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民心所向

当时,社会各界大多希望维持稳定。如上海总商会呼吁和平,有谁“先启兵端”,“即为与人民为敌,视为乱党”。苏、浙士绅及国民党名流汪兆铭、蔡元培也奔走调停。

进步党领袖梁启超宣称:“暴民政治之祸,甚于洪水猛兽,妄启战端会招列强介入,祸国殃民。”

短短一年,时局完全改观,内外形势都对国民党很不利。

为了孤立国民党讨袁派,袁世凯迎合人们的心理,作了多种宣传。针对一些人的“厌乱”心理,他有意作出种种“宽容”、“忍让”的姿态,连篇累牍地发布文告,指责讨袁派“潜谋内乱”、“破坏民国”,并极力表示非至万不得已,自己是不肯使用武力的。而且还特别强调,之所以“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不肯张皇武力”,“并非无力安良除暴”,而是“冀其悔悟”,因为“财力枯竭,民不聊生”,“国家不堪再扰乱了”。

袁世凯针对讨袁派在上海“运动二次革命”,“谆劝商家助捐筹饷”的情况,他于五月十三日急忙颁布了一道文告,命令各地文武官吏“保卫商民”。

他说:“如有匪徒借端扰乱,损害商人,唯该都督、民政长是问。本大总统誓将牺牲一切,以捍卫我无罪之良民也。”

七月十三日,他又颁发“提倡实业”文告,侈谈“营业自由,载在国宪,尤应尊重”。袁的这些作法,迎合各地商民的心愿。

辛亥革命时,他们曾经踊跃捐助军饷,支援革命;而今除少数激进者外,大多数对“讨袁”表示冷淡,甚至加以抵制。

后来,袁世凯还传令嘉奖各地商会“拒乱有功人员”。

为了消除人们对他击败民主派后恢复封建专制的忧虑,他还一再公开表示遵守誓言,效忠共和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安抚和争取了立宪派和中间势力。

国民党内的那些激烈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行动竟然遭到了这么多人的反对。有人甚至直接指斥他们是以反袁为借口,实质上是为了权力之争。有人甚至骂他们用革命的名义绑架全国人民,所谓的“二次革命”根本不配叫革命。

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对使用武力解决“宋案”表示异议。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由于一些杂牌小党的加入,声势虽大,但其成分已经很复杂。

而且很多同盟会的老同志也认为革命大功告成,由此汲汲于仕途名禄者不在少数,譬如当选为国会议员的很多人多不支持“二次革命”。

一言而蔽之,当时的形势与辛亥革命时已大不相同。何况袁世凯的势力比之辛亥革命时更为的壮大,国民党内部对于二次革命也大多没有信心。党内的军事领袖黄兴,在南京的战事还在进行中就不辞而别,何尝不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二次革命”爆发之初,很多地方的官员、商会及其团体都发出了反对动武的电文。这场革命因为没有得到国内众多实力派的支持,自然也就很快失败。

反过来说,国民党所发起的这场战争非但没有达到倒袁的目的,反而给了袁世凯一个树立权威的好机会。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虽然身为大总统,但他对很多地方上实际上是无法加以控制的。正如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所说:“当时的全国各省基本都被当地的土军头所盘据,应缴中央的各种地方税收,统统都被借口扣留了。袁氏的中央政.府对他们,可说是毫无办法,既不能行文,更不能动武,结果弄得中央政.府分文不名,只有靠举债度日”。

更要命的是,地方上的那些政客、党魁、军阀彼此间也是争斗不休。闹得厉害了,自然不乏刀枪齐动、血流不止,甚至于你死我活、民无噍类。譬如副总统黎元洪在湖北,死在他手里的革命党、造反派几乎是数以百计,这些人何尝不存争权之私心。

由于革命党人当年闹革命的时候过多的吸收了会党领袖,而这些人往往是一些为社会所不齿的渣滓流氓(如应桂馨之流),这些人实际上毫无革命信念,一旦当权,必然危害地方,搞得民不聊生。

很多官场中人,都知道当家不易,管事很难,把事管好更难。相反,一些革命党人,一朝大权在手,便忘乎所以。以为有权真好,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乱搞一气;更有甚者因手中有权而很快腐化堕落。

很多人抱怨,新生但混乱的民国还不如腐朽然稳定的大清,而袁世凯的北京政.府当时又拿这些人没有办法。

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社会的动荡反使得人们期待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和中央政.府出现。由此,袁世凯正好成了全国人民所期盼的安定力量和太平象征。市井平民并不会主动接受什么革命大义,他们当时最希望的是袁世凯能够拨乱反正,尽快恢复秩序,继续过太平的日子。因此,“二次革命”得不到民众的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民国初期民主潮流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实际存在的两个营垒的对峙。武昌起义后至二次革命前是中华民国的一个特殊时期。这期间,革命党人拥有相当的军政实力和革命声势,他们努力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等目标,使中国朝着实现共和的道路向前迈步。

