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浙江继广东之后

四月十二日,浙江继广东之后宣布独立,算是护国倒袁宣布独立的第五个省份。浙江独立和滇、黔、粤、桂不同的是,它在地区中属于东南,和先前各省地理上并不毗连。

直接促成浙江独立的,是袁世凯打算把驻防上海的北洋军第十师开驻浙江,因此而激起浙江方面的民变。

实现浙江护国独立,最重要的人物当属在杭州的第二旅旅长童葆暄。

此外,警察厅长夏超、宁波独立旅旅长周凤岐、嘉湖镇守使吕公望、台州镇守使张载阳等也都主张护国独立。

广东独立的消息,传到浙江。浙江将军朱瑞,巡按使屈映光,不知广东独立是假独立,顿时感受到威胁,立刻向中央请兵,巩固浙防。

与此同时,为防有变,将驻城内的两旅部队,调到城外。

朱瑞和屈映光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驻杭州的第二旅旅长童葆暄,本是辛亥革命的发起人,朱瑞恐他有变。另一为叶焕华旅,是防童保暄和叶焕华有串通,便一起调出。

驻沪的北洋军第十师,本拟调粤,因浙事吃紧,袁政.府改令其先赴浙。这时又传出,驻南苑第十二师,也要从海上南来赴浙的消息。

浙江是革命先驱秋瑾和徐锡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同样有着厚重的民主革命传统。袁世凯反复无常,无耻地破坏共和恢复帝制,在浙江早就不得人心,浙江大地的护国倒袁正在酝酿之中。

北洋军来浙的消息一传出,浙人随即大哗,纷纷电阻。

一心捍卫共和的童葆暄旅长,入城见朱瑞,要求其出面宣布浙江独立。

朱瑞随即召集主要人员开会商议。会上,参谋长金华林,师长叶颂清,均反对。就是旅长叶焕华,也很犹豫。

童葆暄道:“今日不独立,恐他日无暇独立了。”

朱瑞看了看在场的大家,言道:“本将军的意见,不必独立,也不必不独立,就是中立了罢。”

会场上多数人都赞成朱瑞的说法,明哲保身,保持中立,两边都不得罪。

隔了一天,童葆暄探到朱瑞的将军署正密谋,拟诱他入署,将他抓捕。他便来个先下手为强,带属下二十三团、二十四团,于四月十一日夜间,潜行入城,直攻军署。

军署守卫,猝不及防,竟一哄儿散去。童葆暄抢步当先,冲入署中,左右四顾,不见一人。一直跑进内室,将楼上楼下,尽行找寻,毫无人影。

原来这朱瑞狡兔三窟,自从听到桂、粤独立消息,早就做了防备。已将家眷运往上海,只自己留住署中。听到动静,知道不好,即忙换了便服,逃之夭夭。

署中其他人役,进来入报将军,见朱瑞正在逾墙逃走,于是便相互招呼、四散逃去。

童葆暄转身出来,移兵至师长署,叶颂清也早走了。再往寻参谋长金华林,旅长叶焕华,统统不知去向。

来到巡按使署,巡按使屈映光,倒还从容不迫,出来相迎。这位善见风使舵之人一见童保暄带兵闯入,马上表态赞成独立,并极力褒奖童保暄,愿推他为都督。

童保喧推让道:“都督一席,当然推举屈公,如保暄资轻望浅,怎能胜任?今日此举,无非是舆情趋向,不得不然呢。”

屈映光道:“且集众公举便了。”

第二天童葆暄召集省城代表集会商量推举浙江都督。当时浙江军界找不出一个力能控制全省的人物,大家遂推举当时富有人望的浙江省巡按使屈映光担任都督。

屈映光是袁世凯所赏识的人,他对大家说:“我只能以巡按使名义暂兼总司令,维持地方秩序。”

他的目的是保全浙江,不使动乱损害了浙江,所以他又和淞沪护军使、北洋军第四师长杨善德订立了“淞沪互不侵犯条约”。

浙江宣告独立后,嘉湖镇守使吕公望等军方人士联名发表通电,全文云:

“北京政事堂,统率办事处,各部院长,各省军民长官,军警商学各界公鉴:滇黔首义,举国景从,公理真诚,皎如天日。公望等徇吾浙军民各界之切望,全体一致于真日宣布独立,公推屈映光为都督。士气奋发,秩序晏然,堪以奉告。

