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征粮与杀人

云岫楼。

常凯申颇为烦心道:“这个周明诚,怎么又来了?就说我身体不适,已经卧床休息,让他有事改天再来。”

“是,总座!”侍从副官躬身退出。

不一会儿,外面突然传来内卫的喊声:“周先生,你不能进去,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你有种就开枪!”周赫煊说。

“周先生,不要让兄弟们为难。”内卫哀求道。

周赫煊喝道:“河南每天都有人饿死,死那么多人是要遭报应的,这些报应也有你们一份!快让开!”

“周先生……唉,你别夺我枪啊!”

“砰!”

一声枪响,老蒋吓了一跳,连忙让身边侍从去看个究竟。

侍从回来说:“是周先生开的枪,无人伤亡,他已经被内卫们抓住了。总座,该怎么处理?”

常凯申头疼道:“让他进来。”

周赫煊大步而入,将一沓资料拍在书桌上:“这些都是《大公报》记者从河南发回的消息,若蒋先生今天不见我,那么明天我就让《大公报》报道出来。”

“什么情况?”常凯申问。

周赫煊道:“先来说许昌吧。许昌的灾情并不是最严重的,但许昌饿死的人却最多。许昌县长王恒武为了政绩,去年就把田赋税额提高,而且高居河南诸县之冠!他今年的征粮口号是:宁可饿死十个老百姓,不叫饿死一个兵!”

常凯申说:“宣传口号而已,这也是为了抗战考虑。”

周赫煊冷笑道:“他可不仅是喊喊口号,你知道这位王县长是怎么征粮的吗?但凡有超过四五十亩地的富户,他就派6个人、3头牲口拉车坐催,人员和牲口的伙食均需该户供给。”

щщщ ¤ttκá n ¤C○

“干得好!”常凯申拍手称赞,“富绅地主大部分都是蛀虫,他们串联保甲长躲避征兵、征粮,若不用雷霆手段,他们连一个字儿都不想出。更何况,国家征粮是按市价交易的,又非白拿。让地主富绅把多余的粮食卖做军粮,于国于民都大有益处。”

“但你知道那些征粮的人是怎么做的吗?”周赫煊怒道,“他们住在富户家里,顿顿吃白面鸡蛋,牲口也必须**粮,而且还经常敲诈勒索。许昌县那些有几十亩土地的富农,居然被那位王县长搞得家里饿死人!还有,他们不但对富农如此,对普通农民同样如此。征粮人员住在农民家里不走,农民自己没饭吃也只得交粮,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买粮食上缴。农民买粮食用的是市价,而卖给征粮官却只能收官方价。现在许昌所有农民家里都空了,没有耕具,没有牛马,更没有留种的粮食,这种竭泽而渔的征粮手段,让明年的征粮任务如何完成?”

常凯申点头说:“确实有些过分。”

周赫煊又说:“现在许昌县粮价暴涨,市民已经买不起粮食了。对了,你的三青团许昌分团干事长杨却俗,他小儿子已经因为营养不良而患病,快病死了!”

常凯申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三青团是由蓝衣社和cc系骨干分子组成的,由常凯申亲自担任团长,更被他寄予厚望。现在三青团许昌分团干事长的儿子居然也快被饿死,这简直在开天大的玩笑。

“百姓本就受灾,地方官员还如此很征暴敛,无异于雪上加霜,”周赫煊说,“据不完全统计,许昌县已经饿死了两万多人。照此情况下去,到年底至少要饿死五万,到明年春天肯定超过十万人饿死,甚至有可能饿死二十万人!”