袁世凯从表面上也不能不支持民主,一时间,民主的气氛较为浓厚。几百个社团、几十个党派群起纷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的大地。

做为革命党的主要代表的同盟会,于一九一二年三月宣布为公开政党,八月改组为国民党。立宪派控制的组织有统一党、共和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亦被允许注册和开展活动。

甚至像陈翼龙那些主张社会主义、攻击袁世凯政.府的真诚的社会党人,也可公开表达自己的主张。

据统计,至二次革命前,全国报纸总数近五百种,销售数量达四千二百万份。其中新创办的报纸,北京约有五十余种,居最多,上海次之,有四十多种,天津、广州分别为三十五、三十种。不仅拥袁的报刊,而且制袁、反袁的报刊也都可以公开出版发行,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学说,亦允许见诸报端或公开演讲宣传。国民党背后资助的报纸,如上海《民权报》等“无日不骂项城”,当时也未遭到封闭捕杀之祸。

兴办企业是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另一热潮。它与民主思潮有关且并发前进。

这一时期,应当说袁政.府在抓经济上也是可圈可点的,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政策;大力提倡发展实业。

人们建设祖国的热情被大大激发出来,这一切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如中华民国实业协会、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中华民国铁道协会等,数量达七十余个,几乎遍及各省区。

新的民办厂矿企业猛增。一九一二至一九一四年间全国共设三千九百三十七家,平均每年设厂一三一二家,将近达到一九零四—至一九一一年间每年设厂数的两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气氛的浓厚,文化教育事业也勃兴起来。大中小学数量明显增长,民国元年的学生总数超过宣统元年(1909年)的一倍,其中女学生的增加尤快。

政治上的民主气氛,经济上的发展势头,文化教育事业的兴盛,这些当然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同时民主潮流的发展又似乎为人们提供了一幅革命后的“太平盛世”的图景。

在这样的情势下发动“二次革命”,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很难不违民意。

历史总是充满了讽刺,辛亥革命后,真正统一的中华民国也就是在“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统治下的那两年。在列强环伺、国弱民穷的险恶局势下,中央集权的确能给国家带来高效率的行政,这个要求也似乎适应了实际需要。

由此,袁世凯在“二次革命”的时候获得民众的支持,他获得正义性与合法性的地位非但不是偶然,反而是众望所归。

镇压了二革命后,袁世凯看到内阁饱受各方面指责。为了缓和矛盾,平衡各方面关系,决定重组内阁。

开始,他是想让自己最信任的徐世昌出面组阁,老谋深算的徐世昌看到面临的乱局,没有接受。

袁世凯有分别找了张謇,张謇也没有接受,他一再坚持,张謇推荐了熊希龄,这倒很对袁世凯的心思。

当时在唐内阁内任财政总长的熊希龄,其能力卓越被袁世凯发现。对袁来说,由专制而共和,再由共和而恢复专制,不能变得太快。而熊希龄属于温和派,且好控制,邀他组内阁比较合适。

第4章 当官真好第410章 会考第486章 学写诗第39章 全力追剿第543章 坚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282章 四川内战第157章 禁赌第420章 加入暗杀团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205章 冯国璋的如意盘算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108章 叫嚣战争的人一般是从不上战场的第264章 对德态度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174章 列强的干涉第216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唤第584章 胡适与丁文江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275章 洪流滚滚第185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294章 曹锟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81章 战汉阳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442章 春风化雨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278章 遍街可见的辫子第5章 去买官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261章 张作霖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38章 高密事件第381章 河南的战火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107章 只能亲自上阵第15章 挫折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58章 离开老巢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伦理学理论第416章 书院式的教学法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509章 初到北大第557章 知难,行亦不易第111章 进入新的时代第4章 当官真好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第401章 黎元洪走天津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辞职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409章 怪八股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203章 逼得哑人说话第294章 曹锟第507章 胡适与《新青年》第513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第499章 胡适的留学生活第93章 南北议和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235章 立法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第540章 胡适面见溥仪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506章 留学日记第71章 您不走吗第426章 迎袁专使第12章 平叛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40章 国旗国都之争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451章 百花齐放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258章 浙江局势第456章 收获颇丰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576章 不主张对日抵抗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494章 与基督教擦肩而过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