“溯自辛亥发难,共和告成,海内喁喁,翘首待治。项城以国民付托之重,忘天下为公之心,背弃誓言,破坏《约法》箝塞舆论,劫制正人,外债崇于祁山,苛政猛如虓虎,致闾阎无乐生之气,道路多吁嗟之人。犹复托名筹安,希图帝号。诡密之电腾笑于友邦,警告之声皇皇于五国。不知惟信可以立国,惟德可以服人,狙公之术既穷,土崩之局乃见。

“公望等于国事岂敢轻试,于项城非有私仇,此次仗义兴师,枕戈待命,理无反顾,义无还心,实欲将顺众情,巩固民国。盖以飘摇风雨,国势已属可危。如其朝四暮三,鲁难伊于何底?欲减除时局之危难,清弭国内之战祸,则不得不鉴天下之大势,示亡秦之决心。权利本无可言,危险更非所计。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中国岂袁家之中国?

“项城果尚有爱民惜己之心,宜速为洁身避贤之计,庶足示光明之度,犹不失退让之情。清室尚能以组织全权授诸项城,项城岂不能效法旧君授诸冯、段。冯公在南、段公在北,布置既周于前,祸患自无忧于后。况乎《约法》具存,条文可据,代理既久经规定,争议自无从发生。方今四海分崩,众心离涣,川湘北旅,挫败相寻,各省风云,日益紧迫。项城亦当知大势之既去,覆水之难收,佳兵不祥,群情可见,当不为旦夕之延,以重其殃民之咎。矧威信既失,将何以临民?果拥兵负嵎,则败亡可待。

“公望等谨整饬军旅,严阵以待。庶几 海内君子,鉴此微忱。掬血陈词,伫侯明教!吕公望、张载阳、周凤歧、童葆暄、王桂林、夏超、俞伟、顾乃斌、徐则恂、童绍基、王萼、施承志、李炜章、吴钟镕、傅其永、来伟良、李全义、五文渊、韩绍基、汪镐基、王文庆、莫永贞、张翅、裘绍、葛敬忠等。皓。印。”

为了给自己留后路,屈映光另有密电给袁世凯,叙述自己被推戴的经过,并非出于己意:

“……四月十一日夜四时,突有军民拥至军署,将军失踪,当经密派警队,防护本署。次早军官绅士,以地方秩序关系,强迫映光为都督,誓死不从,往复数四,午后旋有各机关官长,暨绅商领袖全词吁恳,最后即请以巡按使名义兼浙江总司令,借以维持地方秩序,固辞不获,于今日上午始行承诺,以维军民而保治安。现在人心已定,秩序如恒。……”

此时正值袁世凯日薄西山、众叛亲离,门生故吏等近人也纷纷离去之时,屈映光的来电使袁感到极大的安慰。得意之下,顾不得屈的电报是一封给他的密电,竟于四月十四日发表申令把屈的电报内容公布了出来,言道:

“……该使识略冠时,才堪应变,军民翕服,全浙安然,功在国家,极堪嘉尚,着加将军衔兼署督理浙江军务。当此时势艰危,该使毅力热心,顾全大局,既已声望昭彰,务当始终维持,共策匡定,并着剀切晓谕军民,俾如今日世界大势,当以国家为重,各尽服从之天职,为保秩序之安宁,造福桑梓,即所以造福国家。本大总统有厚望焉。此令!”

人说所谓自作聪明,就是愚蠢至极,愚蠢到以为别人也和其一样的愚蠢。袁世凯嘉奖屈映光的申令本是想鼓励其他各省的人对他效忠,却不料竟置屈映光于危殆之地。

偷鸡不成反失米,屈映光叫苦连天。除了在心里骂袁世凯比蠢猪还蠢外,只能认倒霉。他在浙江并没有实力基础,拥戴他的人为的是是倒袁。看到了袁的申令,原来屈映光竟有密电给袁,搞两面派,浙江各界纷纷通电指责屈。

不久宁台镇守使独立旅长周凤岐和嘉湖镇守使吕公望都到了杭州,屈映光被迫辞职,五月六日改推吕公望继任浙江都督。

吕公望(1879—1954),男,浙江永康人,字戴之,清廪生。

一九零伍年,吕公望在杭州结识秋瑾。初次见面秋瑾就向吕公望介绍革命情况、谈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这让吕公望非常敬佩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也要参加革命活动。几天后,吕公望应秋瑾之约从杭州涌金码头坐小船来到雷峰塔西面的白云庵。

