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吃饭问题

一战的失败对于德国人而言,可谓痛彻心扉。这些来中国的德国军官,走的都不是正常途径,他们在德国国防军中没编制。这几十个人,就是德军未来新战术的种子,身上背负的是德国下一次战争胜利的希望。

“敬礼,尊敬的元帅阁下。”古德里安很标准的一个军礼,其他德国军官也陆续上来。

“辛苦了!各位!”方剑雄很正式的回礼,然后围着坦克转圈,仔细的打量。

方剑雄对新式坦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坦克设计和生产的更新换代。陆军不富裕,有限的经费注定只能采取小规模的装备,警卫第二师就是一个试验田的性质。关键还是一个技术积累的问题,在坦克技术积累的问题上,德国人比中国人有更高的热情。从设计到生产,再到投入部队装备试用这个过程,德国人都很上心。

眼前的这款新式坦克,毫无疑问是跨时代的产物。柴油动力,扭杆式悬挂,这两大基本特性,可以说决定了未来国防军坦克的基本发展路线。原版的克里斯蒂悬挂在方剑雄看来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提前给改成扭杆悬挂。老毛子的东西谈不上好,但是在中国现在的工业加工水平来说还是基本能做到。

“该车全重34吨,公路最大时速可达45公里,经过三千公里的长途测试,性能很是很稳定。故障率有点高,而且乘坐不是很舒服。75加农炮的火力在可以横扫当今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坦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柴油发动机300小时必须进行大修,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坦克的战术问题,我认为坦克用于今天这种地形的攻坚战不合适。”古德里安在边上滔滔不绝。推销他的闪电战概念。同时也很精准的指出了坦克的不足之处。

方剑雄对于古德里安说的话,基本上一个字没听进去,但还是一副很认真听的样子。发动机寿命的问题,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解决不了。必须要等材料技术、加工技术、设计水平上来了,才有可能提高。现在先凑合,把未来发展的方向定下来就行了。欧亚集团每年投入巨大的资金用于发动机的研发,已经有新的设计和更好的产品即将推出,不过这些方剑雄是不会跟德国人说的。让德国人看到T34设计理念,就已经是很痛心的事情了。当然。为了将来德国人能在欧洲折腾的更狠一点,帮德国人开这点程度的外挂,还是值得的。

很多东西别说是德国人了,就算是国防军的总参谋长,都不知道。这些技术属于绝对的机密。欧亚集团的发动机研究中心,集中了数百名从欧洲挖来的各国技术人员。为了保密,坦克在合肥拖拉机厂生产,研究中心则设在芜湖。

至于什么新战术,方剑雄当做没听到,芜湖陆军大学和保定陆军大学,私下里秘密的在研究如何大规模使用坦克的战术。并且在河南信阳有一支全部由军校生组成的实验坦克师,这也是绝对的军事机密,只有国防军的四大巨头才有机会接触全方面的资料。

一边点头,一边保持微笑。方剑雄很满意德国人的敬业精神。德国人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是必须被共享的。方委员长正在和一群德国军官们亲切的交流的时候,脚步匆匆的陈果夫,打断了这次交流

“扶帅。江西急电。”陈果夫低声汇报,方剑雄不动声色的抱歉一声道:“各位。有事先走一步。”一般情况下,陈果夫是不会在这种场合破坏气氛的,肯定是出了急事。

走到车边上的时候方剑雄才接过电报,看罢电报时手一抖,电报直接没拿住,飘摇着落在地上。紧跟在边上的夏享捡起电报,看的时候下意识读了出来:“杂交水稻亩产五百斤。”

出身在城市富商家庭的夏享,根本无法理解这个电报对于方剑雄的震动,不就是亩产五百斤么?至于这么吃惊么?可是看看方剑雄脸上的潮红和起伏的胸膛,一副心绪激动的样子,夏享立刻明白这里头不简单了。

“果夫,立刻准备专列,我要亲自去看看。”方剑雄交代一声,陈果夫转身就小跑起来。跟在方剑雄身边有几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方剑雄如此激动。

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民国人口总量四亿五千万,这是正常历史时期三十年代才能达到的水平,现在提前十几年达到了。这就是国家大一统带来的结果,虽然整体生活水平比起美帝这种土豪还是很差,但是就目前这个国民生产总值七成是农业带来的国家而言,能养活这么多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的老百姓吃不上饭,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老百姓确实是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造反,可是翻开史书看看,就不难发现“饿殍千里”“伏尸百万”“易子而食”这种字眼,几乎在每一个朝代都会有记录。真到了这样的地步,这个朝代也就基本走到尽头了。

解决吃饭问题,可以说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都不过分。怎么解决?工业化生产不出粮食来,亩产低下一直是困扰吃饭问题最大的障碍。方剑雄还在联合自治区的时候,就已经在布局杂交稻的研发事宜,差不多就是一种惯性,联合自治区的农科院杂交稻研究所就放在了江西南昌。这个时代可没有袁隆平,但是不乏一些不怕吃苦的知识分子和经验丰富的老农。方剑雄凭着琐碎的记忆整理了一些资料,丢给了下面人去办。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摸索,加上一批从欧美留学归来的学者参与,中国第一所农业大学也在江西,一批学者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下,终于在这一刻绚烂结果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亩产五百斤啊,这是一千多人的研究队伍走遍了整个海南岛,历时一年多才找到的“野败”,数千人的研究团队在海南前后研究了整整十年才有的今天这个成果。

