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法国采访

酒会开始,有头有脸地中外宾客们,都在端着酒杯四处走动。

巴勒特做为这场酒会的发起者,他走到人群中央举杯说:“我谨代表美国总统和人民,向各种领事官员,以及中国的朋友,致以和平的问候。为了世界和平,干杯!”

“为了世界和平!”洋人们举起酒杯,齐声高喊。

周赫煊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端起杯子勉强抿了一口。

就这群见利忘义的洋人,也配说“和平”二字?

或许,他们口中的和平,只是对于本国公民而言。巴勒特带着4000海军陆战队来天津,不就是为了保护美国侨民的吗?

中国的政客、商人们,一直围在洋人屁股后面打转。反倒是那些洋人,经常跑来几个跟周赫煊搭讪,其中以美国人数量最多。

天津是没有美租界的,曾经有过,但后来交给英租界代管了,所以周赫煊在天津少有和美国佬接触。

今天酒会上的美国鬼子,都是北方各地汇集而来的。他们在领事馆登了记,万一北伐军打过来发生暴乱事件,马上就要乘坐军舰撒丫子开溜。

“周先生,美国明年真会爆发经济危机吗?”

“我猜是这样的。”

“不不不,我可不这样认为,要不我们打个赌吧。”

“周先生,你最近有新作品吗?”

“刚好写了一本,关于人类学的。”

“天啦,没想到你对人类学也有研究。”

“周先生……”

整整十多分钟的时间,周赫煊都被美国佬缠着,回答各种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直到现场舞曲响起,周赫煊才终于得到解脱。谁知他刚准备和张乐怡去跳舞,一个法国佬又出现了。

此人身材矮小,头发卷曲,他拦住周赫煊说:“周先生,我是法国《费加罗报》的记者勒戈夫,能占用你一点时间吗?”

“当然可以,”周赫煊问道,“《费加罗报》也有驻中国的记者?”

勒戈夫笑着解释道:“我是随军特派记者。”

这次法国也有派军队来天津,去年的南京事件实在把洋人吓到了,而消息灵通的各国报纸,自然也跟着跑来掺和,说不定还能拿到独家新闻。

至于《费加罗报》,则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

这是份富有文化气息的报纸,报名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名剧《费加罗的婚礼》,办报宗旨也取自这一剧作:“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

是的,《费加罗报》追求言论自由。

几十年前,《费加罗报》的姊妹报纸,还因刊登保护穷人利益的文章,被拿破仑三世查封。未来在二战期间,《费加罗报》也会因拒绝跟德国占领军合作而关闭。

《费加罗报》特别喜欢采访文人,作家、诗人都是他们热衷于采访的对象。

勒戈夫和周赫煊找个角落坐下,张乐怡面带微笑守在旁边,她喜欢看到自己男人被洋人追捧的样子。

勒戈夫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说道:“周先生,我昨天跟美国人聊天的时候,他们对你推崇备至。你的历史学著作《大国崛起》,如今正在美国精英群体中引发一场轰动。”

周赫煊笑道:“轰动谈不上,否则它在美国的销量就不止几万册了。”

勒戈夫说:“法国也偶有出现《大国崛起》的残篇,什么时候这本书能在法国出版?”

“这个我说不准,要看有没有法国出版商合作。”周赫煊道。

勒戈夫又问:“据我所知,你还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你最喜欢的欧洲作家是谁?”

“罗曼·罗兰。”周赫煊道。

勒戈夫问:“为什么呢?”

周赫煊笑着说:“我喜欢他那句名言: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对我来说,就是认清这个国家,然后爱它。”

“你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勒戈夫问。

“应该是吧。”周赫煊道。

勒戈夫道:“《大国崛起》中的数据资料非常详实,请问你是怎么搜集到这些史料的?能谈谈你的经历吗?”

“当然……”周赫煊又开始重复他的故事,什么从小家破人亡,被美国传教士带去北美,然后靠坑蒙拐骗,长大后游历世界各国。

足足讲了20分钟,周赫煊终于把他的故事讲完。

勒戈夫嘴巴张大成“o”型,惊叹道:“噢,你的人生真是一段传奇,太难以置信了。可惜我不懂中文,否则的话,我一定拜读你的小说作品。”

周赫煊笑道:“小说太长,你记下我的几首诗歌就可以。”

“法文吗?”勒戈夫问。

“当然,请把你的记录本给我。”周赫煊说。

周赫煊用勒戈夫的记者本子,用把《一代人》和《回答》翻译法文诗,随即笑道:“抱歉,我法文写作不是太好,翻译过来可能不太和韵。”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勒戈夫埋头一读,顿时抬起头来,以崇敬地目光看着周赫煊:“周先生,你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个思想家、哲学家。”

周赫煊耸耸肩:“过奖了。”

勒戈夫说道:“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把你的所有作品带回法国,找精通中文的法国学者翻译。我认识几个出版商,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翻译人员。”

“当然可以,太感谢了。”周赫煊笑道。

第二天大清早,勒戈夫便跑到《大公报》社,找周赫煊索要稿件。

《大国崛起》和《神女》是已经出版了的,直接送书就可以。周赫煊把廖雅泉当做免费劳动力,让她抄写《狗官》和《枪炮、细菌与钢铁》,以及以前“创作”的诗歌,甚至连《我有一个梦想》都抄了一份。

可怜这位女间谍,整整趴桌上抄了一个多月,每天回家累得只想睡觉,连刺探情报的兴趣都没有。

勒戈夫一直到夏天才返回法国,他把周赫煊的系列作品全部扔给出版社,果然有两家对此感兴趣,组织人手对其进行翻译。不过等真正出版发行,那得是明年的事情了。

609 救人1031 新作问世195 文明056 接连登门310 中东路030 摩登伽女307 乔帮主621 混血儿103 丈母娘看女婿1025 人市234 再到上海938 飞行员周赫煊207 赴鲁赈灾863 中国人和犹太人的交易481 妖魔鬼怪491 男人的占有欲028 忧喜自得167 赚钱方案576 音乐大才1039 两点小建议628 忽悠效果远超预期后记 终061 诚则明也471 小白鼠473 欲望、理智和道德309 三只狐狸1003 梵与道984 鸡同鸭讲775 为富不仁的重庆首富998 历史事件736 个个是人才867 放映158 冯庸大学807 途中186 黑色幽默996 抗战期间的西北派系之争654 负心汉030 摩登伽女557 不要跟哲学家聊天804 咳咳咳062 人情最大198 不识抬举174 菊花般的爱情1004 会谈441 七人背1036 石牌保卫战984 鸡同鸭讲605 斯诺采访164 千里示警049 乔迁新居081 出气筒346 政坛搅屎棍703 家中日常709 中国运动员到来796 拜码头592 劳动最光荣182 推荐你一本好书599 创作867 放映947 滇缅公路重开1033 疏漏123 国际友人148 坦白748 基建狂魔691 达成546 又是地下党964 摇滚鼻祖352 才女082 打一顿就好了091 活曹操660 中国航空协会934 老蒋的愤怒1023 征粮与杀人604 禁歌627 唱双簧879 周委员长498 支招204 惨案539 忧患866 圣诞节566 新秘书上任240 教育部现状901 炸鬼子413 新出炉的教科书224 校长532 罗斯福的圈套067 比谁拳头大532 二十九军400 汉语和汉字226 说客289 急电941 损招1011 小丑883 入土为安194 南开670 张恨水743 苜蓿园805 委员长的愤怒927 薄白学423 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