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文章

东北腥风血雨,关内争斗不休,奉化乡下却犹如世外桃源。

下野回老家的常凯申,似乎完全不理会国际国内的纷争,整天游山玩水过得好不快活。他在1月1号的日记里写道:下午与妻及大伟往奉化城北游行,天朗气清,颇得一时之乐。又在1月2号的日记里写道:上午祭慈神后与妻等往游妙高台、雪窦寺。下午下山游仰止桥中山亭观瀑……

只在1月上旬,常凯申就外出游弋了五次,期间总结自己的政治斗争经验,全部都记录到日记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常凯申跟外界彻底隔离,他甚至把部分侍从室搬到了溪口老家。

侍从室,名字听起来很普通,但再过几年,常凯申的侍从室就能让人闻风色变。

常凯申此人嗜权如命,大小权利都要一把抓,遇事喜欢独断专行,谁来劝都没用。他曾多次说:“我的决定就是命令,不要再在行政院讨论。”

用陈布雷的原话来讲:(常凯申)处理国事如同处理家事,事事都要亲自处理。

这种如同皇帝的独裁统治,就需要身边有一个机构为他办事,为他谋划,为他控制人事和收集情报,还要为他提供安全警卫保障,于是“常凯申侍从室”诞生了。

“常凯申侍从室”是一个畸形怪物,从3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所有政府部门的太上皇。有点像雍正的军机处,辅佐皇帝处理军国要务,用谕旨的形式对各部门和各地官员发布命令。

清晨,农家小院。

常凯申正在陪大病初愈的宋美龄散步,侍从副官李大伟默默跟随,周围还站着一些负责安全的侍卫。

在院子里走了几圈,常凯申坐在石凳上,说道:“今天有什么消息?”

李大伟立刻拿出一封电报函:“苏联再次提出,希望能够用大公子换回牛兰。”

“大公子”就是常凯申的儿子尼古拉同志,如今在莫斯科兵工厂担任政治军事课老师。而“牛兰”本名雅各布·鲁德尼克,则是共产国际联络部中国站的创立者,前不久刚被国党抓捕关押。

苏联用常凯申的儿子换回共产国际中国总联络人,这对双方来说都似乎是划算的买卖。

常凯申拿着电报看了片刻,吩咐道:“不予理会。”

“是。”李大伟立即记录“圣谕”。

常凯申想起那个不省心的儿子,心中颇为感慨,闭眼道:“继续说。”

李大伟又拿出一份文件:“南京政府那边,第五次发电邀请总座回宁主持大局。”

“不急,慢慢来,时机还未到。”常凯申说。

李大伟又拿出一份电报说:“东北密电,溥仪已经选出了新的皇后人选,很可能下个月就登基称帝。土肥原贤二已经担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黑龙江的马占山,有投降日寇的倾向。”

常凯申眼睛猛地睁开:“致电张汉卿,让他稳住马占山。马占山是东北抗日的旗帜,这面旗帜倒不得。”

李大伟陆陆续续又汇报了一些消息,最后拿出一叠报纸和杂志,供常凯申独自阅览。

常凯申随手翻找,抽出《独立评论》说:“这是什么杂志?以前都没见过。”

李大伟解释道:“这是胡适、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人新创的杂志,昨天从上海送来的,听说颇受政界和知识分子青睐。”

“咦,居然有周明诚的文章!”常凯申迅速浏览目录,翻到周赫煊的文章那页。

只见文章写道——

“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均是其国家、民族政治文化传统与所处时代相互作用的结果,日本政治的二元化权力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对此的一个典型解释案例……古代的日本政治,长期处于权力与权威分离的二元状态,但又与现代具有不同的内涵。日本古代二元化权力体系,初期表现在天皇朝廷与摄政、院政二元对立共存,后期表现为天皇朝廷精神权威与幕府的二元对立共存。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治由古代单一的二元化权力体系,发展为多重的二元化权力体系,初期表现为天皇朝廷的精神权威,与下级武士改革派操控的政治权力二元共存,中期表现为内阁权力与元老权力的二元共存,现在表现为内阁权力与军部权力的二元对立共存……”

“日本内阁的行政权,与军部的由‘统帅权独立’宪法原则形成的军令权并立存在。军部的军令权在实际的政治运行中,比内阁的行政权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军部的优势存在,不仅在于军部拥有直接和天皇对话的权力,同时‘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和军部对陆海军大臣的推荐权,更形成了军部对内阁的强势地位。日本内阁在与军部的斗争中,还要受到枢密院的掣肘,因此显得更加弱势。”

