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兵变

二十五日,蔡元培一行到达北京。袁世凯用极高的礼节,打开正阳门,举行隆重欢迎仪式。下午,蔡元培一见袁世凯,就递交出孙.中.山请其就职的手书及参议院的选其为临时大总统的选举状。恳请其尽速南下就职。

当晚,袁世凯委派外务部首领胡惟德举行盛大宴会招待。

二十七日,袁世凯邀请蔡元培一行人举行坐谈会,在谈到去南京就职一事时,他表示,现在他正在处理手头上的一些事,等这些事有了眉目后,他将尽快去南京。态度很好,不在坚持不离开北京了。

蔡元陪等人对袁世凯的态度,很满意,也给予了称赞和肯定。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袁世凯不能再坚称不离开北京了。中.山先生说了,袁世凯一天不到南京就职,他就一天不交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任命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参议院也在南京,如果参议院因袁世凯迟迟不去南京就职,做出新的任命,不是很麻烦吗?人家这么多人,兴师动众的来接你,你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一口回绝呀!

按照北京行政当局的安排,为庆祝结束帝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为了欢迎迎接使团,北京要连续三天举行庆祝活动,晚上还要提灯游行。

但是,就在庆祝活动进行的第二天,北京响起了枪炮声。

开始,人们误以为是庆祝礼炮,但很快发现是兵变。

一九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阴历正月十二日)晚六时,第三镇兵一部炮、淄两营因扣饷事溃变。变乱先由驻扎朝阳门(也叫齐化门)的第九标之炮队引起,随后驻于禄米仓的辎重队、帅府原煤炸胡同东城土地庙驻军纷纷与之呼应,起兵作乱。

炮队先在朝阳门外为乱,而后炮击强行进入朝阳门,辎重队在城内与之配合,打开城门,两队汇合后向西行进,一路毁坏民居,劫掠无数。

当晚亥时初(21:00多)乱军至专使团居处,直言只索要财物,蔡元培等立即避去 。下半夜西城、北城也发生骚乱,土匪和部分巡警加入抢劫。

这晚兵变的结果是商民遭抢劫者四千余家,京奉、京汉铁路局,大.清、交通、直隶三银行以及制币厂亦遭劫掠,损失白银九百多万两。专使住所被洗劫一空。蔡元培等人避入东交民巷内的六国饭店,仅以身免。

这场兵变,发生的时间节点太过蹊跷,很容易使人想到是有人刻意组织、安排,目的就是阻止袁世凯离开北京。因为兵变的士兵高喊的口号就是“宫保走了,没人管我们了”。用这样伤天害礼的无耻,卑鄙的手段,实现袁世凯不去南京就任的目的,可谓骇人听闻。

大多数人说,这场兵变是袁世凯一手策划的。因为,举行兵变的是袁世凯专门调到京城保护他的曹锟的北洋三镇。

兵变发生后,有人曾见,曹锟到袁世凯这里报功。也没管有没有外人在,见面就叫嚷:“报告大总统,昨晚奉大总统的密令,兵变之事,已办到矣。”

袁世凯气得大骂曹锟:“胡说!滚出去!”

兵变把北京破坏成那个样子,给老百姓带来那样的浩劫,兵变后没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也没处罚过任何人。管理社会治安的警察部队都躲了起来,陆建章的军法执行处也没有任何作为。人们怀疑是袁世凯策划,当然理由充分。

也有人认为,这是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背着袁世凯,打着袁世凯的旗号,串通曹锟所为。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理由是:蔡元培来北京后,耳闻目睹了很多情况后,经过他们的从中斡旋,南京方面已经不再坚持,一定要把临时首都放在南京了。

已经让步到,袁世凯只要去一次南京,在参议院宣誓就职就可以了。去南京一次,不是再容易不过的事,袁世凯没有必要搞什么兵变。

他们的另一个理由是,袁世凯不至于那样的道德败坏、丧心病狂。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袁克定,或是别的人的自作聪明帮自己的主子,这次兵变有人事先策划的可能性极大。但是,事情搞得这么大,造成如此大的破坏,肯定不是任何人想要的。

这很正常,很多运动和事变,一旦启动了,就不是策动者所能够掌控的了。比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那场十年浩劫;所谓事与愿违。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单纯的士兵因长期欠饷而闹事,打着阻止袁世凯南下的幌子。不管这是不是袁世凯一手策划,他不去南京就职的目的是达成了。

三月一日,兵变又抢了北京西城,通州、保定,天津等地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应了那句话,兵匪一家。

英、俄、德、日等国随即采取行动,首先派驻京的部队在通衢的大道上巡逻,又借口保护使馆,把外地的部队调入京城。完全证实了袁世凯的那句话:“内讧外患,递引互牵,若因凯一走,一切变端立见”。

