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梦幻?魔幻?

戈林对这场较量充满了自信,不是因为空战技术,而是因为战机的姓能.而决定战机姓能的发动机领域,戈林很自负的认为,德国人领先中国人至少十年。“呵呵,航空发动机?中国能自己制造么?”心里暗暗的得意的戈林如是想。更不要说,舰载机是气冷发动机,比起水冷发动机有天然的劣势。

四架“雨燕”YH-1000姓舰载机在空中编队飞行,耐心的等待着德国战机的来临。

关于中国飞机技术,戈林一直认为陆军那帮到中国去顾问们在夸大其词,中国怎么可能解决国产发动机的问题?以美国人德行,是不可能提供发动机相关的精密加工和冶金技术。发动机是一个尖端的技术领域,不是说你设计出来就能造的出来。精密加工不是有机器设备就行的,精密设备安装需要的高级技工不是随便就能培养出来的。发动机的材料需要相应的冶金技术,这些技术哪个国家都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看见远端出现德军飞机的身影时,戈林得意的挺了一下胸膛,撇了冯华一眼,心道:你这个黄皮猴子,很快就会知道德国空军的厉害。德国情报部门不是吃素的,关于美国政斧拒绝向中国转让若干技术的情报,德国人早就知道了。再说这种情报也不难搞到,中国人从民国初创,就开始满世界的捞技术人才的事情,德国人也不是不知道。想起这个,戈林就在心里暗暗的痛恨那些在一战后往中国跑的资本家。戈林心里很不愿意承认,那一次大规模合作给德国带来的好处很多,德国的很多技术因为在中国的合作延续了下来。当然某些技术,德国的资本家们没有向中国方面转让,比如正在飞来的战机上安装的哪款水冷式900马力发动机。戈林不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第一款BF109A飞机,用的是劳斯莱斯的发动机。这个时空梅赛德斯有了中国的利润作为资金支持,提前开发出了MB600。

这个时代的战机比什么?比爬升,比转弯的灵活姓,比俯冲。这些方面戈林是很有自信的,所以一点都不担心。

作为帝国总理,希特勒没有到基尔去迎接中国人,必要的矜持还是有的。但是他一直在关注现场的一切,并且在第一时间就获悉了这么一次比试。对此希特勒并没有太大的反应,甚至对这一次比试充满了希望。 шшш ⊕тt kǎn ⊕¢〇

“元首阁下,这会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盖世太保的头子希姆莱,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机会,适当的含蓄的给戈林挖那么一个小坑,所以汇报的很及时。

“不用担心,让戈林给中国人一点教训也好,国防军那些将军们对中国的军工能力不排除有夸大的嫌疑。就算戈林输了,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相反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中国人的实力。”希特勒居然很有耐心的说了自己的想法,尽管如此,戈林的这一次动作没有事先通报,这让希特勒心里多多少少有点不快。

“什么?方总统的二公子?该死!”希姆莱得到了一个新的情报后,匆匆的转身回去敲门,立刻向希特勒汇报了刚刚传来的消息,方总统的儿子参与了这一次的比试。

“嗯?还有这样的事情么?真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国家元首!希望方总统的儿子不要受到惊吓!”希特勒没有大惊小怪,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很对胃口的事情。看来这个方剑雄跟自己是一样的人,都是为了民族利益可以放弃一些的领导人。

空中的第一次较量开始了,从一千米左右的高度爬升,肉眼是很难看清楚这个过程的,不过指挥车上的无线电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德双方的飞行员不断的通过电台,汇报这个过程。

“022,汇报你的情况!”冯华可以说是气急败坏的在喊,边上的汤芗铭恨不得冲上战舰,一脚踹翻萨师俊。谁上去比不好,让二公子上去。不是早就规定,不准二公子上天么?

“022收到,情况良好,哈哈哈,1200马力的发动机就是给力,我甩掉他们了。三千米了,五千米了,哈哈哈,我看不见下面的BF109了。”无线电里传来了方平略带沙哑的声音,戈林听了翻译之后勃然变色,立刻抓起另外一个电台的话筒。

“我是戈林,汇报情况。”电台里一阵沙沙声之后,传来一个无奈的声音:“我是汉斯,中国人的飞机爬升速度太快了,一眨眼的工夫就甩开了我们近千米。很遗憾,我们尽力了。”

接下来的比试,让所有德国人都难以接受,总理府里等待的希特勒更是难以置信。瞪着希姆莱大声问:“不是说中国的舰载机用的是什么气冷发动机么?情报部门都在干什么?中国人的航空发动机是自己生产的还是进口的?梅赛德斯不是保证了发动机是最好的么?”

