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

胡适的《四论问题与主义》,主张以“历史的态度”输入学说和主义。

因为《每周评论》遭北洋政府封禁,第37号只印刷了第一版,其中就有《四论问题与主义———论输入学理的方法》的部分文字。文章谈及“输入学说”的注意事项和“应该注意‘论主’的生平事实和他所受的学术影响”。

此后的文字没有刊出,这篇文章后来被胡适收入《胡适文存》。

《四论问题与主义》的题下,胡适特地标明该文主要探讨“论输入学理的方法”,即对于输入各种学说主义所应采取的态度。胡适将其归结为“历史的态度”,即“凡对于每一种事物制度,总想寻出他的前因与后果,不把他当作一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孤立东西,这种态度就是历史的态度”。他希望中国学者都用这种态度研究一切学理、一切主义,这样输入的每一个主义,“都是活人对于活问题的解释与解决”“都有来历可考”“都有效果可寻”,并且避免了许多“一知半解、半生不熟、生吞活剥主义”的弊端。

输入学说怎样实行“历史的态度”?胡适认为,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注意学说产生的“时势情形”,因为“凡是有生命的学说,都是时代的产儿”,最初“都只是一种对症下药的药方”。

第二,要注意“论主”的生平事迹和所受的学术影响,因为学说代表某人的“心思见解”,如不仔细分辨,就会把“个人怪癖的分子,当作有永久价值的真理”。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论主”马克思为例,对此作了说明。

第三,要注意学说的效果即“主义的价值和功用”,效果包括在思想界学术界发生的影响、改变人的言行、变换制度风俗的性质等等,观察这些效果,就能清楚学说的意义和功用价值。

他以“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部分”唯物史观和‘、“阶级竞争”说为例,对此加以说明。胡适虽然充分肯定唯物史观的价值和意义,但却极力反对阶级斗争。对此,其言辞很激烈,认为“阶级竞争说”“太偏向申明‘阶级的自觉心’,无形之中养成一种阶级的仇视心”。其结果是,“使社会上本来应该互助而且可以互助的两种大势力,成为两座对垒的敌营,使许多建设的救济方法成为不可能,使历史上演出许多本不须有的惨剧”。

前边说了,1919年8月30日,北洋政府下令封禁《每周评论》。原定8月31日出版的第37号,只印刷了第一个版面。所谓问题和主义的争论也便被迫戛然而止。

蓝公武(1887年1月23日—1957年9月9日)字志先,祖籍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古城村。

幼读私塾,后赴日本留学,191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1913年赴德国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回国。1904年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曾任《时事新报》总编辑等职。1917年后任《国民公报》社长、《晨报》董事、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任教,讲授马克思的《资本论》。

1931年后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因在高等院校宣传抗日救国主张,1940年曾被日本侵略军宪兵司令部逮捕关押,后经亲朋营救获释。

1945年夏到晋察冀解放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教育厅厅长、北岳行署民政厅厅长。

1948年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民政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兼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曾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在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中,无论胡适还是李大钊,都力图通过充分和缜密的说理服人,表现出一种宽容与温和的态度。李大钊在给胡适的信中开头就表示,他的观点“其中有的或可与先生的主张互相发明,有的是我们对社会的告白。现在把他一一写出,请先生指正”;文末又说:“以上拉杂写来,有的和先生的意见完全相同,有的稍相差异”,“如有未当,请赐指教”。而胡适对蓝公武、李大钊二文的反应则是“把我的一点意思,发挥的更透彻明了,还有许多匡正的地方,我很感激他们两位”。由此可见,双方都在相互尊敬的基础上讨论问题,既相互辩驳,又相互肯定,绝无后来政治论战中那种十足的火药味和你死我活的激烈交锋。

细读争论双方的观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重要的是他们是在平心静气的讨论问题,甚至相互学习和借鉴,何来剑拔弓张。

无论胡适、李大钊、蓝公武,都是个人品质很好的努力作学问和追求真理之人。现在回过头来,讨论他们在哪些方面谁对谁错,谁更有道理,固然也是有益处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治学的态度,和讨论问题时的心怀若谷,不像有些人那样搞起大批判来就你死我活。

著名党史学家胡绳晚年曾指出:“胡适与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过去把它讲成是敌对双方的斗争,事实上还是朋友之间的争论,双方都是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势力的。……这场为时短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民主阵线内部发生的一场争论。争论的方式是商讨式的,直率而温和,并没有剑拔弩张。争论之时,胡适与李大钊之间,友谊依旧。争论过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陈独秀、李大钊与胡适,也并没有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迥异而反目为仇。 所以,过去把这场争论说成两种敌对思想体系不可调和的大搏斗,无疑是夸大了。”

