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新军整编

新军大营,两支队伍如今还在对峙,蒋方震带上几个复兴党军官正在和萧星垣手下的军官谈判,其实这些军官早就想投降了,但是他们想要保住自己的军权,所以谈判一直陷入僵持中。

然而陈煊说过,复兴党不惯这毛病,想要投军可以,想当官也可以,但是不管你多有经验,多得军心,都必须经过随军军校的培训,想要保留旧部更是绝不可能,只有通过了考核,才会分配到各个不对去。

蒋方震到是不怕这些新军士兵,这个镇的新军有一万余人,而复兴党控制的直接就有三千余,还有其他很多进步组织的人也不会向革命队伍开枪的,这样算下来,这些旧军官能够指挥得动5000人就不错了。

蒋方震带来的人就有一千多,加上自己这个阵营的人,实力不见得比他们差,而且满清新军这边的弹药是必须在战时或训练的时候才发放的,这些旧式官兵又能放几枪?而复兴党队伍可是实打实的兵精械足,大营外那十几门黑洞洞的大炮数十挺马克沁机枪和堆积如山的弹药就足以令人心寒了。

之所以一直对峙到现在,是蒋方震不愿意同室操戈,也很珍惜这些战力,不然早就被扫平了。

随着陈煊队伍的到来,压在这些旧军官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也就破灭了,陈煊也不说话,只是把萧星垣往蒋方震那边一送,同时摆出攻击阵型,一切都不言而喻了,再不投降的话,复兴党这边可是要来硬的了。

满清军官们的幻想破灭,蒋方震又进一步紧逼,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军官们被带到讲武学堂暂住,不愿意参加革命军的则是发放遣散费让他们离去了。

陈煊和蒋方震拿出早已经计划好的整编方案选拔士兵,超过24低于18岁的、吸食鸦片的、有传染病的全部淘汰出来作其他安排,最后剩下7000余人,加上蒋方震这次带来的人和讲武学堂将要毕业的人,共计11000余人加入革命军。

陈煊去除了这个时代的军队编制,将后世的军制完全复制过来,又结合了蒋方震等高级军官的意见,取消了旅级编制,直接成立军师团营连排班的编制组建浙江革命军第一军。

陈煊任浙江革命军第一军司令并兼任第一军军长,第一军下辖三个师,蒋方震任第一师师长,李晋旭任第二师师长,韩三林(早期归国留学生,一直在振华护卫学校任教,这次负责温州起义)任第三师师长。

姜中其和讲武学堂的学生抽调了军营里的大部分精锐,组成浙江革命军第一军警卫团,编制1800人,同时也负责复兴党高层的安保工作,这个时代可是很流行刺杀的,陈煊可不敢大意。

浙江革命军第一军的编制是一军三师,一师三团,一团三营,一营三连,以此类推,同时组建一个教导师,暂时由蒋方震兼任师长,计划全军将士一共18000人,而团营两级的军官也基本是川沙的陆军指挥学校的学员们担任,这些学员们大部分都是早期参加护卫队的人,参加过很多次剿匪行动,后来又进入川沙这里的陆军学院接受军事教育。

这些军官的能力和忠诚都是不需要太多怀疑的,也就是说,陈煊已经把浙江的这个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李晋旭和韩三林一个在宁波一个在温州,自然不可能这么快过来接手自己的部队的,于是由他们的副师长暂时率领。

淘汰老弱之后,革命军军营将进行一周的大练兵,让官兵们迅速熟悉起来,同时也了解革命军的战斗风格,整训过后,第一师驻守杭州继续练兵,第二师开到宁波,和李晋旭手下的官兵换防,第三师和韩三林的手下官兵换防,练兵的任务就交给各自的长官。

同时也收缴浙江各地的军权。

在此期间,李晋旭和韩三林也打来电报,宁波和温州也顺利拿下,武昌方面黎元洪也第一时间发来贺电,贺喜浙江的顺利光复。

黑龙江的情况比较特殊,疫情结束之后的五月,满清朝廷想要摘桃子了,黑龙江巡抚周述模回到巡抚衙门,才发现一切都变天了,虽然蔡元培也让出了巡抚衙门,但是巡抚府的政令几乎出不了衙门口了,即便发布出去也没有人遵从了。

黑龙江的老百姓们更是对官府抛弃老百姓自己逃命的行为恨得牙痒痒,周述模在经过几次试探和威逼利诱后,发现没有任何作用,发到京城的求援电报也如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一点涟漪。

复兴党在黑龙江的势力倒也不会刻意的去为难这个巡抚大人,该给的俸禄和尊敬还是一分不少,但是要实权?还是早点死了这条心。

周树模回到了黑龙江以后,发现如今的黑龙江犹如变了一个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朝气勃勃,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矿山上也满是忙碌的人群,大量的工业品从工厂里生产出来流向市场,街上老百姓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穿上了新衣服,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似乎就连一向横行霸道的洋鬼子和东洋鬼子们也有礼有节起来。

街面上也不再有绿营大爷们的开关设卡抽收税赋,周述模实在想不通蔡元培等人是用什么来支援黑龙江的发展的,整洁的街道,有礼有节的百姓,而且似乎老百姓们也不害怕全副武装的护卫军队,这!这他娘的还是我大清吗?