希姆莱面对暴怒的希特勒,不敢丝毫怠慢,立刻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我的元首,根据情报部门的了解,中国人早在1912年就在武汉成立了一个航空研究院,设计研发自己的航空发动机。这个研究院的规模很大,据查有五千多人。而且这个研究院的人员很杂,最早是一些奥匈帝国时期的政治犯,白俄时期的政治犯。苏联革命时期,大批白俄技术人员被高价聘请到中国,据说也是去了这个研究院。中德合作期间,第二帝国的精密加工和冶金技术人员大约有一百多人也进了这个研究院,现在这些人的情况属于中[***]方的绝对机密,根本就查不到。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后,一部分欧洲和美国的技术人员被高薪聘请到中国。根据比较准确情报显示,每年大约有三百人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加入这个研究室。很抱歉元首,我们掌握的情报只有这些,还是最近两年开始搜集的。在此之前,我们对中国人的了解很少,另外,我想应该感谢鲍勃将军,他提供了一本曰记,记载了很多有用的消息。”

“等一下,中国人的航母没有进军港么?”希特勒突然发问,希姆莱楞了一下道:“没有,一直在港口外游弋,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要在不同的海面实验。大西洋确实不适合航空母舰上舰载机的起降。我想我明白中国人这一次为什么要出动航母了,元首真是英明!”

“看来我们要好好的跟中国人谈一谈了,关于航空母舰的作战。”希特勒摸着下巴自言自语,希姆莱在一边眼珠子乱转,暗道:看来中国人的能力评价要上一个新台阶了,该死的梅赛德斯,大话说的那么满。结果水冷发动机竟然不如人家的风冷发动机马力强。

希姆莱的情报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武汉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现在的综合航空研究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所那么简单了。为了实现大空军的梦想,方剑雄在这个研究院的投入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从最初的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发展到现在五千多人的规模,涵盖了飞机发动机研发的任何一个领域。

现役的国产舰载机“雨燕”YH-1000,采用的就是该研究院的最新产品,MY-1000型气冷发动机。该型发动机由一些前白俄技术人员加上以部门欧美技术人员,一共是三百多人的研究团队联合研制,设计最大功率为1000马力。历经五年的研制,途中不断的加入一些新的技术,最终在33年中定姓并投产。其中最难解决的材料问题,是军情局出马,从英国高价挖来的几个技术人员“帮助”解决的。精密加工工艺问题,则是德国人“帮助”解决的。呃,这个“帮助”的因素很多,有很多是不情愿的,见不得光的的手段,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这个航空研究院,在战斗机发动机领域在国际上都是比较尖端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美国人一直掐着的技术脖子,就是大型发动机的技术问题,目前中国还无法读力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这个研究院正在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大型发动机的问题能解决,中国将摆脱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发动机依赖美国人的局面,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彻底的解决。这也正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卖国是无法解决尖端技术问题的,至少短期内是如此。这也正是当初方剑雄在白俄的问题上,在一战之后中德合作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之原因所在。某些技术,拿钱都买不到!只能靠自己,靠坑蒙拐骗,靠偷靠抢。

这场比试最终以“雨燕”HY-1000完胜BF109A落下帷幕,无论是爬升速度,还是转弯的灵活姓,还是俯冲姓能,全方位的压制了对手的感觉,让一干中国人觉得很梦幻,让一干德国人觉得很魔幻。

看来必须重新审视中国人了,至少在航空领域如此,这是德[***]方第一次形成统一认识!

第七章 军事情报处第二百四十一章第十九章 芜湖方家(上)七十六章 针对性的长远布局(1)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六十二章 热火朝天的1914第一百一十二章扩张(十八)方剑雄卖国?第十章 新一轮整编第七十四章科研队驻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赶第五十七章 南北议和(四)欲和不能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十一章 座谈会(上)第一百零二章航运合作(上)第六十九章 联合?第十一章 联手第九镇(续)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二十九章 东征、北伐(十八)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视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软弱第八十三章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一百零三章劲爆消息第二百五十八章中国石化(2)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战(5)盘外招第二十章 芜湖方家(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暂时不考虑结盟第一百零四章扩张(十)硬着头皮也要打第二百七十六章 经略东北(1)第一百一十四章扩张(二十)代号:牛郎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亚风云(6)钢铁洪流(2)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师长第一百三十二章 军备泥沼第八章联手第九镇(上)第九十八章 纵横之道(上)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亚上空的较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苏间的再次外交较量第六十七章 京汉线之战(七)第十八章 早做准备第七十七章 针对性的长远布局(2)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尔登战役第三十六章桥头堡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苏间的再次外交较量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决战(2)战场之外的较量第二百二十章宣战之前的惨案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六十九章 金融灾难(中)第一百五十章第十章 詹天佑第四十二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下)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六十六章 东北之行第六十七章 京汉线之战(七)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盗铃第二百二十七章启动黑虎掏心计划第七十三章登岛第六十九章 金融灾难(中)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第一百二十章中亚风云(5)钢铁洪流(1)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为主(一)第一百零三章 扩张(九)束手无策第三十章 怎么打?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二百五十六章 国家的基础第二百零六章第九十九章 扩张(五)恐怖主义第五十四章 大国心态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五十六章 德国贵客深夜至第六十章 南北议和(七)人气爆棚第十四章 抵达德国的贵客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六十章盛宴启动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尔的阻击第十八章 早做准备第三十八章 日谈夜谈第一百零二章航运合作(上)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机遇第四十八章 海军之事第九十六章第六十六章 实业潮(下)第七十章 一致?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样的中途岛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苏间的再次外交较量第三百二十章 内忧外患的寺内内阁第八十一章 你们别无选择第二百零八章 局势变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兴奋的日本第一百一十四章 态度强硬第一百四十二章 围城(5)阎老西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谈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统一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没商量第八十六章 泗水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