至于论争的结果,有人认为,这场争论促进了李大钊等人更切实地把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深入了解和逐步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相结合,这对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如何改造中国社会起了积极的作用。如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写道:我们“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用环境的变化”。因此,“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这无疑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还承认:“我们最近发表的言论,偏于纸上空谈的多,涉及实际问题的少。以后誓向实际的方面去作。”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多月后,李大钊发表《北京市民应该要求的新生活》一文,就改良北京市民生活问题列出20 条意见。这些意见都是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市政问题,如税收、房租、图书馆、夜校、公园、医院、孤儿院、恤老院、汽车、电车、浴所、食堂、公厕、电灯、电话、市区规划等,均一一列出,力主逐项改良。

文章最后还说:“此外应加改良的事,必然还有许多,今天我只想起这些,其余的还要我们大家去想” 。可见,他对胡适提出的“多研究些问题”的主张并不完全排斥,而是颇为赞许的。

1922 年1 月创办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的《发刊词》便有感于“近一二年来的言论界,……大家都在纸上空谈不着边际的主义,并毫无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因而认为必须反对“不谙实际的传播一种高调的主张”。这份《发刊词》最后还宣布:“本刊的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其中明显反映出对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视。

1924 年,《中国青年》亦发表文章表示应“少发些抽象的哲理高论,多注重于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指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这句话,虽未免有些人觉得不满,然而我们从一种的主义上去切实的研究民众研究现实,总是应该的。” 这也表明,或许,“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而陈独秀在1920 年的几篇文章中就写道:“与其高谈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不如去做劳动者教育和解放底实际运动;与其空谈女子解放,不如切切实实谋女子底教育和职业。”因此,“我希望诸君切切实实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底解决方法,勿藏在空空的什么主义什么理想里面当造逋逃薮安乐窝。”他还强调:“我们改造社会,是要在实际上把他的弊病一点一滴、一桩一件、一层一层渐渐的消灭去,不是用一个根本改造底方法,能够叫他立时消灭的” ,“无论在何种制度之下,人类底幸福,社会底文明,都是一点一滴地努力创造出来的,不是象魔术师画符一般把制度改了那文明和幸福就会从天上落下来。”那些所谓“彻底”、“完全”、“根本改造”、“一劳永逸”的想法,都是“懒惰的心理底表现”。这样的思想,几乎与胡适如出一辙。

有意思的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动对胡适口诛笔伐的领军之人,在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后,他主持的《湘江评论》马上发文,列举出很多的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对胡适文章提出的“多研究些问题”的积极响应。

蓝公武和胡适本就是好朋友,李大钊和胡适关系也一直很好。李大钊遇难时胡适不在国内,后来,胡适曾尽力照顾过李的遗孀和子女。而发生所谓问题和主义之争时,胡适还在不遗余力的为陈独秀的释放而奔走,更没有什么新文化运动分道扬镳之事。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对历史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随意编撰,是最为令人不齿的。

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第78章 汉口之战第128章 “宋案”审理之争第391章 曹锟出重拳第331章 历史是在前进的第226章 风云激荡中的黎元洪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67章 迫不及待第294章 曹锟第459章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落幕第412章 “甲午”之后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难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35章 多事之秋第44章 肃贪治吏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386章 好景难长第11章 大院君李罡应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134章 较量第388章 各奔东西第561章 关于“中基会”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480章 改名字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248章 九个回合第57章 管见十条第399章 沈鸿英露出真容第462章 蔡元培与“清党”第408章 事母极孝 割肉救亲第96章 风云突变第359章 唐联帅出走第541章 为教学管理奔波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358章 谈钱伤感情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23章 离开第615章 胡适晚年第407章 童子试第65章 保路运动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第42章 接任直隶总督第7章 奇遇第23章 离开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167章 洪宪六君子第581章 胡适对十教授“宣言”的批评第238章 分道扬镳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579章 文凭造假和南游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559章 被迫离开中国公学第115章 唐绍仪其人第453章 从未被人忘记第429章 辞职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207章 南京会议第96章 风云突变第124章 八大政纲第211章 四川护国独立第217章 寻求改变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20章 心机第205章 冯国璋的如意盘算第25章 找事做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第533章 提携后进第496章 胡适的忧虑第249章 就职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281章 黯然离开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299章 冯国璋南巡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第300章 成都之战第174章 列强的干涉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95章 打破僵局第310章 战与和第53章 杨翠喜事件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85章 殿前作答第98章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第231章 安民告示第395章 话分两头第90章 汪袁配合第411章 点翰林第67章 迫不及待第387章 最大问题第533章 提携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