八章 终胜第二章 打人啦第四百二十二章 纳捐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启的安排第三百九十二章 增援右屯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朝两尚书第六百一十章 黑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狱第一百六十一章 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第五百一十九章 厮杀第一百七十七章 手腕高明第五百三十三章 纸糊关系第四百六十三章 擒闯贼第四百零四章 自信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第六百零六章 平语中炸惊雷第两百七十九章 诛心第四十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三十章 左手笔右手刀第两百零六章 正主上门第一百四十章 荒谬之言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面倒的谈判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狼之顾第五百二十三章 入城第两百一十一章 头皮发麻第四百二十六章 围困登州府第五百四十九章 施压第三百七十二章 校武场的震撼第六百六十七章 狗咬狗第四百八十七章 哗然第四百八十一章 日薄西山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算第两百三十二章 匪盗合流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