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选拔特种兵

热热闹闹的第一天赛事落下帷幕,受邀前来观礼的南洋各地华人官员士绅以及富商们看得兴高采烈热血澎湃,晚上的酒宴上仍然在激烈的讨论着。

华人军队的强大,对他们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们感觉到这两年洋鬼子们似乎对他们客气了很多,土人部落也不敢随意的欺负他们了,特别是爪哇这个大岛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陈煊也是在南洋呆久了才知道,原来南洋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统一的有效率的官府,基本都是各地的土司部落们在进行管理,这也是复兴党在南洋发展没有太大的阻力的原因。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华人群体不断的涌入,已经成为了南洋的人口主体了,要知道这个时代,就是整个澳大利亚,也不过400来万人。

而据叶仲裕的不完全统计,如今南洋的华人绝对超过了500万,叶仲裕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开始想办法往澳大利亚投资渗透了,若是以后有什么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叶仲裕是不介意在澳洲分一杯羹的。

陈煊这才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已经受到陈煊的影响了,要是说以前,像程德全他们这样的老派官员,对南洋这种蛮荒之地是不屑一顾的,更不要说投入到南洋的发展工作中来了,要不是列强们虎视眈眈,陈煊绝不会怀疑他们早让陈煊把南洋全占了。

就是对澳洲发起战争,也不是没有可能,劳师远征在复兴党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种植、建设,这可是华人的两大法宝,到哪里都不曾丢下的。

历史中的叶仲裕,本来是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已经绝望到投江自杀的,可是如今,看他神采飞扬的样子,哪有什么绝望的踪迹,南洋在他的领导下可以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个华人城市无声无息中在南洋崛起,乡村城镇星罗棋布,从军营走出去,500里范围都是亲切的华音,哪有半点出国的样子,越来越多的土人跑到华人的地盘上谋生,学习华人的语言以及生活方式,再过些年,谁又知道原来这些人是土人?

晚宴过后,陈煊、孙志恒、蒋方震、孙宏业来到军营后面的一个小山头上聊天,陈煊突然想起孙宏业所说的绥远一事,也就谈了起来。

“长泾,今天听你的说法,我们在绥远似乎也有一些势力?”

“不是有一些,教官,我们年初的时候不是从奉天和吉林往回撤么,弟兄们很多不愿意离开军队,于是一部分撤回黑龙江,一部分就跑到绥远去了,袁慰亭虽然也知道,但是我们的主要军官都往回撤了,带队去绥远的只不过是营级的军官,而袁慰亭也拿他们没办法。”

“我们起初也不以为意,后来这些小军官们开始在我们的工厂订.购产品卖到草原上去,又将草原上的马匹牛羊卖回来,一来二去之后竟然让他们发展起来了,我上个月去看了一下,这群小子竟然在绥远建了一个大集市,还收编了不少马贼,于是我就让杜霄派了一个副师长秦远过去主持。”

“据他回报,对于我们来说,绥远就是无主之地,那些蒙古贵族们使用的还是老套筒火.药枪这等原始武器,哪里是我们的对手,被打散几个蒙古贵族之后,大家也都老实了,该做生意做生意,在秦远控制的范围内,该缴纳的赋税一分也不能少。”

“不过日本人在草原上也是活动频繁,甚至售卖武器并且教授那些蒙古贵族练兵,秦远已经和他们小规模的碰撞过几次了,大家互有胜负,秦远说蒙古兵不足为虑,但是小日本的士兵训练精良,甚至要超出我们一些,但是武器还不及我们,还有就老.毛子也在草原上搅风搅雨。”

“我这次过来参加这场比武大会的原因,就是想向教官详细的汇报绥远和蒙古那边的情况。”

孙宏业说完,蒋方震接着说道:

“逸阳,袁慰亭鞭长莫及,这些蒙古贵族又实力弱小,这似乎大有可为!”

“方震大哥,为什么为啊,草原上除了一点牛羊可用外,还有什么东西,若是我们大力开发,只怕连本都回不了,要我说,先不要管那边,等我们内地发展好了,实力强了,再想拿回来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吗?”

孙志恒不屑的说到,对蒋方震和孙宏业的建议不以为意。

“话不是这么说的,”陈煊接口道:“蒙古就算再穷也是我们的地方,哪轮得到小日本和老.毛子在那里搞东搞西,等这两家在那边站住脚,以后要拿回来只怕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小,而且绥远蒙古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差劲,这地方矿产不亚于内地,甚至远远超过。。。。。。”

陈煊来回的走动,三人知道他考虑事情的习惯,也没有去打断他。

“我看可以这样,让秦远找几处富矿,然后对国内的大商人们进行招标,我们拿招标得来的钱修一条铁路过去,这样的话,我们不但可以实际上控制绥远,而且所花的成本也不高!”

“长泾,你在东北那边要注意了,无论如何,蒙古是不能丢的,老.毛子和小日本抢去的地方早晚要让他们连本带利的还回来,我们复兴党万万不能做丢失国家领土的千古罪人,所以不要害怕花钱,该扩军还是扩军,练兵也绝不能落下了,我们的训练还不及小日本!这他娘的不是笑话吗,我们可不是北洋军?”

“教官放心,长泾绝不敢做这等埋没祖宗的事,只要我在北方一天,谁也不能从我们国家手里抢去一寸土地!”