常凯申沉默不语。

周赫煊又说:“我知道中央政府已经开始赈灾,也知道征粮是为抗战做打算。但河南省那位李培基主席太过厉害了,他强行压低粮价,并且严格执行。这在正常年月非常难得,我都要赞他一声好官干吏,避免了粮商富户趁火打劫的可能。但现在不能啊,省政府强行抑制粮价,而民间的粮食又被征走,富农及以下农户家里的粮食都被掏空,只有大地主和粮商还有存粮可用。这些大地主和粮商害怕被政府盯上,已经不敢卖粮了,甚至偷偷往外省运售。而外省的粮商因为河南粮价太低,又不愿把粮食运过来出售,导致整个河南市面无粮。别说穷人,就连那些有钱人,现在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如此赈灾,就算中央拨100亿赈灾款都无济于事,除非直接往河南运粮。”

“你把资料留下,容我想想。”常凯申挥手道。

“告辞!”周赫煊气呼呼离开。

1942年河南大灾荒完全就是人祸,这跟1936年的四川大旱不同。四川那是连续受灾歉收多年,而河南则是连续数年风调雨顺,即便1941年受灾也能足额完成征粮任务。

但正因为1941年受灾还交粮,把老百姓以前的存粮都掏空,而1942年又变本加厉的征粮,才导致如今受灾后饿殍满地。

最让人无语的是那个省主席李培基,办事能力太强了,局面糟糕至此还能把河南全省粮价强行压住。导致外省粮食不愿运往河南销售,而河南的粮食还偷偷往外省运。

常凯申把周赫煊送来的灾情资料看完,脸色极为阴沉,实在是现状比他想象中更为严峻得多。

但问题是,征粮还得继续征,实在是军粮已经撑不住了啊。

常凯申把侍从秘书叫来:“立即发电报,责令河南省政府,把今年的征粮任务调低两成。还有,把许昌县的县长王恒武撤职查办,此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杀人,当然是为了平民愤,反正该征的粮已经征上来了。

这家伙为了政绩已经疯了,能把整个许昌拥有数十亩土地的小地主,逼得平均每家饿死六七成人口。

历史上,王恒武因为征粮政绩优秀,很快就被升任为南洋专员。但由于他在许昌民怨太大,老蒋也不得不将其免职,并押往洛阳军事法庭受审,又因洛阳沦陷而逃过审判。直至抗战胜利,此人被愤怒的许昌百姓活埋,还栽了他一个叛国的罪名,真是报应不爽。

周赫煊能做的就是这些了,促使老蒋把1942年河南的征粮任务调低两成,或许可以因此少死一些人吧。

救灾是救不过来的,捐款捐粮或许能救活一人,政府征粮却能逼死十人。

不征又不行,为了抗战嘛,至少很多国府官员是这样想的。

878 又喜又忧的周至柔532 罗斯福的圈套116 样品944 发展886 闲扯302 丑儿032 二等二级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141 夜袭998 历史事件852 揭露者172 美国出版商139 以工代赈129 狂士247 推广216 借兵021 大贤遗野139 以工代赈868 反应846 老骥伏枥478 伦敦政经学院622 中美民间文化友好交流团006 穿越者的茫然981 西安273 坏人才能当军阀691 达成667 拜访285 小路易072 讲故事上架感言972 吃人事件139 以工代赈826 死字旗970 顾问082 打一顿就好了815 七月419 科普600 赞美086 空前绝后的证婚词296 薛疯子614 远东检察官835 受聘267 计策392 有声电影784 退货!807 途中226 说客1057 新药667 拜访579 太虚大和尚791 夔门490 本能973 周神仙驾到561 元宵节与新生活1013 面试562 一场闹剧271 川越701915 风靡一时1001 智如象头神159 军事化办学392 有声电影828 内情882 西南联大101 郑证因916 《黑土》出版531 阵痛638 宝腾1021 灾情的背后398 萧三爷636 拜访王子715 家事016 大婚581 妖僧714 又要发勋章1004 会谈947 滇缅公路重开899 破译电码849 给老蒋提条件996 抗战期间的西北派系之争560 回忆录221 买房389 贪官污吏664 交易828 内情080 了结123 国际友人489 大忽悠099 谈文学创作025 各有所忧331 纪念158 冯庸大学424 同道中人973 周神仙驾到971 过渡245 封你做副教主627 唱双簧868 反应181 美国推销员051 断发明志654 负心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