原来白云庵是光复会的秘密联络站,在二楼的一间秘室里,秋瑾的介绍他加入了光复会组织,从此成为秋瑾的得力助手。在秋瑾和吕公望主持下,浙江全省各地的会党和光复会会员整编为八个军,对外称之为“光复军”。

一九零六年通过秋瑾,吕公望有幸在杭州见到了前往安徽就任候补道员的光复会会员、革命党人徐锡麟。

徐锡麟对他冒着坐牢与杀头的危险参加光复会和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表示赞赏,希望他继续配合秋瑾开展工作,并建议他进入军界发展,以利日后开展武装起义和斗争。他听了徐锡麟的话后深受启发,将自己的原名“吕占鳌”易为“吕公望”,表示决不辜负徐锡麟公之希望。

经与秋瑾商量后,吕公望便打算进入浙江巡抚衙门抚署卫队当兵,这样可以打入清兵内部发展革命力量。

为此,他写了一封自荐信给当时的浙江张巡抚,张巡抚被他信中“马革裹尸还”之类恳切言辞所打动,很快将他招进抚署卫队当兵了。

在军营里,他很快与一些金华等地的老乡搞好了关系。根据秋瑾的要求,为配合光复革命行动,必须做好抚署卫队和候潮门洋枪队军人的策反工作。通过他的努力,结交了抚署卫队的李寅、王永泉和洋枪队长陈绍槎等军中朋友,在后来光复杭州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九零七年四月,段祺瑞督办的“陆军部河北保定速成学堂”向全国招生,吕公望等四十名浙江学生被选派去学习。在保定学习期间,他不仅学到了许多军事知识,又结交了一批革命志士。

一九零七年七月,徐锡麟等革命党人在安徽发起皖浙起义失败被杀害,浙江起义指挥中心大通师范学堂暴露被查抄。七月十五日,秋瑾也因与徐锡麟组织并参与皖浙起义而英勇就义。吕公望闻讯后痛哭一场,并下决心要推翻清政.府,为徐锡麟、秋瑾等报仇。

一九零九年,吕公望从保定速成学堂毕业后回到浙江,分配在新军八十二标第二营当督队官军官。当时正处于“皖浙起义”失败不久,浙江大地仍处在白色恐怖之中。浙江的革命组织惨遭破坏,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和严峻困难状态之中。为了继续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一零年一月,吕公望经广西军备部总办庄蕴宽等之邀,与一批革命同志前往桂林协助筹办新军,继续投身革命。

辛亥革命时,吕公望参与光复杭州和攻克南京之役。历任浙军第十一协协统、浙军第六师师长、嘉湖镇守使。

第404章 钟灵毓秀第482章 离开第87章 吴禄贞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78章 汉口之战第156章 隔靴搔痒第42章 接任直隶总督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405章 八股文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394章 “合法”内阁第480章 改名字第441章 美育第41章 东南互保第83章 连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实话吗第552章 所谓冒充博士第548章 再出国门第73章 在家上任第262章 张作霖和冯德麟第25章 找事做第92章 三晋大地的风云第505章 异曲同工第76章 大后方起火第233章 承认民军为交战团体第609章 考据癖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313章 如此选举第106章 小德张第64章 燎原烈火第84章 海军起义第76章 大后方起火第296章 兵分两路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312章 安福国会第196章 陆荣廷第380章 张作霖宣布独立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421章 留学德国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268章 张勋第175章 日本的图谋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272章 张勋复辟第325章 仅用了二十二天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429章 辞职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429章 辞职第160章 二十一条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612章 维持“法统”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过第602章 关于世界文化三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第204章 劝退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308章 讨龙之战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187章 唐继尧第100章 两边都难第514章 改革丧礼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483章 报考中国公学第169章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第339章 上海问题第196章 陆荣廷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283章 “川、黔”之战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304章 平江阻击战第209章 陈宦其人第25章 找事做第480章 改名字第478章 走出家门第424章 学术成果2第338章 吉林问题第445章 与林纾的争论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82章 一明一暗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570章 独立评论第244章 瀛台“楚囚”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439章 进德会第195章 师直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