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大坑货

南京大戏院不在南京,而在上海,也即是后世的上海音乐厅。

这座戏院今年初刚刚建成,1500多个座位,主要用于播放电影,有时候也会演出戏曲和芭蕾舞剧,戏院经理是一个叫威特姆斯基的白俄贵族。

周赫煊坐着小轿车,带着保镖孙永振,于傍晚时分来到南京大戏院。

观众席中间靠前的位置,有几处贵宾厢,其中一个包厢已经坐了好几个人。

周赫煊一现身,罗明佑立即介绍道:“周先生,这是民新影片公司的老板黎民伟先生。”

周赫煊虽然对电影不太关注,但也是知道黎民伟的,香港电影之父,女明星黎姿的爷爷嘛。他笑着握手道:“黎老板你好。”

“周先生好!”黎民伟欠着身体跟周赫煊握手。

罗明佑又介绍道:“这位是民新公司技术部主任罗永祥先生、艺术顾问关文清先生、大导演孙瑜先生。”

“你好!”

“你好!”

四人分别握手,罗永祥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电影人,关文清和孙瑜则是海归型电影人才。关文清毕业于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主攻编导,还在好莱坞工作过。孙瑜则是清华毕业生,又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纽约摄影学院进修过。

今天即将首映的《故都春梦》,便是孙瑜导演的电影,男女主角分别是王瑞麟和阮玲玉,另外女二号演员是黎民伟的妻子林楚楚。

“周先生好。”王瑞麟是个帅哥,笑起来颇为爽朗。

“你好。”周赫煊把注意力集中在阮玲玉身上。

周赫煊以前看过张曼玉主演的电影《阮玲玉》,此刻再见到真人,说实话,无论颜值还是身材,张曼玉都被阮玲玉碾压。(别搜百科照片,直接去看电影《神女》,民国那照相技术太坑爹了)

阮玲玉气质柔和,眉宇间还带着些凄苦之色,显然日子过得不太顺心。

戏院里陆陆续续进来些观众,1500个观众席大概坐了三分之二,说明《故都春梦》的宣传还搞得不错。

听说这部电影是《茶花女》改编的,周赫煊看完以后完全没感觉出来,因为本土化得太彻底了。

《故都春梦》大致剧情讲的是,落魄书生在北平遇到红歌妓,并借此当上官,在纳歌妓为妾后,又把原配和两个女儿接来。大女儿跟着歌妓学坏了,原配被逼得离开。书生的政治靠山遇刺身亡,书生自己也被拘捕入狱,幸好被叔叔破产营救,歌妓趁机和旧情人携款私奔。原配接回书生和病重的大女儿,书生悔恨不已,从此一家人过上幸福平淡的日子。

电影情节虽然老套,但拍得其实还不错,演员的演技也非常优秀,周赫煊居然看得津津有味。

影片放映结束,观众们陆续离场。

罗明佑与黎民伟、孙瑜等人握手,喜道:“看来这次的电影要大获成功,观众反应很热烈。”

确实很热烈,在原配和歌妓撕逼时,观众们都义愤填膺的骂出声来,后来一家人破镜重圆,观众又拍着巴掌大声叫好。

众人结伴离开戏院,前往附近的饭店吃晚饭,席间开始讨论正事。

罗明佑拿出一本计划书说:“周赫煊请过目,这是公司的详细计划书。”

既然决定要投资电影公司,那么就得事先把情况问清楚,毕竟10万元不是什么小数目。

周赫煊首先翻看公司的结构,发现即将组建的联华影业颇具现代化,跟眼下民国普遍的家族式管理大不相同。首先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股东只负责投资和分红,总经理享有公司的绝对管理权。总经理下辖制片、总务和营业三个部门,三部分又分别管理各个执行科室。

周赫煊对此感觉很满意,至少公司结构看起来非常科学。

接着,周赫煊又扫了一眼现有股东名单,果然发现有何东、于凤至等人的名字。另外梅兰芳也是股东之一,还有报业巨子张竹平,前司法、外交部长罗文干,印刷公司经理黄漪蹉等人。从政治靠山,到宣传、发行、制片等领域的大人物都有,这个公司还是很有前途的。

但联华影业的制作模式,却让周赫煊感觉很有问题,公司明明属于大片厂构架,采用的却是独立制片模式。合并前的几家制片公司,合并后改称联华一厂、联华二厂、联华三厂和联华四厂。拍电影的钱由总公司支出,具体的制片却由分厂负责,而且采用的是导演中心制,导演享有无限大的权利,并没有设制片经理来限制导演。

这家公司是个超级大坑!

