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天坛“祀天”

其实,在袁世凯政.府中,地方官吏乘坐绿呢大轿,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卸任时勒令地方人民建立德政碑,恭送万民伞等恶习久已盛行。

还有一些地方执行了逊清官场中的丁忧守制、回避本籍的规定。

一片复古声中,只有两样事没有办,一件是辫子没有明令恢复;一件是袁世凯将甘肃都督赵惟熙关于恢复“谥法”的建议提交政.治.会.议讨论,未能通过。

辫子虽然没有明令恢复,可是留辫子的人还是很多,张勋统率的军队便全部留辫子,被戏称为辫子军。甘肃都督赵惟熙也是不肯剪辫子的大官,而在参政院中,有十多个参政也是留了辫子,大摇大摆地出入官场。

谥法也仍然存在,因为正流行“民间私谥”。而且清朝废帝宣统,对死去的王公大臣和逊清遗老,仍有“赐谥褒忠”的上谕发表。

民国三年七月二十八日,袁世凯公布了文官官秩令,把“官”和“职”分开。有的是有官有职,有的是有官无职。

官分为九等,是: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下士。

袁世凯所发表的授卿令,上卿仅徐世昌一人,其次赵尔巽、李经羲、梁敦彦是中卿加上卿衔,这三人都是曾在清廷当过总督或是尚书。

中卿是:杨士琦、钱能训、孙宝琦、朱启钤、周自齐、张謇、梁士诒、熊希龄、周树模、汪大燮等。

少卿加中卿衔的有章宗祥、汤化龙。

少卿有董康、庄蕴宽、梁启超、杨度、孙毓筠。

赵秉钧被袁世凯追赠为上卿;宋教仁也被追赠为中卿。

又有顾鳌“恢复五等爵”的条陈,由法制局编纂,政事堂议决后,交由参政院通过颁行。

这样一来,袁世凯以大总统而有皇帝的生杀予夺之权,且有卿、大夫为其辅翼,五等爵为其“沛施酬庸之典”,实在是无其名而有其实的大皇帝了。

皇帝时代的廷寄(就是皇帝封交各省督抚的官书),袁改其名为“大总统封交×督”。

清廷的御史台主司弹劾,现在则易名为肃政史,主司审理的则易名为平政院,至于国务卿则极为类似清廷的军机大臣。

шωш☢ тт kán☢ co

各部总长无权干预各省行政,各省民政长直接向总统行文而不由有关各部转递,这就相同于原清廷各部尚书和各省督抚平行,督抚得单衔上奏的老例。

这一切官爵体制,都是皇朝的复活,就只差一个皇帝。

连国玺的使用也仿照皇帝的御玺,袁的国玺条例分为三类:一是中华民国国玺,用之于国家大典及与外国交换国书;二是封策之玺,用之于册封和颁爵;三是荣典之玺,用之于授勋。

武职的更改,是把各省都督改称将军,上将军、将军、左右将军之称,并将全国划为八大军区。

袁世凯于民国三年六月三十日下令:“各省都督一律裁撤,于京师建立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有督理各省军政者,就所驻省份开府建衙,俾出则膺阃寄,入则总师屯,内外相重,呼吸一气,永废割裂之端,同进升平之化。”

同时下令:

任命段祺瑞为建威上将军管理将军府事务。

张勋为定武上将军长江巡阅使。

直隶巡按使朱家宝加将军衔,督理直隶军务。

张锡銮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黑军务。

孟恩远为镇安左将军督吉林。

朱庆澜为镇安右将军督黑龙江。

勒云鹏为泰武将军督山东。

河南巡按使田文烈加将军衔督河南。

阎锡山为同武将军督山西。

冯国璋为宣武上将军督江苏。

朱瑞为兴武将军督浙江。

李纯为昌武将军督江西。

倪嗣冲为安武将军督安徽。

段芝贵为彰武上将军督湖北。

汤芗铭为靖武将军督湖南。

陆建章为咸武将军督陕西。

甘肃巡按使张广建加将军衔督甘肃。

新疆巡按使杨增新加将军衔督新疆。

胡景伊为成武将军督四川。

龙济光为振武上将军督广东。

陆荣廷为宁武将军督广西。

姜桂题为昭武上将军督热河。

蔡锷为昭威将军。

蒋尊簋为宣威将军。

张凤翙为扬威将军

(以上三人无地盘)

以上将军,有地盘有兵权的冠以“武”,无的则冠以“威”字,两者可以随时调换。

文官授卿,武官授将军,统领海陆军的大总统授何军衔呢?经过一番运作后,由副总统领衔,众将军列名,恭上大总统为“神武大元帅”徽号,这个神武二字即是神圣英武之意。

只是袁世凯这时对这个徽号已经没什么兴趣,当手下的几个近臣,正不遗余力的张罗着这件事时,被袁世凯叫停。

他对几个人说,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们忙活

这样,袁世凯身旁的马屁精,挖空心思琢磨出的,为他授封神武大元帅的徽号之事便不了了之了。

袁世凯所说的有更重要的事,就是他正筹划着的天坛“祀天”。

祭祀天地是古代帝王一种传统,又名封禅大典,开始要去到泰山举行。

东汉史学家班固有《白虎通义》载: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封禅大典目的,是要彰显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也要报告帝王政绩如何显赫。

