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进军尼泊尔

17世纪前,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古代尼泊尔境内有很多国家,在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12世纪前,印度的加纳克国王的兄弟库夏的瓦吉来到尼泊尔并成为统治者,而后建立过戈帕尔、阿希尔、吉拉迪、李查维等王朝。

约为公元前566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天尼泊尔的蓝毗尼古迦毗罗卫国境内。 藏缅语族的尼瓦尔人(newari)被认为是加德满都谷地的原住民,但他们却并不全都是来自于亚洲东部地区的蒙古人种,还有许多是雅利安人。17世纪是尼瓦尔人的“黄金时代”,马拉王朝统治下的尼泊尔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间极为重要的贸易枢纽。当时,加德满都、帕坦和芭克塔普各自为政,三个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尼泊尔的特权地位也随着尼泊尔人民的不懈斗争而丧失。1951年,尼泊尔的大会党联合国王势力,迫使拉腊首相交出政权,结束了拉腊家族105年的世袭统治。尼泊尔国王狄里布凡颁布临时宪法,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

17世纪中叶廓尔喀人兴起,在西部甘达基河沿岸建立了一个小王国(沙阿王朝的前身),1768年,巴里斯威·那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地区,结束了加德满都谷地三城分地割据的状态。尼泊尔语(nepali)西部地区的一种印欧语系语言,代替了尼瓦尔语成为官方语言。

国力强盛的廓尔喀于1788年和1791年两次入侵清国西藏,最终被清军击退,史称“平定廓尔喀”。战后廓尔喀成为清国的属国,向清国皇帝称臣进贡。而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占领印度后,渐渐向北进发,经常侵略哲孟雄、不丹等小国。所以,廓尔喀和清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宗藩关系,以遏制英国的侵略。但自清朝中叶以后国势衰弱,清廷被内忧外患困扰,无暇理会外藩。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曾想邀请尼泊尔(即廓尔喀)加入所谓的“五族共和”,但当时的尼泊尔已经受英国控制。

1791年英国与尼泊尔签订了一项掠夺性的“通商条约”。1815年英国与尼泊尔签订了“塞格里条约”,强迫尼泊尔把南部大片土地割给东印度公司,并要求尼泊尔在内政和对外贸易方面接受英国的监督。1846年,亲英的廓尔喀军人拉腊发动政变,夺得尼泊尔军政要职,国王的大权旁落,拉腊家族世袭首相。1923年英国承认尼泊尔的独立,并与尼泊尔签订了“永久和平条约”。

目前尼泊尔的掌控权在拉腊家族手里,而且已经非常稳定,他们已经掌权近百年,在尼泊尔的势力根深蒂固,又有英国人支持,他们的政策也是亲英的,这次于汉的第三集团军要做的是将拉腊家族的亲英势力从尼泊尔彻底根除,扶持国王特里布万·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

特里布万国王是尼泊尔沙阿王朝的第九任国王,1906年生,1911年继位,现在饿年纪跟王九龄差不多,也是野心勃勃的主,一直想驱逐拉腊家族,恢复国王的权利。

秦军自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先拉拢他,打英国人,王九龄现在是拉拢所有反对英国人的人一起打英国人,王九龄相信驱逐拉腊家族,恢复国王的权利,年纪轻轻的特里布万国王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尼泊尔自然、矿产资源丰富,有铜、铁、铝、锌、磷、钴、石英、硫磺、褐煤、云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镁矿、木材等,均只得到少量开采。水利资源丰富,水电蕴藏量为830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电蕴藏量的2.3%。其中2700万千瓦可发展水利发电。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油料、烟草等。

现在从西藏道缅甸只有拉孜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条路可走,而拉腊家族和英军也是在路上关隘处布置了重兵,没有飞机,155毫米的重炮协助作战,要想打下他们还得费一番功夫。

4月8日在东线同一时间5点,第三集团军先前部队一个师的先遣部队越过边境,对英军和尼军发动了攻击。

虽然这一带不好补给,但是为了减小伤亡,秦军的75、105毫米口径的加农炮,60、80、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对敌军展开猛烈的轰击,同时特种兵部队开始攻击敌军的关隘。

进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拿下了这座关隘,看英军打的那么顽强,就知道印度对英国有多么重要了。