周赫煊不动声色的把公司计划书交还给罗明佑,笑道:“罗先生,我对电影行业不是太懂,投资入股就算了吧。不过《神女》的剧本我会写出来,只限于普通的商业合作。”

罗明佑皱眉道:“有什么不妥吗?”

“贵公司拍电影不做预算的?”周赫煊反问。

罗明佑笑道:“预算哪里说得准,把拍电影的钱定死了,那相当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导演会束手束脚,根本拍不出好的作品。”

周赫煊也笑道:“在联华影业当导演太幸福了,导演权利无限大,还没有制片经理管着。我如果当导演,肯定会精益求精,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钱,也不在乎用多少时间。反正电影拍出来,名声是我这个导演的,亏了钱算总公司的。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相信导演的品行。”罗明佑道。

周赫煊又说:“即将组建的联华影业,有制片公司,有电影院线,还养着一大帮导演、演员和摄影师,这明显属于大片场制度。大片场制度,需要非常细致的运作规划。而在制片方面,你采用的却是独立制片模式,这好像很有矛盾吧。”

罗明佑道:“没有矛盾啊,我这是综合了大片场制度和独立制片模式的优点。”

周赫煊无语道:“我们把大片场制度,比喻成苏联的计划政体,把独立制片模式,比喻成美国的自由政体。你现在综合了两种制度,相当于是苏联的国体,却在搞自由民主,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哈哈哈,”罗明佑大笑道,“周先生,你不懂电影,说的都是行外话。”

罗明佑这话一出,周赫煊已经看清他的性格,四个字可以概括:散漫,自负!

从公司运行设置可以得出结论,罗明佑是个非常散漫的人,他不想费心思去管控制片。而丝毫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还说别人不懂行,透出一股浓浓的自负味道。

这种人,做朋友非常适合,脑子一热说不定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合伙做生意嘛,张嘉铸这个公子哥都比他强,活脱脱的败家子儿脾气。

周赫煊没有看错,历史上的罗明佑还真是这样的,联华影业只存在了七年就倒闭。

由于公司的制片管理漏洞,导致制片分厂经理和导演随意挥霍股东的钱。导演为了拍出好电影,完全不管时间和金钱,一部电影拍两年那是常有的事,一场戏可以用去好几千元。著名电影《渔光曲》拍了一年多,花费十多万,广告费又用去几千元。

一部电影投资十多万,这可是民国啊!

最搞笑的是罗明佑此人,有一次电影拍到一半没钱了,他说自己去香港筹钱,结果到了香港之后游山玩水,最后竟然跑去东南亚旅游,把制片部门的职员气得够呛。

总的说来,联华影业制作的电影全是精品,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还非常卖座。但制作周期太长,投资太大,根本就无法回本,百分之百的亏本经营。

880 空军大捷749 灵均拜师470 论佛280 爱面子的阎部长997 人不如狗365 巴金138 豪杰864 招待宴777 大资本家448 义勇军出征265 巴金830 故人709 中国运动员到来087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269 算账398 萧三爷026 天下大势593 死要面子1017 赌神周维烈471 小白鼠601 现代派326 战争与和平594 蔫坏的老实人365 巴金158 冯庸大学1041 短视773 大事化小290 一个时代结束914 关岳庙805 委员长的愤怒882 西南联大176 一条好狗331 纪念639 顺势而为659 捐飞机896 恼羞成怒133 难民579 太虚大和尚722 黑得丧心病狂769 比想象中严重262 科幻小说903 爱国将军804 咳咳咳216 借兵966 初步接触224 校长621 混血儿767 天府之国657 老蒋的参谋长779 人祸928 孔父头顶露鸡儿056 接连登门754 文章173 褚二爷的新猎物635 饕餮755 天下乌鸦一般黑792 同监来访794 袍哥救国会003 仙侠宗师277 预言者141 夜袭429 名人拜访218 出逃乱象155 画家和文物贩子561 元宵节与新生活469 屁股歪了,脑袋也不好使876 华侨之鹰137 青红179 英雄救美170 明白人111 死心882 西南联大494 神药计划858 火星入侵592 劳动最光荣973 周神仙驾到105828 内情472 修身、治国和心理学971 过渡717 杀了吧382 脑子是个好东西578 和尚也爱国595 名人汇聚442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608 官司867 放映174 菊花般的爱情609 救人673 准备搬家820 英雄叱咤,壮士骁骁205 退股651 长江大桥357 剧场版大船629 罗斯福的苦恼075 侯七VS马六995 朱绍良341 强势903 爱国将军240 教育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