现阶段的水稻产量,高一点的不过三百多斤,也就是说杂交稻把平均亩产提高了一百多斤,还是在最高产量的基础上。全国那么多稻田,每亩地增加一百多斤的产量是个什么概念?想到这个,方剑雄很自然地的想到那个“一个历史的误会”,这个被全世界打脸的丑闻。

没法子不激动!走出了这令人振奋的第一步,将来自然更美好。

“有没有更详细的消息?”坐在车上的方剑雄缓了一口气,扭头一看陈果夫不在,自嘲的一笑。看来有人比自己更激动,这不电报才聊聊数字。

马不停蹄的回到北京,上了专列时接到了更为详细的长电报。由留美学者时不平领衔的一个研究小组一百多人,在海南的三亚经过三年的田间地头反复的研究实验,结合了前人和几十个同行领衔的几十个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不断的反复再反复研究摸索的成果。

可以说,这不是某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三十个研究团队,两百多名农业专家,一千多名在校农大省共同研究的结果。当然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很大,这是内阁农业部的重点项目。

等在专列上的还有新一届内阁总理顾维钧,内阁农业部长孙毓筠,内阁宣传部长韩衍。加上元帅府的卫队,一行人可以说浩浩荡荡。孙毓筠在安徽省长的位置上干了十年,总算是混进了内阁。韩衍一直在宣传领域摇旗呐喊,新成立的内阁宣传部长人选非他莫属。

列车在夜幕下飞快的行进,沿着京汉路南下。车厢里一派喜庆的场面,每亩粮食增产一百斤的水道啊,这放在过去就是祥瑞。平时不怎么喝酒的方剑雄,在车上也破例摆了一桌大家坐一起喝酒说话。

“共和党执政十年了,民国的工业发展迅猛,但是农业迟迟没有太大的变化。如今这个杂交稻一出,算是弥补了我辈心中的一大遗憾。”顾维钧感慨不已,一副心情激荡的样子。

方剑雄很清楚他的心思,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农村也是个不小的票仓了。十年来共和党推行的工业发展优先政策,在广大农村来说很难感受到任何好处。虽然国家在农业方面也有相应的政策,比如维持一个稳定的粮食价格,减租减息减缓农村社会矛盾,基层政府下到乡镇一级,弱化士绅、宗族权力等等。

“农村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吃饭问题,一个是教育问题。吃饭问题解决了,农村就稳定了。教育问题解决了,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农村社会矛盾尖锐性也会慢慢的化解。天大地大,吃饭的问题最大。农村的问题,必须以这个工作为核心。”方剑雄不急不慢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实际上他没想到顾维钧会跟着来。仔细一想,刚刚当上内阁总理不久的顾维钧,确实需要一个巨大的利好小心来稳定其地位。而杂交稻,正好出现在这个时候。

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百一十章 扩张(十六)提前布局第五十三章跃马中原(九)跟谁和谈?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四十八章 谋第四十三章 乱(上)第十九章东征、北伐(八)第五十二章 上海滩(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飓风第四十一章 夺营(上)第八章 只争朝夕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五十五章上海滩(八)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战争准备工作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十九章 芜湖方家(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二百二十章 欧战新星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五十七章 南北议和(四)欲和不能第二百九十七章 历史惯性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六十九章 金融灾难(中)第二十二章 蒋方震遇刺第一百五十八章 兴奋的日本第四十二章战争模式的变化(3)第十八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中)第一百一十七章决战(8)胜负分水岭第二百四十章主动出击?第二百七十三章不合作的德国人第三章风声(1)第一百五十五章 张润农的助手第三百二十九章结束也是开始第十九章东征、北伐(八)第十八章东征、北伐(七)第四十二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下)第一百零九章 扩张(十五)调整第九章 毛子都是贱坯子第三百零二章 中东路(2)第二十三章东征、北伐(十二)第四十章 战争模式的变化(1)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来的第十九章 芜湖方家(上)第九十六章 短暂的休闲第九十七章第二十二章 蒋方震遇刺第五十六章 民国了第二十七章 丘吉尔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二百二十七章 决定参战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五十五章 南北议和(二)黑宅vs菩萨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备第二百二十八章对决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地总结会第九十五章 扩张(一)徐绍帧来投第二百三十四 章战局急转第二百二十章宣战之前的惨案第一百五十八章 兴奋的日本第七章 军事情报处第三十九章 卖国成果巨大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备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尔登意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断的一年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六十四章 京汉线之战(四)见宋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零二章航运合作(上)第四章 风声〔2〕第一百零四章扩张(十)硬着头皮也要打第一百七十六章 问题很多第十章 英雄会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七章 鏖战第一百五十四章制造平衡第六十四章整编大幕启动第一百四十三章 后续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六十六章 东北之行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注定要发生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五章决战(6)民党之改组争议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续)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袭第十章 詹天佑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计划第二百六十七章 死心塌地第三十二章东征、北伐(二十一)第五十八章 忽悠无处不在第十八章 历史巧合的本质(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一百零九章 扩张(十五)调整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关系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三十九章 教导队(上)第四十六章 外国友人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