第三集团军经过一天的奋战,终于拿下了到加德满都路上所有的关隘。

一个军直扑在雅鲁藏布江西岸的英印联军,余下的部队则进攻加德满都,和朝新德里进军,第三集团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消灭他们周围所有大股的英军,然后拿下新德里,到时候王九龄就给于汉升元帅,否则打的再好,也就升个大将。

除了一个军区支援第二、第四集团军过河,于汉又分出一个军去扫荡尼泊尔西部一久姆拉为中心的拉腊家族势力,于汉自己帅余下的军队进军加德满都。

秦军如此顺利的进军加德满都,拉腊家族吓坏了,王九龄不知道英军有没有跟他们说缅甸和马来半岛,英国人是这么丢的,想今天这种速度已经很慢了,而王九龄要是为了不伤亡过大,王九龄不想用人命来换取胜利,至少眼下不需要,如果这些士兵都死光了,那也不是好事,王九龄还需要他们打二战呢!

20万秦军进入尼泊尔,英国人不想知道秦军是这么做到保证那么庞大的后勤的,他们惊慌失措了,恒河以北肯定是守不住了,在雅鲁藏布江以西的数万英军也岌岌可危,他们将有可能被包围全歼。

虽然英国在印度有十几万英军,还有20多万土著的印军,可是印度毕竟是殖民地,没哟大量的英军驻守,那些印军也不会可靠,所以他们真正能调动起来的军队实在有限,如果在雅鲁藏布江以西的十多万英印联军覆灭,那整个印度如何抵挡60万秦军的进攻呢,英国人慌神了,原来他们看似庞大的帝国竟然如此的脆弱。

第288章 南海风云(三)第194章 谈判第345章 准备新政府第261章 轰炸孟买第110章 原来他们是太监第411章 屠杀第259章 对意、英宣战第34章 独立团真假第180章 MG42通用机枪第222章 天朝的文化入侵(四)第310章 柏林奥运会第409章 恼怒的元首第125章 刘文辉纠结的抉择第80章 土匪来袭(六)第333章 局势变化第248章 攻占新加坡第277章 对英谈判第148章 法肯豪森到来(二)第51章 收网(六)第449章 欧洲分裂第359章 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8章 收网(三)第66张 苦命鸳鸯天不怜第361章 罗斯柴尔德的疯狂行为第411章 屠杀第55章 举起手来第409章 恼怒的元首第210章 当汉奸还是不当汉奸第257章 意、英对秦国宣战第128章 智取成都(一)第165章 电台开播第33章 渡边一雄的又一春第133章 反分裂国家法的诞生第345章 准备新政府第305章 收复热河第82章 土匪来袭(八)第73章 又买枪第137章 咱也有战舰了第5章 第一战第281章 开导蒋介石第363章 犹太人想建国第333章 局势变化第298章 阿比西尼亚战争(四)第439章 悲剧的阿根廷第374章 攻占几内亚(07)第119章 闪电战第177章 慕尼黑第99章 滇缅公路计划第149章 法肯豪森到来(三)第243章 突击马来亚第227章 闪击暹罗(二)第217章 西康空军第100章 百代歌舞厅第119章 闪电战第344章 轰炸长崎、广岛第197章 接收交趾第246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302章 对日政策(二)第3章 军部会议(一)第237章 帝国崛起(四)第190章 国无横财不富第449章 欧洲分裂第9章 人欲两失的饭岛(二)第92章 川边形势第63章 重新开始第290章 南海风云(五)第117章 整编师第370章 与犹太人合作第252章 战斗开始第129章 智取成都(二)第432章 阿拉斯加之战第162章 出击西藏(二)第413章 严寒到来第19章 东窗事发(一)第436章 埃及争夺战第340章 夺取平津(五)第236章 帝国崛起(三)第298章 阿比西尼亚战争(四)第338章 夺取平津(三)第15章 基地效应第440章 希特勒发现了第393章 英、美的反应第300章 王九龄的非洲战略第49章 收网(四)第126章 再次扩军第168章 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第422章 苏俄覆灭第47章 收网(二)第403章 兵出东北第256章 横扫恒河第162章 出击西藏(二)第242章 生化危机(二)第425章 巴尔干战争第410章 元首的愤怒第381章 清算印尼猴子第354章 腐蚀日本第273章 电视台开播第206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404章 收复故土第403章 兵出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