北洋军的大小头目纷纷通电,临时政.府必须留在北京,袁大总统不能离开北京,向接袁世凯的南下专使示威。

梁士诒反复对蔡元培等人说:“现在全国倡行革命,人心动荡,北方的秩序很难维持。像目前的这种情形,如果不能及时的调度弹压,确保地方安谧,就很容易引起外国对我国用兵的祸事,这一点是切实需要注意的。”

蔡元培眼见这一切,思想与来时本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加之汪精卫从中大力渲染,更使他认定:袁世凯离开北京,北方肯定出大乱子。

就给南京参议院发电:“北京兵变,外人极为激昂,日本已派多人入京。设使再有此等事变发生,外人自由行动恐不可免。培等睹此情况,集议以为速建统一政.府,为今日最要问题,余尽可迁就,以定大局。”以专使身份,要求参议院在袁世凯南下之事让步。

袁世凯也在兵变后致电孙.中.山,请他通融。南方临时政.府信以为真,以为北京的局势不知有多糟,黄兴竟提出要带兵北上,帮袁世凯弹压兵变,并保护袁世凯。

袁世凯真怕黄兴率兵北上,急忙回电:“顷此事变,该兵匪等事后尽数溃走,绝无政治上意见。鄙人连日严饬军警弹压面,抚恤被害商民 ,现人心已定,秩序渐次恢复。……毋庸远劳军旅,请停止出发。”

袁世凯还因此而通告全国:“专使到时,决意南下,组织联合政.府,统一南北,用慰国民之厚望。今遇此变,实行维艰,公等幸谅。且驻京外交图案及吾国驻外各代表等,均云方今欲巩固民国,保全共和,舍速建设统一政.府,别无他法。想全国心理,均表同情,因兹事变,南行无期,组织政.府,势必从缓,凯实焦灼万状。”

紧接着,北京商民强烈要求,坚决反对迁都南京。有人到欢迎代表处请愿,他们是真怕了这当兵没人管束,更加帮了袁世凯的大忙。

袁世凯建议由副总统黎元洪赴南京代受职权,黎元洪复电不能前往。

为了做通南京方面的工作,他还派出几个人到南京,分头去做疏通工作。亲身感受到北京民众的强烈呼声,本来是专程来接袁世凯的专使蔡元培等人,现在反过来为袁世凯说话,反复做南京参议院和孙.中.山的工作。

孙.中.山感到再坚持下去未免理亏,也只能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受职。

三月六日,南京参议院通过了统一政.府组织办法六条的决议。

(一)由参议院电知袁世凯,允其在北京受职。

(二)袁世凯接电后,即电参议院宣誓。

(三)参议院接宣誓电后,即复电认为受职,并通告全国。

(四)袁世凯受职后,即将拟排国.务.总.理及各国务员姓名电告参议院,求通过。

(五)国.务.总.理及国务员任定后,即在南京接收交待事宜。

(六)孙.中.山于交代之日始行辞职。

三月七日,孙.中.山电告蔡元培转告袁世凯,按参议院所开六条办法,在北京正式受职。

一身轻松的袁世凯三月八日即电告参议院,完全承认所列六条办法 ,并将誓词电告。

三月九日,参议院电告袁世凯,承认其受职,在电文中强调:“《临时约法》七章五十六条,伦比宪法,其守之维謹!勿逆舆情,勿邻专断,勿狎非德,勿登非才!”

表达了参议院对袁世凯还不是很放心的,也算是约法三章。

一九一二年三月十日,袁世凯志得意满的如愿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仪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举行。与会者百余人,“内有洋服者,有中服者,有有辫者,有无辫者,有红衣之喇嘛,有新剃之光头,五光十色,不一而足”。英国公使朱尔典也亲临观礼。

袁世凯着军服,佩长剑,精神抖擞,满面红光。

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609章 考据癖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99章 六路北伐第506章 留学日记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19章 一心离开第7章 奇遇第181章 黎元洪捍卫共和第479章 新人物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223章 热心社会事务第226章 风云激荡中的黎元洪第279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 ”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300章 成都之战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237章 主导权之争第481章 学在“澄衷”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406章 读书启蒙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24章 幸运第317章 徐大总统世昌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304章 平江阻击战第157章 禁赌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569章 二进北大第215章 和观音同日出生第607章 寓居纽约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450章 越缦堂日记第38章 高密事件第429章 辞职第103章 速定大计折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551章 第三条路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416章 书院式的教学法第580章 胡适的广西之旅第25章 找事做第470章 老骥伏枥第177章 所谓的民意第14章 平定政变第335章 徐世昌还是真心想和的第506章 留学日记第106章 小德张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34章 自保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40章 系矫旨第67章 迫不及待第393章 群雄逐鹿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558章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351章 直皖之战第4章 当官真好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368章 唐继尧回滇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15章 挫折第22章 大事不妙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65章 胡适的回复第420章 加入暗杀团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530章 白话诗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214章 梦断紫禁城第125章 中国宪政之父第79章 黄兴开出的条件第585章 颜李学派的程廷祚第124章 八大政纲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330章 历史意义深远第389章 罗文干案第228章 瑞澂的下马威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