“政令与军令分离的二元化权力体系,是立宪天皇制的最大隐患。从根本上讲,军令也是政令的一部分,正常的国家应该实现军政统一。”

“在日本的立宪天皇制下,宪法所明确规定的‘显性权力’,以及宪法没有规定的‘隐性权力’,实际上也处于二元对立中。首相元老推荐制、重臣会议和内阁陆海军大臣军部推荐制超然存在,明治宪法虽然形成了多元权力系统和横向、纵向的复合制衡机制,但实际运作中往往制而不衡。”

“以上这些,都酿成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部对日本内阁的全面压倒性胜利。因此,中国想要利用内阁扼制关东军的想法,是极为荒谬的,也是完全不可取的!日本内阁就是一尊泥菩萨,他自保都难,又如何能帮助中国?”

常凯申把这些内容读完,感觉整个人都通透了,对日本政治权力体系有了高屋建瓴的认识。

周赫煊在讲完日本的二元政治后,又用台湾和朝鲜做例子,分析日本人在东北可能实行的日化统治。他呼吁,除了在战场上要抗日,在文化思想领域也要抗日。如果东北短期内无法收回,那就要做好长远打算,不能让东北的下一代成为满脑子日本思想的“归化民”。

周赫煊在文章里的原话,是这样对沦陷区的东北同胞说的:“抗日不一定要提枪杀鬼子,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应该告诉你们的孩子,他是中国人!每一位知识分子,你们在日寇铁蹄下艰难生活,不一定要与日寇刺刀见红,但应该时时刻刻不忘传播中华文化和思想!这也是抗日,文化战线上的抗日!日寇能占领我们的领土,却不能奴役我们的精神,只要心是中国心,那么东北始终是中国人的东北。”

常凯申再翻阅其他人的文章,比较之后说:“还是周明诚看得明白,既知日本事,也知中国事。他清楚东北一时难以收回,已经在做长远打算了,不像其他人整天闹着逼中央抗日。此人实为国之干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李大伟提醒道:“总座,周明诚好像跟张汉卿闹翻了。”

“闹翻了也不能用,看他写的文章,这个人路线有些偏左。《大国崛起》我也看过,他对苏联的发展非常看好,可别是个隐藏的赤党。”常凯申连连摇头道。

李大伟说:“那倒不至于吧。”

常凯申想了想,说道:“等我这次复出,再把他招来详细聊聊。”

612 三阳线决战论507 中国也有大师377 红颜薄命175 接头见面366 战争与贫困425 前往重大506 驳斥068 杀心起218 出逃乱象531 松花江上022 乐不思蜀076 卸磨杀驴VS兔子咬人169 古怪的老头儿539 忧患514 看电影748 基建狂魔936 局势变幻800 黑龙会734 周先生请415 范哈儿790 扒皮食肉712 中国的国球是足球?1013 面试737 津门大侠509 服软150 问答308 热爱炒股的间谍先生559 费正清332 另类领奖1057 新药219 除害774 周神仙的传说295 论战469 屁股歪了,脑袋也不好使032 二等二级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603 内山书店130 热卖531 松花江上476 讨论234 再到上海707 先知周赫煊597 祥符文会之一801 主场988 家国717 杀了吧884 品烟如品人419 科普906 中国队长089 清华讲课038 少帅321 新服364 一猜就中710 比划169 古怪的老头儿583 徐志摩失踪记328 中国文坛第一人197 电台开播446 见血796 拜码头163 偶遇932 派出记者403 中央大学也缺钱755 天下乌鸦一般黑311 步步错134 袁公子1031 新作问世928 孔父头顶露鸡儿003 仙侠宗师146 泛淤638 宝腾919 蜀道菜花黄272 考古206 菊与刀049 乔迁新居259 恼骚263 鲁梁骂战139 以工代赈715 家事333 风起411 搪瓷流水线1037 史迪威和花生米228 铁杆书迷107 一把火173 褚二爷的新猎物970 顾问649 王安石与法西斯900 锄奸172 美国出版商566 新秘书上任787 自投罗网942 一切就绪478 伦敦政经学院912 青年178 开业酒会418 玩命的演习207 赴鲁赈灾259 恼骚876 华侨之鹰958 离英284 年鉴学派创始人