封禅的具体仪式富有极浓厚的帝王象征意义。

按照历史记载,到泰山封禅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因到泰山封禅兴师动众,花费极大且车马劳乏,路上安全也得不到完全保证。所以,到了宋真宗以后,泰山的封禅活动基本上就废止了。

到了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因靖难之变夺来的皇权,在北京建成天地坛,并举行祭祀天地仪式。

表示他的皇权是受命于天,天地坛的作用,就等同于巍巍的泰山。

民国后的一九一二年七月,原先的皇家禁地天坛,被改为了农艺试验所,政.府准备在这里种庄稼。

到了一九一三年新年,天坛首次开放让民众参观游览。

五个月后,民国政.府内务部起草了一份文件,想将以天坛为首的京城著名景点一起向公众开放,被袁世凯所否决。

早在民国三年一月十四日袁世凯就交议了 “祭天”和“祀孔”两案,准备在元旦穿戴古代衣冠,行跪拜大礼,举行祀天典礼,打出的旗号是为民请福。

当时的政.治.会.议议员孙毓筠建议以天坛为祭所,冬至为祭期,冕服为祭衣,跪拜为祭礼。所以,延到这年十二月二十日才颁布了祀天的日期和命令。

在举行祀天典礼前三天,内务部就把“斋戒牌”晋呈总统,并分发给各陪祭人员,陪祭人于先一日举行“演礼”。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距离冬至节的前三日,袁世凯斋戒三日,随后天坛便被凈街,并再次成为了禁地。

此时的天坛也被修缮一新,不仅增加瞭望灯一座,而且加装了圜丘内外棂星门门扇二十四对,还在圜丘天库琉璃门上加装了九九八十一颗鎏金钉。

冬至节这一天,自新华门到天坛,沿途都用黄土铺在地上,所有规定的警戒线上,警察挨户通知,不许民户留宿亲友,每户须具十字连环切结。

正阳门和天桥两旁的摊贩都被警察赶走。天坛周围站有几千名荷枪实弹的兵士,有些屋顶上也布置了了望哨,天桥下也布置了守望哨。

大总统经过时,不许沿途人民停留偷看。钟鸣三下,大总统乘装甲汽车出总统府,在南坛门外换乘礼舆——双套马的朱金轿车,四角垂以缨络——到昭亨门外换乘竹椅轿到坛前。

大总统由武官长荫昌和侍从长左右搀扶,缓步走上石阶。

袁世凯头戴冕冠,身穿十二团大礼服,下着印有千水纹的紫缎裙。知道内情的人知道,这身穿十二章纹衮服祭服,是有讲究的。

要知道,十二章纹是一个帝王的象征,根据中国古代传说,只要成为帝王,便会得到十二种神秘自然力量,辅佐他成为至善至美至上的明君。代表这十二种力量的图案,就被印在了帝王的衣服上,以象其德也。

陪祭人员制服:特任官九团大礼服,简任官七团大礼服,荐任官五团大礼服,下面全是一色的紫缎裙。

袁世凯所用的祀天祝版,把清朝皇帝所用“子臣”两个字改为“代表中华民国国民袁世凯”。这个祀天大典,由清晨三时开始,至八时五十分礼毕。

因为袁世凯搞这个祀天大典,北京传出了一个说法,叫做“蛤蟆祭天”。

因为民间有传说,袁世凯是“西山十戾”中的蛤蟆。他颈肥腿短,走八字路,煞像癞蛤蟆,又喜绿色。

民间有传说,当年袁世凯民国元年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有南下洼蛤蟆结队朝王的怪事。

第112章 兵变第550章 漫游的感想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第285章 召集非常国会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556章 人权与约法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139章 庆典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411章 点翰林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511章 完婚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446章 十四等于零第589章 以讲演为武器的战士第67章 迫不及待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221章 得遇明主第168章 筹安会的表演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94章 僵局第13章 志得意满第465章 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第571章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不睦第88章 大通起义第434章 知难而上第415章 惊世骇俗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189章 圣战揭幕第13章 志得意满第211章 四川护国独立第238章 分道扬镳第429章 辞职第48章 开滦矿权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477章 胡适回忆其母(原文)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68章 武昌起义第74章 湖南和陕西的起义第319章 倡导和平第498章 “世界公民”第308章 讨龙之战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131章 善后大借款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42章 接任直隶总督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532章 个性主义第33章 告密第563章 我们走那条路第370章 孙中山力主北伐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290章 关外的乱子第20章 心机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203章 逼得哑人说话第372章 徐、靳之间关系恶化第420章 加入暗杀团第243章 无奈离开老窝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4章 当官真好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423章 学术成果1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运动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东厂胡同第322章 徐树铮展示作为的机会第34章 自保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305章 湘东反击战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第80章 越是不来越是要请第121章 黎元洪和张振武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510章 胡适和韦莲司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67章 迫不及待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337章 厚脸皮的王揖唐第484章 竞业旬报第399章 沈鸿英露出真容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