在这段时间,护卫队也会时不时的上山剿匪,这可是实打实的剿匪,不是像绿营的大爷们那样出去放几枪,祸害完老百姓随便砍几个脑袋回来交差,十字路口上挂着的那些悍匪头颅就是明证。

周述模也不是死板的人,想不通的事情就问,而蔡元培也不是敝帚自珍的人,有问必答,一来一往两人竟然成了朋友,蔡元培也请周述模来协助黑龙江的教育工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周述模居然还答应了,而且还写信给自己的一些好友,邀请他们来黑龙江。

周巡抚的政治影响力甚至连复兴党最有威望的元培先生都不能比,不到两个月,哈尔滨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就顺利的建立起来了,加上伍连德博士的医学院,孙宏业管辖的军事学院和冯如的飞行学院以及原有的师范学院,偏僻的黑龙江居然有惊人的六所高等学府,冠绝中华境内所有的省份!

当陈煊的起义密电在10月初到达黑龙江的时候,蔡元培也没有隐瞒周述模,只是限制了周述模的活动范围和交际,如今巡抚衙门上上下下基本都是复兴党的人,到也不怕泄密。

周述模一边纠结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一边纠结于黑龙江只不过在复兴党的手中只是几个月就焕发出如此磅礴的生机,经过几天不眠不休的思想斗争以后,最终决定参与进来,同时也要求参加复兴党,蔡元培自然是大喜,还当场答应做周述模的入党介绍人。

如果说陈煊等人在杭州的起义简单容易得不像话的话,那黑龙江的起义简直就是换一面旗帜的问题,整个黑龙江上上下下基本没有人反对,特别是武昌起义成功以后,更是极大的鼓舞了黑龙江革命的士气,把满清的金龙旗扯下来,挂上复兴党的浴火凤凰旗,巡抚衙门改名作黑龙江革命军**,一个通电发出去,革命就算是成功了!

当然发生在东北的这场革命不可能是如此简单的,孙宏业和谭方成的队伍早就以剿匪的名义运动到吉林附近,哈尔滨只留了3000新兵守卫,10月15日,两人的队伍分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吉林的首府长春。

驻扎在吉林长春的新军陆军第三镇统制曹锟在复兴党密探策反和孙宏业谭方成的突然进攻之下之下措不及防,不到两天就被打出了长春,伤亡惨重的曹锟带领残余逃往奉天去了,孙宏业也是死伤惨重,但是却不能不追。

奉天是满清的老窝,想要策反这一窝子满人可没那么容易,先行出发的谭方成万余人已经和驻守在奉天的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增已经是大战连场打得不可开交了,曹锟这一群人跑过去,岂不是又增加了谭方成的压力。

留下两个团的兵力驻守长春,又把政权移交给了早就来到东北的李鲁庆以后,让李鲁庆大肆扩军,李鲁庆如今在东北这一年多可不是白待的,东北的士绅大户豪商基本就没有不认识的,而且大部分跟李鲁庆还有生意上的往来。

有了这些大户的支持,李鲁庆才在吉林堪堪站稳脚跟。

孙宏业则是不管不顾的追着曹锟的屁股猛打,曹锟这下悲催了,一路大骂孙宏业这个疯子不止,不过不管怎么骂,孙宏业还是一副亡命徒般的往前追,曹锟的大炮也丢了,辎重也扔给了孙宏业,一路上还逃兵不断,最后一万多人的新军陆军第三镇只有三四百人凄凄惨惨的逃到张绍增的营地。

第三十二章 枪械有着落了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资第一百一十一章 通电北伐第一百八十一章 空军初战2第一百四十二章 萧瑾来使第九十三章 南洋劝业会第一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夏国开国大典第一百三十九章 选拔特种兵第三十四章 暴露了?第八十七章 善后工作第六章 表姐的启示第四十九章 新振华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东北第一百零四章 萧瑾第二十五章 复兴社的成立2第一百一十七章 进驻九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东北第七十章 大舅子发飙了第五十章 振华机械研究中心第七十五章 海上追击战第七十五章 海上追击战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亲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业启动第一百一十二章 书房密议第九十六章 无奈的布局第三章 杜月笙的第一桶金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渗透的复兴党第六十一章 产品博览会第十七章 陈煊拜师第十四章 步入正轨第一百二十四章 萧瑾的潜水艇第十五章 开业典礼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亲第一百零四章 萧瑾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华第六十五章 隐藏的军工企业第一百二十四章 萧瑾的潜水艇第六十一章 产品博览会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总统府议事第五十五章 会议争执第一百四十六章 陈煊的‘后宫’2第七十七章 南洋凤凰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二十一条签订第九十四章 喜讯传来第一百六十六章 紧锣密鼓第八十九章 回国第三十九章 花豹帮崛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浦东谈判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春巷战第三十一章 招兵买马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获全胜第一百六十四章 国际贸易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众的特种部队第二0五章 光复南昌1第七十九章 成立南洋商会第二0九章 纷繁复杂第一百五十二章 腾飞的海外仙岛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业启动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五十章 振华机械研究中心第九十八章 战场军法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资第一百七十五章 净街行动第一百四十七章 舆论攻势第九十三章 南洋劝业会第六十六章 博览会开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书房密议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渗透的复兴党第六十三章 南通剿匪2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总统府议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业启动第一百四十九章 攻陷坤甸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战前夕3第一百七十五章 净街行动第一百八十六章 空军伏击第一百五十二章 腾飞的海外仙岛第三十三章 装备到位第五十一章 振华分红年会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总统府议事2第一百八十章 空军初战第八十四章 瓦希德勒家族第一百四十四章 经营婆罗洲第一百一十四章 幕僚山之战第四十章 声名鹊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蔡锷将军第一百六十章 骑兵对骑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军归国第八十一章 南洋陆军学院第一百一十五章 光复江宁第一百九十九章 陈其美离去第二0五章 光复南昌1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战前夕第一百八十七章 二十一条签订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七十七章 南洋凤凰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经营婆罗洲第七十八章 凤凰城官府成立第九十二章 马鞍山联合钢铁厂第六十五章 隐藏的军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