孙宏业敬礼大声承诺道。

“你也别有太大压力,需要什么就给我打电报,鲁庆跟了我三年,很多东西他都懂,你要多多和他商量,东北的发展也不能放松,你和杜霄在那边,练兵的同时也要帮鲁庆把那边发展好,你看蛮牛和景莱师兄的南洋就发展得很好,你们东北的矿产资源远超南洋,可以利用的条件也比他们多!”

“是!教官!保证完成任务!”

“还有,难得今天你们三个都在,这次我举办比武大会不是为了没事找事耀武扬威,蛮牛知道,我正在准备打造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所以这次会在比武大会的优胜者中挑选1000来人,最后大概会留下不到500人,组成三个特战大队。。。。。。”

陈煊详细的向孙宏业和蒋方震介绍了组建特战队的目的,以及特战队将会在将来的战争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这三个大队将使用最先进的装备,具备最全面的各种能力,拥有最强大的战力,执行各种特殊任务,训练结束之后,将在福建、黑龙江和南洋各分一个大队,因为陈煊最熟悉这种作战方式,所以由陈煊统一指挥,哪个战区需要使用都可以打申请报告。

“如今这个特战大队还处于实验性阶段,等以后时机成熟了,我们将会在每个军区安排一个特种大队,老.毛子和小日本在东北和蒙古那边不是很嚣张吗?到时候就让特战大队跟他们过招,看看谁厉害?”

“另外你们三个各自负责的陆军指挥学院也千万不能大意,他们将是以后扩军的指挥员,没能经过考核的就不要放出去了,我们要为手下的兄弟们负责!”

“我有个想法!”

蒋方震说道。

“什么想法?”

“我想把陆军指挥学院和陆军学院的人派到各个现役部队去当副职,将之作为考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给军队带来新的思想,也可以让学员军官们得到历练!”

“这个想法不错,目前的三个军区都可以实施,另外就是我之前在东北时候实验的政委制度,如今也摸索出一些经验了,我在南洋大学也设立了这个专业,这次你们分别把毕业生带回去,经过基础训练之后下放到部队里去吧,你们不要小看这个制度,也不要以为是让他们来分军区长官的权的,长泾应该知道,优良的制度可以让部队更加融合协调,也能激发出更加强悍的战斗力!”

和复兴党的这三个最高级别的军官说完话,陈煊就回了自己的家。

儿子和女儿都睡了,陈煊过去看了一会,给他们盖好被子,这才摸到徐若涵的房间去——话说今天轮到徐若涵了,陈煊可是不偏不倚的。

。。。。。。过后。

“煊哥,我也想出去做事了,如今恭儿和琪儿有吴妈和娟姨照顾,南洋这边的汽车分厂离家也不算太远,每天都可以回家来看他们的。”

“好吧,你老是呆在家里也闷得慌,不过也别太拼了,得学会管理艺术,都像你幼薇姐姐,每天忙到三根半夜,这像什么样子?”

“怎么?煊哥,幼薇姐姐冷落你了?”

“我是懒得和她计较。”

看到陈煊的脸有些臭,徐若涵咕咕的小声笑了起来。

第八十三章 长街刺杀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二十章 冰释前嫌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春巷战第一百九十七章 战前准备第七十九章 成立南洋商会第二0二章 战起第三十二章 枪械有着落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进驻九江第十九章 陈煊论政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东北第一百九十章 复辟苗头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业启动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九十八章 战场军法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北和谈展开第二十二章 复兴萌芽第二十四章 复兴社的成立第一百七十六章 禁烟运动第九十章 无题第十八章听荷小聚第九十二章 马鞍山联合钢铁厂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内局势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江西第四十二章 和解谈判第211章 奇袭武昌2第一百零六章 新军整编第九十七章 东北剿匪第九章 杜月笙的买卖方式第五十二章 大学计划第九十二章 马鞍山联合钢铁厂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春巷战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盗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华第一百八十章 空军初战第一百零一章 大庆油田第七十六章 南洋计划第一百零三章 大变革的前夕第五十三章 拉拢人才第五十三章 拉拢人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势严峻第四十六章 不一样的听荷第一百一十四章 幕僚山之战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复第二十七章 营销成功第八十三章 长街刺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战前夕第二0七章 苏州大溃败第五十一章 振华分红年会第一百二十四章 萧瑾的潜水艇第一百七十章 一战前夕2第一百七十三章 日德青岛战争第二十五章 复兴社的成立2第九十一章 汽车工厂第二百章 卢永祥第一百一十一章 通电北伐第十一章 公司正式启动第一百四十二章 萧瑾来使第十五章 开业典礼第一百六十章 骑兵对骑兵第二0五章 光复南昌1第一百一十六章 驰援武昌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总统府议事2第一百四十五章 陈煊的‘后宫’第一百三十九章 选拔特种兵第六十七章 陈煊订婚第一百二十四章 萧瑾的潜水艇第一百一十二章 书房密议第一百零六章 新军整编第二十八章 振华小阳春第一百二十一章 宋教仁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一百四十章 陈其采第一百四十九章 攻陷坤甸第一百五十八章 错综复杂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资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西剿匪第十三章 队伍在扩大第一百四十八章 兰芳起义第一百八十九章 对日谈判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西剿匪第十六章 巡视厂房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百货第七十七章 南洋凤凰城第七十九章 成立南洋商会第八十三章 长街刺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万念俱灰的宋教仁第十一章 公司正式启动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战略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东北第六章 表姐的启示第三十三章 装备到位第八十九章 回国第八十二章 办学计划第五十三章 拉拢人才第一百七十章 一战前夕2第二十五章 复兴社的成立2第一百一十章 陈煊版的隆中对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肃军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